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界定与区域史研究的思考——读《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
1
作者 王丽苑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7期73-75,共3页
中国史学研究在不断求新的学术环境中发展,近年来区域史研究成绩斐然,但是围绕区域史研究的理论规范而引发的学术讨论不曾停止。本文通过阅读黄国信教授的《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一书,对区域界定以及区域史研究有了... 中国史学研究在不断求新的学术环境中发展,近年来区域史研究成绩斐然,但是围绕区域史研究的理论规范而引发的学术讨论不曾停止。本文通过阅读黄国信教授的《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一书,对区域界定以及区域史研究有了较浅的认识。在历史进程中,区域界定受利益驱使、不同身份认知的影响,呈现出动态的界,故而区域有其独特性、系统性以及联系性。因此,在区域史研究中也应遵循区域的特性,以此为根据处理好与整体史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重视与地方史之间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界定 区域史研究 《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
下载PDF
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唐力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9,共6页
建国之后的30余年里,我们的史学研究基本上没有摆脱传统史学的路子,将研究集中在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政治精英和重大历史事件上。近20年来,社会史研究在我国蓬勃兴起,学者们以社会史的新视野重新审读历史。研究者的目光开始向下,关... 建国之后的30余年里,我们的史学研究基本上没有摆脱传统史学的路子,将研究集中在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政治精英和重大历史事件上。近20年来,社会史研究在我国蓬勃兴起,学者们以社会史的新视野重新审读历史。研究者的目光开始向下,关注长时段的文化、心态、习俗、信仰、仪式、组织、结构、区域、普通人的生活、地方社会对国家的制衡等等,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审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主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史的研究必然导向区域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研究 区域史研究 区域比较研究
下载PDF
碎片化与全视野:中国区域史研究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5
3
作者 高福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81,共3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区域史越来越受到史学界重视,当代史学家热衷于试图将中国历史从空间上分解成更为细小的研究单位,对单位内的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要素进行实证性与理论性研究。不过,由... 近年来,随着中国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区域史越来越受到史学界重视,当代史学家热衷于试图将中国历史从空间上分解成更为细小的研究单位,对单位内的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要素进行实证性与理论性研究。不过,由于史学家的教育背景、传承渊源、学理依据、学术宗旨、现实诉求之不同以及对西方传人的学术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不同选择与运用,区域史研究模式与宗旨往往出现较大差异,导致实证性与理论性上的争鸣,简言之,实质上就是碎片化与全视野之间辩证统一关系如何认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中国历 碎片化 理论性研究 价值 辩证统一关系 研究单位 学术理论
下载PDF
安多藏区的社会特质与区域史研究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红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2,共5页
近30余年间,区域史在中国史学界备受推崇,区域化不仅成为各分支学科的共同取向,区域史也逐渐呈现出方法论的色彩.区域史主张研究对象上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观照,强调研究方法上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认为“只有对各个区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近30余年间,区域史在中国史学界备受推崇,区域化不仅成为各分支学科的共同取向,区域史也逐渐呈现出方法论的色彩.区域史主张研究对象上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观照,强调研究方法上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认为“只有对各个区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把一个个区域钻研透了,才有可能对各个区域进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整体研究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社会特质 安多藏区 路径 分支学科 学界 区域 系统性
下载PDF
数字人文与区域史研究:以徽学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开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4-99,共6页
囿于历史文献自身特点及研究方法等,"碎片式"研究是当前区域史研究中的主流。做为国内区域史研究的热点,目前徽学研究中的"碎片式"研究主要包括大量的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个方面,这是构建中观、宏观综合性研究的... 囿于历史文献自身特点及研究方法等,"碎片式"研究是当前区域史研究中的主流。做为国内区域史研究的热点,目前徽学研究中的"碎片式"研究主要包括大量的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个方面,这是构建中观、宏观综合性研究的重要基础。解析徽州区域历史文献,我们发现其具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系统完整的特点,而限于技术手段,目前对其整体性利用尚不充分。以区域史研究的基本任务为导向,借助现代数字人文技术,通过专题性数据库和综合性数据库的建立,挖掘徽学文献的系统性和关联性等,对"碎片式"的文献与研究进行有机缀合,有助于全景式徽州区域成长史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数字人文 徽学 碎片
