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3篇文章
< 1 2 2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失灵理论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利华 陈钢 李颖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5-89,共5页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基础性支撑体系。本文从系统失灵理论的视角,在界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概念、分析其构成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南宁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构成 运行机制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关于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瑛 张成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0-92,共3页
本文阐述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基本内涵和主要职能,并提出了一种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建设思路 模式构想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徐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第7期213-213,共1页
本文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的主体出发,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线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服务平台 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以浙江“院士之家”建设为例
4
作者 许雅琴 《科技通报》 2022年第12期93-96,共4页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可有效推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本文以浙江“院士之家”为例,从物理空间建设、运营管理方式、功能成效等方面入手对平台的构建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对策,促进区域...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可有效推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本文以浙江“院士之家”为例,从物理空间建设、运营管理方式、功能成效等方面入手对平台的构建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对策,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服务平台 区域经济发展 浙江院士之家
下载PDF
科技创新视域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5
作者 张冬梅 张卓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0-56,共7页
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是高校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基于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专业团队建设、平台整体规划、法律法规实施力度、平台技术成熟度、业务服务内容等方面的不足,建议从健全人员保... 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是高校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基于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专业团队建设、平台整体规划、法律法规实施力度、平台技术成熟度、业务服务内容等方面的不足,建议从健全人员保障机制、完善组织机构管理、建立法律保障单元、提升平台技术支持水平、强化资源建设和服务效能等方面,构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并建立科技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框架模型,为高校实现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高校知识产权 信息服务平台
下载PDF
大数据视域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
作者 秦曼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前,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科技和管理领域,为了提高信息共享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文章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期间面临的典型问题。针对缺少体系化标准支撑、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平台重复建设... 目前,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科技和管理领域,为了提高信息共享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文章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期间面临的典型问题。针对缺少体系化标准支撑、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平台重复建设、缺少稳定支持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各类建设问题提出了专项解决对策。旨在顺利建设功能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深入挖掘大数据技术价值,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期间提供技术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视域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建设问题 解决对策
下载PDF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问题和对策
7
作者 虞梅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0-34,48,共6页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建设团队水平有限、科研成果偏少、成果转化及应用率不高、平台的内外联动性不够和建设及其管理亟待加强等问题,需要采取明确平台建设原则,“三方”聚焦产学研用、构建全新“大平...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建设团队水平有限、科研成果偏少、成果转化及应用率不高、平台的内外联动性不够和建设及其管理亟待加强等问题,需要采取明确平台建设原则,“三方”聚焦产学研用、构建全新“大平台+”,确保服务功能的完整性、明确平台服务类型,提升服务供给质量、高起点确保平台硬件的先进性,持续性充足投入促进内涵建设、打造科技创新服务“研究型”教师队伍、健全科技创新服务成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技创新 服务平台 产学研用 激励机制
下载PDF
承德高校科研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8
作者 范浩阳 秦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089-0092,共4页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职责,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区域创新发展,对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承德地区高校科研服务地方为研究载体,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京津...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职责,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区域创新发展,对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承德地区高校科研服务地方为研究载体,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分析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从完善科研服务地方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发挥科研政策引领导向作用、加强校企政三方交流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实现高校内涵式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区域科技创新发展 策略研究
下载PDF
五螺旋框架下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组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尤莉 王瑞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8,共15页
