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蔬菜地土壤钙形态组成及其区域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池永清 章明奎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167-1169,共3页
钙是植物必需的中量元素,土壤中钙的数量与形态直接影响植物对钙的吸收和土壤性状。为了解浙江省农田土壤钙素状况,本研究从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和丘陵山地共采集了70个代表性蔬菜地表土,分析了其钙含量及其形态(水溶态、吸附... 钙是植物必需的中量元素,土壤中钙的数量与形态直接影响植物对钙的吸收和土壤性状。为了解浙江省农田土壤钙素状况,本研究从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和丘陵山地共采集了70个代表性蔬菜地表土,分析了其钙含量及其形态(水溶态、吸附态、酸溶态和矿物结合态)组成。结果表明,全省蔬菜地土壤钙含量在3.24~28.45 g·kg^(-1),平均为7.19 g·kg^(-1);土壤全钙平均含量依次为滨海平原>水网平原>丘陵山地、河谷平原;土壤中各形态的钙占比依次为矿物结合态>酸溶态>吸附态>水溶态;钙全量、矿物结合态、酸溶态、交换态均随土壤酸化而下降;水溶态钙随pH值下降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特征。分析认为,当土壤pH值下降至5.5以下时,土壤因钙贮量下降发生缺钙的概率将会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形态 地貌类型 蔬菜地 酸化 区域变化
下载PDF
全球升温下中国温度区域变化的稳定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卢爱刚 庞德谦 +3 位作者 康世昌 王天明 熊友才 葛剑平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5-279,共5页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气温观测资料,对中国20世纪后半期的气温变化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气温变化幅度有显著的纬度效应:纬度越高,方差值越大,说明气温变化的幅度也越大。在季节上,气温变化幅度差异显著,普遍是冬季大,夏季小。气...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气温观测资料,对中国20世纪后半期的气温变化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气温变化幅度有显著的纬度效应:纬度越高,方差值越大,说明气温变化的幅度也越大。在季节上,气温变化幅度差异显著,普遍是冬季大,夏季小。气温变化幅度的纬度效应在区域分布上,冬季的纬度效应出现在35°N以北,35°N以南不存在纬度效应;夏季的纬度效应表现在34°N以南,34°N以北没有明显的纬度效应。30°N~35°N之间的地带是冬夏季节差异最小的地带,从这一地带开始,不管往南还是往北,气温变化的季节差异都趋于增大。这种格局与我国升温的区域分布是一致的,说明我国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气温变化是持续升高的。最后对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别进行了机制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升温 区域变化 稳定性 机制探讨
下载PDF
中国耕地数量的区域变化及调控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蔡玉梅 任国柱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8年第3期13-18,共6页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必须重视区域平衡。笔者采用耕地增加量、增加百分率、损失率等多指标及顺序模型法研究中国耕地数量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耕地烽量 顺序分布模型 动态平衡 区域变化 调控
下载PDF
近50年黄土高原风蚀区风速的区域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范清成 王飞 +1 位作者 穆兴民 刘振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风影响着地面热量平衡和水循环,也是土壤风蚀的主要动力。选取黄土高原风蚀区12个代表站1957—2009年的风速资料,采用距平累积、Mann—Kendall等分析方法,研究了12个站点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变化特征以及起沙日(DTS)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风影响着地面热量平衡和水循环,也是土壤风蚀的主要动力。选取黄土高原风蚀区12个代表站1957—2009年的风速资料,采用距平累积、Mann—Kendall等分析方法,研究了12个站点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变化特征以及起沙日(DTS)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风蚀地区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固原、盐池县年平均风速最大,东部地区河曲县风速最小,固原、横山和绥德地区的年均起沙日最多。靖远、银川和绥德的年平均风速呈现显著增大趋势,其余站点年平均风速都呈现降低趋势。年最大风速均呈现减小趋势。日最大风速的极大值出现在4—5月,5月份起沙日出现次数最多,由于该时段春耕扰动地表,而且植被萌发前地表覆盖较小,故容易产生风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区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区域变化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黄河口埕岛海域表层沉积物土性的区域变化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衍涛 常方强 +2 位作者 孟祥梅 张建 贾永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1-356,共6页
搜集汇总黄河口埕岛海域地质勘察资料,研究该区土性参数区域分布特征,包括分析海域内土体类别,绘制不同区域内地基承载力、标贯击数、粘粒含量、含水量、孔隙比和液塑限等值线图。研究发现,海域表层土体主要由粉土和粉质粘土组成,此外... 搜集汇总黄河口埕岛海域地质勘察资料,研究该区土性参数区域分布特征,包括分析海域内土体类别,绘制不同区域内地基承载力、标贯击数、粘粒含量、含水量、孔隙比和液塑限等值线图。研究发现,海域表层土体主要由粉土和粉质粘土组成,此外还有小面积的粉砂和淤泥质土,中部大面积地区为粉土,东南区域分布有粉质粘土和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域中部与西南部,海域的北部与东南部土体强度较低,并且含水量、孔隙比和液塑限也较大,土性区域变化与水深变化特性较为一致。最后分析土性区域变化机理认为,极端海况下该区土体发生液化剪切破坏,沿斜坡滑移运动一定距离后再次沉积可形成这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埕岛海域 区域变化 土性 滑坡
下载PDF
