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5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的MRI图像层间插值方法
1
作者 李静媛 周孟葳 +4 位作者 熊华晖 姬长金 黄晓清 樊婷婷 黄亚奇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目的医学影像层间插值对提高图像分辨率十分重要。基于灰度插值的传统算法在处理结构复杂,层间灰度变化大的区域时常会造成组织细节丢失或边缘模糊。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插值算法,从而有效改善插值图像质量。方法构建... 目的医学影像层间插值对提高图像分辨率十分重要。基于灰度插值的传统算法在处理结构复杂,层间灰度变化大的区域时常会造成组织细节丢失或边缘模糊。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插值算法,从而有效改善插值图像质量。方法构建一种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算法。通过将线性插值图像与同位置原始扫描图像之间的对比构建误差图像并确定出高误差区域。对非高误差区域使用线性插值。对于各高误差区分别采用对应点匹配方法处理:首先根据每个区域的局部信息确定其对应于点对匹配度误差函数最小误差的最优参数组,然后为区域内每个插值点找到两侧图像上的最佳匹配点对用于该插值点灰度计算。将此方法应用于轴、矢、冠状位方向系列扫描图像的层间插值,将插值图像与同位置原始扫描图像的均方差作为评价插值质量的标准。结果与其他算法插值结果相比,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算法可显著降低插值误差,矢状位图像插值结果的改善尤为突出。与整体对应点匹配算法插值结果相比,其误差平均值降低达19%,有效改善了原高误差区域的插值质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局部区域对应点匹配插值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往算法在处理复杂组织边界区域插值时的不足,显著提高图像层间插值的精度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影像 医学图像层间插值 对应点匹配插值 局部区域方法
下载PDF
光照区域对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柚子糖度的影响
2
作者 唐子叶 文韬 +1 位作者 代兴勇 胡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29,共6页
[目的]提高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线检测柚子糖度的精度。[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柚子在线无损检测设备采集3种光照区域的柚子的漫透射光谱数据,在650~950 nm的波长范围内采用标准正交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归一化(normalize)、S... [目的]提高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线检测柚子糖度的精度。[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柚子在线无损检测设备采集3种光照区域的柚子的漫透射光谱数据,在650~950 nm的波长范围内采用标准正交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归一化(normalize)、SG一阶求导(savitzky-golay first order derivative,SG-1st)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自适应性加权算法(CARS)筛选反映柚子糖度的光谱特征,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使用未参与到建模的30个柚子样本进行在线验证。[结果]光照区域C结合SNV-CARS-PLSR方法的建模效果最优。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为0.95,均方根误差为0.30°Brix。在线验证时决定系数为0.90,均方根误差为0.58°Brix。模型对于柚子糖度具有较强的在线检测能力。[结论]在光斑直径为70 mm且位于柚子赤道上方20 mm的光照区域C的条件下采集的柚子光谱数据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更有效地实现柚子糖度的在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光照区域 在线检测 糖度 柚子
下载PDF
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对若尔盖泥炭地植被群落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钟萍 孙庆璇 +4 位作者 赵新朋 刘宇师 曹瑞 李玉灵 王征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4期412-421,共10页
由于人为排水和气候变化,若尔盖泥炭地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并存在着不同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差异,这些可能会对泥炭地的植物群落变化产生显著的影响。为了准确的评估泥炭地植物群落对不同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差异的响应,选取了短期排水(S)和长... 由于人为排水和气候变化,若尔盖泥炭地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并存在着不同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差异,这些可能会对泥炭地的植物群落变化产生显著的影响。为了准确的评估泥炭地植物群落对不同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差异的响应,选取了短期排水(S)和长期排水(L)2种排水时长的泥炭地类型,在其中选取了不同微区域(坡位和排水沟距离)的12种泥炭地,并以附近中坡位未排水泥炭地(NS)为对照,对比植被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NS相比,2种排水时长的泥炭地类型(S和L)的平均植物地上总生物量有所增加,植物多样性、总盖度、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都有所下降;禾本科、莎草科等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花葶驴蹄草、褐毛垂头菊等地上生物量逐渐降低。