下载PDF
藏传佛教与安多区域史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4,共3页
安多藏区在现代三大藏区中以“马区”而著称,似乎在宗教的氛围上远远不及以“法区”著称的卫藏.实际上,安多藏区与卫藏一样,同样存在普遍的藏传佛教信仰,可以说藏传佛教的思想支配着安多藏区蒙藏人民的全部心灵.李安宅曾经针对藏传佛教... 安多藏区在现代三大藏区中以“马区”而著称,似乎在宗教的氛围上远远不及以“法区”著称的卫藏.实际上,安多藏区与卫藏一样,同样存在普遍的藏传佛教信仰,可以说藏传佛教的思想支配着安多藏区蒙藏人民的全部心灵.李安宅曾经针对藏传佛教在安多藏区的地位指出:“一个喇嘛教寺院,是学府,是信仰中心,也是统治的机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区域史研究 安多藏区 佛教信仰 喇嘛教 李安宅 卫藏 宗教
下载PDF
空间结构理论与区域史研究述论
7
作者 姚永超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0-184,191,共6页
美国学者施坚雅运用地理学的"中心—腹地"理论,分析了晚清时期中国的城市和区域空间体系。他的做法推动了史学研究的创新,但同时也饱受争议。本文姑且不论及地理学理论能否运用到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上的争论,谨提出运用&q... 美国学者施坚雅运用地理学的"中心—腹地"理论,分析了晚清时期中国的城市和区域空间体系。他的做法推动了史学研究的创新,但同时也饱受争议。本文姑且不论及地理学理论能否运用到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上的争论,谨提出运用"枢纽—网络"理论剖析近代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理论 区域史研究 中心—腹地 枢纽—网络
下载PDF
区域史研究中的文化自信——“山西与古中国”学术研讨会简介
8
作者 张焕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F0003-F0003,F0002,共2页
任何自成单元的地理区域,自有其独特风貌。山川走向,雄关要道,或为锁钥,或为腹里,干百年岁月堆积,沧桑或难避免,风韵却得留存。倘若这一区域不仅自然条件有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文化自信 地理区域
下载PDF
走向纵深的区域史研究——以安涛《中心与边缘: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社会转型研究》为例
9
作者 李吉东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86-90,共5页
为重建中国历史的描述,社会史学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而且日益向区域化、纵深化发展。江南区域史研究显然处于社会史研究的领军位置。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新倡导,都不能简单套用现成理论来剪裁中国史实,而是要真正走向纵深去获得更加真切的历... 为重建中国历史的描述,社会史学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而且日益向区域化、纵深化发展。江南区域史研究显然处于社会史研究的领军位置。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新倡导,都不能简单套用现成理论来剪裁中国史实,而是要真正走向纵深去获得更加真切的历史认识。这要求史家怀有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把区域问题置于长时段的历史变迁中加以考察,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历史感悟与启示。同时史家必须怀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关心社会发展,这样才能做好区域史研究,为当地社会认识自我提供贯通性的历史思考,同时引领区域社会发展,提升当地的社会史研究。安涛博士以金山县为观察点的江南市镇"中心与边缘"问题研究,可说是区域史研究极具典范性的贯通古今的尝试,其问题从历史中来,又向历史中解答,真正是走向了纵深,从而也关照了区域史研究碎片化的担忧与责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纵深发展 关怀与责任 回归历 引领社会
下载PDF
喜马拉雅山区域史研究的精品力作——读扎洛博士新作《清代西藏与布鲁克巴》
10
作者 张发贤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历史上,中国西藏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布鲁克巴(不丹)、哲孟雄(锡金)、尼泊尔(巴勒布、廓尔喀)、拉达克等政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区域性关系网络。这些关系对西藏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理应成为西藏历史研究的... 历史上,中国西藏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布鲁克巴(不丹)、哲孟雄(锡金)、尼泊尔(巴勒布、廓尔喀)、拉达克等政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区域性关系网络。这些关系对西藏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理应成为西藏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历史犹如隐匿于喜马拉雅山群峰之中,笼罩着神秘的面纱,人们对它的认识相当模糊。对跨越喜马拉雅山的各种关系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一直是藏学界的愿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 西藏历 区域史研究 清代 博士 力作 精品 关系网络
下载PDF
史地整合与史学发展——从梁启超的史地整合思想看区域史研究的前景
11
作者 宋学勤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8-52,共5页