高校是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对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具有支撑性和引领性。利用五螺旋创新理论框架,探究政府支持、产业基础、学术能力、公众需求、创新环境等关键要素影响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前因条件和交互效应。对比... 高校是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对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具有支撑性和引领性。利用五螺旋创新理论框架,探究政府支持、产业基础、学术能力、公众需求、创新环境等关键要素影响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前因条件和交互效应。对比我国31个省份组态效应,结合NCA和fsQCA方法,发现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具有“多重并发”特征。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没有绝对最优路径,只有相对最优路径,不同驱动路径之间存在差异性和等效性。政府支持、产业基础、学术能力、公众需求、创新环境之间不同组态形成了3条高区域科技创新路径和4条非高区域科技创新路径。3条高区域科技创新路径分别是政产学公众联合导向型、政产公众环境联合导向型、产学公众环境联合导向型;4条非高区域科技创新路径分别是产业缺失型、政环境缺失型、政产环境缺失型、学术环境缺失型。其中,政府组织协调职能、持续稳定的公众参与机制和区域内部规模化创新环境有效促进了高校内部创新活动与区域整体要素资源的结构性契合,增加了不同驱动路径之间的等效转化机会。为此,不同区域应依据产业资源禀赋特点和高校发展特色,科学调整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嵌入形式,从单一优化转向组态耦合,实现多重条件的组态优化。以新型举国体制为主线持续推动科教融汇、产教协同,激活公众创新基因和区域创新势能,不断提升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 高校参与 五螺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的区域医院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10
作者 单连慧 何了了 +4 位作者 钟华 刘佳 吴旭生 安新颖 周丽萍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5,共4页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了解区域医院科技创新效率,推动医院医学学科建设,为医院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目标提供助力。方法基于医院科技量值指标体系,选取深圳市67家三级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医院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利用波士顿矩阵分析...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了解区域医院科技创新效率,推动医院医学学科建设,为医院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目标提供助力。方法基于医院科技量值指标体系,选取深圳市67家三级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医院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利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反映医院科技创新效率。结果深圳市医院间科技创新效率有较大差距:6家医院以相对低的科技投入产生了较高的科技产出,科技创新效率最好;13家医院以较高的科技投入产生了较高的科技产出,具有较好的科技创新效率,科技产出仍可再提升;1家医院科技投入高而科技产出较低,具有较低的科技创新效率,在科技产出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47家医院科技投入较低且科技产出也较低,在科技投入及科技产出两个维度仍需发力。结论应依据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强医院科技创新投入水平,引导产出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提升医院科技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波士顿矩阵 科技创新 区域医疗中心 科技量值
下载PDF
湖北省科技创新水平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
11
作者 李喜英 林洪 +2 位作者 朱昌明 夏谦 余昶颖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7期59-65,共7页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基础上,对湖北省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经分析可知,湖北省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既呈现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基础上,对湖北省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经分析可知,湖北省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既呈现出科技创新软环境持续优化、研发投入强度居中部第一、科技活动产出快速增长等发展亮点,也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化效果不佳、科技支撑社会发展效果不优等问题。基于此,从3个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一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二是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效益,三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发展 区域创新能力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打造合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路径选择
12
作者 孙靓 吴秋媛 +2 位作者 杨秀丽 陈晓华 杨恒宇 《科技中国》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安徽是唯一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覆盖的省份,合肥又是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安徽是唯一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覆盖的省份,合肥又是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合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对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格局,更好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创产业协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 长三角一体化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区域协调发展 自立自强 中部地区崛起 长江经济带 重要战略意义
下载PDF
区域双核结构对城市群科技创新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戴宏伟 赵云晗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4,共13页
城市群的核心优势及功能之一是科技创新,而区域双核结构对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区域双核结构理论,分别测算了我国19个城市群的中心性和门户性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长三角、京津冀等8个城市群为双核结构,哈长、中原等1... 城市群的核心优势及功能之一是科技创新,而区域双核结构对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区域双核结构理论,分别测算了我国19个城市群的中心性和门户性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长三角、京津冀等8个城市群为双核结构,哈长、中原等11个城市群为单核结构。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区域双核结构显著促进了城市群科技创新水平,并且对南方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单一省份组成的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城市群应注重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促进协调发展;具备双核结构特征的城市群可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数量及空间分布优势,带动城市群发展及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双核结构 城市群 科技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我国跨区域协同创新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14
作者 江海 资智洪 袁杰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8期28-35,共8页
区域协同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文章结合国内当前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中的投入和产出两个不同子系统作为出发点,且将其划分为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最终形成相应的评价... 区域协同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文章结合国内当前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中的投入和产出两个不同子系统作为出发点,且将其划分为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最终形成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DEA模型对2018—2022年国内30个不同地区之间区域协同创新下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予以综合评价分析,最终得出科技成果转化总系统效率值与效益产出阶段效率值存在相互关联,随着效益产出阶段效率值的波动,总系统的效率值随之波动。与效益产出阶段相比,研究开发阶段各区域间研究效率值的差异要小,效益产出阶段效率值在0.2~1间波动,研究开发阶段效率值在0.5~1间波动。在两阶段视角下,将界限值设定成不同阶段的转化效率均值,其中低研发低效益区域包括内蒙古、山西、北京、福建、青海,两个子阶段转化效率较低;湖南、山东、广东、上海、河南、天津、江苏、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总体转化效率低,原因是研究开发阶段效率低;陕西、宁夏、海南、四川、甘肃、新疆、贵州、云南、黑龙江的总体转化效率低,原因是效益产出阶段效率低。综合各个区域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结合相关问题及发展现状形成相应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协同创新 转化效率 科技成果 提升路径 DEA模型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5
