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晓曦
刘惠亮
於四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5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节点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时...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节点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时接诊单元是否配备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各时间节点、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达峰值时间及峰值、在院期间心衰率及病死率、超声测得术后24 h内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s, EF)值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总住院费用、天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TNI达峰值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且cTNI峰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P〈0.01;t=-5.32, P〈0.01);试验组入院后24 h内EF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试验组院内心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3);试验组心源性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66);试验组总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t=2.75,P=0.01)。结论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可以显著缩短STEMI患者时间延迟、改善急性期心功能,并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首次医疗接触时间
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的发展与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晓曦
於四军
刘惠亮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3期165-169,共5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死率极高,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降低急性期患者病死率、改善其长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死率极高,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降低急性期患者病死率、改善其长期预后的关键。笔者从STEMI患者救治流程引入,详细阐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救治流程的建立、发展,系统总结目前救治流程的现状、不足与困难,讨论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STEMI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的救治要求,并探讨了新的救治流程——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救治流程、首次医疗接触至再灌注(器械)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device time,FMC-D time)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救治
流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联网+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吴丹
葛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急救时采用互联网+区域协同救治系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4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急救时采用互联网+区域协同救治系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4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互联网+区域协同救治系统模式。比较2组短期内预后情况、各救治时间节点状况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短期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进入医院大门至经皮冠状动脉脉介入治疗(PCI)中球囊扩张时间(D-to-B)和首次医疗接触到PCI中球囊扩张时间(FMC-to-B)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D-to-B达标率和FMC-to-B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应用于STEMI患者急救中,可有效改善其短期内预后情况,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互联网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来院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门球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思齐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24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胸痛中心接诊的通过不同方式来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门球时间,进一步探索出最佳来院方式,缩短STEMI患者的门球时间(D-to-B),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救治效率。方法...
目的:分析比较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24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胸痛中心接诊的通过不同方式来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门球时间,进一步探索出最佳来院方式,缩短STEMI患者的门球时间(D-to-B),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救治效率。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24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胸痛中心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总共28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一般情况、心血管高危因素、D-to-B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及心血管高危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转运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的D-to-B时间低于其他转院方式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基层医院转运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的D-to-B时间明显低于其他方式来院的病人,提示积极建设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
门球时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晓曦
刘惠亮
於四军
机构
武警总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5期246-249,共4页
基金
武警总医院院内一类课题(WZ20130103)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节点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时接诊单元是否配备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各时间节点、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达峰值时间及峰值、在院期间心衰率及病死率、超声测得术后24 h内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s, EF)值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总住院费用、天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TNI达峰值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且cTNI峰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P〈0.01;t=-5.32, P〈0.01);试验组入院后24 h内EF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试验组院内心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3);试验组心源性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66);试验组总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t=2.75,P=0.01)。结论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可以显著缩短STEMI患者时间延迟、改善急性期心功能,并降低患者病死率。
关键词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首次医疗接触时间
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
Keywords
regional cooperative rescue system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device time
door-to-balloon time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的发展与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晓曦
於四军
刘惠亮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武警总医院临床学院
武警总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3期165-169,共5页
基金
武警总医院院内一类课题(WZ20130103)
文摘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死率极高,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降低急性期患者病死率、改善其长期预后的关键。笔者从STEMI患者救治流程引入,详细阐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救治流程的建立、发展,系统总结目前救治流程的现状、不足与困难,讨论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STEMI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的救治要求,并探讨了新的救治流程——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救治流程、首次医疗接触至再灌注(器械)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device time,FMC-D time)的影响。
关键词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救治
流程
Keywords
regional cooperative rescue system
STEMI
treatment process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197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吴丹
葛勤
机构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7期1-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急救时采用互联网+区域协同救治系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4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互联网+区域协同救治系统模式。比较2组短期内预后情况、各救治时间节点状况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短期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进入医院大门至经皮冠状动脉脉介入治疗(PCI)中球囊扩张时间(D-to-B)和首次医疗接触到PCI中球囊扩张时间(FMC-to-B)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D-to-B达标率和FMC-to-B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应用于STEMI患者急救中,可有效改善其短期内预后情况,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互联网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
Keywords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ternet
regional collaborative rescue system
分类号
R472.2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来院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门球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思齐
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出处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18-319,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比较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24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胸痛中心接诊的通过不同方式来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门球时间,进一步探索出最佳来院方式,缩短STEMI患者的门球时间(D-to-B),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救治效率。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24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胸痛中心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总共28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一般情况、心血管高危因素、D-to-B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及心血管高危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转运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的D-to-B时间低于其他转院方式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基层医院转运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的D-to-B时间明显低于其他方式来院的病人,提示积极建设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救治效率。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
门球时间
Keywords
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rescue system
D-to-B time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的影响
刘晓曦
刘惠亮
於四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的发展与模式的建立
刘晓曦
於四军
刘惠亮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互联网+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吴丹
葛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来院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门球时间的影响
刘思齐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