贵阳市蔬菜基地土壤特性的区域变化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萍 何腾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对贵阳市蔬菜基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菜地土壤特性发生区域性变化,其影响趋势是城区>郊区>农区。不同区域之间的菜地土壤物理性粘粒、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余土... 对贵阳市蔬菜基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菜地土壤特性发生区域性变化,其影响趋势是城区>郊区>农区。不同区域之间的菜地土壤物理性粘粒、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余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不明显。菜地土壤呈中性或弱酸性,区域之间差异不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郊区高于城区和农区的趋势,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其平均值为17 cmol(+)/kg土以上,属于中上等保肥水平。城区菜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高于郊区和农区并达到显著性差异;城区土壤有机质均值达到117.4 g/kg,是农区土壤的3倍。菜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有城区和郊区大于农区的趋势;而钾素含量是农区>郊区>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菜地土壤 土壤特性 蔬菜 生产基地 区域变化 贵阳市
下载PDF
福建省近50a降水趋势及区域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滨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0-447,共8页
本文应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省35个代表站1961~2003年年、季降水的 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春季、夏季全省降水以正的趋势为主,而雨季降水以负趋势 为主,秋冬季趋势不明显.其后应用旋转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年、季降水进行区域性分 ... 本文应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省35个代表站1961~2003年年、季降水的 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春季、夏季全省降水以正的趋势为主,而雨季降水以负趋势 为主,秋冬季趋势不明显.其后应用旋转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年、季降水进行区域性分 析,结果表明全省降水变化主要以南北向变化为主,东西向为次,同时给出了各季具 体的分区范围.最后选取4个代表站进行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降水趋势 区域变化 福建省
下载PDF
我国蚕桑生产的区域变化——基于1991—2010年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建琴 顾国达 封槐松 《中国蚕业》 2011年第3期28-41,共14页
以空间为维度,以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发种量为指标,进行东、中、西部蚕区蚕桑生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2003年开始,我国中西部蚕区蚕茧产量超过东部,此后蚕桑产业转移的进程开始加快,而且由于中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例相... 以空间为维度,以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发种量为指标,进行东、中、西部蚕区蚕桑生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2003年开始,我国中西部蚕区蚕茧产量超过东部,此后蚕桑产业转移的进程开始加快,而且由于中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例相对稳定,我国蚕桑生产的区域转移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即"东桑西移";与此同时,我国西部蚕区的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及其占全国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但西部蚕区的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占全国的比例都高于西部蚕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说明西部蚕区的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和盒种产茧量仍然低于东部蚕区。因此,目前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在正视"东桑西移"的事实的同时,既要提高西部蚕区的蚕桑生产效率,又要适度稳定东部的优质茧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产量 桑园面积 发种量 区域变化 东桑西移
下载PDF
中西部粮食生产区域变化与成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伍山林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20,53,共6页
根据 1982 - 1998年的资料 ,本文简要描述中西部地区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 ;实证分析表明 ,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产业就业拉力是中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还讨论了上述结果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粮食生产 区域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成因 实证分析 中国
下载PDF
内蒙古森林碳储量及其区域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闫德仁 乐林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19-22,共4页