作者 黄寰 陈泳向 张秋凤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
创新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创新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改革,再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强国战略实施,直至当前高质量发展多个阶段,在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 创新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创新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改革,再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强国战略实施,直至当前高质量发展多个阶段,在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的同时,国家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强大作用。未来,我国要构建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高效科技管理体系,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进行科技创新系统性布局,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和人才驱动两大战略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的时序演变及空间集聚性分析
16
作者 高金岭 海颖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7,共9页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也是加快释放人才质量红利、推动我国经济转向人才创新驱动的动力保障。通过实证分析对2010—2020年31个省份四系统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也是加快释放人才质量红利、推动我国经济转向人才创新驱动的动力保障。通过实证分析对2010—2020年31个省份四系统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全国与各省份高等教育、科技、人力与经济等四系统发展水平整体上升,其中,经济增幅最大,人力资本增幅最小,高等教育受扩招影响提升缓慢,科技创新整体上涨但波动剧烈。在观测期内,全国四系统耦合呈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发展态势,并呈东部高-高集聚与西部低-低集聚的空间分异特征。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与浙江耦合等级和等级提升均高居全国前列,马太效应突出。截至2020年,中西部各省份均处于“勉强协调及以下”水平,其中,17个省份四系统耦合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应坚持系统观念,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加快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激活中西部人口质量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力资本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基于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区域测算与时空演进
17
作者 巫强 黄孚 汪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16,共6页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文章首先构建了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双轮驱动的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测算;最后,对我...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文章首先构建了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双轮驱动的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测算;最后,对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多维度时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时间角度来看,全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从空间角度来看,各地区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在算力基础和算法应用方面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人工智能 区域测算 时空演进
下载PDF
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许敏 方取 +1 位作者 范温萍 陈丰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8期8-15,共8页
高校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担当重要角色,高校科研绩效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重要环节。以长三角区域85所高校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模型检验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二者交互作用... 高校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担当重要角色,高校科研绩效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重要环节。以长三角区域85所高校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模型检验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二者交互作用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以及区域创新环境的门限效应,对“十二五”与“十三五”时期高校科研绩效水平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显著正向影响高校科研绩效,且区域创新环境能强化经费资源配置的正向作用“,十三五”相比“十二五”期间高校科研绩效提升更为明显。需要从政府、高校及社会等多方面优化措施对策,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绩效 区域创新环境 科技资源配置 门限模型 长三角
下载PDF
科技创新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9
作者 刁炜卿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13期20-22,共3页
高校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既要为科学创新做好准备,又要通过教学来培育大批的科研人员,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知识支撑和技术服务。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孵化企业、转让技术等途径,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提高我国或区域的科技竞争能力。... 高校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既要为科学创新做好准备,又要通过教学来培育大批的科研人员,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知识支撑和技术服务。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孵化企业、转让技术等途径,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提高我国或区域的科技竞争能力。在这一进程中,高等学校在这一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科学研究的应用,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培育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推动我国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 创新战略
下载PDF
呼和浩特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路径探讨
20
作者 田玉英 《中国市场》 2024年第33期27-30,共4页
为了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承担首府职能、发挥首府作用,呼和浩特实施了“强首府”工程——将呼和浩特打造成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既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有助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西部... 为了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承担首府职能、发挥首府作用,呼和浩特实施了“强首府”工程——将呼和浩特打造成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既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有助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首府,呼和浩特要打造成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面临以下困难:科技创新主体较少、综合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等。呼和浩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克服自身短板: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激活企业创新潜能,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全面提升政府服务产业创新水平;加快推进高端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形成推动创新的强大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创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