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近二十年儒学讨论看东亚区域意识的强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廷湘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3-127,共5页
1978年以后 ,关于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的讨论持续了二十多年 ,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众多学者参与了这一讨论。在讨论中 ,认同儒学对东亚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儒学是东亚社会教育的根本 ,是东亚经济成就产生的文化根据 ,是东亚人的心灵皈依... 1978年以后 ,关于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的讨论持续了二十多年 ,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众多学者参与了这一讨论。在讨论中 ,认同儒学对东亚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儒学是东亚社会教育的根本 ,是东亚经济成就产生的文化根据 ,是东亚人的心灵皈依之所成为主流观点 ,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东亚区域意识的心理和情感基础。东亚区域意识作为东亚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共谋发展的观念是有正面意义的。但全面强化东亚意识 ,以此对抗“西化压力” ,导自区域自固观念的强化就既不可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儒学 东亚区域意识 文化传统
下载PDF
从东亚区域意识到东方国家的整体崛起——对东方国家历史进程的再认识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奉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0-139,共10页
战后东方国家整体崛起,是20世纪世界最有影响的重大事情,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发展观与发展模式。它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与思想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不仅影响现在,也影响未来,使人类社会的前景充满光明。东方国家重新崛起绝不... 战后东方国家整体崛起,是20世纪世界最有影响的重大事情,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发展观与发展模式。它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与思想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不仅影响现在,也影响未来,使人类社会的前景充满光明。东方国家重新崛起绝不是简单的历史轮回。长期被认为"停滞"与"专制"的地区发生有史以来历史性巨变,使世界进入了由各国共同创造文明的崭新时代,彻底打破了西方人认为的东方历史循环论与直线发展论的分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国家 区域意识 整体崛起
下载PDF
论区域意识与京津冀协同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建奇 母爱英 《经济论坛》 2015年第7期4-6,共3页
通过揭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为三地协同提供了资源配置的区域效率依据。本文所提出的"区域意识"概念是对顽固的地方主义和空洞的大局观念的根本颠覆,指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正由过去的产业竞争转... 通过揭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为三地协同提供了资源配置的区域效率依据。本文所提出的"区域意识"概念是对顽固的地方主义和空洞的大局观念的根本颠覆,指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正由过去的产业竞争转向产业链竞争、由单个城市之间的城际竞争转向(城市)群际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意识 京津冀协同 产业链 城市群
下载PDF
树立区域意识 建设特色学科——以惠州学院学科建设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庆春 《惠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8-101,共4页
地方高校要发展,必须立足于"地方",寻求特色办学的出路,而建设特色学科是特色办学的关键。地方高校应强化区域意识,充分依靠地方高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自然资源、经济支柱产业和优势传统学科等区域特色,将其建设成为地方高校的... 地方高校要发展,必须立足于"地方",寻求特色办学的出路,而建设特色学科是特色办学的关键。地方高校应强化区域意识,充分依靠地方高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自然资源、经济支柱产业和优势传统学科等区域特色,将其建设成为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促进地方高校的特色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意识 特色学科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区域意识与高校发展——关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及发展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韩建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面对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挑战 ,地方高校应转变观念 ,增强区域意识 ,发挥优势 ,发掘潜力 ,积极而富有创造性地探索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互作用且共生共荣的途径与方式 ,从而形成办学特色 ,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高校发展 区域意识 办学特色
下载PDF
具有区域意识的VB软件研究
6
作者 宋煜 张子明 《信息技术》 2009年第9期18-21,共4页
提出使VB软件具有区域意识的方法。在对区域变量和NLS API函数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选出具有区域意识的变量。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在VB软件上对这些变量提供支持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使VB软件具有区域意识。
关键词 区域意识 全球可用性 区域变量 VISUAL Basic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动力中的区域意识探究
7
作者 程佳音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3,57,共3页
区域主义是20世纪特别是冷战后国际社会中兴起的一种重要现象,其作为全球政治范式理论的一个基本论断是,"随着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世界政治经济的竞争将会超越主权国家的层面,
关键词 区域意识 合作动力 东亚区域 世界政治经济 区域一体化 国际社会 20世纪 区域主义
下载PDF
东亚:金融合作培育区域意识
8
作者 陆建人 《农村农业农民》 2007年第6期59-59,共1页
2007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也是东亚10+3 (东盟与中日韩)合作10周年。两件大事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10+3合作机制,东亚合作也自然而然地始于金融领域。迄今为止,虽然东亚金融合作离“一体化”还有距离,但确是东... 2007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也是东亚10+3 (东盟与中日韩)合作10周年。两件大事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10+3合作机制,东亚合作也自然而然地始于金融领域。迄今为止,虽然东亚金融合作离“一体化”还有距离,但确是东亚合作中最有成果的领域。从2000年5月的“清迈倡议”,到2007年5月东亚13国财长会议决定建立共同“外汇储备库”,东亚金融合作正在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领域 外汇储备库 清迈倡议 区域意识 金融 财政金融