根据内蒙古第6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分析计算了内蒙古及各区域森林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蒙古森林总碳储量为92 016.13万t,占同期国家森林资源总碳储量的12.01%,其中林木总碳储量为73 028.68万t,根系总碳储量为18 987.46万t。内... 根据内蒙古第6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分析计算了内蒙古及各区域森林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蒙古森林总碳储量为92 016.13万t,占同期国家森林资源总碳储量的12.01%,其中林木总碳储量为73 028.68万t,根系总碳储量为18 987.46万t。内蒙古各流域森林总碳储量为90 734.74万t,五大沙地森林总碳储量为4 615.91万t,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总碳储量为65 080.17万t,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总碳储量为6 122.19万t,退耕还林工程区森林总碳储量为29 779.21万t,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森林总碳储量为33 510.91万t。不同地区间森林碳储量差异的总体趋势是"西低东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碳储量 区域变化 内蒙古
下载PDF
机场区域变化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倪林 冷洪超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2年第4期185-192,共8页
区域变化检测在遥感信息处理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变化检测方法存在两个缺点 ,一是需要很多的图像数据 ,二是难以取得足够多的定量信息。利用单波段机场遥感图像 ,采用Hough变换检测出机场跑道 ,通过区域生长划定感兴趣区... 区域变化检测在遥感信息处理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变化检测方法存在两个缺点 ,一是需要很多的图像数据 ,二是难以取得足够多的定量信息。利用单波段机场遥感图像 ,采用Hough变换检测出机场跑道 ,通过区域生长划定感兴趣区域。在简单几何校正的基础上 ,用边缘关联的方法判断有无变化。最后用弹性模板匹配的方法对变化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区域变化检测 HOUGH变换 模板匹配 遥感 信息处理
下载PDF
西南季风对中国自然环境影响的区域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明庆忠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年第4期93-97,共5页
西南季风作为亚洲季风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自然环境也有较大影响。西南季风建立以后,因青藏高原高度不足以阻止西南季风这一深厚的大气环流系统,加之西南季风厚度随着山地尤其是横断山脉的上升而不断增厚、增强,南支西风急流的气旋性质... 西南季风作为亚洲季风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自然环境也有较大影响。西南季风建立以后,因青藏高原高度不足以阻止西南季风这一深厚的大气环流系统,加之西南季风厚度随着山地尤其是横断山脉的上升而不断增厚、增强,南支西风急流的气旋性质对西南季风深入有引导作用,西南季风较东南季风活动性强,影响区域范围大,影响到太行山以西中国大部分地区。中更新世时,青藏高原隆升至海拔平均约3 000 m的高度,同时期也出现了第四纪最大冰期与最大温暖期,高原热力和动力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厚度加大,西南季风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深化起到重要作用。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至现今的平均约4 500~5 000 m的高度,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足以阻挡大部分西南季风进入西藏高原和中国内陆地区,西南季风影响范围退缩到长江上游以南的西南地区局部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季风 中国自然环境变化 区域变化
下载PDF
区域变化时空预测模型的构建——以江苏省人口发展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钦普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0-93,共4页
综合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思想,以江苏省人口发展为例设计和建立了对区域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的交错滚动时空回归预测模型,其基本方法是用一年或连续两年或更多年的数据作为自变量,选下一年或相隔一年或相隔多年的数据作为因变量,建... 综合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思想,以江苏省人口发展为例设计和建立了对区域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的交错滚动时空回归预测模型,其基本方法是用一年或连续两年或更多年的数据作为自变量,选下一年或相隔一年或相隔多年的数据作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然后用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往前滚动一年或多年进行预测.建立的江苏省人口变化时空模型得出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比较,准确率在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滚动法 区域变化 时空预测模型 人口发展 江苏省
下载PDF
福建省近50年降水趋势及区域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滨 《广西气象》 2005年第A01期14-15,36,共3页
应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省35个代表站1961至2003年年、季降水的趋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春季、夏季全省降水以正的趋势为主,而雨季降水以负趋势为主,秋冬季趋势不明显。其后应用旋转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年、季降水进行区域性分析,... 应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省35个代表站1961至2003年年、季降水的趋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春季、夏季全省降水以正的趋势为主,而雨季降水以负趋势为主,秋冬季趋势不明显。其后应用旋转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年、季降水进行区域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省降水变化主要以南北向变化为主,东西向为次,同时给出了各季具体的分区范围。最后选取4个代表站进行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降水趋势 变化 区域变化 特征 因子分析方法 季降水 变化规律 降水变化 变化分析
下载PDF
平均折射率区域变化对布拉格光纤光栅传输特性影响的分析
15
作者 牟艳秋 励强华 刘群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文利用子结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某一区域折射率发生微小变化的布拉格光纤光栅的特性,讨论了光栅透射谱随折射率变化量、折射率发生变化的区域长度及其位置的变化关系.
