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区域性大雾预报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蒋大凯 闵锦忠 +2 位作者 陈传雷 孙欣 陈艳秋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8-583,共6页
通过对1994—2002年9年辽宁区域地面图的普查,得到了辽宁区域性大雾天气(大于等于5个地市,能见度小于0.5 km)共有73次。分析近10年区域性大雾天气过程得到了区域性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普查区域性大雾过程发生时的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区... 通过对1994—2002年9年辽宁区域地面图的普查,得到了辽宁区域性大雾天气(大于等于5个地市,能见度小于0.5 km)共有73次。分析近10年区域性大雾天气过程得到了区域性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普查区域性大雾过程发生时的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区域性大雾天气分型。分析辽宁省各种区域性大雾的成因及要素演变特征,从中提取预报指标,建立预报流程,用PP法建立区域性大雾的客观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大雾 均压场 相对湿度 逆温
下载PDF
2000—2012年江西省三类区域性大雾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翔翔 许爱华 +1 位作者 许彬 肖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3期37-47,共11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下发的2000—2012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以及江西省GD05报资料,对比分析了江西省三类区域性大雾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和主要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2年江西省发生区域性大雾共259例,辐射雾最多。辐射雾... 利用中国气象局下发的2000—2012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以及江西省GD05报资料,对比分析了江西省三类区域性大雾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和主要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2年江西省发生区域性大雾共259例,辐射雾最多。辐射雾主要发生于深秋至次年初春;平流辐射雾主要发生于冬季;平流雾主要发生于冬末初春,夏季不曾出现。江西省区域性大雾总体呈"中间多、赣北北部和赣东南少"的分布特征。辐射雾单次发生面最广,平流雾发生面最窄。江西省持续性区域大雾以辐射雾最为常见。平流辐射雾的逆温强度最大,平流雾最小。辐射雾逆温层结主要在1000 h Pa附近及以下,上干下湿明显;平流辐射雾逆温层结可为多层逆温,在1000 h Pa以下和925 h Pa附近均可出现逆温、高湿区;而平流雾湿层深厚,逆温层结主要在925 h Pa附近。辐射雾时,江西地面为均压场,低层为明显反气旋环流控制;平流辐射雾时,江西多处于地面小高压后部偏南气流中,低层表现为宽广的偏南气流;平流雾时,雾区处于地面低压倒槽附近、925 h Pa切变线以南2个纬距内的偏南暖湿气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大雾 逆温层 温度露点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