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杂种优株无性系区域性栽培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范志远 方文亮 +4 位作者 杨振邦 黄谦 字林勇 周建国 韩健民 《云南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37-42,共6页
通过垂直带及水平区域性试验 ,考察了 14个核桃杂种优株无性系在云南省不同区域的表现。依据试验结果 ,评定出广适特丰产优质品系 5个 ,窄适丰产优质品系 5个 ,窄适一般品系 4个。并对这 14个杂种优株无性系作了云南全省性的栽培区划 ,... 通过垂直带及水平区域性试验 ,考察了 14个核桃杂种优株无性系在云南省不同区域的表现。依据试验结果 ,评定出广适特丰产优质品系 5个 ,窄适丰产优质品系 5个 ,窄适一般品系 4个。并对这 14个杂种优株无性系作了云南全省性的栽培区划 ,以 5个广适特丰产优质品系为重点推广新品系 ,其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杂种优株无性系 区域性栽培试验
下载PDF
北美红杉区域性栽培和丰产培育试验示范专题
2
《云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1,共1页
关键词 北美红杉 区域性栽培 培育试验 生长发育 组织培养 扦插方式 育苗 造林 树种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五个杨树优良品种区域栽培试验
3
作者 王俊昌 《安徽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7-9,16,共4页
1993年寿县林科所承担国家林业局“杨树新品种中试推广”项目,开展5个黑杨派杨树新品种NL-351、NL-303、2KEN8、中林55、中林528的中试试验。结果表明,NL-351、中林55、NL-303、2KEN8等4个杨树新品种无论在生长量、成活率、抗性等方... 1993年寿县林科所承担国家林业局“杨树新品种中试推广”项目,开展5个黑杨派杨树新品种NL-351、NL-303、2KEN8、中林55、中林528的中试试验。结果表明,NL-351、中林55、NL-303、2KEN8等4个杨树新品种无论在生长量、成活率、抗性等方面,均与我县主栽品种I-69杨相当或更好。不仅能丰富本地区造林的杨树新品种。更是一项提高林业生产力的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派 新品种 区域性栽培 试验
下载PDF
灰树花人工高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晁岳江 《农业知识(瓜果菜)》 2013年第1期20-21,共2页
灰树花又名粟子蘑、舞茸,其香味浓郁,肉质嫩脆,口味极佳。灰树花国内以往很少人工栽培,近年来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开始进行栽培研究,获得了初步成功,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生产性、区域性栽培。
关键词 高效栽培 人工栽培 灰树花 技术 区域性栽培 生产性 肉质
下载PDF
高蛋白、抗干旱、准常绿、耐盐碱 征服沙尘暴的神奇植物 美国四翅滨藜
5
作者 李梅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15期28-28,共1页
滨藜是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翅滨藜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单位经历25年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系,广泛用于牧草改良、水土保持和盐碱地改造。该品系于1990年先后登陆我国的青海... 滨藜是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翅滨藜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单位经历25年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系,广泛用于牧草改良、水土保持和盐碱地改造。该品系于1990年先后登陆我国的青海、新疆和宁夏等地,通过区域性栽培试验,在三北地区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翅滨藜 沙尘暴 耐盐碱 高蛋白 抗干旱 半干旱地区 区域性栽培试验 美国科罗拉多州 盐碱地改造 三北地区
下载PDF
抗旱、耐寒、富含蛋白的神奇植物——美国滨藜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梅 《云南林业》 2002年第6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抗逆性 营养水平 区域性栽培 植物 美国滨藜
下载PDF
春结球大白菜新品种——春抗50
7
作者 张玉厂 许志军 《专业户》 2000年第10期30-30,共1页
春结球大白菜春抗50,由安徽省砀山县经济作物研究所与山东省惠农种业公司于1997年合作选育而成。该品种的育成.为春季大白菜反季节集约化栽培,提供了安全的专用品种.经连续3年在安徽、河南、山东、河北以及南方各省区布点并区域性... 春结球大白菜春抗50,由安徽省砀山县经济作物研究所与山东省惠农种业公司于1997年合作选育而成。该品种的育成.为春季大白菜反季节集约化栽培,提供了安全的专用品种.经连续3年在安徽、河南、山东、河北以及南方各省区布点并区域性栽培.表现为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均超过对照,达显著或及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结球大白菜 新品种 高产稳产 综合性状 区域性栽培 适应性强 育成 种业公司 砀山县 合作
下载PDF
Utilization of aromatic rice in improving grain quality of hybrid rice(Ⅱ)
8
作者 Zhou Kunlu, and Liao Fuming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 China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Newsletter》 2003年第1期2-7,共6页
Xiangxiang 2A has an evident drawback, i.e., instability in male sterility under highe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existence of minor restoring genes in it, which greatly hampered the extension of its e... Xiangxiang 2A has an evident drawback, i.e., instability in male sterility under highe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existence of minor restoring genes in it, which greatly hampered the extension of its elite hybrid Xiangyou 63 with both high yield and fine quality in commercial production. To improve Xiangxiang 2A, the hybridization of Xiangxiang 2B with V20 B was made again in 1990. A new aromatic CMS line Xinxiang A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in 1994. It not only retains the favo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Xiangxiang 2A in grain quality and combining ability, but also expresses complete and stable male sterility and high seed production yield potential. Up to now, by using it as female parent, a series of quasi aromatic hybrids have been developed. Some of them have been released to farmers. Because such hybrids can not only yield higher or as high as but also possess a better grain quality than the current common high yielding hybrid rice varieties,so that they are preferred and well welcome by the farmers in China. The planting area under these hybrids is increasing rapidl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omatic rice grain quality aroma inheritance of aroma aromatic CMS lines hybrid rice breed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