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商环境、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志彪 王兵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变量。高度重视优化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迁移而不是向海外转移,对推动比较优势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价... 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变量。高度重视优化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迁移而不是向海外转移,对推动比较优势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现阶段,全球产供链重组要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就需要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让一些产业循环留在国内,增强中国在全球产供链体系中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中央做好区域协调的战略准备,将过去地方政府依靠创造优惠政策洼地参与区域竞争,转变为创造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此,需要加快推进实施市场取向的竞争政策;需要让中国的产业政策转型为中央主导型,促进地方产业政策转向鼓励公平竞争和效率竞争;需要通过再造市场规则、融资环境、政府服务环境、司法环境、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管齐下改善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产业转移 区域协调发展 产供链重组 统一大市场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成效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可云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地区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地区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未来需要围绕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新机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准确把握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3
作者 赵祥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0,共9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体系支撑。基于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从目标导向、战略思路和配套政策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并以此...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体系支撑。基于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从目标导向、战略思路和配套政策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意义重大。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导向是区域经济效率提升、社会发展公平与主体功能优化的有机统一,与这一多元目标导向相适应的战略思路是尊重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和保障民生底线。而要使上述战略思路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还需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设计,具体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型政策、民生保障型政策与功能支撑型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目标导向 战略思路 配套政策
下载PDF
低碳转型能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证据
4
作者 王家庭 王浩然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4,共14页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基于2006-2019年中国2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低碳转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显著缩小非中心城...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基于2006-2019年中国2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低碳转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显著缩小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差距,而且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依赖型和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城市,在缩小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差距方面有更明显的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传导机制来自城市产业低碳转型、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与人力资本的流入。这意味着低碳转型有助于实现“碳中和”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双赢”目标。为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共同富裕,要建立绿色低碳转型的区域协作机制,加快产业绿色低碳升级改造,以低碳转型为契机加强人才引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转型发展 低碳城市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差距 双重差分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创新与优化路径
5
作者 杨毅 许晨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2,共12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途径。成渝地区历经从经济区建设到城市群发展、再到双城经济圈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进程,基于对跨域治理需求的现实考量,通过调整府际关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途径。成渝地区历经从经济区建设到城市群发展、再到双城经济圈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进程,基于对跨域治理需求的现实考量,通过调整府际关系、强化地方政府间合作、构建横向行政协调机制,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层面的均衡发展。新时代十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合作领域、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政策执行方面创新制度体系,实践混合共力型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但是未来在区域规划、利益格局、组织协同、资源配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仍面临诸多阻碍因素,需要从理念重塑、外部支持与内部保障三个维度进行路径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高质量阶段迈进意义重大,进一步从规划层面、执行层面、效能层面探索制度措施和协作策略,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区域协调发展 跨域治理 府际关系 协同治理 合作机制
下载PDF
“山海协作”:一项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安排
6
作者 邱毅 宫钰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5,157,共12页
始于福建、成于浙江、拓展于全国的“山海协作”制度形成于我国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历史实践中,经历了地方政策探索、区域整体落地、全国制度化建设三个阶段,具有目标导向明确、政策衔接紧密和措施体系完备的特征。“山海... 始于福建、成于浙江、拓展于全国的“山海协作”制度形成于我国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历史实践中,经历了地方政策探索、区域整体落地、全国制度化建设三个阶段,具有目标导向明确、政策衔接紧密和措施体系完备的特征。“山海协作”制度有别于西方协作型运行逻辑,在制度目标嵌入、制度内容共生、多元主体凝聚等机制运行中形成了融合型的实践逻辑,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市场机制下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展现出制度韧性和发展活力。未来“山海协作”制度还需因地因时进行制度创新,关注山海地位演进和数智时代需求,加快学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协作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府际关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表达:共同富裕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
7
作者 吴海瑾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6,255,共9页
中国的区域发展从空间格局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独特贡献,是透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选择的重要视角。中国式现代化摈弃了西方式现代化极化增长的弊端,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 中国的区域发展从空间格局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独特贡献,是透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选择的重要视角。中国式现代化摈弃了西方式现代化极化增长的弊端,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担负着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共同富裕空间格局的时代使命。针对当前区域发展中以能力分化为特征的非均衡新趋势,应从构建空间耦合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四级联动的增长极体系、补齐欠发达地区能力短板等方面着手,系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需处理好九大关系
8
作者 张文忠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1-85,共5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处理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融合关系,经济发达地区与特殊类型地区协同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匹配关系,中心区与外围区的...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处理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融合关系,经济发达地区与特殊类型地区协同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匹配关系,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关系,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以及陆海发展的关系,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 主体功能区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9
作者 胡本田 冯孟孟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7-165,共9页
基于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可显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 基于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可显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区域协调发展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存在地区差异;互联网普及和城市规模未处在合适的范围内会抑制区域协调发展,交通基础条件和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均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据此提出建议:加大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力度,积极发挥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共同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从多角度、全方位出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政府创新驱动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分析
10
作者 蒙慧 杨雅岚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面对新时代以来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区域统筹发展战略下形成的已有条件,以“协同发展”为主线,以“继承发展”为路径,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推动区域发展战略从区域统筹发展阶段... 面对新时代以来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区域统筹发展战略下形成的已有条件,以“协同发展”为主线,以“继承发展”为路径,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推动区域发展战略从区域统筹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区域协调发展阶段。而支撑这种创新发展的则是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继承创新的改革路径、应对挑战的问题思维和协同发展的系统方法,这些思维范式与方法不仅规定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也为区域发展战略未来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创新发展 思维范式
