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区域大气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思考分析
1
作者 尚越飞 赵瑞娟 逄薪蓉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7期164-166,共3页
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大气环境保护,能够打造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以往,由于较为重视经济发展,而导致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与影响。要... 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大气环境保护,能够打造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以往,由于较为重视经济发展,而导致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与影响。要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生态、经济一把抓发展理念,就需要做好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基于此,本文针对区域大气环境保护一体化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策略,希望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环境 保护 一体化
下载PDF
2009-2019年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变化特征
2
作者 谢桐川 赵胡笳 +6 位作者 王鹏 代家庚 孙敬敏 侯续丽 吕明佳 马文博 刘宁微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5期44-52,共9页
利用2009—2019年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中国东北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的日变化、月变化以及年际变化趋势,探讨了影响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的气象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龙凤山大气本底站... 利用2009—2019年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中国东北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的日变化、月变化以及年际变化趋势,探讨了影响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的气象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龙凤山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在夏季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秋季,春季次之,冬季变化幅度最小,每日峰值出现在08:00之前,16:00左右出现最低值。CO_(2)浓度月变化表现为最大值出现在1月,平均值约为416.1×10^(-6),最小值出现在7月,平均值为391.1×10^(-6)。CO_(2)浓度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CO_(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平均值为415.4×10^(-6),夏季出现最低值,其平均值为395.8×10^(-6)。研究期内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平均浓度呈现增长趋势,增长率为2.45×10^(-6)/a。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春季最大频率风向出现在SSW方向(21.0%),夏季最大频率风向出现在SSW和S方向(23.1%和22.7%),秋季最大频率风向出现在SSW方向(23.4%),冬季风向频率最大值出现在SW方向(31.6%),不同季节CO_(2)浓度高值均出现在北风主导条件下。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0.54),相对湿度与CO_(2)浓度在春季和秋季呈显著负相关(-0.44和-0.55),CO_(2)浓度与风速相关性较小,可能与较高浓度CO_(2)源输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CO_(2) 气象要素 区域大气本底站
下载PDF
区域大气增强伪距单点定位算法及性能验证
3
作者 雷哲哲 陈镜渊 +2 位作者 田宇 邵搏 王家兴 《现代导航》 2023年第3期179-182,189,共5页
传统的伪距单点定位模型,受限于模型噪声、轨道钟差精度和大气误差修正精度等因素,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应用场景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区域大气增强的伪距单点定位方法,能够显著改善伪距单点定位的定位性能。算法... 传统的伪距单点定位模型,受限于模型噪声、轨道钟差精度和大气误差修正精度等因素,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应用场景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区域大气增强的伪距单点定位方法,能够显著改善伪距单点定位的定位性能。算法采用精密轨道钟差产品削弱卫星轨道钟差误差,使用区域大气参数削弱对流层电离层误差,采用双频非组合模型降低观测模型噪声。实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区域大气增强伪距单点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均方根(RMS)在水平方向优于0.2 m,高程方向优于0.25 m,定位精度的提升非常显著,同时亚米级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也具备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伪距单点定位 区域大气增强 亚米级定位
下载PDF
区域大气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峰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4期63-65,共3页
针对区域性大气环境,借助常规监测方法难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同时还需要投入诸多物力、人力和财力,而借助遥感技术,可以确保区域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更加有序、高效。遥感技术是对大气环境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手段,其针对大规模大气... 针对区域性大气环境,借助常规监测方法难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同时还需要投入诸多物力、人力和财力,而借助遥感技术,可以确保区域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更加有序、高效。遥感技术是对大气环境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手段,其针对大规模大气污染事故,能够做到有效的实时监测,为相关部门制定应急方案提供参考,使方案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得到保证。对此,本文主要对区域大气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环境 监测工作 遥感技术
下载PDF
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技术系统与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文清 刘建国 +3 位作者 谢品华 陆亦怀 高闽光 张玉钧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43-255,共1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种污染物相互耦合叠加,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尽管我国已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但近地面有限指标的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大气污染的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种污染物相互耦合叠加,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尽管我国已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但近地面有限指标的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大气污染的实际状况,使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公众直观感受不一致。也不能满足空气污染形成机制、演变和输送过程的研究需求。介绍了用于区域、立体、实时监测的几种技术以及利用这些技术构建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技术系统,主要用于颗粒物区域输送通量监测、气态污染物区域排放通量监测以及区域污染物垂直柱浓度监测。同时介绍了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部分监测结果,讨论了控制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需要的监测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 复合污染 立体监测