(2)L与S相比,植物地上总生物量和总盖度显著降低,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有所降低,植物多样性有所增加。(3)泥炭地不同微区域的植物对相同排水时长的响应存在差异:从坡下到坡中到坡上泥炭地,地上总生物量、总盖度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多样性和均匀度逐渐增加;从远排水沟到近排水沟泥炭地,地上总生物量没有明显差异,而总盖度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多样性和均匀度逐渐增加。(4)多元方差分析表明,排水时长只对植物总盖度有显著影响,而微区域对植物总盖度、均匀度和多样性都有显著性影响,并且排水时长和沟距双因素协作对植物群落均匀度有显著性影响。因此,不同排水时长会对泥炭地的植物群落产生显著影响,而不同微区域的植物群落对相同排水时长存在差异化响应,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可能通过改变泥炭地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物种组成,影响泥炭的碳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时长 泥炭地 区域 植物群落 生物量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围堰下液氢泄放过程可燃区域对称偏移与分布研究
4
作者 孙若凡 张胜棋 +2 位作者 蒲亮 雷刚 刘运生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4期448-453,共6页
为研究围堰对液氢泄漏扩散过程中可燃区域对称偏移的影响,根据NASA大型液氢泄放实验建立了三维瞬态CFD模型,对比分析了无围堰、下风向半围堰、全围堰下的可燃区域分布和对称偏移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可燃区域对称偏移的原因来自氢气云团... 为研究围堰对液氢泄漏扩散过程中可燃区域对称偏移的影响,根据NASA大型液氢泄放实验建立了三维瞬态CFD模型,对比分析了无围堰、下风向半围堰、全围堰下的可燃区域分布和对称偏移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可燃区域对称偏移的原因来自氢气云团外侧对沿途空气的卷吸。无围堰时可燃区域形成分叉状结构最早,半围堰和全围堰下可燃区域在分叉状结构之间形成较小的羽状结构。不论何种围堰类型,可燃区域体积在液氢泄放停止后均继续上升12 s至峰值约30000 m^(3)。在第80 s时无围堰和半围堰情况下可燃区域体积均已降低至0,而全围堰下由于上风向的半围堰内部存在涡流,仍残存体积为4.6 m^(3)的可燃区域,该隐患在实际的氢能应用场景下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泄漏扩散 围堰 可燃区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区域对比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刚 赵越 +1 位作者 吴海 张栓宏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9-308,共10页
本文根据重新理清的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时代,讨论其区域地层对比。晚三叠世晚期的邓杖子组是一套崩滑流为主的碳酸盐角砾,其为区域印支期构造运动的造山记录,与京西、冀北杏石口组、辽西北票羊草沟组(坤头... 本文根据重新理清的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时代,讨论其区域地层对比。晚三叠世晚期的邓杖子组是一套崩滑流为主的碳酸盐角砾,其为区域印支期构造运动的造山记录,与京西、冀北杏石口组、辽西北票羊草沟组(坤头菠罗组)可以对比;早侏罗世水泉沟组与京西、冀北南大岭组、辽西北票兴隆沟组层位相当,且各组火山岩时代基本相同;中侏罗世早期郭家店组底部含煤段与京西上窑坡组、冀北下花园组中部、辽西北票组中上部植物组合面貌一致;中侏罗世中期郭家店组砾岩段是燕山期构造变形主幕的产物,北京西山龙门组、冀北下板城下花园组上部、辽西北票海房沟组都是该期的记录,层位相当;辽西中侏罗世中晚期蓝旗组底部的时代为158±1Ma,与京西、冀北髫髻山组安山岩的同位素年龄总体一致。这说明差异较大的燕山板内造山带三叠纪—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了相似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 地层层序 区域地层对比 辽西凌源 牛营子地区 中侏罗世早期 晚三叠世 辽西北 区域对 盆地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中段孔隆至丁仁勒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锆石SHRIMP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区域对比 被引量:33
6
作者 谢冰晶 周肃 +2 位作者 谢国刚 田明中 廖忠礼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03-3814,共12页
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孔隆-丁仁勒地区的林子宗群火山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定年测试,在年波组下部的英安质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LZ06022-2)中获锆石SHRIMP年龄为59.64±0.72Ma,在典中组下部的安山质晶屑凝灰岩(LZ06017-4)中获锆... 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孔隆-丁仁勒地区的林子宗群火山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定年测试,在年波组下部的英安质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LZ06022-2)中获锆石SHRIMP年龄为59.64±0.72Ma,在典中组下部的安山质晶屑凝灰岩(LZ06017-4)中获锆石SHRIMP年龄为69.97±0.72Ma,这是目前为止林子宗群火山岩底部的最老年龄。