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与国际关系:一种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河 吴雪 《国际展望》 2011年第2期29-45,128,共17页
后冷战时代,随着传统的军事安全地位的相对下降,全球环境问题正渗透到国际关系领域成为许多国家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成为国际冲突中的一个新热点。对于全球环境问题,传统经济学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并不适用,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政治... 后冷战时代,随着传统的军事安全地位的相对下降,全球环境问题正渗透到国际关系领域成为许多国家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成为国际冲突中的一个新热点。对于全球环境问题,传统经济学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并不适用,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国际公共产品"理论进行改造和重构,提出"环境类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有关国家为了本地区的环境安全而联合起来共同生产和维护环境类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必将成为今后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国际关系 环境类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下载PDF
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角度析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韩自贸区建设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磊 徐琳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4-70,共7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成为了提供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有效途径。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在推进东亚区域合作方面责任重大,其利益亦不应仅仅局限于贸易创造效应。在目前东亚地区大国间尚难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中韩... 区域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成为了提供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有效途径。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在推进东亚区域合作方面责任重大,其利益亦不应仅仅局限于贸易创造效应。在目前东亚地区大国间尚难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中韩自贸区建设将成为本地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集体供给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中韩自贸区 东亚区域合作
下载PDF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自主供给的行动逻辑 被引量:1
3
作者 寇铁军 胡望舒 《财政监督》 2017年第14期26-32,共7页
无政府状态下的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需要区域内国家的相互合作。不同于传统公共产品政府强制和市场竞争供给,也区别于一般意义上国际公共产品霸权单边供给和发展援助自愿捐赠,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是有共同利益的区域内国家自主组... 无政府状态下的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需要区域内国家的相互合作。不同于传统公共产品政府强制和市场竞争供给,也区别于一般意义上国际公共产品霸权单边供给和发展援助自愿捐赠,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是有共同利益的区域内国家自主组织与联合行动的动态过程,属于集体行动问题。基于国家理性的行为假定,具体解决"由谁组织"和"如何组织"两个核心问题,国家间的策略互动最终实现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自主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集体行动 区域合作
下载PDF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视角下的环孟加拉湾区域合作--以“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赫 史泽华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2年第1期39-63,154,155,共27页
作为孟加拉湾地区唯一一个跨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环孟加拉湾多领域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在经历了多年沉寂之后被重新唤起,成为助力该地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平台。BIMSTEC为环孟加拉湾地区提供了区域公共产品,并在加深... 作为孟加拉湾地区唯一一个跨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环孟加拉湾多领域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在经历了多年沉寂之后被重新唤起,成为助力该地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平台。BIMSTEC为环孟加拉湾地区提供了区域公共产品,并在加深区域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印度作为关键性区域大国,一直在BIMSTEC进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它积极承担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并借此追求更多的地缘经济和安全利益,特别是谋取对华战略竞争优势。目前,BIMSTEC在发展中面临多重困境。作为广义上的“大孟加拉湾”地区国家,中国应积极响应该地区绝大多数国家促增长、谋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向该地区提供更多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以确保中国与BIMSTEC长久、友好的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环孟加拉湾多领域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 孟加拉湾 “一带一路”倡议
下载PDF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视角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础设施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永新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76,共3页
在当前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下,部分国内外学者把经济学上的公共产品理论应用到解决区域性国家间的公共事务,形成了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理论。本文借鉴了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概念,分析其供给的主体及融资方式,并应用于中国-东... 在当前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下,部分国内外学者把经济学上的公共产品理论应用到解决区域性国家间的公共事务,形成了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理论。本文借鉴了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概念,分析其供给的主体及融资方式,并应用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国际公共产品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下载PDF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 被引量:132
6
作者 樊勇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3,共7页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区域合作进行理论解释的一种新尝试。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原来仅限于西方盟国体系内的所谓国际公共产品在冷战后被不恰当地夸张为"全球性国际公共产品"。在"一超多强"的政...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区域合作进行理论解释的一种新尝试。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原来仅限于西方盟国体系内的所谓国际公共产品在冷战后被不恰当地夸张为"全球性国际公共产品"。在"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下,这些"全球性国际公共产品"被美国严重"私物化",并且供应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根据国际区域合作不断发展的形势,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国际公共产品"理论进行改造和重构,提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一般来说,只服务和适用于本地区、其成本又是域内国家共同分担的国际性安排、机制或制度被称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除特定区域外,一般不存在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国家,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被某一个大国"私物化"的危险。同时,由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涵盖范围较小,各国从中得到的收益和必须付出的成本比较清晰,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免费搭车"的现象,避免国际公共产品中普遍存在的供应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理论解读
原文传递
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缘起、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彬 胡晓珊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96,共13页
中国供给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为解决区域性金融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研究中国供给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对于完善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要价值。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 中国供给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为解决区域性金融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研究中国供给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对于完善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要价值。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供给目标是合理配置区域金融资源和有效防范金融危机,成本、收益和外部性是供给国进行供给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中国供给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经历了被动供给、主动参与和倡导供给三个阶段,目前面临需求偏好匹配困难、稳定供给与金融风险防范的两难选择,以及国内金融发展水平与对外金融合作水平非同步性等现实问题。依据供给原因的分析选择合适的供给路径,采取对策有效对接供给和需求,是中国未来持续供给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国际金融公共产品 区域主义 供给实践 金融风险防范 路径选择
下载PDF
中国主导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分析——以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谈谭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8,共10页
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自2011年12月起,至今已完成四十七次。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是四国合作提供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一种方式和机制,其收益——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保障贸易通道顺畅、维护区域和平与安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 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自2011年12月起,至今已完成四十七次。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是四国合作提供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一种方式和机制,其收益——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保障贸易通道顺畅、维护区域和平与安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仅区域内单个国家、公民团体或个人的安全,而且整个区域的安全都从中获益。然而,四国联合巡逻执法行动本身存在缺陷,主要是:执法行动的法律基础薄弱、执法行动中的成本分担问题、合作机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怎样与有关国际组织或区域外国家合作。中国作为本地区负责任的大国,可以通过提供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方式与周边国家增加互信、提升自身国际形象和区域影响力。因此,中国应与老缅泰三国尽快签署《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协定》;发挥四国联合巡逻执法实践的正外部性和示范作用,推动四国乃至区域内所有国家的全面合作;至少在经济合作领域,加强与区域外大国在湄公河地区的战略对话,处理好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区域外众多公共产品供给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供给机制 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 中国外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