下载PDF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 被引量:109
6
作者 王金南 宁淼 孙亚梅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5期5-10,共6页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但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所需要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亟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本...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但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所需要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亟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本文探讨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基础,并着重讨论了我国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的技术与方法,包括联防联控区域划分方法、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控制技术、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确定与分配方法及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保障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29
7
作者 魏娜 赵成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4-149,共6页
跨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是当前中国大气治理领域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凸显了无边界的大气污染与有边界的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京津冀地区是中国跨区域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虽然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京、津、冀三地在跨区域大气污... 跨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是当前中国大气治理领域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凸显了无边界的大气污染与有边界的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京津冀地区是中国跨区域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虽然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京、津、冀三地在跨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上取得一定进展,但囿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属地主义局限以及三地空气治理上的"利益差",京津冀并未建立起跨区域大气治理的常态性和实效性机制。基于此,本研究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对京津冀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既有实践与可行性基础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实现跨区域协同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京津冀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几点展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属地治理 协同治理 利益协调
下载PDF
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宁淼 孙亚梅 杨金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5期11-18,共8页
本文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概念与内涵出发,在总结分析欧盟、美国与中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基础上,研究认为区域联防联控的管理模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纵向机构的管理模式,即设定自上而下的机构层级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区域合作... 本文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概念与内涵出发,在总结分析欧盟、美国与中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基础上,研究认为区域联防联控的管理模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纵向机构的管理模式,即设定自上而下的机构层级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区域合作;第二,横向机构的协作模式,即自发行动签订减排协议通过利益协商实现区域合作。长期来说,纵向机构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制和环保工作的长效化、制度化。设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构虽然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在短期内难以建立。短期内以最小制度成本取得最优治理效果的方式是行政区之间的合作、协同努力解决跨界污染。区域环境协商是现阶段适用于我国区域空气质量管理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管理模式
下载PDF
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法律责任机制探析——以均衡责任机制为进路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丽娟 郑泽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0-416,共7页
2015年我国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最突出的变化是,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责任承担从传统的行政区治理模式转向了联防联控治理模式,它强调区域治理的协同,并以共同治理责任机制为核心。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这种联防联控责任共担模式并... 2015年我国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最突出的变化是,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责任承担从传统的行政区治理模式转向了联防联控治理模式,它强调区域治理的协同,并以共同治理责任机制为核心。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这种联防联控责任共担模式并没有给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带来根本性的改观。究其原因,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要求对区域内行政主体环境治理法律责任实现再分配,而环境治理法律责任机制的诸多困境使其难以落实,体现为立法中有关环境治理的成本负担与责任分配内容的缺失,因而借鉴美国在环境治理法律责任分担上的有益经验,我国理应通过立法以均衡责任机制对联防联控治理模式进行补足与完善,实现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上的成熟法律责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联防联控 法律责任 均衡责任机制