结合前人资料,对冈底斯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的火山活动、地球化学及形成年代等进行了区域对比,结果显示整个冈底斯带林子宗群火山岩以喷溢相和爆发相为主,从早期到晚期爆发强度逐渐减弱,早期典中组以爆发相为主到晚期帕那组以喷溢相为主,且随着时间的演化火山活动强度表现为由强→弱,早期东段比中段和西段火山活动强,中期西段和中段比东段火山活动强,晚期均较弱,年波组火山活动强烈且频繁,持续时间长,从而形成了冈底斯中段林子宗群火山岩的独特性;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随着时间的演化具有从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演化的规律,全碱含量逐渐升高,岩石系列由钙碱性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逐渐过渡;林子宗群火山岩具有陆缘弧火山岩的特征,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碰撞的起始时限在冈底斯带东、中、西段具有一定的差异,中段略早于东段和西段发生大陆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定年 地球化学 火山活动 区域对 林子宗群 冈底斯中段
下载PDF
基于区域对比度增强的二值化算法 被引量:19
7
作者 卢迪 黄鑫 +3 位作者 柳长源 林雪 张华玉 严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0-244,共5页
降质文档图像二值化问题是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难点。该文通过分析图像不同区域灰度对比度的差异,为降质文档图像提出了新的二值化算法。首先利用四叉树原理自适应划分区域,再对不同灰度对比度区域采用不同对比度增强法以调整局部区域内... 降质文档图像二值化问题是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难点。该文通过分析图像不同区域灰度对比度的差异,为降质文档图像提出了新的二值化算法。首先利用四叉树原理自适应划分区域,再对不同灰度对比度区域采用不同对比度增强法以调整局部区域内的灰度对比度,最后根据灰度值出现的频率确定局部阈值。该文测试了随机拍摄的降质图像及DIBCO(Document Image Binarization COntest)图像集中的50幅图像。与4种经典算法比较,所提算法处理的降质图像具有最高F-measure值和峰值信噪比(PSNR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二值化 区域对比度增强 局部阈值 四叉树法
下载PDF
基于区域对比度的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亚涛 吉书鹏 +1 位作者 王强锋 郭正玉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99,共7页
高效、准确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是实现自动调焦的关键。在分析了现有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区域对比度的清晰度评价新方法,建立和分析了评价函数的数学模型,并对航空摄像机采集的系列图像进行实验和仿真。... 高效、准确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是实现自动调焦的关键。在分析了现有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区域对比度的清晰度评价新方法,建立和分析了评价函数的数学模型,并对航空摄像机采集的系列图像进行实验和仿真。与其他算法比较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对比度明显等优点,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图像清晰度评价和自动对焦中,克服了单纯依靠计算灰度差带来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清晰度 区域对比度 评价方法 算法比较 航空摄像机 自动调焦 基于图像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新疆巴里坤湖全新世环境记录及区域对比研究 被引量:58
9
作者 薛积彬 钟巍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0-620,共11页
选择位于西风环流显著影响区的巴里坤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4C测年建立了巴里坤湖沉积剖面约9400cal.aB.P.以来的时间序列。对该湖泊剖面沉积物的矿物x射线衍射、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和粒度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9400cal... 选择位于西风环流显著影响区的巴里坤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4C测年建立了巴里坤湖沉积剖面约9400cal.aB.P.以来的时间序列。对该湖泊剖面沉积物的矿物x射线衍射、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和粒度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9400cal.aB.P.以来,巴里坤湖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大致经历了冷干(9400~7400cal.aB.P.)-暖湿(7400~5900cal.aB.P.)-暖干(5900~3100cal.aB.P.)-凉湿(3100~1100cal.aB.P.)-冷干(1100~500cal.aB.P.)-暖干(500cal.aB.P.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该过程基本上同周边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相-致。在3800cal.aB.P.左右,北疆地区的几个典型湖泊沉积记录序列都指示该时期气候环境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折,可能暗示了这-时期亚洲中部干旱区(至少在北疆地区)大气环流状况发生了重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坤湖 全新世气候环境 区域对
