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RIO)的我国会展业经济影响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铁成 刘力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34-45,共12页
在事件活动领域,相对于体育活动,关于会展活动经济影响的研究较为薄弱。如何将与会展相关的产业和区域全部纳入其中以避免失真和漏损,是会展经济影响研究的难点之一。该研究首次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RIO),通过将波及的12个产业部门... 在事件活动领域,相对于体育活动,关于会展活动经济影响的研究较为薄弱。如何将与会展相关的产业和区域全部纳入其中以避免失真和漏损,是会展经济影响研究的难点之一。该研究首次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RIO),通过将波及的12个产业部门进行归并,计算了我国30个省区会展产业的区域及区域间影响力,并以广交会为案例,进行了会展间接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会展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而且几乎所有的省区都会产生相互间的波及效应;在总产出层面,会展产业的影响力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我国会展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案例研究表明,第104届广交会的间接经济影响约为162.43亿元(其中广东占比最高,为35.09%),直接与间接效应之比为1:2.94;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等五个产业部门受广交会影响较大,合计占比为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业 中国 间接经济影响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广交会
下载PDF
基础设施投资的多重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阳 代柳阳 易鑫 《数量经济研究》 2022年第2期82-110,共29页
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基础设施投资依然是维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水平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国内需求角度出发,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推导出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将经济增长效应分解为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 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基础设施投资依然是维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水平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国内需求角度出发,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推导出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将经济增长效应分解为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以此测算我国四大城市群主要省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多重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的收敛性与区域投资、消费结构有关;(2)多数地区中心型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较高,成渝地区网络型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相对较低;(3)各地区网络型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较高,成渝地区受到其他地区的溢出效应较低,但自身对其他地区的溢出效应较高;(4)各地区网络型基础设施投资的反馈效应均高于中心型基础设施;(5)各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效应有所区别。本文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引入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测算体系中,在丰富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增长效应测算体系的同时,有助于优化不同区域基础设施投资的策略,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经济增长 产业关联
下载PDF
中国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基于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学林 李晶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0-64,共5页
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是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投入产出分析作为一种有力的结构性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区域间收入分配的研究,通过对投入产出表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的数据按区域进行分解,扩展形成区域间收入分配投入产出表... 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是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投入产出分析作为一种有力的结构性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区域间收入分配的研究,通过对投入产出表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的数据按区域进行分解,扩展形成区域间收入分配投入产出表,并建立相应的投入产出模型。运用区域间收入分配投入产出模型刻画中国区域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及其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性问题
下载PDF
一种基于RPC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放 刘秉镰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5-62,共8页
研究各地区投入产出表与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关系,从需求角度将多个区域视为一个系统,运用区域购买力系数思想定量分析其各部门产品对外输入输出的可能性及流量,并根据投入产出综合平衡关系,通过建立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将已有的各地区... 研究各地区投入产出表与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关系,从需求角度将多个区域视为一个系统,运用区域购买力系数思想定量分析其各部门产品对外输入输出的可能性及流量,并根据投入产出综合平衡关系,通过建立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将已有的各地区投入产出表联结成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并采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对模型准确性及各类误差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该模型为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区域间产品流动提供一种新的可行方法,适用于国家和区域统计系统相关年份数据供给不足情况下对区域间产品流动的初步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区域购买力系数 误差分析 非参数估计
原文传递
基于大北京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关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小敏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第6期19-22,共4页
在构建以北京、天津、河北及全国其他地区为基础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影响力系数模型与感应力系数模型,估算了它们总的系数与各产业的系数,评估了各区域总量及产业的关联程度,发现北京与天津之间的系数值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 在构建以北京、天津、河北及全国其他地区为基础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影响力系数模型与感应力系数模型,估算了它们总的系数与各产业的系数,评估了各区域总量及产业的关联程度,发现北京与天津之间的系数值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别,说明它们的产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结构趋同现象,关联特征较为相似。因此,建议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在更大区域内优化考虑,避免同质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影响力系数 产业关联 感应力系数
下载PDF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中国省际贸易分析
6
作者 商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34-137,共4页