下载PDF
东亚区域大气再分析技术研究及资料集建设 被引量:7
10
作者 尹金方 梁旭东 +7 位作者 陈锋 刘英 何会中 梁钊明 邹海波 徐建军 郝世峰 谢衍新 《气象科技进展》 2018年第1期79-84,共6页
从资料搜集、同化系统、数值模式、检验评估四个方面介绍了东亚区域大气再分析技术研究及资料建设取得的进展。就观测资料而言,搜集了常规地面和探空、飞机观测、GPS、雷达、风廓线、卫星导风、野外试验等观测资料。其中未参加国际交换... 从资料搜集、同化系统、数值模式、检验评估四个方面介绍了东亚区域大气再分析技术研究及资料建设取得的进展。就观测资料而言,搜集了常规地面和探空、飞机观测、GPS、雷达、风廓线、卫星导风、野外试验等观测资料。其中未参加国际交换的地面、探空资料、雷达等观测资料是本再分析资料构建的特色之一。针对Gridpoint 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GSI)同化系统,开展了该系统的本地化移植,并改进了GSI雷达径向风同化算子。对于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ARW)模式,采用多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组合,开展了批量个例和长时间模拟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优化了模式的配置。检验评估系统采用NCAR模式评估系统MET。目前,再分析系统搭建及优化已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再分析系统初步具有在全球再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区域再分析资料性能的能力,可将本再分析系统用于今后再分析数据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区域大气再分析 再分析系统 资料同化
下载PDF
一次典型区域大气污染事件的过程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苗蕾 吴洪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8,97,共7页
2012年6月9-14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一次由夏季的秸秆焚烧引发的比较严重的区域性大气污染事件。污染持续期间,区域内4个典型城市(徐州、南京、合肥、武汉)污染变化过程有显著差异。该文首先通过应用卫星火点数据对污染源的逐日变化... 2012年6月9-14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一次由夏季的秸秆焚烧引发的比较严重的区域性大气污染事件。污染持续期间,区域内4个典型城市(徐州、南京、合肥、武汉)污染变化过程有显著差异。该文首先通过应用卫星火点数据对污染源的逐日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城市空气监测数据(API)、城市天气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各城市的污染过程(发生时间、持续过程,污染指数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Hysplit-4模式反演污染事件中各城市污染物的扩散轨迹。结果表明:城市的地理、天气条件对城市受污染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气候因素为首要影响因素,表明城市环境容量的降低使得城市对污染的敏感度增加。针对现状,提出城市与区域大气污染进行防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卫星火点数据 轨迹分析 污染条件 过程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景熠 敬爽 代应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0-205,共6页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常态化协同治理机制,是应对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划分为"形成"和"维系"两阶段,并构建协同治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以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常态化协同治理机制,是应对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划分为"形成"和"维系"两阶段,并构建协同治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以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污染治理能力、上级政府支持和公众支持对协同治理的"形成"有显著影响,治理主体信任程度、大气污染治理能力、预期收益、公众支持对协同治理的"维系"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进程、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区域大气污染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风洞在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茂栓 姚仁太 +2 位作者 张志勇 乔清党 郝宏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9-34,共6页
以相似理论和相似准则为依据,以太原市和秦山核电基地为例,阐明大气边界层风洞在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区域的流场特征、烟羽抬升、扩散参数、建筑物影响、复杂地形扩散模式和复杂地形风场相关实验等诸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区域大气环境 扩散模式 风场相关 风洞模拟
下载PDF
统计方法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诊断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士庆 陆树平 +2 位作者 张怀德 唐桂刚 席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59,42,共6页
分析华北11城市(北京、石家庄、太原、天津、大同、唐山、保定、呼和浩特、济南、郑州和西安)近年的天气型演变和PM10日均值随时空变化情况,发现华北城市群存在区域性的同步污染特征,各城市的环境过程和环境质量受这种区域性的背景影响... 分析华北11城市(北京、石家庄、太原、天津、大同、唐山、保定、呼和浩特、济南、郑州和西安)近年的天气型演变和PM10日均值随时空变化情况,发现华北城市群存在区域性的同步污染特征,各城市的环境过程和环境质量受这种区域性的背景影响显著。11城市的污染资料主分量分析结果可以很好地描述华北地区的各类天气型控制下,华北城市群区域性的同步污染和输送汇聚环境过程,并可以依据主分量分析结果对各城市的环境质量做出客观上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分量分析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诊断分析 区域同步污染 输送汇聚
下载PDF
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府际间信任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景熠 杜鹏琦 曹柳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115,共6页
“空气流域”内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信任程度,是影响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从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出发,构建了三个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非对称信任演化博弈模型。在求解模型均衡点并分析其稳定性的基础上... “空气流域”内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信任程度,是影响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从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出发,构建了三个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非对称信任演化博弈模型。在求解模型均衡点并分析其稳定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的信任演化路径,以及各个参数变化对信任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直接治理效益、协同加成效益、协同间接效益,降低治理风险成本,显化潜在损失,并合理确定生态补偿数额,能够提升协同治理关系最终达到信任均衡状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区域大气污染 信任均衡 演化博弈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卫星OLI影像遥感反演盐城市区域大气能见度状况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旭文 牛志春 +2 位作者 姜晟 丁铭 蔡琨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5年第5期1-6,24,共7页