下载PDF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推动宁夏区域协调发展
11
作者 刘小鹏 牛庆蕊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宁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坚持国家所指、地区所需,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宁夏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塑造高质量发展的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宁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坚持国家所指、地区所需,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宁夏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塑造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化、区域化、地方化经济地理格局,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 城乡融合 宁夏
下载PDF
返乡农民工群体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基于内在机理与政策取向视角
12
作者 曹宗平 曾志彪 《开放导报》 2024年第5期94-104,共11页
在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和产业政策等不同条件的影响下,广东区域差距愈发明显。与此同时,粤东西北地区一定规模的农民工群体因珠三角地区就业受阻而选择暂时返乡。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群体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传播者三重身份,将会为粤东... 在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和产业政策等不同条件的影响下,广东区域差距愈发明显。与此同时,粤东西北地区一定规模的农民工群体因珠三角地区就业受阻而选择暂时返乡。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群体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传播者三重身份,将会为粤东西北地区带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情感资本四项稀缺性资源,其对于粤东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以及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均是不可或缺的。在返乡创业就业中,该群体能够激活四项资本的巨大潜能,有助于粤东西北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从政府、市场、返乡农民工群体和中介组织四个维度共同发力,发挥返乡农民工群体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助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群体 广东 区域协调发展 内在机理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13
作者 葛丰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3期3-3,共1页
新春伊始,处处生机。新一年的征途必然是高质量发展的再出发、再深入与再扩展,这其中很重要乃至关键性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持续性、创造性地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让亿万民众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充分、更切实地分享到发展带来的红利。在较高发... 新春伊始,处处生机。新一年的征途必然是高质量发展的再出发、再深入与再扩展,这其中很重要乃至关键性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持续性、创造性地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让亿万民众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充分、更切实地分享到发展带来的红利。在较高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殊非易事,但也有章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提质增效 高质量发展 持续性 有章可循 推动 关键性
下载PDF
“探索广东特色的发展路径”专题(1) 推进产业有序精准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东探索
14
作者 赵超 杨光 《广东经济》 2024年第11期6-9,共4页
当前粤东西北地区发展不充分,与珠三角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粤东西北地区发展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业经济不强,产业基础薄弱,导致发展缺乏后劲。当前正在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是瞄准这一问题... 当前粤东西北地区发展不充分,与珠三角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粤东西北地区发展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业经济不强,产业基础薄弱,导致发展缺乏后劲。当前正在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是瞄准这一问题,在全省各地走深走实,强调优化珠三角核心区与粤东西北地区进行县级结对,探索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推动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有序转移,鼓励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的亮点在“有序”和“精准”,通过创新产业帮扶机制、创新产业转移合作机制、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和创新人才合作机制,有序精准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到粤东西北地区,改变过去地区之间抢项目、争资源的状况,让承担不同功能的区域做自己能做、最适合做、最擅长做的事,做最彰显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事。推动粤东西北从以前产业转移“接受者”、增长竞赛“追赶者”,变成现在深耕细分领域的“利基者”,协同增长的“共建者”,最终达到不同赛道协同发展,不同地区发挥不同比较优势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转移 缺乏后劲 细分领域 创新产业 区域协调发展 利益联结机制 帮扶机制 产业转移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遇
15
作者 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3期14-15,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已近3年。2023年12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十四五”规划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已近3年。2023年12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关于区域板块,评估报告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发展的平衡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区域协调发展 平衡性 新机遇 五年规划 协同性 评估报告 区域板块
下载PDF
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布局
16
作者 孙浩进 《新闻传播》 2024年第6期4-4,共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我省提出“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的方向,对于我省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省正处于政策叠加的关键机遇期,着力构建区域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我省提出“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的方向,对于我省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省正处于政策叠加的关键机遇期,着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布局,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夯实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省应借助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东北振兴战略等政策机遇,立足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比较优势等,打造省域内特色化、差异化的功能区板块,构筑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布局 政策机遇 区域经济发展 平衡性 差异化 高质量发展 国土空间
下载PDF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进路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晟 贺灿飞 李志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4,共10页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生产力形态,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抓手。为此,构建了“要素-产业-生产关系”分析框架,探讨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进路。具体而言,在要素维度上...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生产力形态,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抓手。为此,构建了“要素-产业-生产关系”分析框架,探讨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进路。具体而言,在要素维度上,新质生产力弱化要素空间粘性,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平衡性;在产业维度上,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迭代升级,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协同性;在生产关系维度上,新质生产力催生了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的生产关系,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然而,面对新质生产力布局过程中,区域的体制机制僵化、产业“路径锁定”和公共服务不完善等现实堵点,需围绕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从区域重大战略、板块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发,通过要素市场化建设、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城镇公共服务提升三方面,优化生产要素、产业和公共服务布局,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更好赋能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新质生产力形成 生产力布局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金成 洪晗 申秀敏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区域是经济发展和物质分配的主要载体,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内涵出发,指出目前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分配制度不够合理、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区域是经济发展和物质分配的主要载体,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内涵出发,指出目前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分配制度不够合理、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主要问题,并进一步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出发,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新型城镇化道路发挥内需拉动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制度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泳莲 邢文利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8,F0003,共9页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能从根本上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然而由于地理区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越来越严重,致使发展成果无法惠及全体人民。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在系统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探寻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共同富裕视域下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的分析对于促进南北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 南北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培林 肖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内外部因素变化对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新挑战。新形势下,应顺应人口流动和分布格局变化趋势,不断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从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增强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等方面着手,以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重大战略 生产力布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