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课改实践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
作者 李运生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第12期15-18,共4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区域课改如何均衡、持 续、有效地推进就是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着重探讨区域课改价值理解的重建、行政推动 的有效路径、内生发展的合理规划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基于实践的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区域课改如何均衡、持 续、有效地推进就是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着重探讨区域课改价值理解的重建、行政推动 的有效路径、内生发展的合理规划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基于实践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课改 价值理解 行政推动 顶层设计 内生发展
下载PDF
构建“四动”机制 推进区域课改——重庆市南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区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
2
作者 骆永杰 《基础教育课程》 2017年第24期20-24,共5页
重庆市南川区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后,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引领下,构建"行政推动、研训驱动、项目带动、展评促动"的"四动"工作机制,纵深推进南川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重庆市南川区 “四动机制” 区域课改 机制创新
下载PDF
“三可”范式助力区域课程改革深度推进
3
作者 朱艳峰 《江苏教育》 2023年第19期37-40,共4页
为深度推动区域课改,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基于系统思维提出“三可”范式,即“可认同、可操作、可检测”。“可认同”是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开展的起点,“可操作”是持续推进的关键,“可检测”是良性循环的核心。在实践中,形成如下行动路径:... 为深度推动区域课改,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基于系统思维提出“三可”范式,即“可认同、可操作、可检测”。“可认同”是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开展的起点,“可操作”是持续推进的关键,“可检测”是良性循环的核心。在实践中,形成如下行动路径:内生识变,激活区域课堂改革的“可认同”动力;路径应变,探寻区域课堂改革的“可操作”机制;评价求变,优化区域课堂改革的“可检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可”范式 区域课改 深度推进
下载PDF
论课改的区域性——整体、持续、有效促进课改均衡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士会 欧阳修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第7期15-18,共4页
新课程改革十年风雨历程,硕果累累。在取得理想成绩的同时,我们需反思过去改革十年的得与失,寻求课程改革新出路。通过对区域课程改革现象与政策透视,对比分析区域课改的存在性、合理性、可能性和差异性,认为实施区域课程改革是一条可... 新课程改革十年风雨历程,硕果累累。在取得理想成绩的同时,我们需反思过去改革十年的得与失,寻求课程改革新出路。通过对区域课程改革现象与政策透视,对比分析区域课改的存在性、合理性、可能性和差异性,认为实施区域课程改革是一条可能、必要、合理、恰切的路径。课改政策向区域倾斜,制定区域课改新方案;区域联动互助合作,催生区域课改新理念;校本培训针对区域,彻底解决课改"三课"难等是推进区域性课程改革的具体策略,是整体、持续、有效促进课改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现象 区域课改 教育均衡
下载PDF
区域间新课改交流对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
5
作者 马玙歆 曹炜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82-86,共5页
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其中最核心的资源是师资力量,其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发展空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跑线”,也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如何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不但是业界思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其中最核心的资源是师资力量,其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发展空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跑线”,也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如何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不但是业界思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追溯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在教育均衡视角下分析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困境,指出区域间新课改交流对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诠释了区域间新课改交流的模式和内容,以拨开迷雾,启迪实践,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呐喊助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新交流 教育资源 教师交流轮岗 均衡发展 促进作用
下载PDF
区域中小学课程协同发展路径审视——以重庆市为例
6
作者 向帮华 冉隆锋 +1 位作者 蔡其勇 贾毅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8-60,共3页
课程内涵发展力是构建区域中小学校教育质量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大力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及国家统筹城乡均衡教育发展背景下,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在于区域课程的整体内生协同共进。从内生协同理论视角出发,凝练出区域... 课程内涵发展力是构建区域中小学校教育质量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大力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及国家统筹城乡均衡教育发展背景下,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在于区域课程的整体内生协同共进。从内生协同理论视角出发,凝练出区域中小学校课程改革"六力向心、多力共振"内核体系顶层设计。内生推动区域课程深度协同发展,即以"驱动力"示范引领课程整体协同共进,四类学校课程改革模式促进学校内生协同,从而有效实现区域各类学校课程之间要素互补、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课改 内生协同 校际帮扶 均衡发展
下载PDF
西湖区课堂教学改革学科推进行动策略
7
作者 王艺 《浙江教学研究》 2013年第6期12-14,共3页
本文以西湖区课堂教学改革为例,就教研员如何在挖掘导学案编制的学科特质,构建“学科特质”的多课型研究,落实课堂教学改革过程的行动策略,为区域课改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方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 区域课改 学科推进 型研究 型架构
下载PDF
区域课堂样态变革的发展历程与实践逻辑
8
作者 邵开泽 叶剑 庄永红 《教育科学论坛》 2021年第23期19-23,共5页
本轮新课程改革已推进20年,很有必要对区县层面的课改历程进行梳理与反思。成都青羊区基于20多年来推进区域课程改革发展历程,以教师行为变革为主线划分出"术语表达、观念碰撞、理念引领、主张外显"等四个阶段,总结出"... 本轮新课程改革已推进20年,很有必要对区县层面的课改历程进行梳理与反思。成都青羊区基于20多年来推进区域课程改革发展历程,以教师行为变革为主线划分出"术语表达、观念碰撞、理念引领、主张外显"等四个阶段,总结出"专业支持、服务教师、教研培一体、扎根课堂、旗帜引领、个性表达"等六大发展特征,系统思考区县推进课堂样态变中"动力支撑、课程演化、活动组织、认知起点、反思提升、理性实践"等六大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课改 堂样态 发展历程 发展特征 实践逻辑
下载PDF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关键能力培养——以上海市徐汇区教师区域研修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文萱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22-29,共8页
课程设计能力、课堂实践能力、学生发展评价与指导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系统反思能力是上海市徐汇区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五大方面。在教师的区域研修探索过程中,徐汇区形成了以区域重大课改项目为载体,以关键问题解决为驱动,以院校... 课程设计能力、课堂实践能力、学生发展评价与指导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系统反思能力是上海市徐汇区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五大方面。在教师的区域研修探索过程中,徐汇区形成了以区域重大课改项目为载体,以关键问题解决为驱动,以院校两级研究与研修联动为机制,将关键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教师关键能力提升的过程相融合的实践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关键能力 区域课改 区域研修
下载PDF
延边课改花果压枝见端倪 固原教改化茧成蝶正当时——参加中国区域教育改革样本(延边基地)建设项目验评观摩考察报告
10
作者 袁治军 《宁夏教育》 2016年第1期51-53,共3页
为探寻固原市高效课堂改革新路,固原市教育局组织观摩考察组赴吉林学习全国区域课改(延边基地)先进经验。延边教育与固原教育具有诸多相似处,为固原课改提供了有益借鉴。反观固原课改,更应理性反思,审慎前行,方可曲径通幽,渐入... 为探寻固原市高效课堂改革新路,固原市教育局组织观摩考察组赴吉林学习全国区域课改(延边基地)先进经验。延边教育与固原教育具有诸多相似处,为固原课改提供了有益借鉴。反观固原课改,更应理性反思,审慎前行,方可曲径通幽,渐入佳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课改 观摩考察 体会思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