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严金川 邵晨 +4 位作者 陈蕊 王翠平 于明 柯先金 高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网络信息为核心,120急救为纽带,建立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所辖的8个社区医院AIS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比较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实施前(实施前组,180例)、实施后(实... 目的探讨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网络信息为核心,120急救为纽带,建立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所辖的8个社区医院AIS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比较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实施前(实施前组,180例)、实施后(实施后组,218例)AIS的救治效率、治疗效果及经济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实施前组相比,实施后组AIS患者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比例明显提高(31.2%比2.8%,P<0.05),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明显缩短[(58.7±11.3)min比(101.6±14.5)min,P<0.05],急诊45 min内完成头颅CT比例显著提高(61.9%比32.8%,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实施后组低于实施前组(5.5%比8.3%,P<0.05)。与实施前组相比,实施后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与实施前组相比,实施后组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增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可明显提高AIS的救治效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降低经济负担,其是提升AIS救治能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救治效率
下载PDF
区域化协同救治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覃月爱 袁关秀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2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区域化协同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救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48例,根据是否采用"区域化协同救治"分为区域化协同救治组75例和非区域化协同救治组53例,非...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区域化协同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救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48例,根据是否采用"区域化协同救治"分为区域化协同救治组75例和非区域化协同救治组53例,非区域化协同救治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流程,区域化协同救治组结合临床路径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救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区域协同救治组患者平均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时间)、平均溶栓时间明显较非区域化协同救治组缩短(P <0. 05)。区域化协同救治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LEVF、LVED心功能指标均优于非区域化协同救治组(P <0. 05),且术后3个月心脏功能分级也优于非区域化协同救治组(P <0. 05)。术后3个月,区域化协同救治组发生心绞痛6例,心律失常2例,无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对照组发生心绞痛11例,心律失常6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心源性死亡1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临床路径区域化协同救助模式整合到院前急救、医院间转诊过程可有效缩短冠脉综合征患者全程救治时间,最大程度将其救护时间控制在120 min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区域化协同救治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晓田 李振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5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讨首诊于基层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的最佳方案,如何避免再灌注延迟、缩短STEMI再灌注时间、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方法东营市部分二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东营市人民医院形成"三位一体"... 目的探讨首诊于基层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的最佳方案,如何避免再灌注延迟、缩短STEMI再灌注时间、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方法东营市部分二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东营市人民医院形成"三位一体"立体式急救网络,对网络内医师实施长期、持续技术业务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制定STEMI救治流程,优化早期再灌注治疗,早期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无缝隙对接及优化介入治疗围术期药物治疗。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东营市人民医院救治的急性STEMI患者192例,根据是否"区域化网络救治",分为非区域化救治组68例和区域化救治组124例,两组间比较发病-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FMC-N(溶栓时间)、FMC-B(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费用、随访1个月及6个月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心功能、卒中、心肌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等。结果两组FMC[42(20,60)min比70(30,90)min,P=0.029]、FMC-N溶栓时间[35(12,50)min比67(39,95)min,P=0.020]、FMC-B时间[90(45,130)min比120(68,188)min,P=0.026]、知情同意沟通到导管室时间[30(15,50)min比70(30,104)min,P=0.010]及FMC后治疗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替罗非班)应用、住院时间[(6.0±2.5)d比(10.2±3.5)d,P<0.05]及住院费用[(47 688±1542)元比(55 392±1377)元,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随访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显示,区域化救治组氯吡格雷(87.1%比51.5%,P<0.05)、他汀类药物(82.3%比44.1%,P<0.05)服用率明显高于与非区域化救治组。两组阿司匹林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区域化救治组LVEF<40%发生率(7.3%比29.4%,P<0.05)、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4.8%比25.0%,P<0.05)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2.4%比11.8%,P<0.05)明显低于非区域化救治组。结论区域化网络救治模式提高了基层医院STEMI早期就诊率,能够让大医院的优势资源持久、随时为基层医院所利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及救治水平。本模式对STEMI的救治可明显缩短再灌注时间、优化再灌注治疗、改善预后,是当今国情下一种全新的救治模式,解决了当前在STEMI救治方面困扰医学界的延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早期再灌注
下载PDF
区域救治体系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介入与直接介入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顾磊 李振华 +3 位作者 王晓田 卜凡丽 燕霞凤 马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791-4793,共3页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直接PCI的疗效。方法 STEMI患者89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溶栓后早期PCI组41例和直接PCI组48例,分别对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植...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直接PCI的疗效。方法 STEMI患者89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溶栓后早期PCI组41例和直接PCI组48例,分别对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植入术、住院期间死亡率及1个月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PCI术前,溶栓后早期PCI组血管开通率85.4%(19.5%TIMI 2级,65.9%TIMI 3级血流),明显高于直接PCI组(18.7%,10.4%为TIMI 2级血流,8.3%TIMI 3级血流,P<0.001)。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653),但溶栓后早期PCI组所用支架数更少。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再梗死、急性左心衰竭和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1个月后随访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源性死亡、再梗死、脑卒中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溶栓后早期PCI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替代再灌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君思 尹文华 刘志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120例转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转诊模式60例(对照组),采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模式60例(观察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120例转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转诊模式60例(对照组),采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模式6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心功能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转诊时间、获得知情同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1.07±24.18)min比(232.08±28.30)min、(34.61±8.22)min比(85.27±15.93)min、(57.94±10.09)min比(95.73±11.28)min、(8.35±3.29)min比(27.02±10.43)min和(6.27±2.35)d比(10.82±3.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第2天、1个月和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0%(3/60)比16.67%(10/60)和1.67%(1/60)比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模式较常规转诊模式可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 早期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