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引领作用研究——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河 秦磊 王先柱 《调研世界》 CSSCI 2024年第2期28-41,共14页
为探究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编制中国数字经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将产业关联系数的计算拓展到多地区多部门情形,并通过定义溢出效应来区分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内外经济拉动和推动的差异化效果。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国... 为探究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编制中国数字经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将产业关联系数的计算拓展到多地区多部门情形,并通过定义溢出效应来区分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内外经济拉动和推动的差异化效果。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强于推动效应。东部地区已经实现服务业拉动转向数字产业拉动的动力转换,中西部地区则展现了由工业拉动直接转向数字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演变模式;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拉动和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但数字经济对拉动和推动城市群内部经济协调发展效果显著,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数字产业属于“消费依赖型”产业;而工业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更依赖于投资。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据此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关联系数 区域投入产出
下载PDF
RCEP中间品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演变分析——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2
作者 宋长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3-127,共5页
本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采用中心性、凝聚子群等方法,构建RCEP中间品贸易网络,研究各成员国在RCEP中间品贸易网络中的结构演变。并进一步将中间品贸易行业划分为初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以此研究RCEP成员国不同... 本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采用中心性、凝聚子群等方法,构建RCEP中间品贸易网络,研究各成员国在RCEP中间品贸易网络中的结构演变。并进一步将中间品贸易行业划分为初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以此研究RCEP成员国不同行业中间品贸易网络现状。研究发现,RCEP成员国间的中间品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内最大“链主”已由日本转向中国;中国占区域内中间品贸易总量的贡献度不断上升,对中间品贸易的依赖度却在下降;制造业中间品贸易网络比初级产业和服务业网络具有更高贸易联系密度和强度,是RCEP区域中间品贸易的主要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中间品贸易 社会网络分析法 区域投入产出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电压矢量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胡虎 李永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30,46,共7页
对传统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产生的转矩脉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转矩和磁链区域电压矢量表以改进系统性能。之后又在区域电压矢量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两种转矩和磁链预测直接转矩控制策略来减小低速转... 对传统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产生的转矩脉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转矩和磁链区域电压矢量表以改进系统性能。之后又在区域电压矢量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两种转矩和磁链预测直接转矩控制策略来减小低速转矩脉动,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转矩脉动 区域电压矢量 预测控制
下载PDF
区域间贸易是否引致区域间碳排放转移?——基于2002—2012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邓荣荣 杨国华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11,共11页
商品与服务的跨区域流动承载着商品生产与服务提供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跨区域流入与流出,在现有的中国区域间分工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部分区域可能通过区域间贸易将碳排放量转移至其他区域,不利于中国整体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实... 商品与服务的跨区域流动承载着商品生产与服务提供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跨区域流入与流出,在现有的中国区域间分工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部分区域可能通过区域间贸易将碳排放量转移至其他区域,不利于中国整体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区域间隐含碳排放转移的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了2002—2012年中国八大区域间贸易引致的碳排放转移量,以及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的空间特征和产业特征,结果表明:(1)各区域内贸引致的碳排放转入对其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出口,故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排放已成为各区域节能减排不可忽视的重要矛盾;(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区域、北部沿海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南部沿海区域为主要的净贸易隐含碳排放转出区域,且转出趋势有所增强,上述区域通过贸易将碳排放转移至东北、中部、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区域;(3)西南区域自2007年起由贸易隐含碳排放净转入区域变为净转出区域,其中3/4以上转移至西北区域;(4)欠发达区域的净贸易隐含碳排放转入主要集中于资源密集型产业,而经济发达区域的净贸易隐含碳排放转入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区域碳减排协作机制,降低经济欠发达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转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贸易 区域间碳排放转移 贸易隐含碳排放 区域间投入产出
下载PDF
改进区域求和表算法
5
作者 范波 吴慧中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1999年第10期839-842,共4页
分析了一般的纹理映射反走样算法,提出了对纹理映射几何变换过程简化的改进区域求和表算法。算法通过对几何变换的局部线性化使得映射后象素多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然后在区域求和表法的基础上对矩形包围盒进行矩形自适应分割来完成反走... 分析了一般的纹理映射反走样算法,提出了对纹理映射几何变换过程简化的改进区域求和表算法。算法通过对几何变换的局部线性化使得映射后象素多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然后在区域求和表法的基础上对矩形包围盒进行矩形自适应分割来完成反走样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映射 区域求和 反走样 计算机图形
