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碰撞造山过程中流体向前陆盆地大规模迁移汇聚:来自长江中下游三叠纪膏盐建造和区域蚀变的证据 被引量:24
1
作者 侯增谦 杨竹森 +4 位作者 李荫清 曾普胜 蒙义峰 徐文艺 田世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0-326,共17页
文章通过对长江中下游的地质调查 ,提出了大规模流体迁移汇聚的 3个地质证据 :①穿切寒武系_三叠系的大面积白云石化和硅化蚀变域 ,整体上发育在沿江成矿带与大别造山带的夹持地带 ,蚀变域内强弱相间的蚀变带呈NW向展布 ,受垂直于大别... 文章通过对长江中下游的地质调查 ,提出了大规模流体迁移汇聚的 3个地质证据 :①穿切寒武系_三叠系的大面积白云石化和硅化蚀变域 ,整体上发育在沿江成矿带与大别造山带的夹持地带 ,蚀变域内强弱相间的蚀变带呈NW向展布 ,受垂直于大别造山带的断裂系统控制 ,可能记录了长距离迁移的流体活动轨迹 ;②沿江局限盆地内大量发育的中下三叠统巨厚的膏盐建造 ,其结构构造特征揭示了区域热卤水在局限盆地内的排泄汇聚与化学沉积对其形成有重要的贡献 ;③早中三叠世同生沉积的铁碳酸盐建造和块状硫化物铁铜铅锌矿床 ,与膏盐建造或呈互层 ,或者分离 ,但均具有相同的产出层位和密切的伴生关系 ,是高盐度热卤水同生沉积的产物。根据调查结果 ,结合前人资料 ,提出了大别碰撞造山过程中流体迁移汇聚与成矿的概念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大规模流体迁移 碰撞造山 膏盐建造 区域蚀变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安徽铜陵矿集区海西期喷流沉积流体系统时空结构 被引量:37
2
作者 杨竹森 侯增谦 +7 位作者 蒙义峰 曾普胜 李红阳 徐文艺 田世洪 王训诚 姚孝德 姜章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97,共17页
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七大矿集区之一 ,构造上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陆缘裂陷、中三叠世的陆_陆碰撞和侏罗纪—白垩纪的陆内构造_岩浆活动。晚石炭世的海底喷流沉积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块状硫化物 ,除部分构成块状硫化物矿床外 ,还为燕... 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七大矿集区之一 ,构造上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陆缘裂陷、中三叠世的陆_陆碰撞和侏罗纪—白垩纪的陆内构造_岩浆活动。晚石炭世的海底喷流沉积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块状硫化物 ,除部分构成块状硫化物矿床外 ,还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提供了部分硫和金属物质。为了查明海西期喷流沉积流体系统及其时空展布特征 ,在铜陵矿集区内开展了以流体活动记录为对象的蚀变_流体填图工作。结果显示 ,海西期喷流沉积流体系统不仅形成以块状硫化物为主体的喷流沉积记录 ,而且在下伏岩系中遗留了区域规模的流体蚀变记录。以块状硫化物为主体的喷流沉积记录构成 3个喷流沉积旋回 ,在垂向上和横向上均具有成分和结构的分带性。流体蚀变记录在上部构成顺层蚀变带 ,在中部构成沿断裂和裂隙充填的石英_硫化物脉体群 ,在下部则构成半整合蚀变带 ,表明喷流沉积流体系统由下渗的海水在下部半整合蚀变带形成储集区 ,经高地热异常的加热后 ,沿中部脉体群向上迁移 ,在进入顺层蚀变带后沿砂岩层向两侧扩散 ,最后经同生断裂和裂隙向海底喷出。块状硫化物与蚀变岩、喷流沉积旋回及硫化物硫同位素的空间展布特征 ,显示区内存在 3个受基底断裂控制的NWW向延伸的流体活动域 ,包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喷流沉积流体系统 块状硫化物 区域蚀变铜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