利用遥感软件ENVI 5.2的FLAASH大气校正模块,对盐城市2013—2014年共22景Landsat 8卫星OLI影像进行了区域大气能见度遥感反演,并与盐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PM10、PM2.5以及当地气象部门的能见度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 利用遥感软件ENVI 5.2的FLAASH大气校正模块,对盐城市2013—2014年共22景Landsat 8卫星OLI影像进行了区域大气能见度遥感反演,并与盐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PM10、PM2.5以及当地气象部门的能见度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OLI遥感影像可以对区域尺度大气能见度进行有效的观测,反演的区域性大气能见度水平与地面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结果存在消长关系,与地面能见度数据有近70%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8 OLI 区域大气能见度 遥感反演 空气质量 盐城市
下载PDF
区域大气污染府际合作治理:理论证成和实践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治坤 《时代法学》 2018年第1期33-40,共8页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仅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治理单个城市大气污染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区域大气污染的特点、区域大气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属地治理模式的不足决定了府际合作治理是最恰当的治理模式。在实践中,区域...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仅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治理单个城市大气污染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区域大气污染的特点、区域大气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属地治理模式的不足决定了府际合作治理是最恰当的治理模式。在实践中,区域大气污染府际合作治理领域已经实现了初步的制度合作,包括政府间协商决策、行政立法、行政协议、区域大气污染联合监管和政府责任考核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府际合作治理 属地治理 制度实践
下载PDF
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袁小英 《四川环境》 2015年第5期140-144,共5页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是针对近年来我国众多地区雾霾及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公众环境安全而提出的一种应对机制。大气污染日益呈现区域性、复合型的特点,促使大气污染的治理从点源控制向区域联防联控的防治模...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是针对近年来我国众多地区雾霾及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公众环境安全而提出的一种应对机制。大气污染日益呈现区域性、复合型的特点,促使大气污染的治理从点源控制向区域联防联控的防治模式转型。目前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主要是通过宏观政策来推动其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故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构建应从组织机构、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完善,促使大气污染问题得到较好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机制
下载PDF
论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执法机制完善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珊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98-101,共4页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执法是强化区域内地方政府执法协同,克服行政属地治理模式限制的重要执法机制创新。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执法机制还存在指导理念欠科学、执法机构乏力、执法方式缺乏可操作性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大气污...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执法是强化区域内地方政府执法协同,克服行政属地治理模式限制的重要执法机制创新。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执法机制还存在指导理念欠科学、执法机构乏力、执法方式缺乏可操作性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属地模式限制、地方政府竞争困境、利益平衡难题,是阻碍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执法运行的主要因素。我国应以克服区域联合执法阻碍,提升区域联合防治治理整体效益,优化区域公共利益保护为目标,革新执法理念,设立权威性区域执法机构,细化区域联合防治执法方式,健全执法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联合防治 执法机制
下载PDF
论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法律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金华 李洁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21-25,共5页
区域联动防治是解决以雾霾污染为主的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机制的实施中,区域内立法差异和冲突对区域联动防治造成制度规范层面的制约,区域内各地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平衡机制的缺失导致区域联... 区域联动防治是解决以雾霾污染为主的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机制的实施中,区域内立法差异和冲突对区域联动防治造成制度规范层面的制约,区域内各地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平衡机制的缺失导致区域联动防治的实质不公平,区域内大气环境信息不通畅影响区域内政府合作与信任,以及区域联动执法监督薄弱制约联动防治目标的实现。通过完善协同立法机制构建区域内协同一致的规范体系,建立大气污染监测信息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健全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和通报机制,建立区域一体化大气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联动各方积极性,以及实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执法、强化区域执法监察等措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防治机制可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联动防治 协同立法 信息共享 利益补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