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多区域防洪的珠江流域水库群协同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辉辉 李媛媛 +1 位作者 黄锋 刘永琦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0期27-34,共8页
珠江流域洪水组成与遭遇复杂多变,防洪保护对象多而分散,且兼顾供水、生态、发电、航运、库区安全等多种任务,水库群防洪调度面临多区域、多目标协同调度技术难题。以位于西江、北江、东江上的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防洪格局和防洪任... 珠江流域洪水组成与遭遇复杂多变,防洪保护对象多而分散,且兼顾供水、生态、发电、航运、库区安全等多种任务,水库群防洪调度面临多区域、多目标协同调度技术难题。以位于西江、北江、东江上的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防洪格局和防洪任务阐明了水库群多区域协同防洪的调度节点和角色定位,提出了嵌套式多维属性的模型功能结构,构建了珠江流域水库群多区域协同防洪调度模型。以流域防洪极为不利的2005年6月中下游型大洪水为例进行流域水库群防洪调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龙滩水库加大拦蓄,岩滩水库、百色水库、西津水库、飞来峡水库等西江、北江水库群协同调度,可将西江梧州站洪峰流量削减至安全泄量50 400 m^(3)/s以下,较原设计调度方案多削减3 200 m^(3)/s,将三角洲思贤滘(马口+三水)断面洪峰削减至62 700 m^(3)/s,较原设计调度方案多削减4 500 m^(3)/s,有效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防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防洪调度 嵌套式多维属性模型 珠江水库群 粤港澳大湾区 防洪安全
下载PDF
太湖设防水位变化对区域防洪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毛颂平 张舒羽 孙大勇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10期51-55,共5页
太湖位于太湖流域中心位置,是流域的洪水集散地,其设防水位是评判流域防洪形势的重要特征水位之一,也是部署流域防汛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的流域性洪水中,太湖水位多次突破原设防水位,对区域防洪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采用太湖流... 太湖位于太湖流域中心位置,是流域的洪水集散地,其设防水位是评判流域防洪形势的重要特征水位之一,也是部署流域防汛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的流域性洪水中,太湖水位多次突破原设防水位,对区域防洪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采用太湖流域河网一维水量水质模型,分析研究太湖设防水位的变化对区域防洪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设防水位与上游区域洪水位呈正相关,与下游区域洪水位呈负相关。太湖设防水位的升高,使得上游区域超特征水位的幅度和历时逐渐增大,特别是对湖西区和长兴平原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太湖流域 设防水位 区域防洪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阳澄淀泖区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钟桂辉 刘曙光 +1 位作者 胡子琛 张枭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9-14,共6页
阳澄淀泖区属于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河湖密布,地势低洼。为了抵御洪水,区域内建成大小联圩366个,约占总面积的50%。圩区建设是平原河网低洼地区的重要防洪排涝措施,但随着圩区规模的扩大、防洪排涝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骨干河道洪水位上... 阳澄淀泖区属于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河湖密布,地势低洼。为了抵御洪水,区域内建成大小联圩366个,约占总面积的50%。圩区建设是平原河网低洼地区的重要防洪排涝措施,但随着圩区规模的扩大、防洪排涝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骨干河道洪水位上升,对区域防洪产生重要影响。以实测资料和圩区现状调查为基础,构建了能反映现状河网、圩区分布、圩区调度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影响。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对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的影响分析可为阳澄淀泖区的洪水计算、防洪规划、圩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工程 水动力模型 圩区排涝 区域防洪 阳澄淀泖区
下载PDF
基于SWMM的区域防洪排涝设施布局优化模型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俊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3期131-134,138,共5页
为了实现对区域防洪排涝设施布局优化,建立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的区域防洪排涝设施布局优化模型,采集暴雨洪水的流量监测结果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结构和区域载荷分析的方法,对区域防洪排涝设施布局按换算截面法和受力平衡度进行力... 为了实现对区域防洪排涝设施布局优化,建立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的区域防洪排涝设施布局优化模型,采集暴雨洪水的流量监测结果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结构和区域载荷分析的方法,对区域防洪排涝设施布局按换算截面法和受力平衡度进行力学参数分析,结合SWMM模型的底层数据库设计以及大数据信息管理技术,实现区域防洪排涝设施布局优化。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区域防洪排涝设施布局设计的防洪能力较好,结构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区域防洪排涝设施 塑性围岩剪胀效应 加固区 布局优化
下载PDF
区域防洪排涝信息系统的设计
5
作者 邹乃飞 刘岩 关春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2年第2期57-57,共1页
