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河道治理技术定量评价与优化决策方法研究
1
作者 陈飞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061-0064,共4页
本文探讨的是区域河道治理技术的诸多方面。首先对区域河道治理背景进行了详述,以及这门技术的意义,同时也关照到技术的发展概貌、种类以及特点。进一步落实了进行这一研究的理由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一套区域河道治理技术的量... 本文探讨的是区域河道治理技术的诸多方面。首先对区域河道治理背景进行了详述,以及这门技术的意义,同时也关照到技术的发展概貌、种类以及特点。进一步落实了进行这一研究的理由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一套区域河道治理技术的量化评估方法,此套体系包括了一系列评估的指标,讲解了量化评估的基础知识和原则,也对评估的步骤和方法有过详细的论述,这将为后续的治理技术优化工作提供可靠的评估基准。对于当下区域河道治理技术现存的问题,本文也有过具体的剖析,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方向,并评估了优化后技术执行的成效。这一成果对区域河道治理技术的持续改良和落地执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河道治理 技术 指标体系
下载PDF
跨行政区域河道防洪水力计算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丛晓红 王俊英 唐伟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5-48,55,共5页
现阶段国内跨行政区域河道往往具有行洪空间被侵占、砂石坑林立以及防洪工程体系薄弱等问题,而河道主槽蜿蜒、砂石坑、拦河坎以及复杂的地上物对洪水的影响很难用一维模型进行评估分析。以潮白河京冀段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 21FM水动力... 现阶段国内跨行政区域河道往往具有行洪空间被侵占、砂石坑林立以及防洪工程体系薄弱等问题,而河道主槽蜿蜒、砂石坑、拦河坎以及复杂的地上物对洪水的影响很难用一维模型进行评估分析。以潮白河京冀段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 21FM水动力学软件搭建二维数学模型,对其进行防洪水力计算和分析。通过模拟分析河道防洪保护区范围、砂石坑不同调蓄能力对水面线的影响、滩地上构筑物对河道流态的影响,研究并确定了河道设计防洪标准和堤防工程标准、砂石坑调蓄能力以及河道的水域空间边界,为下一步河道防洪治理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21FM模型 跨行政区域河道 防洪 水力计算
下载PDF
苏州古城区域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2
3
作者 白冬锐 张涛 +5 位作者 包峻松 陈坦 王洪涛 金曦 金军 杨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206-3214,共9页
本文分析了苏州古城区域20个代表性断面中8种重金属(Cd、Cu、Cr、As、Mn、Ni、Pb和Zn)的含量,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并甄别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域河道底泥中Cd、Cu、Cr、As、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本文分析了苏州古城区域20个代表性断面中8种重金属(Cd、Cu、Cr、As、Mn、Ni、Pb和Zn)的含量,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并甄别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域河道底泥中Cd、Cu、Cr、As、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42.6、90.2、17.2、800.1、63.3、199.1和384.2 mg·kg^(-1),超过江苏省土壤背景值的采样点比例分别为100%、100%、65%、95%、70%、100%、95%和100%.利用地累积指数评价发现,8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依次为Pb>Cd>Cu>Zn>Cr>Ni>As>Mn,总体上Pb处于强度污染水平,Cd、Cu、Zn和Cr处于中强度污染水平,Ni和As处于轻度污染水平,Mn处于无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显示,8种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Pb>Cu>As>Ni>Zn>Cr>Mn,总体上Cd、Pb和Cu处于中风险水平,其余5种重金属处于低风险水平.古城区域内北部河道和南部河道底泥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地累积指数值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均大于干将河和环城河,水环境重金属治理应重点关注古城区域内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Cd、Cu、Cr、As、Ni、Pb和Zn元素可能源于化肥、路面老化、轮胎磨损和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Mn则主要源于自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城区域河道 底泥 重金属 污染分布 生态风险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苏州古城区域河道碳氮磷类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白冬锐 张涛 +6 位作者 陈坦 王洪涛 金曦 郑凯旋 李忠磊 杨婷 金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03-1415,共13页