作为具有学科方向意义的"区域史"研究的兴起,标志着愈来愈多的史家把地理学的或者空间的角度放在了其理论视野的首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区域史是史学研究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史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进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在... 作为具有学科方向意义的"区域史"研究的兴起,标志着愈来愈多的史家把地理学的或者空间的角度放在了其理论视野的首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区域史是史学研究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史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进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区域史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重温梁启超20世纪初年以来有关史地整合的理论建构有利于区域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地整合 区域史研究
下载PDF
徽州及其以外的世界:一种整体的区域史研究──读《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健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 唐力行 中国 安徽
下载PDF
夔府:一个区域史研究中的行政文化区概念
13
作者 何仁刚 吴俊范 《三峡论坛》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峡江地区腹心地带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地带,控扼楚蜀咽喉,其在历史时期颇具战略意义。就目前而言,该区区域史研究尚缺乏一个立足于历史发展轨迹,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行政文化区概念。基于此,从行政文化区的角度,取用历史文献中的"夔... 峡江地区腹心地带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地带,控扼楚蜀咽喉,其在历史时期颇具战略意义。就目前而言,该区区域史研究尚缺乏一个立足于历史发展轨迹,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行政文化区概念。基于此,从行政文化区的角度,取用历史文献中的"夔府"一称,拟定一个狭义的"夔府"概念来指代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即奉节、巫山、云阳、万州、开县、巫溪等六县(区)。笔者先阐发"夔府"一称的文献学依据,再从自然地理和政区沿革两方面论述其内涵,最后结合区域史研究论述其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府 行政文化区 区域史研究
下载PDF
迈向整体史的区域史研究——关于区域史研究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澜 彭志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39-44,共6页
就史学研究而言,区域史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视角与方法。在区域史研究中,区域只是分析问题的一个入口,其最终目的是对整体历史的探索,其终极关怀仍然是对整体史的认识与把握。因此,研究者在划定区域时应以"问题"为中心,不... 就史学研究而言,区域史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视角与方法。在区域史研究中,区域只是分析问题的一个入口,其最终目的是对整体历史的探索,其终极关怀仍然是对整体史的认识与把握。因此,研究者在划定区域时应以"问题"为中心,不必拘泥于区域的地理界限,而须专注于自己的问题以及围绕问题展开的叙述,这样,问题的边界就是区域的边界,区域的地理界限自然消解,如此则区域史与整体史研究的结合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区域史研究的目的也就有可能实现。同样重要的是,在进行区域史研究,尤其是明清以来的中国区域史研究时,还必须具有全球史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区域 整体 全球
下载PDF
碎片化与全视野:中国区域史研究的价值取向
15
作者 高福顺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128,共1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区域史越来越受到史学界重视,当代史学家热衷于将中国历史从空间上分解为更为细小的研究单位,对单位内的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实证性与理论性研究,其勃兴主要得益于中国传... 近年来,随着中国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区域史越来越受到史学界重视,当代史学家热衷于将中国历史从空间上分解为更为细小的研究单位,对单位内的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实证性与理论性研究,其勃兴主要得益于中国传统地方史研究的长足进步和西方区域史理论方法的介入。在本土与外来因素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区域史研究展现出既有脱离传统地方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窠臼,又有别于西方区域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定位。区域史的最大特征就在于空间所具有的重要地位。空间在多大程度上制约和如何制约人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空间如何与人类互动,又如何在时间的流动过程中完成这一互动模式以及互动内容的不断转化与变迁,正是区域史研究的魅力所在。区域史研究的关键因素是实证研究,通过琐碎问题考据或研究结论的集合来寻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的内在规律,寻求相互间的因果关系,难免会出现碎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中国历 碎片化 地方研究 价值 研究单位 中国传统 社会生活
下载PDF
新清史与安多区域史研究
16
作者 欧麦高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2,共4页