下载PDF
宁夏中北部风沙灾害潜在风险区域对比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育军 王静爱 李小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共8页
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个方面对宁夏中北部地区风沙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区域对比评价,结果表明:(1)银川市辖区西部、永宁县西部和惠农县为风沙灾害高风险区,石嘴山市辖区、贺兰县、盐池县和吴忠市辖区风沙... 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个方面对宁夏中北部地区风沙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区域对比评价,结果表明:(1)银川市辖区西部、永宁县西部和惠农县为风沙灾害高风险区,石嘴山市辖区、贺兰县、盐池县和吴忠市辖区风沙灾害潜在风险居中,平罗县东部、陶乐县中部、灵武市西部风沙灾害的潜在风险相对较小;(2)风沙灾害潜在风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沙活动,防治风沙灾害;(3)通过对影响风沙活动及其危害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分析,可对未来风沙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并为针对性防沙减灾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从可操作性角度提出了风沙灾害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风险 区域对 风沙灾害 宁夏中北部地区
下载PDF
湖南桑植县仁村坪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底部菊石动物群序列及其区域对比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宗言 何卫红 +2 位作者 张阳 杨廷禄 吴顺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30,共8页
湖南桑植县仁村坪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连续,菊石动物化石丰富。根据该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至下三叠统大冶组底部菊石动物群的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菊石带:Araxoceras-Konglingites-Sanyangites带、Sinoceltites带、Pseudotirolite... 湖南桑植县仁村坪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连续,菊石动物化石丰富。根据该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至下三叠统大冶组底部菊石动物群的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菊石带:Araxoceras-Konglingites-Sanyangites带、Sinoceltites带、Pseudotirolites-Rotodiscoceras带和Hypophiceras-Ophiceras-Lytophiceras带。通过对该剖面菊石和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与华南其他剖面的对比可知,Araxoceras-Konglingites-Sanyangites带与牙形石Neospathodu sorientalis带同期,为吴家坪期晚期;Sinoceltites带与牙形石N.subcarinata-N.wangi带同期,为长兴期晚P期;seudotirolites-Rotodiscoceras带与牙形石N.postwangi-N.changxin-gensis带和N.xiangsiensis-N.changxingensis带同期,为长兴期晚期;Hypophiceras-Ophiceras-Lytophiceras带与H.parvus、I.isarcica-I.staesche和N.planata3个牙形石带同期,相当于印度期早期。根据仁村坪剖面菊石Hypophiceras-Ophiceras-Lyto-phiceras带底界的出现位置,将该剖面的二叠—三叠系界线确定在第27a层的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村坪剖面 菊石带 二叠 三叠系界线 区域对
下载PDF
基于区域对比度和SSIM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12
作者 闫乐乐 李辉 +1 位作者 邱聚能 梁平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3,共6页
在诸多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中,结构相似度(SSIM)算法简单高效,准确性较高,但SSIM模型不能很好地评价存在局部失真和交叉失真类型的图像。针对SSIM算法对图像不同区域平等对待的不足并考虑了时域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区域对比度... 在诸多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中,结构相似度(SSIM)算法简单高效,准确性较高,但SSIM模型不能很好地评价存在局部失真和交叉失真类型的图像。针对SSIM算法对图像不同区域平等对待的不足并考虑了时域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区域对比度和结构相似度(RCSSIM)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该算法将图像区域灰度信息对比度与SSIM算法融合,加权归一为参考图像与失真图像的对比度结构相似度值,以其评价图像质量。在LIVE图像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SSIM算法相比,RCSSIM评价结果的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提高约0.015,均方根误差减小约0.55,更接近于人眼主观测试结果,具有更好的评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区域对比度 SSIM 人眼视觉特性
下载PDF