提出了区域防洪的概念 ,设计了防洪信息系统。其功能可在图形环境下实现 ,利用文本显示、图形显示、图象显示及相互配合的形式达到信息完整、功能实用、操作简捷、从而使防洪指挥者迅速获取情况 。
关键词 区域防洪 信息系统 防汛 设计
下载PDF
基于安全裕度理论的太湖流域北部城市排涝与区域防洪标准衔接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曦亭 王磊之 +3 位作者 王银堂 李伶杰 胡庆芳 揭仕青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提出了基于水位安全裕度理论的太湖流域北部城市排涝与区域防洪标准衔接方法,剖析现状城市排涝与区域防洪标准的衔接性,并通过不同标准组合方案的试算,分析了区域和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变化对关键断面出入水量的影响,并基于水位安全裕度评... 提出了基于水位安全裕度理论的太湖流域北部城市排涝与区域防洪标准衔接方法,剖析现状城市排涝与区域防洪标准的衔接性,并通过不同标准组合方案的试算,分析了区域和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变化对关键断面出入水量的影响,并基于水位安全裕度评估方法提出了相衔接的城市排涝标准与区域防洪标准设计组合。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太湖流域北部区域防洪与城市排涝标准基本具备抵御5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但城市、区域层面防洪排涝能力与需求表现出不衔接,表现为城市内部水位远低于防洪设计水位,而区域水位则接近甚至超出防洪设计水位,防洪能力略显不足;不同区域防洪标准提升导致的外排格局变化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武澄锡虞区、阳澄淀泖区防洪能力提升通过扩大向长江泄洪实现,湖西区则通过扩大向太湖泄洪实现;限制城市大包围外排水量对缓解城市外部区域防洪压力的效果有限;太湖流域北部50年一遇区域防洪标准与20年一遇城市排涝标准是相衔接的标准设计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衔接 安全裕度 区域防洪 城市排涝 水文水动力模型 太湖流域
下载PDF
面向多区域防洪的长江上游水库群协同调度模型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向阳 丁毅 +1 位作者 邹强 李安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3,79,共9页
长江上游水库群是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水库所在河流、川渝河段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任务。长江流域面积广大,水系众多,洪水地区组成与遭遇十分复杂,防洪需求众多,防洪对象分散,且要兼顾发电、航运、供水、生态、... 长江上游水库群是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水库所在河流、川渝河段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任务。长江流域面积广大,水系众多,洪水地区组成与遭遇十分复杂,防洪需求众多,防洪对象分散,且要兼顾发电、航运、供水、生态、库区安全等多种因素,水库群防洪调度面临大规模、多区域、多层次等协同调度技术难题。以长江上游25座控制性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防洪格局和防洪任务将水库群防洪调度划分为核心、骨干和群组水库,阐明了水库群多区域协调防洪的调度节点和角色定位,提出了兼顾"时-空-量-序-效"多维属性的模型功能结构,构建了长江上游水库群多区域协同防洪调度模型,并在长江流域防洪调度形成示范应用,以挖掘长江上游水库群防洪调度潜力,进而提升长江流域防洪调度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调度 区域防洪 模型研究 长江上游水库群 长江防洪体系
下载PDF
滨江地区通江口门规模对区域防洪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宋凯璇 毕忠飞 +2 位作者 尹文昊 马琴 刘俊 《水力发电》 CAS 2022年第7期7-12,33,共7页
为探究通江口门规模对滨江地区区域防洪的影响,以张家港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区域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通过设置连通水系、扩建闸门及新增排水泵站三类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各片区的最高水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水系、扩建通... 为探究通江口门规模对滨江地区区域防洪的影响,以张家港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区域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通过设置连通水系、扩建闸门及新增排水泵站三类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各片区的最高水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水系、扩建通江口门及新增不同规模的排水泵站,能够有效降低该区域在遭遇100年一遇降雨时的河道最高水位,减轻了区域防洪的压力。研究成果对合理布设城市防洪工程、提高城市防洪能力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江地区 感潮河网 通江口门规模 MIKE 11 区域防洪
下载PDF
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影响之我见 被引量:2
9
作者 吕荣 钱冠群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第9期18-19,共2页
圩区的治理对当地农业的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区域防洪排涝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此,相关的单位在进行圩区治理的时候要保证圩区治理的效果和质量,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圩区的作用。通过圈圩筑堤的方法来实现圩区的治理是最... 圩区的治理对当地农业的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区域防洪排涝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此,相关的单位在进行圩区治理的时候要保证圩区治理的效果和质量,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圩区的作用。通过圈圩筑堤的方法来实现圩区的治理是最常见的方法,但是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还是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圩区治理的效果和质量。只有保证圩区治理的质量,才能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影响的相关问题,希望可以给圩区治理带来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区治理 区域防洪和排涝 影响