“因俗而治”,很好地诠释了清朝对其多样化、多元化边疆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模式.本土精英得以培植并服务于这些施行族群隔离政策的区域,正如何伟亚强调:一如官方与非官方文献中呈现出来的那样,清朝持续有效的统治,正源自于本土... “因俗而治”,很好地诠释了清朝对其多样化、多元化边疆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模式.本土精英得以培植并服务于这些施行族群隔离政策的区域,正如何伟亚强调:一如官方与非官方文献中呈现出来的那样,清朝持续有效的统治,正源自于本土精英与清朝政府机构合作的精心设计.因而,对于研究清朝的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及其统治来说,本土精英的认知就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 清朝政府 “因俗而治” 统治模式 地区政策 边疆地区
下载PDF
口述历史与区域史研究——以家族史研究为中心
17
作者 许雪姬 《江淮文史》 2017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近一二十年来在台湾口述访谈的.风气大开,可谓众声喧哗,成果丰硕,由庶民角度出发的历史成为最能吸引众人目光的叙事。口述访谈是透过深度访谈以发掘个人记忆而形成的历史,因此西方学者开始探索历史和记忆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讨论个... 近一二十年来在台湾口述访谈的.风气大开,可谓众声喧哗,成果丰硕,由庶民角度出发的历史成为最能吸引众人目光的叙事。口述访谈是透过深度访谈以发掘个人记忆而形成的历史,因此西方学者开始探索历史和记忆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讨论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 家族研究 区域史研究 个人记忆 众声喧哗 深度访谈 西方学者 集体记忆
下载PDF
重建中国的历史叙述——《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史研究认识论的对话》读后
18
作者 许若冰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3年第1期276-284,共9页
基于对王朝史观与传统史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区域史研究逐渐成为历史学界颇受关注的研究取向之一。自1980年代,陈春声、刘志伟、郑振满、蔡志祥以及海外的科大卫、萧凤霞等学者基于共同的学术旨趣围绕明清华南区域社会开展研究并积累了丰... 基于对王朝史观与传统史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区域史研究逐渐成为历史学界颇受关注的研究取向之一。自1980年代,陈春声、刘志伟、郑振满、蔡志祥以及海外的科大卫、萧凤霞等学者基于共同的学术旨趣围绕明清华南区域社会开展研究并积累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基本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共识。因其共有的学术理念、研究取向而被学界冠之以“华南学派”的称号。但其特色鲜明的区域研究取向也招致了不少批评,认为其只关注区域个案与基层社会、研究趋于“碎片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传统 叙述 华南学派 学术理念 学术旨趣 学界 研究取向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区域史研究的几点反思——以安徽的区域史研究实践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仁志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1-156,共6页
尽管中国的区域史研究业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严重脱节,对区域史概念的认识尚不明晰等。因此,以具体的研究实践为例,对中国的区域史研究进行适当的理论反思尤为必要和迫切。从实践的角度看,区域... 尽管中国的区域史研究业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严重脱节,对区域史概念的认识尚不明晰等。因此,以具体的研究实践为例,对中国的区域史研究进行适当的理论反思尤为必要和迫切。从实践的角度看,区域史研究应是一种方法论和分析工具,是一种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区域史研究中的"区域"当是作为史学研究的样本存在的,它既具有同质性特征,也具有历史性特征,与地方史研究中的"地方"的概念不尽相同,区域史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地方史。对于纯粹的史学研究者而言,区域史研究必须要以"历史的研究"为目的,遵循史学研究的一般逻辑和规律,坚持"论从史出",同时还必须坚持"解剖麻雀"的研究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分析工具 徽州文化 安徽
原文传递
区域史与城市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区域·城市·社会:第二届城市历史比较论坛”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福美 任吉东 《城市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15-322,共8页
近年来,以区域史研究为视角,探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在某个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聚合和关联,进而考察“整体中国”在不同地域的存在和演进机制,已经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理念.当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 近年来,以区域史研究为视角,探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在某个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聚合和关联,进而考察“整体中国”在不同地域的存在和演进机制,已经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理念.当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梳理“京津冀”区域在历史发展中的内在关联与互动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016年11月4?5日,由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古都学会主办的“区域?城市?社会——第二届城市历史比较论坛”在北京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院 区域史研究 比较 城市 论坛 综述 路径 内在关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