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科技能力评价指标赋权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晏敬东 陈卓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9-120,共2页
针对区域科技能力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赋权问题,提出用均方差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并以实例验证了其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区域科技能力 评价指标 方差归一法 指标赋权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能力特征浅议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科技能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的稀缺性和不完全流动性使其具有区位要素①的特征。区域科技能力研究是对区域经济的预决性进行研究的组成部分。量化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剖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能力特征是从战略上实现东北振... 科技能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的稀缺性和不完全流动性使其具有区位要素①的特征。区域科技能力研究是对区域经济的预决性进行研究的组成部分。量化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剖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能力特征是从战略上实现东北振兴,从而最终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区域科技能力 特征
下载PDF
论区域科技能力及其评价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龚建立 吴添祖 周根富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17,共3页
论区域科技能力及其评价特性浙江工学院龚建立,吴添祖,周根富一、科技能力结构现代科技生产系统,由于劳动的技术程度和知识的物化力量的发展,使科学和技术密切相连,是科学变为直接生产力程度的标志。它强调了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 论区域科技能力及其评价特性浙江工学院龚建立,吴添祖,周根富一、科技能力结构现代科技生产系统,由于劳动的技术程度和知识的物化力量的发展,使科学和技术密切相连,是科学变为直接生产力程度的标志。它强调了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的过程,也就是科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能力 评价 科技能力结构 数量性 相对比较性 统计性
下载PDF
区域科技能力及其评估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建立 吴添祖 周根责 《科学与管理》 1994年第1期13-14,共2页
一、科技能力结构 现代科技生产系统,由于劳动的技术程度和知识的物化力量的发展,使科学和技术密切相连,是科学变为直接生产力程度的标志,它强调了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的过程,也就是科技过程中科技成果的生产和物化的... 一、科技能力结构 现代科技生产系统,由于劳动的技术程度和知识的物化力量的发展,使科学和技术密切相连,是科学变为直接生产力程度的标志,它强调了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的过程,也就是科技过程中科技成果的生产和物化的综合过程。由于科技过程的周期大为缩短,大大提高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能力依存于科技过程,作为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能力 评估 区域科技能力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的湖北省区域科技能力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汤琼 李成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963-3966,共4页
在建立区域科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熵权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的科技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湖北省2007-2012年的区域科技能力进行实证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的科技能力正逐年上升,但存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不足。
关键词 区域科技能力 熵权法 灰色综合评价法 湖北省
下载PDF
新时代科教融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6
作者 范旭 杜颖彬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7期111-121,共11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互为联系、互为推动的整体,科教融合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途径。新时代下的科教融合在目标上更加重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在结构上更加重视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整体协同,在内容上更加强... 教育、科技、人才是互为联系、互为推动的整体,科教融合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途径。新时代下的科教融合在目标上更加重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在结构上更加重视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整体协同,在内容上更加强调以满足科技需要为目的的教育改革和创新范式变革。为了深入探讨科教融合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建立科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科教融合发展的程度,在科教融合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构建两阶段最小二乘模型,并对内生性、异质性、稳健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份整体的科教融合度的平均值从0.35提高到0.479,有一定提升但整体仍处于失调水平,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2)科教融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入“地方财政收入”这一工具变量,发现地方财政收入有效增强了科教融合度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效应;(3)科教融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强弱有差异,在中国西部地区推进科教融合对提升该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最显著,说明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基于此,宏观层面既要加强区域内统筹资源调配,也要支持区域间的帮扶协作,促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度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地方财政收入
下载PDF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84
7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101,共12页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对已有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结构方程、粗糙集理论和数值转换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改进后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可以...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对已有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结构方程、粗糙集理论和数值转换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改进后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可以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对不符合突变级数要求的指标进行信息和数量的双浓缩,同时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绝对含义。通过统计年鉴获得相关数据,应用所构建的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对全国省市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得出了各省市的排名情况,同时也验证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级数 结构方程 粗糙集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下载PDF
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26
8
作者 常涛 李志强 +1 位作者 韩牛牛 袁旭红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62-67,共6页
科技创新是我国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以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目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2007—2013年面板数据为基础,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从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产出和效益4个方面... 科技创新是我国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以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目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2007—2013年面板数据为基础,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从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产出和效益4个方面对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探讨山西省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资源型地区 资源型经济转型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OWA的TOPSIS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俊 张嘉瑜 何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114,共3页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首先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然后根据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基于OWA算子给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组合赋权方法,最后,给出了加权的TOPSIS方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首先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然后根据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基于OWA算子给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组合赋权方法,最后,给出了加权的TOPSIS方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分析,完善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OWA TOPSIS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46
10
作者 王亚伟 韩珂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9-124,共6页
针对目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模糊数学理论,构造了一种改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 针对目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模糊数学理论,构造了一种改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可以在整体上对河南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河南省科技创新的优势和劣势,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一种评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模糊综合评价 改进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估——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52
11
作者 唐炎钊 方旋 邹珊刚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4,共6页
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问题,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客观赋权法,提出了一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估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广东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 灰色 综合评估 广东 评估模型 指标特征值矩阵 规格化矩阵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测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祝铭 宋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108,共9页
为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文章分别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分别测度了我国31个省份2002~2014年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耦合... 为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文章分别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分别测度了我国31个省份2002~2014年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水平极不稳定,波动显著,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比较平稳;在空间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分布格局,并且耦合协调程度普遍偏低,低度和中度耦合协调省份占全国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态势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荣飞 刘春凤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1,共4页
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问题,定义了评价系统中的SPA联系函数和联系度,给出了相应的态势序结构,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的态势排序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结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SPA联系函数 态势排序 动态分析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下载PDF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63
14
作者 沈菊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7-29,共3页
从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江苏省连云港市13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分析;对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2002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法 指标
下载PDF
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姜文仙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79,86,共6页
通过构建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评价2000-2013年广东省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分析发现,广东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科技成果的产出率欠佳、知识交流不充分、劳动者素质提升较慢、产品... 通过构建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评价2000-2013年广东省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分析发现,广东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科技成果的产出率欠佳、知识交流不充分、劳动者素质提升较慢、产品国际竞争力不高、环境效益有待提高等具体问题不容忽视。为提高广东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广东省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被引量:55
16
作者 蒋兴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4-68,共5页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理论建立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以佛山市为样本,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佛山市科技创...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理论建立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以佛山市为样本,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佛山市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灰色评价理论 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3
17
作者 方秀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广东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综合分析 综合评价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62
18
作者 陈艳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1,共6页
本文在深入总结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区域科技创新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10个典型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分析... 本文在深入总结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区域科技创新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10个典型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分析与讨论,指明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绩效评价 熵权TOPSIS 科技竞争力
下载PDF
武汉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万君康 陈安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6年第2期63-66,共4页
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区域实际,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以及创新的经济效益等5个方面构建了武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该指标体系对武汉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进... 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区域实际,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以及创新的经济效益等5个方面构建了武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该指标体系对武汉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进行了分析,进而剖析了影响武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体系 吸纳能力
下载PDF
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虞震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7-52,共6页
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由投入、产出、技术扩散与经济绩效、环境等四个方面构成。通过对泛长三角4省1市以及7个重要城市2009年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中心城市是科技创新资源和产出的集聚之处;(2)上... 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由投入、产出、技术扩散与经济绩效、环境等四个方面构成。通过对泛长三角4省1市以及7个重要城市2009年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中心城市是科技创新资源和产出的集聚之处;(2)上海科技创新能力优势不够明显;(3)江浙两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4)安徽、江西两省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 泛长三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