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态区域化理论下广州旧城街区形态演变探讨
1
作者 陆萌 《华中建筑》 2022年第3期87-92,共6页
伴随城市快速发展,广州旧城街区面临失去地域文化特性的危险,同时缺乏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而康泽恩学派形态区域化理论,以描述城镇平面格局的历史地理架构为目的,其研究视角与方法值得借鉴。该文选取广州状元坊街区作为案例研究对象... 伴随城市快速发展,广州旧城街区面临失去地域文化特性的危险,同时缺乏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而康泽恩学派形态区域化理论,以描述城镇平面格局的历史地理架构为目的,其研究视角与方法值得借鉴。该文选取广州状元坊街区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区域化理论,通过“平面单元”三要素:街道系统、地块组合和建筑平面组织构建形态框架,划分形态区域,探讨广州旧城街区形态演变的动因及机制,为旧城街区的形态保护与更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区域化理论 旧城街区 形态演变 保护与更新
下载PDF
区域化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讨论)——“区域化”取向与近代史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先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6-128,共3页
王先明认为,学术意义上的区域史研究,是指在一定时空内具有同质性或共趋性的区域历史进程的研究,而近年来的所谓区域史研究,大多不过是研究的区域化取向而已。张利民认为,区域史是研究一定空间范围的历史,因此,研究者既要考虑环... 王先明认为,学术意义上的区域史研究,是指在一定时空内具有同质性或共趋性的区域历史进程的研究,而近年来的所谓区域史研究,大多不过是研究的区域化取向而已。张利民认为,区域史是研究一定空间范围的历史,因此,研究者既要考虑环境对区域形成与演变的作用和影响,更要注重自然科学尚不能包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昊宏岐认为,区域比较研究目前已是学者们习惯采用的分析方法,但是,仅靠区域个性特征之间的比较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用辩证统一的观点考察区域社会现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唐力行认为,以往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是以宏大叙事见长的,强调的是历史的阶段性和进步性,往往忽略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而实际上,传统社会的延续性和巨大惯性仍在历史的深层左右着近代历史的定向。因此,关注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整体史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史 区域化理论 走向 中国
原文传递
化探散点数据的图像化及其和遥感图像的叠合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成 金成洙 +1 位作者 姚玉增 任群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7-599,共3页
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化探散点数据进行了高精度的图像化·图像化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首先,将散点数据转化为取样点图像,并与对应地理区域严格匹配;其次,依据区域化变量理论,利用方位取点加权法对取样点图像进行插值生成化探图像&... 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化探散点数据进行了高精度的图像化·图像化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首先,将散点数据转化为取样点图像,并与对应地理区域严格匹配;其次,依据区域化变量理论,利用方位取点加权法对取样点图像进行插值生成化探图像·将配准后的化探图像与遥感图像叠加,发现已知的金矿床和矿化点均处于化探异常范围内,表明了图像化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样点图像 化探插值图像 区域化变量理论 叠合 遥感图像
下载PDF
化探散点数据图像化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成 金成洙 耿祖鹤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依据 ,以方位取点加权法为插值方法 ,实现对化探原始离散点的图像化。本文简要介绍了化探数据图像化的步骤 ,并结合实际工作 ,给出一个化探图像与遥感图像融合的例子。经实地验证 ,由化探图像生成的化探异常区与... 本文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依据 ,以方位取点加权法为插值方法 ,实现对化探原始离散点的图像化。本文简要介绍了化探数据图像化的步骤 ,并结合实际工作 ,给出一个化探图像与遥感图像融合的例子。经实地验证 ,由化探图像生成的化探异常区与己存在的矿床和矿点十分吻合 ,证明了此图像化方法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化探图像 方位取点加权法 区域化变量理论 化探散点图 地质矿产普查
下载PDF
地统计学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虎 赵文吉 付宗堂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11,共6页
以ArcGIS中Geostatistical Analyst作为平台,就如何利用GIS的图形化手段表达抽象的地统计学结果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结合怀柔生态规划项目,对居民地的聚集度和绿量率的分布趋势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采用泰森多边形和半方差的方法对数据... 以ArcGIS中Geostatistical Analyst作为平台,就如何利用GIS的图形化手段表达抽象的地统计学结果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结合怀柔生态规划项目,对居民地的聚集度和绿量率的分布趋势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采用泰森多边形和半方差的方法对数据集内部之间的相关性给出了定量的可视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区域化变量理论 GIS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的某铁矿资源量估算 被引量:22
6
作者 周旋 王选问 金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90,共5页
矿体资源量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依据,目前,传统的资源量估算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矿山管理的需求。建立在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是一种运用区域化变量理论研究矿体品位的变化特征对块体模型进行最优估值的科学方法。... 矿体资源量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依据,目前,传统的资源量估算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矿山管理的需求。建立在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是一种运用区域化变量理论研究矿体品位的变化特征对块体模型进行最优估值的科学方法。以吉尔吉斯斯坦某大型铁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地质数据库及矿体三维地质模型;然后通过分析样品品位分布特征,建立品位-空间变异函数;最后对矿体采用克里格插值法进行品位估值并计算资源量。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资源量估算方法而言,地质统计学方法以矿山三维模型及变异函数为基础,能够更科学、高效、准确地估算资源量,有助于实现矿山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及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资源量估算 区域化变量理论 三维地质模型 块体模型 克里格插值法
下载PDF
地统计学
7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5期120-120,共1页
地统计学是以具有空间分布特点的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变异与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它针对像矿产、资源、生物群落、地貌等有着特定的地域分布特征而发展的统计学。由于最先在地学领域应用,故称为地统计学。地统计... 地统计学是以具有空间分布特点的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变异与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它针对像矿产、资源、生物群落、地貌等有着特定的地域分布特征而发展的统计学。由于最先在地学领域应用,故称为地统计学。地统计学的主理论是法统计学家G.Matheron创立的,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已成为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的数学工具。地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区域化变量理论 地域分布特征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 空间变异 自然现象 生物群落
下载PDF
CoKriging插值法理论与实验教学
8
作者 刘祖涵 王莉莉 +2 位作者 詹新武 张红梅 王文丰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9-65,75,共8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上机实验中,通过分析区域化变量理论,选取塔里木河流域日平均降水的Hurst指数H1与其他属性为实验数据,以ArcGIS 10.2软件平台为基础,利用地统计学内插方法——联合克利金法(CoKriging)对指数H1进行空间插值.结果表... 在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上机实验中,通过分析区域化变量理论,选取塔里木河流域日平均降水的Hurst指数H1与其他属性为实验数据,以ArcGIS 10.2软件平台为基础,利用地统计学内插方法——联合克利金法(CoKriging)对指数H1进行空间插值.结果表明,CoKriging可以精确地展现流域降水变化的长记忆性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CoKriging插值法 区域化变量理论 理论与实验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