下载PDF
我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质量评估问题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正喜 黄祖南 周融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105,共16页
近几十年来,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投入产出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但如何评估其数据质量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鉴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剖析多区域表与单区域表之间的数据关联,结合实际数据考察国内多区域表与官方数据... 近几十年来,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投入产出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但如何评估其数据质量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鉴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剖析多区域表与单区域表之间的数据关联,结合实际数据考察国内多区域表与官方数据的衔接情况,发现不同多区域表在不同指标上的数据衔接能力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数据质量评估问题的多方位探讨,基于强化多区域表核算功能的视角提出了一种相对有效的评估思路,并设计了相应的量化评估方案;最后,从指标和地区两个角度对部分已有的国内多区域表进行评估实证,并结合开发特点综合比较这些多区域表的整体评估结果和局部结构特征。本研究对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开发、管理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投入产出 核算功能 数据质量 评估方案
下载PDF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和《国际地层表》简介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增奇 刘书才 +1 位作者 张成基 于学峰 《山东国土资源》 2003年第3期34-42,共9页
《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中所附的《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 )表》 ,在 1999年 12月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的断代工作组工作会议 (即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预备会 )期间由各断代工作组分别提出 ,经全国地层委员会汇编完成 ,2 0 0 0... 《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中所附的《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 )表》 ,在 1999年 12月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的断代工作组工作会议 (即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预备会 )期间由各断代工作组分别提出 ,经全国地层委员会汇编完成 ,2 0 0 0年 5月经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讨论通过 ,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于 2 0 0 1年正式出版发行。 2 0 0 0年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的当时最新版本的《国际地层表》 ,也被收入 2 0 0 1年修订版的《中国地层指南》。 2 0 0 2年修订的最新版本《国际地层表》反映了当前国际上年代地层单位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年代地层 国际地层 地质年代
下载PDF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析
8
作者 蒋南极 《中国市场》 2017年第35期26-28,共3页
文章通过2012年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5省区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RIO模型)和区域间贸易数据,调整为环渤海地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了环渤海地区区域间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文章通过2012年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5省区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RIO模型)和区域间贸易数据,调整为环渤海地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了环渤海地区区域间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溢出总量上河北省、北京市和山东省的溢出效应显著,辽宁省和天津市的溢出效应较弱。在溢出效应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程度上来说:北京、天津和河北溢出效应影响占比较高。而辽宁和山东的溢出效应较小,区域内乘数效应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与地区产业特点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区域间投入产出 Miller-Round模型
下载PDF
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总体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红光 李浩华 王云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在总结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2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主要以从长三角和珠... 在总结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2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主要以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为主,西部地区虽然承接了大量的资源开采型产业,但其投资的加快也引起了中东部地区相关制造业的增长,即间接隐性产业转出。未来,具有资源指向性的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以及部分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将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具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或生产环节将会进一步在东部地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间投入产出 隐性产业转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泽九 黄枝高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7-756,共10页
近10余年来,特别是2000年召开第三届地层会议后,中国年代地层研究得到很快发展。首先,在全国地层委员会主持下,经各断代工作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编制完成了《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系统建立了从震旦系至第四系中共10... 近10余年来,特别是2000年召开第三届地层会议后,中国年代地层研究得到很快发展。首先,在全国地层委员会主持下,经各断代工作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编制完成了《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系统建立了从震旦系至第四系中共102个阶(其中包括52个陆相地层区的阶)和新建3个系级单位。从2001年开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全国地层委员会主持,组织全国知名地质科研院所、高校和部分地质调查院的专家,围绕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开展了系统的建阶研究。5年来,共涉及45个阶,9个界线层型和2个新建系及2个统级单位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先后已有4个全球界线层型(GSSPs)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建立在中国,还有3~4个全球界线层型正待国际地质学科学联合会批准建立在中国,另有3~4个界线层型剖面有望争取成为全球的界线层型。其他研究所涉及到的阶、系、统等单位,也有明显进展,成熟度明显提高,为《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的广泛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界线层型 地层学