区域贸易在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从引力模型、边界效应模型和空间互动模型探讨中国省际贸易的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贸易表现出不对称性、空间相关性等特征;地区间的贸易受经济规模影响,无论是贸易输... 区域贸易在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从引力模型、边界效应模型和空间互动模型探讨中国省际贸易的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贸易表现出不对称性、空间相关性等特征;地区间的贸易受经济规模影响,无论是贸易输出地还是输入地,都会对贸易产生积极作用;地理距离依然是阻碍区域贸易的主要因素,邻近地区间贸易更为活跃,但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空间关联 引力模型 空间互动模型
下载PDF
区域间投入产表的研制方法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小敏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第12X期39-42,共4页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是现代区域性经济问题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文章梳理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总结构建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方法,为下一步构建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打下基础。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 引力模型
下载PDF
中国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7
8
作者 石敏俊 金凤君 +2 位作者 李娜 赵曌 金少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3-603,共11页
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最能精确刻画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彼此关联关系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源泉。依据我国宏观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资料,对20世纪末各个地区产业增长的驱动力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经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不同地区产业发展... 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最能精确刻画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彼此关联关系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源泉。依据我国宏观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资料,对20世纪末各个地区产业增长的驱动力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经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不同地区产业发展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市场驱动力发生了巨大变化,沿海地区大部分产业已经形成了以非本地市场为动力的发展格局,60%以上的产业对非本地市场的依存度在50%以上,而内陆广大地区,其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其本地市场。这种巨大的差异导致了产业发展潜力的差异和地理集中度的变化,导致许多产业向沿海集中。这种态势也预示着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在产业竞争力培育与市场拓展方面面临较大挑战,也是必须给予政策扶持的重点。此外,从国际贸易角度看,沿海地区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已经达到相对水平,国际市场的变动将直接冲击这一地区产业的发展,或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空间市场依存 区外市场依存度 区域发展驱动力 地区经济格局
下载PDF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高菠阳 李俊玮 刘红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N区域间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对区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量、转移路径进行测算,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效应,并通过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的对比研究将产业转移...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N区域间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对区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量、转移路径进行测算,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效应,并通过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的对比研究将产业转移类型区划分为综合增长型、优化调整型、适当保留型和综合转出型四种类型,根据实证研究对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分为宏观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地区产业政策、市场核心因子等四个方面,为定量化研究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路径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电子信息
原文传递
我国会展业区域关联效应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铁成 刘力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RI0),能够揭示我国会展业区域关联效应的演化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会展业经济拉动效应和产品供给效应均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2002年~2007年,会展业区域和区域间经济拉动效应均呈下降态势,而区域和... 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RI0),能够揭示我国会展业区域关联效应的演化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会展业经济拉动效应和产品供给效应均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2002年~2007年,会展业区域和区域间经济拉动效应均呈下降态势,而区域和区域间产品供给效应均呈明显上升态势;我国中西部地区会展业经济拉动效应强于东部地区,但是却呈下降态势,而东部地区则呈上升势头;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会展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开放程度、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等是我国会展业区域关联效应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业 区域产业关联 区域间产业关联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基于改进的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被引量:101
11
作者 黎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67,共16页
在借鉴全球价值链研究思路及方法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国家价值链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改进及对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解,进一步构建了国家价值链的定量分析工具,以此对中国的国家价值链分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 在借鉴全球价值链研究思路及方法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国家价值链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改进及对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解,进一步构建了国家价值链的定量分析工具,以此对中国的国家价值链分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价值链分工整体发展,但同时推动了各区域国家价值链参与度的提升。中国大体形成了西部地区占据上游、中部地区位居中游、沿海地区位居下游的国家价值链分工格局。沿海地区的国家价值链参与度、国家价值链定位及国家价值链收益率均低于内陆地区,只是通过大规模生产进行较为低级的国内资源整合。因而,构建和提升国家价值链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转型和沿海地区的优势重塑,包括更加重视国内市场的培育,更加重视民营企业的成长,更加重视外资结构调整,更加重视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价值链分工 国家价值链参与度 国家价值链定位 国家价值链 收益率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原文传递
疫情初期湖北省应急响应对区域经济系统后向关联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杨丽娇 王信歌 蒋新宇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8-204,226,共8页
