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研究——基于“一干多支,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的思考
1
作者 于代松 高珊红 刘琳鑫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4,共9页
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合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共兴”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利用熵权法评估四川省各市(州)的创新能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四川省创新协同网络进行分析,探究了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结... 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合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共兴”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利用熵权法评估四川省各市(州)的创新能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四川省创新协同网络进行分析,探究了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是四川省的创新高地,成都平原整体的创新能力显著强于其他四区,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四川省的创新能力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空间格局,成都市的极点效应辐射范围仅在成都平原内,未能同整个四川的创新系统融合;遂宁、南充、自贡等地的中介作用效果不佳,创新辐射的承接效果较差,未能有效带动四川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提出要建立成都平原与各区间完备的创新互动机制;强化成都辐射,重视中心节点的承接作用;立足区域特点,促进特色发展;促进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实现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评价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区域协同体系 社会网络分析 四川省
下载PDF
基于SD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风险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国红 周建林 梁晓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0-45,共6页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是高新技术园区在创新功能方面的抽象模型,准确识别、分析和预防风险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首先分析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及其风险类型,通过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风险的因果关系模型,揭示了协同创新网络...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是高新技术园区在创新功能方面的抽象模型,准确识别、分析和预防风险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首先分析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及其风险类型,通过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风险的因果关系模型,揭示了协同创新网络结构风险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全国38个软件园基地数据,建立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风险SD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应用研究,以此揭示影响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风险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健康发展和创新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结构风险 因果关系图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风险研究——以国内外生物医药基地的对比分析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国红 梁晓燕 邢蕊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7期17-22,共6页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是高新技术集群及园区在创新功能方面的抽象,准确地识别、分析、预防风险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文章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外部协同网络,提出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三角结构",据此梳理了现有风险。通过系...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是高新技术集群及园区在创新功能方面的抽象,准确地识别、分析、预防风险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文章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外部协同网络,提出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三角结构",据此梳理了现有风险。通过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模型,结合"三角结构"与网络特征指标分析了协同创新网络风险的形成过程,并运用案例对比验证了因果关系回路。进而结合案例揭示了创新密集型集群的风险易发缺口,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结构风险 因果关系模型 案例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一流大学引导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德国慕尼黑地区的经验与特色 被引量:3
4
作者 郄海霞 姚嘉玉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5,共13页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是国际上区域创新的发展趋势,一流大学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慕尼黑地区是区域创新的成功案例,区域内各主体围绕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构建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包括创新主体网、创新信息网以及...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是国际上区域创新的发展趋势,一流大学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慕尼黑地区是区域创新的成功案例,区域内各主体围绕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构建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包括创新主体网、创新信息网以及关键个人关系网,以主体循环、信息循环、人员循环的方式促进区域内协同创新。慕尼黑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了以一流大学为引导,创新主体多元,创新范式非线性、开放、系统,创新形式突出集群化等特色,这些特色与慕尼黑地区独特的科教资源、工商业结构及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尼黑 一流大学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下载PDF
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研究——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培育
5
作者 尹秀娟 《新西部》 2023年第5期57-60,共4页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对实现中国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为突破口,青海应从构建创新企业组织网络、多主体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完备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完善区域创...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对实现中国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为突破口,青海应从构建创新企业组织网络、多主体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完备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环境,树立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品牌形象,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集群 中国能源安全 服务支撑体系 清洁能源产业 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生态环境 低碳转型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