基于区域对比和随机森林的设备故障红外图像敏感区域提取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礼祥 刘子旺 +2 位作者 赵振兴 孔欣 袁壮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88-993,共6页
基于红外图像的设备故障诊断需要从图像中选择敏感区域,由于红外图像具有干扰背景多、对比度低的特点,敏感区域提取过程中需要进行背景移除和图像分割,但常用的二值化分割算法在分割红外图像时易出现过分割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区... 基于红外图像的设备故障诊断需要从图像中选择敏感区域,由于红外图像具有干扰背景多、对比度低的特点,敏感区域提取过程中需要进行背景移除和图像分割,但常用的二值化分割算法在分割红外图像时易出现过分割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域对比和随机森林的敏感区域提取方法。首先使用区域对比方法对红外图像进行显著性检测,以去除干扰背景;然后通过OTSU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实现敏感区域初步提取;最后结合随机森林分类结果对图像分割过程的阈值进行迭代优化,实现敏感区域的优化提取。经过转子实验台6种不同状态的红外图像数据验证,将本文方法提取出的故障敏感区域用于故障诊断时,分类的准确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比人工选择的区域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故障 红外图像 敏感区域提取 区域对 随机森林
下载PDF
南海北缘早-中更新世之交新构造活动及其区域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照宇 谢久兵 +5 位作者 郑王琼 莫生 杨超 饶志国 周厚云 王俊达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6,共7页
文章根据一系列野外调查和年代测定以及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测试分析,阐述了南海北部早更新世湛江组和中更新世北海组的沉积相、化学组分、磁化率等特征。并描述了该区构造变形、褶皱、断裂和火山活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在0.9—0... 文章根据一系列野外调查和年代测定以及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测试分析,阐述了南海北部早更新世湛江组和中更新世北海组的沉积相、化学组分、磁化率等特征。并描述了该区构造变形、褶皱、断裂和火山活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在0.9—0.7MaB.P.的早-中更新世转换期间(中国第三大构造-地貌阶梯主隆起期)发生了一系列构造活动.导致了沉积相由海陆交互相向陆相的转变、大陆风化和剥蚀作用的增强、海平面急剧下降、火山强烈喷发以及褶皱、断裂和不整合面的形成。这种事件群发性所指示的构造活化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记录相似,例如,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华北、华东和西部;同时指示,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不仅导致其自身构造-地貌-气候的剧变,而且引起了周边地区乃至中国和东亚大陆环境的剧变。这种构造运动可能是在气候一构造旋回的规律下,受气候-构造耦合系统的控制,即受内外动力系统的控制,或全球构造系统和全球气候系统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 早-中更新世 南海北缘 区域对
下载PDF
中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差异分解及空间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杨朝均 杨文珂 李宁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本文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G1法对31个省级单位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基尼系数等指标对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差异进行分解,利用200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我国区域... 本文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G1法对31个省级单位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基尼系数等指标对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差异进行分解,利用200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空间收敛性.研究结果印证了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增加—降低—平稳"的发展特点,发现空间维度上存在"东高西低"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空间上不存在α收敛,但存在β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内部差异程度是西部地区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促进我国整体区域对外开放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降低国有资产比重;促进东部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是降低国有资产比重、提高研发投入、增强污染治理内部成本;加速西部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是提高人均GDP和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对外开放度 差异分解 空间收敛性 熵权-G1法
下载PDF
大别山北麓梅山群的含义区域对比及时代归属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文灿 王果胜 马文璞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6年第3期256-259,203,共5页