以混合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Mixed IRIO Model)为基础,利用官方产业生产指标及湖北省城市出行强度估算疫情初期湖北省行业经济损失,并将其作为冲击变量,设置两种情景研究疫情初期湖北省应急响应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后向关联影响。主要研究结... 以混合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Mixed IRIO Model)为基础,利用官方产业生产指标及湖北省城市出行强度估算疫情初期湖北省行业经济损失,并将其作为冲击变量,设置两种情景研究疫情初期湖北省应急响应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后向关联影响。主要研究结论:①从产业关联角度分析,湖北省生产停滞对其他省份的后向关联效应,主要集中在基础性能源行业和流通服务行业。其中,与制造业损失关联较强的行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煤炭采选产品”及“金属矿采选产品”;与居民生活服务等第三产业损失关联较强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及“金融”。②从地域关联角度分析,山西、内蒙古、陕西、黑龙江、辽宁等省份与湖北省产业后向关联度较强,经济依存度较高,受湖北省应急响应产能下降的间接波及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应急响应 后向关联效应 损失评估 混合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生产分割、区域间贸易与CO_2排放:基于IRIO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忠秀 闫云凤 裴建锁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7,共11页
当前,国际生产分割快速发展,传统的生产者责任污染排放核算面临挑战,消费者责任核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际上,一国内部地区间的生产分割程度较之国际更高,地区间贸易隐含碳研究却相对较少。数据可得性较差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 当前,国际生产分割快速发展,传统的生产者责任污染排放核算面临挑战,消费者责任核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际上,一国内部地区间的生产分割程度较之国际更高,地区间贸易隐含碳研究却相对较少。数据可得性较差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利用半官方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辅以海关数据,调整加工贸易影响;并基于改进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生产分割下地区间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而,提出拓展的"碳排放要素"HOV模型,预测隐含碳的净流向。模型证实,各区域"生产碳排放"与"消费碳排放"之差,等于各区域"隐含碳净流量",生产碳排放可由消费碳排放与隐含碳净流出加总得到。实证结果显示:京津区域、东部沿海区域等经济发达区域的消费碳排放大于生产碳排放,它们是隐含碳净流入地区;而东北区域、西南区域等地区是隐含碳净流出地区,即地区发展中高排放产业转移造成的污染转移多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表明地区间碳排放转移差异巨大,这增加了碳排放交易的难度和不确定性。2002年和2007年"碳排放要素"HOV模型的预测成功率分别为75%和89%,该结果与以往对于国家层面研究相比,理论与实证相符程度更高,说明一国内部各区域更接近HOV模型的经典假设。对各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结果显示,多数地区的资本形成是消费碳排放的主因,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对2002年和2007年两个时点的比较发现,各地区的消费碳排放本地市场效应明显,但随着时间在逐步减弱,意味着地区环境政策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区际贸易。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分割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贸易隐含碳 生产者责任 消费者责任
原文传递
陕西省虚拟水产业配置及省际贸易时空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宁 董小刚 +5 位作者 钟耀 崔家宝 王风初 陈洁 张小芳 曹建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2,共7页
为促进陕西省及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基于虚拟水理论及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典型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17年陕西省三次产业用水系数、虚拟水量以及该省与全国其他各省... 为促进陕西省及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基于虚拟水理论及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典型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17年陕西省三次产业用水系数、虚拟水量以及该省与全国其他各省份间的虚拟水贸易量,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探究了影响陕西省虚拟水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陕西省虚拟水产业间的配置特征,建立陕西省与其他省份的虚拟水贸易网络。结果表明:(1)陕西省第一产业的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均大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三次产业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都呈减小趋势,说明该省用水效率不断提高。(2)第一、第二产业是陕西省虚拟水供给的主要产业,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口、城镇化率、粮食产量、钢铁产量、建筑业总产值等是影响该省第一、第二产业虚拟水供给的主要因素。(3)陕西省70%以上的虚拟水供本省使用,输向外省份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东部沿海及京津冀地区,且以第一产业输出为主;该省虚拟水输入量的90%以上来源于第二、第三产业,主要输入来源为我国华东、华南、华北、东北等经济相对较发达省份。(4)省际虚拟水贸易中,陕西省长期保持净输入状态;与实际水资源拥有量相比,四川、辽宁、吉林等省份与陕西省的虚拟水净贸易不合理。陕西省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省际贸易网络,促进虚拟水和实体水的时空匹配程度,这对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虚拟水贸易 产业结构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特征研究——基于增加值与劳动生产率的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铁成 刘力 《旅游论坛》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相对于会展业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关于中国会展业自身发展特征与规律的定量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对增加值与劳动生产率的研究,能够加深对中国会展业的认识。依据由国家商务部发布的中国会展业产值和会展业就业人数的总体数据,结合有关... 相对于会展业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关于中国会展业自身发展特征与规律的定量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对增加值与劳动生产率的研究,能够加深对中国会展业的认识。依据由国家商务部发布的中国会展业产值和会展业就业人数的总体数据,结合有关机构对中国各省区办展面积和场馆面积的统计资料,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IRIO)模型,就可以估算出中国各省区会展业的增加值规模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从增加值看,中国会展业增加值规模较小,但是增速超过GDP,中西部省区增速尤其突出;省区间会展业增加值差距巨大,东部地区领先优势显著,说明会展业发展与GDP规模高度正相关。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会展业的就业拉动效应较强,但是对税收的直接贡献度不高;各省区会展业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持续性变化特征,更多的是与偶发因素相关。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具有地域不平衡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业 增加值 劳动生产率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中国 省区
下载PDF
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发展策略研究——基于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关联的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铁成 刘力 《产业经济评论》 2015年第2期81-89,共9页