原文传递
区域性防洪排涝安全现状与解决对策——以杭州市钱江新城为例
10
作者 叶利伟 周益安 《水利发展研究》 2010年第6期39-43,51,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城市公共安全引起高度重视,诸多城市投入巨额资金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外江洪(潮)水等"外患"问题基本解决,如何提高解决区域内或地块性"内涝"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城市公共安全引起高度重视,诸多城市投入巨额资金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外江洪(潮)水等"外患"问题基本解决,如何提高解决区域内或地块性"内涝"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文结合浙江省杭州市钱江新城遭遇"罗莎"强台风暴雨侵袭后的影响,就水利工程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如何利用现有设施与加大排涝设施投入、合理采取非工程措施、改善行洪排涝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防洪排涝 洪涝灾害 防灾减灾 浙江省杭州市
下载PDF
某产业园区起步区水系调整对防洪安全影响研究
11
作者 秦民 胡雁 吴娱 《市政技术》 2021年第10期181-189,共9页
城市水系调整易受城市规划布局和地块开发的影响。为保证城市区域能够安全有效地防洪排涝,保证水系运行畅通,需论证现状水系和规划水系对区域防洪排涝的影响。以河源市某产业园区起步区为例,通过构建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对现状水... 城市水系调整易受城市规划布局和地块开发的影响。为保证城市区域能够安全有效地防洪排涝,保证水系运行畅通,需论证现状水系和规划水系对区域防洪排涝的影响。以河源市某产业园区起步区为例,通过构建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对现状水系和规划水系的防洪排涝能力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合理的水系调整方案。研究表明:对有景观要求的园区河道,上、下游均宜规划建设可控性水工建筑物,通过闸门、泵站联合调度,实现亲水、防洪、排涝等基本要求;慎重对待填埋天然水系和新开挖河道的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调整 区域防洪排涝 水系平面布局 调度运行策略
下载PDF
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防洪排涝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丽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4年第7期7-10,共4页
根据经济合作区所在区域的洪水特性、历史洪灾情况及成因、地形条件,并结合经济合作区的总体规划,考虑了4种防洪排涝方案,经比较分析,最终方案选取了回水堤方案,并汲取了其他方案的优点,为经济合作区的分期建设发展拟定了一个具有弹性... 根据经济合作区所在区域的洪水特性、历史洪灾情况及成因、地形条件,并结合经济合作区的总体规划,考虑了4种防洪排涝方案,经比较分析,最终方案选取了回水堤方案,并汲取了其他方案的优点,为经济合作区的分期建设发展拟定了一个具有弹性的防洪排涝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防洪排涝 方案研究 顺德清远
下载PDF
关于加强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
13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2年第2期36-39,共4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中发[1998)15号),加快太湖流域防洪建设,我部对太湖流域防洪建设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召开了专家座谈会进行论证,征求了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中发[1998)15号),加快太湖流域防洪建设,我部对太湖流域防洪建设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召开了专家座谈会进行论证,征求了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提出了《关于加强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防洪建设 流域防洪 骨干工程 水资源利用 区域防洪 城市防洪 综合治理 地面沉降 防洪标准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梅溪洪濑段桥梁雍水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蒋卫威 鱼京善 +2 位作者 陈寅生 刘艳民 姜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6-785,共10页
为探究桥梁雍水与桥洞堵塞对洪泛区淹没情况的贡献,以山区河道梅溪洪濑段上的8座桥梁为例,借助FLOW3D模型构建精细化三维河道与桥梁模型。模型经过验证,模拟值的绝对误差平均值小于0.05 m,Nash系数大于0.77,表明模拟结果良好。分别计算... 为探究桥梁雍水与桥洞堵塞对洪泛区淹没情况的贡献,以山区河道梅溪洪濑段上的8座桥梁为例,借助FLOW3D模型构建精细化三维河道与桥梁模型。模型经过验证,模拟值的绝对误差平均值小于0.05 m,Nash系数大于0.77,表明模拟结果良好。分别计算各桥不同重现期下的雍水值,模拟桥洞堵塞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上游桥梁雍水值大部分大于下游桥梁点位;七号桥的雍水影响最大,在20 a、50 a和100 a重现期,对桥前洪泛区最大淹没水深的贡献比分别达到15.1%、18.5%与22.7%;桥孔堵塞程度增加的比例与桥前水位增量基本呈线性关系;相对于50 a无堵塞的情况,七号桥堵塞20%对桥前洪泛区最大淹没水深的贡献比又增加了21%,桥前平均水位甚至大于100 a无堵塞的洪水水位。本研究可以为梅溪洪濑段实际桥梁安全防护与河道沿岸洪泛区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壅水 FLOW3D 山区河道 桥洞堵塞 区域防洪
下载PDF