梅山群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分布于大别山北麓安徽省金寨县—河南省商城县一带。据1∶5万区调新资料,讨论了梅山群的含义、岩石组合、变质变形、区域对比、时代归属等方面的一些看法。认为梅山群不同于佛子岭群和石炭系,岩石组合、变... 梅山群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分布于大别山北麓安徽省金寨县—河南省商城县一带。据1∶5万区调新资料,讨论了梅山群的含义、岩石组合、变质变形、区域对比、时代归属等方面的一些看法。认为梅山群不同于佛子岭群和石炭系,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特征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梅山群是位于佛子岭群之下逆掩于石炭系之上的构造岩片。据区域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梅山群 地层 早古生代 区域对 时代
下载PDF
中国文化的区域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兆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1,共7页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资源与经济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区域对比是研究文化资源的捷径。对比中美两国和中日两国的文化资源可以发现巨大的差异。同时,在中国内部,区域间文化资源的差异也很明显。以南方与北方对比为例,在饮...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资源与经济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区域对比是研究文化资源的捷径。对比中美两国和中日两国的文化资源可以发现巨大的差异。同时,在中国内部,区域间文化资源的差异也很明显。以南方与北方对比为例,在饮食、语言、文艺、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区别。北方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八次统一大陆,南方的意识形态多次向北方挺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 文化区域对 文化势能 文化层次
下载PDF
在MapInfo中实现区域对象样点布设功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唤良 朱建军 张贵 《测绘工程》 CSCD 2003年第4期30-32,共3页
随着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在GIS系统中实现林业专业抽样设计功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使用MapBasic编程语言实现三种样点布设功能。操作时,用鼠标点击欲布样点区域,在弹出对话框中作出回答,就能得到样点布设图和样点坐标表。
关键词 MAPINFO 区域对 随机抽样 样点 样点图 坐标表 GIS
下载PDF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对外开放——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慧 董雪兵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6,共8页
本文将政府与空间两重维度进行结合,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来分析区域对外开放问题。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分类,分为独立型、合谋型与互助型的地方政府,尝试性地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从纵向竞争和横向竞争扩展到时期竞争,同时以省级面板数... 本文将政府与空间两重维度进行结合,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来分析区域对外开放问题。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分类,分为独立型、合谋型与互助型的地方政府,尝试性地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从纵向竞争和横向竞争扩展到时期竞争,同时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解释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对外开放进程产生的不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对区域对外开放的整体效果已经减弱。多数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不再把税收优惠作为主要的经济竞争手段,而转向改善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竞争。但在硬件和软件公共物品之间,地方政府更倾向于硬件基础设施投资,这也引发了政府对软件供给物品的供给不足。此外,制度优化竞争涉及到的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和中介组织发育等一系列制度环境因素,也会对区域的对外开放产生重要的影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区域对外开放 配套环境改进效应 优惠政策扶持效应 制度优化竞争效应
下载PDF
AutoCAD图到MapInfo图转换过程中区域对象的处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楚蓓蓓 刘蓬辉 王非非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8-40,共3页
本文给出了AutoCAD图到MapInfo图的转换过程中区域对象的处理方法,详细描述了选择构成闭合回路的线(折线)对象的算法,并指出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电子地图 区域对 图像转换 AUTOCAD图 MapIlnfo图 图像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