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自2010年首次提出以来,经历了三次调整。从现有文献看,政府选择战略性主导产业的依据,主要是产业发展现状。文章试图通过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演变,以及与主导产业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探讨其选择的学理基础及... 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自2010年首次提出以来,经历了三次调整。从现有文献看,政府选择战略性主导产业的依据,主要是产业发展现状。文章试图通过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演变,以及与主导产业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探讨其选择的学理基础及主要发展策略。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在广州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发展壮大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使广州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化;第二,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与广州现阶段主导产业部门有较大的重合性,说明其选择具有合理性;第三,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发展应坚持集聚化和融合化的基本策略。此外,这是一次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RIO)运用于城市主导产业研究的具体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RIO) 广州
下载PDF
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基于河南与其他地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商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9,共6页
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会产生多种影响,具体表现为三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包括自反馈和互反馈)。三种效应中乘数效应是核心,通过列昂惕夫逆这一"放大器"的传导,产生了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导致自反馈和互反馈效应。笔... 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会产生多种影响,具体表现为三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包括自反馈和互反馈)。三种效应中乘数效应是核心,通过列昂惕夫逆这一"放大器"的传导,产生了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导致自反馈和互反馈效应。笔者利用两地区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验证了这一传导机制的作用和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三种效应因传导路径的远近依次递减,同时也受行业和区域经济规模影响,表现出不同特点。差别巨大的区域间的产业关联并非呈现一边倒现象,在适当的制度安排下,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可以获得更多的双边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乘数效应 溢出效应 反馈效应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全产业链“结对子”帮扶湖北省路径选择
18
作者 肖宏伟 尹伟华 《中国物价》 2020年第12期14-17,共4页
湖北省是重要的农业、制造业生产基地,是我国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的冲击较大,2020年上半年湖北省的GDP同比下降19.3%,降幅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7个百分点,亟须其他兄弟省份对其进行产业链"结对子"... 湖北省是重要的农业、制造业生产基地,是我国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的冲击较大,2020年上半年湖北省的GDP同比下降19.3%,降幅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7个百分点,亟须其他兄弟省份对其进行产业链"结对子"帮扶。本文运用最新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全产业链帮扶湖北进行了产业选择和省份匹配。总的来看,全产业链"结对子"帮扶湖北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河南、浙江、广东等地。建议从"全国层面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全产业链协同;湖北省编好产业链分布图,推动全产业链对接;兄弟省份积极帮扶湖北,推动全产业链结对"三个维度着力,推动湖北省全产业链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全产业链结对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产业链分析的长三角地区CO_(2)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蓥 黄成 +2 位作者 邢贞成 刘逸凡 王海鲲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1年第6期50-60,共11页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区域之一,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CO_(2)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一个重要挑战。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长三角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省市间贸易引致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区域之一,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CO_(2)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一个重要挑战。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长三角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省市间贸易引致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转移特征和变化趋势。同时,运用产业关联系数法,从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双重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减缓CO_(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键行业。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的SO_(2)、PM_(2.5)排放总量表现为消费端大于生产端,CO_(2)、NOx排放总量表现为生产端大于消费端。安徽省总体呈现为长三角地区贸易的SO_(2)、NOx与PM_(2.5)排放净调出地,而上海与浙江表现为多数污染物排放净调入地。CO_(2)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前向减排的关键行业为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安徽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可以通过生产端技术革新和能源结构优化来促进减排;CO_(2)与大气污染物后向协同减排的关键行业为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建筑业等,对于这些行业,调整消费结构是有效的减排措施。为更好地制定长三角地区减排与污染防治政策,应当综合考虑行业减排、协同减排等,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达到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产业关联 排放转移 二氧化碳 大气污染物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与经济关联的完全碳排放强度重新测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堃 姜明栋 王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8-316,共9页
尽管已有研究在测度完全碳排放强度时已经考虑了省际间的碳排放关联,但由于忽视经济关联,可能导致测算结果出现偏差。基于该问题,同时考虑区域间碳排放与经济的双重关联,使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重新测度2010和2015年中国省际完全碳排... 尽管已有研究在测度完全碳排放强度时已经考虑了省际间的碳排放关联,但由于忽视经济关联,可能导致测算结果出现偏差。基于该问题,同时考虑区域间碳排放与经济的双重关联,使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重新测度2010和2015年中国省际完全碳排放强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碳减排成效显著,各地区完全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26.25%;从空间分布看,2010和2015年,完全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地区分别为山西和内蒙古,最低的地区均为北京;但是,从对外带动强度看,内蒙古不仅低于北京,也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直接碳排放强度和按照传统方法测算的完全碳排放强度相比,考虑碳排放与经济双重关联的完全碳排放强度测算和使用,不但可以避免隐含碳问题对强度测度的干扰,同时能够实现碳排放控制从属地范围向属地行为约束的转变,有助于实现全国整体的碳排放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关联 经济关联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