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鱼精子质膜和核膜的区域特异性 被引量:7
1
作者 管汀鹭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7-27,共11页
本文结合采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包括冷冻断裂-蚀刻、超薄切片以及细胞化学染色法),研究了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金鱼精子的质膜和核膜都具有区域特异性:1)精子质膜内大部分区域含有许多蛋白颗粒,但在特定区域内,蛋白颗粒... 本文结合采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包括冷冻断裂-蚀刻、超薄切片以及细胞化学染色法),研究了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金鱼精子的质膜和核膜都具有区域特异性:1)精子质膜内大部分区域含有许多蛋白颗粒,但在特定区域内,蛋白颗粒呈有序排列,构成晶格状结构。2)精子头颈部和尾部均有液泡密集之处,凡是覆盖着液泡区的质膜内,几乎都不含有蛋白颗粒。3)液泡区能被细胞化学方法染成致密色,表明内含糖蛋白。4)核膜孔只集中存在于靠近颈部的核膜上,而其他部分则没有。本文对上述诸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 精子 质膜 核膜 区域特异性
下载PDF
IL-1α及与IL-11、LIF和GDNF联合诱导胚鼠皮质、中脑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田美玲 金国华 +3 位作者 谭雪锋 朱惠霞 秦建兵 黄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6-660,共5页
为比较皮质和中脑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s)定向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的情况,应用无血清和单克隆培养技术,分别从皮质和中脑组织中分离克隆、扩增NSCs,然后分成3组诱导分化:①对照组用10%胎牛血清诱导分化;②IL-1α组在10%胎牛血清的基础上... 为比较皮质和中脑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s)定向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的情况,应用无血清和单克隆培养技术,分别从皮质和中脑组织中分离克隆、扩增NSCs,然后分成3组诱导分化:①对照组用10%胎牛血清诱导分化;②IL-1α组在10%胎牛血清的基础上加IL-1α诱导分化;③联合因子组在10%胎牛血清的基础上加IL-1α、IL-11、LIF及GDNF进行诱导分化。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多巴胺神经元。在100倍镜下随机取5个视野,计数每个视野中的TH阳性神经元数;并用图像分析软件处理TH阳性神经元的胞体面积和细胞周长;用STATA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皮质对照组中仅见极少的TH阳性神经元(0.25±0.163),中脑对照组中见少量TH阳性神经元(2±0.378);而皮质IL-1α组有较多的TH阳性神经元(15.5±0.866),中脑IL-1α组中的TH阳性神经元则为皮质IL-1α组的150%(22.875±1.517);皮质联合因子组中的TH阳性神经元数(25.75±0.940)与中脑联合因子组中的TH阳性神经元数(28.875±2.125)接近,无显著差异。胞体面积和细胞周长的结果显示出IL-1α组和联合因子组大于对照组、而联合因子组又优于IL-1α组的趋势。上述结果提示,中脑来源的NSCs本身具有一定的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的区域特异性,而皮质来源的NSCs在IL-1α、IL-11、LIF及GDNF等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改变其区域特异性而分化为较多较为成熟的多巴胺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多巴胺神经元 分化皮质 中脑 区域特异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与美洲黑杨抗黑斑病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燕梅 潘惠新 +2 位作者 张博 王明庥 黄敏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通过测序和引物设计,将与美洲黑杨抗黑斑病基因相连锁的RAPD标记OPAI17-1550和OPAI13-900成功地转化成显性SCAR标记(SAI17-1570)和共显性SCAR标记(SAI13-292),并对感、抗病池和F1代91个无性系进行了SCAR标记检测。SAI17-1570在抗病池和O... 通过测序和引物设计,将与美洲黑杨抗黑斑病基因相连锁的RAPD标记OPAI17-1550和OPAI13-900成功地转化成显性SCAR标记(SAI17-1570)和共显性SCAR标记(SAI13-292),并对感、抗病池和F1代91个无性系进行了SCAR标记检测。SAI17-1570在抗病池和OPAI17-1550阳性的F1代植株中扩增出1条与RAPD扩增结果相符的特异性条带,而在感病池和OPAI17-1550阴性的F1代植株中没有相应的带,SAI13-292在抗病池和OPAI13-900阳性的F1代植株中扩增出2条带,而在感病池和OPAI13-900阴性的F1代植株中只有其中1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黑斑病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序列异性扩增区域
下载PDF
自组装脂类微管模板表面镍的化学沉积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付玉彬 张立德 +2 位作者 郑纪勇 付山岗 朱命炜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51,共6页
利用联乙炔甘油磷脂酰胆碱分子具有亲水和疏水双重特性,同时又是手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组装形成脂类微管.这种脂类微管是由脂类螺旋带紧密缠绕形成的稳定结构,而且螺旋带缠绕特征对脂类微管模板表面金属的化学沉积有重要影响.胶体... 利用联乙炔甘油磷脂酰胆碱分子具有亲水和疏水双重特性,同时又是手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组装形成脂类微管.这种脂类微管是由脂类螺旋带紧密缠绕形成的稳定结构,而且螺旋带缠绕特征对脂类微管模板表面金属的化学沉积有重要影响.胶体钯颗粒不仅可以在脂类微管的内外沉积,而且主要在螺旋带边缘沉积,形成螺旋沉积线.在胶体钯的催化作用下,金属Ni在微管表面形成不均匀化学沉积;并导致镍金属微管具有螺旋特征.这种螺旋特征可能与金属微管的内应力有关,也可能与化学沉积工艺有关.显微切片观察表明金属微管具有空心结构.同时,实验直接观察到一些金属微管具有双层同轴空心结构,证明金属镍在脂类微管内外均可以沉积.脂类微管和金属微管可作为载体包埋生物活性分子控制释放,也可用于开发生物和力学系统的微型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自组装 脂类微管 螺旋 区域特异性沉积 化学金属化 细胞生物膜
原文传递
微生物对纲比甲藻生长以及区域雪卡毒性分布的影响
5
作者 王博 姚蜜蜜 +3 位作者 晋慧 赵丽红 相建海 蔡中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期401-406,412,共7页
目的:雪卡鱼毒中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同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雪卡毒素起源于雪卡鱼食用了有毒的底栖生物纲比甲藻(Gambierdiscus spp.)。由于全球雪卡毒素中毒的分布呈现时空变化性,在小范围内又存在区域特... 目的:雪卡鱼毒中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同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雪卡毒素起源于雪卡鱼食用了有毒的底栖生物纲比甲藻(Gambierdiscus spp.)。由于全球雪卡毒素中毒的分布呈现时空变化性,在小范围内又存在区域特异性分布的特征,科学家很难作出解释。一直以来对影响纲比甲藻生长的生物因素较环境因子的研究而言非常有限,本文从藻菌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重要微生物对纲比甲藻生长的影响,进而解释雪卡毒性区域特异性分布的现象。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多样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找出毒性相关微生物,结合生物被膜相关微生物筛选结果,选定重要细菌对一株纲比甲藻进行生长刺激试验,通过藻类计数方法研究微生物对纲比甲藻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毒性区域存在特异性的微生物群落组成,部分微生物与雪卡毒性分布具有相关性。四株刺激菌中三株显著提升了纲比甲藻的生长能力,一株对纲比甲藻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重要微生物可能通过影响纲比甲藻在食物链中数量的积累,导致雪卡毒性区域特异性分布。对生物因素的研究是今后雪卡毒素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纲比甲藻 毒性区域特异性分布 藻菌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