下载PDF
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姚亮 刘晶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9,共4页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在全国尺度上,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切实贯彻区域统筹原则,这就需要对中国区域间的碳排放转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利用EIO-LCA方法及199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来核算中国...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在全国尺度上,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切实贯彻区域统筹原则,这就需要对中国区域间的碳排放转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利用EIO-LCA方法及199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来核算中国八大区域间产品(服务)以及隐含的碳排放在区域之间流动和转移总量。研究发现,经济拉动作用收支方面,东北区域、京津区域、南部沿海区域、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总量大于其承接其他区域拉动作用的总量,北部沿海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区域反之。区域间隐含的碳排放转移收支方面,北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区域碳排放转入量大于转出量,承接了其他区域的高碳负荷产业转移,其他六个区域情况相反。另外,本研究还采用万元碳排放量表示区域间经济拉动的碳负荷系数,来衡量经济拉动作用的碳环境友好程度,即碳效率。区域承接的拉动作用的碳效率从大到小顺序是:京津,西南,东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北,东北,南部沿海,中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 区域间投入产出 碳排放转移
下载PDF
产业特性、区域异质性与我国国内价值链分工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丽娟 吴振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1-58,共8页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上游度模型,构建国内价值链分工地位、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指数,系统刻画1997-2007年我国国内价值链分工形态,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国内价值链的产业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总体尚未形成严格的东...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上游度模型,构建国内价值链分工地位、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指数,系统刻画1997-2007年我国国内价值链分工形态,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国内价值链的产业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总体尚未形成严格的东中西梯次分布的价值链空间格局,产业属性决定国内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分工地位,产业国有比重越高越有助于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产业资本劳动比提升嵌入位置却恶化分工地位,产业规模对分工地位没有显著影响;区域FDI导致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增值能力弱化,区域创新投入强化产业直接价值增值、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价值链嵌入位置,但二者与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关系均不显著。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成本、选择差异化的区域产业升级路径是构建国内价值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价值链 分工地位 区域间投入产出 产业特性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基于产业和区域层面的R&D溢出效应分析——以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桥红 史安娜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6,共6页
R&D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产业间和区域间存在着溢出效应。笔者分析了R&D在产业和区域间的技术扩散强度,同时计算了技术乘数。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乘数较小的部门生产技术,而技术乘数较大的部门使用技术,R&am... R&D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产业间和区域间存在着溢出效应。笔者分析了R&D在产业和区域间的技术扩散强度,同时计算了技术乘数。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乘数较小的部门生产技术,而技术乘数较大的部门使用技术,R&D溢出主要从技术生产部门流向技术使用部门;各区域的产业技术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溢出效应 技术乘数 区域间投入产出
下载PDF
我国区域间产业关联与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12
14
作者 彭连清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8,共7页
本文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首先测算了我国8大区域之间的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由此描述了我国区域之间产业关联的大致轮廓。然后,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了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区域之间... 本文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首先测算了我国8大区域之间的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由此描述了我国区域之间产业关联的大致轮廓。然后,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了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溢出效应总体上还比较弱;沿海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相对较高,其溢出效应大部分为内部相互吸收;中部区域与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都较紧密,获得的溢出效应最大;西部地区内部区域间经济联系弱,对沿海地区产品依赖大,外溢较大,受溢很小;东北区域则相对封闭,外溢和受溢效应都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 区域产业关联 溢出效应 实证分析
下载PDF
我国区域间产业关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连清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16-21,共6页