苏州是水质型缺水城市,节水、减排、控源和截污等工程实施后,水质问题依然严峻.为了解苏州古城区域河道中碳氮磷类污染物的总量及分布特征,提出河道疏浚决策依据,于2019年春季在苏州古城区域采集了20个代表性断面的河道底泥和水体样品,... 苏州是水质型缺水城市,节水、减排、控源和截污等工程实施后,水质问题依然严峻.为了解苏州古城区域河道中碳氮磷类污染物的总量及分布特征,提出河道疏浚决策依据,于2019年春季在苏州古城区域采集了20个代表性断面的河道底泥和水体样品,测定了河道底泥的深度,分析了河道底泥和水体样品中碳氮磷类污染指标的含量,评价了河道底泥和水体的污染程度,并预测了换水、引水、降雨和疏浚情境下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域河道底泥深度在22~1 025 mm之间(均值为266 mm),底泥总质量约为5.2×10^(5)t.底泥中总有机碳、总氮、氨氮、总磷和有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3.4%、2 074 mg·kg^(-1)、140.2 mg·kg^(-1)、1 765 mg·kg^(-1)和57.2 mg·kg^(-1),属中度污染,总磷含量超标点超过90%,环城河污染程度最高,建议优先疏浚.水体中总有机碳、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凯氏氮、总磷和磷酸盐平均浓度分别为7.8、0.6、13.1、2.5、0.643、1.3、0.18和0.09 mg·L^(-1),属重度污染,为劣V类地表水,总氮浓度严重超标.基于沿程碳氮磷类污染物总量的分布情况,苏州古城区域河道疏浚推荐顺序为环城河、古城北部河道、干将河和古城南部河道.降雨情景下,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高,将导致河道水质急剧下降;换水和引水情境下水中总氮总量均减少0.2 t,完全疏浚后水中总氮总量分别进一步减少4.58 t和2.19 t.底泥磷以外源输入为主,可受纳部分水体中的磷,故疏浚后,水体中总磷总量可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城区域河道 底泥 水体 碳氮磷类污染物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古河道沉积区域大面积深基坑工程施工实践分析
5
作者 李小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53-56,共4页
本文以提高大面积深基坑工程施工水平为前提,针对合肥银泰中心二期项目,探讨古河道沉积区域大面积深基坑工程建设。首先介绍工程概况,介绍基坑施工设计方案,并结合该二期项目提出在现场可能面临的问题,在施工阶段的水泥土搅拌桩、止水... 本文以提高大面积深基坑工程施工水平为前提,针对合肥银泰中心二期项目,探讨古河道沉积区域大面积深基坑工程建设。首先介绍工程概况,介绍基坑施工设计方案,并结合该二期项目提出在现场可能面临的问题,在施工阶段的水泥土搅拌桩、止水与降排水、支撑区域、变形监测四个环节,提出解决应对对策,保证大面积深基坑工程质量,以期能够总结适合古河道沉积区域大面积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从而加强大面积深基坑工程的建设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沉积区域 大面积深基坑工程 锚杆 喷锚
下载PDF
武汉城市天然气汉江管道穿越工程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柳 简秋敏 +1 位作者 杨彬 夏薇 《水利水电快报》 2016年第7期32-33,43,共3页
根据研究区域实测河道资料,对武汉城市天然气汉江管道穿越工程建成前后,研究区域河床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期河床的冲淤变化对天然气管道安全影响不太明显,工程建成至今穿越管线最小埋深变幅仅约3 m,总体较为稳定。今后一段... 根据研究区域实测河道资料,对武汉城市天然气汉江管道穿越工程建成前后,研究区域河床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期河床的冲淤变化对天然气管道安全影响不太明显,工程建成至今穿越管线最小埋深变幅仅约3 m,总体较为稳定。今后一段时期内应继续定期监测河床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河道 实测资料 天然气 管道 穿越工程 安全 汉江
下载PDF
基于水利科研创新技术模式见解——以城市河流文化及修复技术为例
7
作者 梁艳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9年第2期95-96,共2页
根据"城市河流防洪生态关键技术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河北省子牙河流域的城市河流为例,在科研项目管理推广中,通过课题研究,对北方缺水地区城市河流综合整治进行了治理.提出了适宜区域特点的生态格网、绿化混凝土、生态袋及连... 根据"城市河流防洪生态关键技术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河北省子牙河流域的城市河流为例,在科研项目管理推广中,通过课题研究,对北方缺水地区城市河流综合整治进行了治理.提出了适宜区域特点的生态格网、绿化混凝土、生态袋及连锁式护坡技术,并首创提出了利用河床回填沙土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生态 区域河道修复技术 河床回填沙土 科研立项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整合的工矿城市新区发展策略——以河北沙河市古河道区域生态综合整治规划为例
8
作者 刘广亮 《《规划师》论丛》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沙河市作为资源型工矿城市,面临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城市建设和古河道区域发展现存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生态整合角度出发,提出'调整空间战略,优化城市格局;明确理念定位,突出城区特色;优化用地布局,实现紧凑发展... 沙河市作为资源型工矿城市,面临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城市建设和古河道区域发展现存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生态整合角度出发,提出'调整空间战略,优化城市格局;明确理念定位,突出城区特色;优化用地布局,实现紧凑发展;生态文化并进,凸显景观特色;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策略,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合 河道区域 核心问题 发展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