下载PDF
东亚区域意识的源流、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奉林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75,共10页
本文认为,近代以前,东亚地区存在独特的国际关系秩序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同西亚、北非、南亚、中美洲一样,是世界最重要的文明地区之一,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区域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就东亚地区的国家关系而言... 本文认为,近代以前,东亚地区存在独特的国际关系秩序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同西亚、北非、南亚、中美洲一样,是世界最重要的文明地区之一,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区域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就东亚地区的国家关系而言,中、日、韩三国关系极为密切,探讨区域意识的源流与发展,是理解东亚文明的关键。经过千百年曲折发展之后,东亚区域意识又焕发青春,显示出勃勃生机。东亚区域意识正同其日益崛起的经济一样,影响卓然可见。从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来看,东亚区域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也是东亚地区从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有利于推动本地区各国共同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区域意识 共同发展 时代意义
原文传递
比较视角下的东北亚区域意识:共同命运对集体认同的关键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度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7-126,107,共20页
区域意识是指某一地理范围内的国家对该区域的一种集体身份认同。研究区域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合作的现状和前景。本文通过借鉴和修正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出的影响集体身份认同的分析框架,集中探讨共同命运这一变量... 区域意识是指某一地理范围内的国家对该区域的一种集体身份认同。研究区域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合作的现状和前景。本文通过借鉴和修正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出的影响集体身份认同的分析框架,集中探讨共同命运这一变量对于区域意识,尤其是东北亚区域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简要比较东北亚同欧洲、东南亚之间不同的区域意识发展水平,对本文所提出的框架进行了验证,并运用这一理论初步解释了东北亚区域意识水平较低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意识 共同命运 集体认同 东北亚
原文传递
中职学生农村与区域发展意识的培育与实践
11
作者 刘思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1期5-8,共4页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是人才培育的主要力量。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教育部相关文献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件指出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开展应该基于学生未来发展开展。基于国家指出的乡村振兴发展导向,鼓励人才...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是人才培育的主要力量。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教育部相关文献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件指出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开展应该基于学生未来发展开展。基于国家指出的乡村振兴发展导向,鼓励人才深入乡村地区,助力乡村发展是保障国家进步的关键举措。但就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来看,中职院校很大部分人才对于农村与区域发展的认知不足,这导致乡村振兴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对此本篇内容从国家政策、农村发展、全面振兴等视角分析了中职学生农村与区域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并且解析了当前教育背景下中职学生农村与区域意识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而后针对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多样化的人才培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农村与区域发展意识 人才培育
下载PDF
西非区域意识、民族主义与独立运动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宏宇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21,共6页
西非区域意识先于西非领地性民族意识出现,二者在历史上既有重合的时候,也有此消彼长的时候,还有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时候。二者的历史渊源相同,并共同促进了西非反抗殖民主义、争取独立的运动。西非知识分子既是这两种意识的代言人,... 西非区域意识先于西非领地性民族意识出现,二者在历史上既有重合的时候,也有此消彼长的时候,还有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时候。二者的历史渊源相同,并共同促进了西非反抗殖民主义、争取独立的运动。西非知识分子既是这两种意识的代言人,也是西非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殖民主义统治加诸在这个阶层的殖民烙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使他们难以拒绝以领地为基础的国家民族主义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非区域意识 民族主义 独立
原文传递
基于“区域意识”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亦华 《当代教师教育》 2014年第3期28-35,共8页
以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为研究之聚集,系理论研究与政策呈现缺失的综合考量结果。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设计,必须解决立场、结构、内容等三个呈递进关系的命题。旨在解决立场问题的"区域意识"包括中国意识、农村意识、学校... 以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为研究之聚集,系理论研究与政策呈现缺失的综合考量结果。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设计,必须解决立场、结构、内容等三个呈递进关系的命题。旨在解决立场问题的"区域意识"包括中国意识、农村意识、学校意识三维指向,其提出与进一步阐释,本质即是强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建构,要体现整体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以明晰发展理念、建构目标系统、规范与引导所有主体行为为基本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政策设计 区域意识
原文传递
东亚区域意识的现代意义
14
作者 赵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区域意识 东亚 外交学院 副教授 历史学 源流 博士 来稿