本文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测算了我国八大区域之间的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由此描绘出我国区域之间产业关联的大致轮廓。总体来看,我国区域之间,尤其是沿海与西部地区之间的产业关联和经济联系程度还较低;沿海内部... 本文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测算了我国八大区域之间的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由此描绘出我国区域之间产业关联的大致轮廓。总体来看,我国区域之间,尤其是沿海与西部地区之间的产业关联和经济联系程度还较低;沿海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相对较高;中部区域处于承东启西的枢纽地位,与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都相对更为紧密。同时,区域间的产业关联和经济联系具有明显的空间邻近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 区域产业关联 实证分析
下载PDF
我国区域间产业关联与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连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0-77,共8页
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首先测算了我国八大区域之间的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由此描述了我国区域之间产业关联的大致轮廓。然后,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了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区域之间的经... 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首先测算了我国八大区域之间的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由此描述了我国区域之间产业关联的大致轮廓。然后,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了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溢出效应总体上还比较弱;沿海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相对较高,其溢出效应大部分为内部相互吸收;中部区域与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都较紧密,获得的溢出效应最大;西部地区内部区域间经济联系弱,对沿海地区产品依赖大,外溢较大,受溢很小;东北区域则相对封闭,外溢和受溢效应都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 区域产业关联 溢出效应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的货运需求空间交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敬青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3期96-99,共4页
货物运输空间交流即货物在起、讫点(OD)间的流量,既可以反映传统的运输统计中的货运发送量,也可以反映出货运到达量,同时还可以反映起点与讫点之间的交流关系,是空间运输联系的重要研究内容。长期以来,由于运输统计资料的不完备及OD调... 货物运输空间交流即货物在起、讫点(OD)间的流量,既可以反映传统的运输统计中的货运发送量,也可以反映出货运到达量,同时还可以反映起点与讫点之间的交流关系,是空间运输联系的重要研究内容。长期以来,由于运输统计资料的不完备及OD调查费时耗力等原因形成该研究领域的瓶颈。运输是一种派生需求,空间运输联系是空间经济联系的一个表征,从空间经济联系入手,可以较全面地揭示空间运输联系的内在机理。《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较系统、全面地反映8大经济区域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利用该表深入到产业部门,由区域间产业空间交流揭示区域间货物运输的空间交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物运输需求 货物运输需求空间交流 OD 区域间投入产出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双向开放的跨区域带动作用研究——基于制造业出口的视角
18
作者 薛漫天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79,共7页
文章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并依据该模型估算了上、下游制造业出口在长江经济带内的跨区域带动能力和外向型产业链的产业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上、下游制造业出口带动力和带动产出值最高的是少数重化工业行业;上、中游受... 文章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并依据该模型估算了上、下游制造业出口在长江经济带内的跨区域带动能力和外向型产业链的产业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上、下游制造业出口带动力和带动产出值最高的是少数重化工业行业;上、中游受下游制造业出口带动产出占比超过本区域总产出10%的行业共7个,主要为重化工业行业,而中、下游受上游制造业出口带动产出占比除通信设备业外均在1%以下。为实现长江经济带战略定位的兼容,可通过央企的整合推动污染负荷较大、进口原材料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和企业向长三角沿海地区进一步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区域间投入产出 制造业布局 重化工业
下载PDF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技术的新疆经济影响力分析
19
作者 侯震梅 周勇 《现代商贸工业》 2012年第3期58-59,共2页
基于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从两方面分析新疆经济的影响力,并给出相关建议。第一,在新疆产品同内地产品的贸易交流中,新疆流向内地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而内地流向新疆的产品多集中在高技术产品。提高产品的深加工率是实... 基于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从两方面分析新疆经济的影响力,并给出相关建议。第一,在新疆产品同内地产品的贸易交流中,新疆流向内地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而内地流向新疆的产品多集中在高技术产品。提高产品的深加工率是实现新疆产品高附加值的必要手段。第二,从新疆与内地的最终需求对各产业的生产需求影响的角度分析,新疆产业平均影响力水平低于内地产业平均影响力水平。扩大内需、增加出口是提高新疆产业影响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 区域产业影响力 投入产出技术
下载PDF
我国各区域国际贸易成本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龚彬 《中国物价》 2019年第4期25-28,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力度逐步加大,贸易成本总体趋于下降,然而各区域对外贸易成本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本文按照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划分的八个区域,分别对各区域对外贸易成本进行测度,对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差异性提供了一个新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力度逐步加大,贸易成本总体趋于下降,然而各区域对外贸易成本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本文按照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划分的八个区域,分别对各区域对外贸易成本进行测度,对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差异性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结果显示,现有文献按照省份数据测算的贸易成本将可能会被低估。同时,区域贸易成本呈现出明显的向海性,与贸易伙伴间的贸易成本与双方地理位置和距离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 贸易成本 差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