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多扇区耦合容量评估
1
作者 彭瑛 孙钰 +1 位作者 王鹏 王婷婷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5期43-47,52,共6页
明确空域单元内部交通流特性及其动态演变机制是评估区域多扇区耦合通行能力的基础,对于提升空中交通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基于改进的元胞传输模型(CTM),以实际飞行数据为基增量仿真推演分析了交通流流量、速度与密度间的宏观基本图(MFD)... 明确空域单元内部交通流特性及其动态演变机制是评估区域多扇区耦合通行能力的基础,对于提升空中交通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基于改进的元胞传输模型(CTM),以实际飞行数据为基增量仿真推演分析了交通流流量、速度与密度间的宏观基本图(MFD)。进一步表征区域多扇区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区域多扇区耦合快时仿真模型。通过分析区域多扇区需求平均延误关系对区域多扇区耦合容量进行评估,揭示区域运行瓶颈。以合肥区域管制扇区为例,评估了区域多扇区耦合容量,并依据各扇区的延误贡献识别了该区域多扇区运行瓶颈主要集中在ZSOFAR02扇区和ZSOFAR01扇区。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区域多扇区航路航线网络通行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特性 区域多扇区耦合容量评估 扇区快时仿真模型 耦合作用 可接受延误水平
下载PDF
点融合飞行程序设计及其容量评估
2
作者 赵延毫 张劲松 路娜 《滨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2-36,共5页
点融合系统能够有效缓解区域进场扇区拥堵,减少陆空通话次数,减轻管制员和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减少航班等待时间和延误。对点融合飞行程序的基本结构进行研究,阐述了运行点融合程序需满足的条件以及点融合飞行程序正常和特殊情况的运行方... 点融合系统能够有效缓解区域进场扇区拥堵,减少陆空通话次数,减轻管制员和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减少航班等待时间和延误。对点融合飞行程序的基本结构进行研究,阐述了运行点融合程序需满足的条件以及点融合飞行程序正常和特殊情况的运行方法。研究了点融合系统的容量评估方法,最后基于某机场的点融合程序计算了其消化航班的能力和容纳航班的能力,为点融合程序高效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融合 飞行程序 区域进场扇区 容量评估
下载PDF
基于飞行流量耦合的区域容量改进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薇宇 胡明华 刘方勤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79,共5页
研究了包括多个扇区的区域容量评估问题,通过分析飞行流量在空域单元之间产生耦合约束因素,提出了空域单元的耦合容量,研究了区域耦合容量的影响因素。结合管制员工作负荷等限制建立了区域耦合容量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计... 研究了包括多个扇区的区域容量评估问题,通过分析飞行流量在空域单元之间产生耦合约束因素,提出了空域单元的耦合容量,研究了区域耦合容量的影响因素。结合管制员工作负荷等限制建立了区域耦合容量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计算了兰州区域各空域单元耦合容量。计算结果表明:扇区1、2、3耦合容量分别为22、19、33架次.h-1,小于其最大容量;区域耦合容量小于区域仿真容量评估结果,因此,该模型更有利于合理分配空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空域容量评估 飞行流量耦合 区域容量 改进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高空管制下限调整对扇区容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彬 武丁杰 袁小凯 《综合运输》 2018年第11期45-48,共4页
本文介绍了区域管制中心接管的历程,针对我国现阶段区域管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高空管制下限调整的必要性,并依据《民用航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运行指导材料》中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获取区域管制扇区容量方法,建立扇区容量评估模型,... 本文介绍了区域管制中心接管的历程,针对我国现阶段区域管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高空管制下限调整的必要性,并依据《民用航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运行指导材料》中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获取区域管制扇区容量方法,建立扇区容量评估模型,同时以北京区域管制中心为例,分析高空管制下限调整前后扇区饱和度的变化,对于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保证航班安全有序运行,保证空域更灵活使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制下限 区域管制扇区 容量评估模型 扇区容量 饱和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