关键词 布拉格光纤光栅 平均折射率 传输特性 区域变化 结构分析方法 变化关系 发生变化 变化 透射谱
下载PDF
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时东 陈印军 方琳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1期44-49,共6页
为了研究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分析了1995年和2010年东北三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情况,并对粮食单产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的粮食单产及总产都表... 为了研究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分析了1995年和2010年东北三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情况,并对粮食单产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的粮食单产及总产都表现为由中部高值区向四周不断减少的格局,2010年与1995年相比粮食单产的高值中心由中部向西北部移动,粮食总产高值区域范围变大。从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在粮食单产降低区域,受灾比例升高、有效灌溉比例下降及单位面积农业劳动力升高是引起粮食单产降低的主要原因;在粮食单产升高区域,受灾比例下降、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增加及单位面积农业劳动力降低等都对粮食增产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变化 影响因素 东北三省
下载PDF
福建省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的区域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科元 陈莹 +1 位作者 陈兴伟 李孝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3-596,605,共5页
基于福建省1998年-2010年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数据,采用对称Logratio变换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福建省沿海、山区以及九个设区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成分数据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地区间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 基于福建省1998年-2010年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数据,采用对称Logratio变换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福建省沿海、山区以及九个设区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成分数据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地区间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沿海地区工业用水与第二产业相关性最强,而山区灌溉用水与第一产业相关性最强。各设区市中,厦门市三大用水与三大产业均成高度相关,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仅灌溉用水与第一产业成较强相关性,三明市和漳州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结构 产业结构 PLS回归 区域变化 福建省
下载PDF
黄河流域径流情势区域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未 张永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59-65,共7页
针对黄河流域径流情势的区域差异性,采用Mann-Kendall法检测1960-2015年黄河源头和上、中、下游重点控制站点的径流情势指标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变化范围法(RVA)评估其综合变化程度。结果表明:除源区黄河沿站外,源区唐乃亥站和上、中、下... 针对黄河流域径流情势的区域差异性,采用Mann-Kendall法检测1960-2015年黄河源头和上、中、下游重点控制站点的径流情势指标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变化范围法(RVA)评估其综合变化程度。结果表明:除源区黄河沿站外,源区唐乃亥站和上、中、下游各站点的大部分径流情势指标的变化为下降趋势,尤其是汛期大部分月份的径流量、高流量及其历时显著减少,另外上、中、下游各站点的年最大径流量也都显著减少;部分径流指标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如源区黄河沿站6、9月径流量和最大径流量显著增加、上游年最小径流量出现时间有所推迟、中游高流量频率显著减少,最大径流量的出现时间显著移前、下游几乎所有月份的径流量均显著减少,最大径流量的时序显著前移等;从综合变化程度来看,流域各站点的径流情势发生了全面改变,整体改变度在中度及以上,其中频率和历时的改变度最大。利津站的改变度最大,龙门站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情势 M-K趋势检验 区域变化特征 改变度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腾谣 吴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8-551,共4页
在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区域结构变化明显,粮食主产区的贡献较大;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形成,生产重心向北转移;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集聚在优势的粮食产区等。研究表明:耕地资源、农业投入、有效灌溉面... 在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区域结构变化明显,粮食主产区的贡献较大;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形成,生产重心向北转移;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集聚在优势的粮食产区等。研究表明:耕地资源、农业投入、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政策等是影响粮食区域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变化 粮食主产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地球内核最上部100km的区域变化
20
作者 A.Stroujkova V.F.Cormier +1 位作者 申彤 廖武林 《世界地震译丛》 2005年第3期42-49,共8页
利用距离为118°-140°的PKIKP和PKiKP波形检验了地球内核最上部 100 km的结构。在赤道地带发现的内核最上部低速层的证据主要位于西经20°至东经 140°。在纬度方向,从南纬35°印度洋下面至北纬60°亚洲的下... 利用距离为118°-140°的PKIKP和PKiKP波形检验了地球内核最上部 100 km的结构。在赤道地带发现的内核最上部低速层的证据主要位于西经20°至东经 140°。在纬度方向,从南纬35°印度洋下面至北纬60°亚洲的下面可以监测到这一异常。用波形模拟方法可以推断该低速层的最大厚度为40 km,此时波速突变约3%。我们认为,该层可能为新近固结的地核区域,在该区域同时存在活跃的外核成分对流和内核新晶体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内核 区域变化 最大厚度 模拟方法 低速层 印度洋 波形 赤道 纬度 地核 外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