原文传递
玛丽·奥斯汀散文代表作的生物区域主义意识
15
作者 张建国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5-169,共5页
玛丽·奥斯汀是美国自然散文女作家的第一位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国环境主义运动之母",其散文代表作《少雨的土地》和《旅行尽头的土地》堪称典型的生物区域主义散文作品,其蕴涵的许多理念与生物区域主义的基本理念相吻合... 玛丽·奥斯汀是美国自然散文女作家的第一位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国环境主义运动之母",其散文代表作《少雨的土地》和《旅行尽头的土地》堪称典型的生物区域主义散文作品,其蕴涵的许多理念与生物区域主义的基本理念相吻合。奥斯汀的这些理念是生物区域主义的先声,她的自然观和文化观是因地制宜的和辩证的,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借鉴她的理论,审视和处理自然和人的关系时要采取因地制宜和辩证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奥斯汀 《少雨的土地》 《旅行尽头的土地》 生物区域主义意识
下载PDF
围绕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卫兴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3年第5期92-93,共2页
为了增强高中生的地理概念意识和区域意识,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区域认知的方法,不断更新地理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加强地理知识的运用,以达到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区域认知 路径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 区域意识 教育理念 地理学习能力 高中生 知识的运用
下载PDF
树立区域意识 发展港口经济
17
作者 东吴 《港口经济》 2007年第9期1-1,共1页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港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要重视区域的发展,树立强烈的区域意识。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五个统筹”和“四个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港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要重视区域的发展,树立强烈的区域意识。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五个统筹”和“四个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意识 港口经济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 “五个统筹” 统筹区域发展
原文传递
“东亚区域意识与合作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8
《世界知识》 2014年第11期77-77,共1页
5月12日,由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和外交学院东方外交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东亚区域意识与合作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在外交学院举行。来自外交部、商务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台湾师... 5月12日,由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和外交学院东方外交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东亚区域意识与合作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在外交学院举行。来自外交部、商务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世界知识》杂志社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单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主任唐晓教授、商务部研究院唐淳风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孟广林教授和中国社科院李文研究员分别致辞。唐淳风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张建华教授,暨南大学贾海涛教授、外交部领事司许育红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历史经验 区域意识 合作 东亚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外交部领事司
原文传递
论新闻写作中的区域文化意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敏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27-29,共3页
新闻具有文化整合功能。文化具有区域性。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新闻媒体受众市场的日益细分,在新闻写作中,有意识地强化写作主体的区域文化意识突出显得尤为必要。立足本土,挖掘区域文化精髓;博采众长,赋予区域文化现代内质。树... 新闻具有文化整合功能。文化具有区域性。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新闻媒体受众市场的日益细分,在新闻写作中,有意识地强化写作主体的区域文化意识突出显得尤为必要。立足本土,挖掘区域文化精髓;博采众长,赋予区域文化现代内质。树立区域文化视角,在新闻写作中融入区域文化元素,形成区域文化风格。在弘扬区域文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新闻的文化整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写作 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意识
下载PDF
研究邓小平民族法制思想强化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意识
20
作者 刘惊海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6年第4期6-12,共7页
我国宪政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民族法制,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完善,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民族区域自治意识,并成为我国现阶段民族意识的核心,直接而具体地指导着我国民族关系的实践.邓小平的民族法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区域自治的观... 我国宪政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民族法制,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完善,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民族区域自治意识,并成为我国现阶段民族意识的核心,直接而具体地指导着我国民族关系的实践.邓小平的民族法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区域自治的观念,综合地反映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意识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现阶段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中,应多主体、全方位地强化民族区域自治意识;其重点应放在尽快使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发展意识上,进而促进民族区域自治意识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制度 民族法制思想 民族区域自治意识 发展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