水库除险加固与运行管护 吉林磐石: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 全面提升小型水库管理水平 被引量:1
15
《吉林水利》 2021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自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磐石市始终以全面提升小型水库管理水平为目标,不断强化小型水库的运行管护,充分发挥小型水库在区域防洪、农田灌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2020年11月,磐... 自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磐石市始终以全面提升小型水库管理水平为目标,不断强化小型水库的运行管护,充分发挥小型水库在区域防洪、农田灌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2020年11月,磐石市正式被水利部公布为全国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具体工作做法:搭建一套市级统管的组织架构磐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组织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库 区域防洪 水库除险加固 磐石市 领导小组 农田灌溉 体制改革 运行管护
下载PDF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水利重点工程巡礼之四
16
《江苏水利》 2015年第10期52-53,共2页
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位于太湖流域无锡市和常州市结合部,从长江沿新沟河现有河道拓浚至石堰后分成东、西两支,东支接漕河至五牧河,通过地涵穿越京杭运河后,在北直湖港西侧平地开河,通过地涵穿锡溧漕河与南直湖港相接,疏浚南直湖港与太湖... 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位于太湖流域无锡市和常州市结合部,从长江沿新沟河现有河道拓浚至石堰后分成东、西两支,东支接漕河至五牧河,通过地涵穿越京杭运河后,在北直湖港西侧平地开河,通过地涵穿锡溧漕河与南直湖港相接,疏浚南直湖港与太湖相连;西支接三山港,平交穿越京杭运河,疏浚武进港至太湖,河道全长97.47千米。工程主要任务为:改善太湖水环境和提高流域、区域防洪除涝能力,增加流域洪(涝)水北排长江的能力,减少进入太湖的污染负荷,改善梅梁湖湖区水质,增强太湖西北部湖湾有序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水环境 湖港 污染负荷 工程水利 区域防洪 梅梁湖 武进 石堰 重点工程 北直
下载PDF
“五水共治”下“四位一体”的创新之路
17
作者 宋肖锋 《杭州》 2014年第5期21-21,共1页
"五水"之中有两项治水工作是城管委牵头的,一项是防涝水,一项是抓节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们积极行动、明确工作目标、推进项目落地、制定作战地图,走出了一条"五水共治"下依法行政、全民共管、科技创新、文化治理"四... "五水"之中有两项治水工作是城管委牵头的,一项是防涝水,一项是抓节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们积极行动、明确工作目标、推进项目落地、制定作战地图,走出了一条"五水共治"下依法行政、全民共管、科技创新、文化治理"四位一体"的创新改革之路。依法行政,走政府治理之路。在这场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水共治"行动中,市城管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杭改十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位一体 节水工作 防洪排涝 创新改革 节约用水 区域防洪 排涝工程 生态治理 排放污水 泥浆管
下载PDF
徐州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思路及看法
18
作者 段丽知 《治淮》 2015年第8期46-47,共2页
我国中小河流数量多、分布广。除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江河外,全国范围内分布有众多的中小河流,且大多分布在重要城镇及农村广大地区。我国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约1700多条,流域面... 我国中小河流数量多、分布广。除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江河外,全国范围内分布有众多的中小河流,且大多分布在重要城镇及农村广大地区。我国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约1700多条,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202条,10万km2以上的21条,20万km2以上的12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防洪建设 河道行洪 河外 防洪标准 防洪减灾 河道治理 河道整治 国家组织 区域防洪
下载PDF
金湖县三河湾水利风景区
19
作者 《江苏水利》 2022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三河湾水利风景区位于淮安市金湖县,规划总面积46.17 km^(2),其中水域面积27.76 km^(2),依托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城区段)而建,属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沿线建有拦河大坝、东西偏泓漫水闸、太平排涝站、石港船闸等水工建筑物,承载着区域... 三河湾水利风景区位于淮安市金湖县,规划总面积46.17 km^(2),其中水域面积27.76 km^(2),依托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城区段)而建,属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沿线建有拦河大坝、东西偏泓漫水闸、太平排涝站、石港船闸等水工建筑物,承载着区域防洪、排涝、调水、灌溉、航运等多重功能。景区以治淮文化为底蕴,以“一带、一环、两核、六区”为格局,打造了水源科普区、滨水生活休闲区、历史文化游览区、水利设施展示区、农业水利体验区、生态保护区等六大特色功能区,内有柳树湾公园、荷花广场、三河风光带、镇水铁牛等自然人文景点,其中长达12.7 km的淮河入江水道三河段,水柳相依,景色如画。“淮水风韵、湾在金湖”,金湖三河湾水利风景区犹如镶嵌在苏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承载着无限的悠悠水乡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淮河入江水道 拦河大坝 水利设施 排涝站 区域防洪 生态保护区 治淮
下载PDF
成都市 加强绿地系统规划
20
《南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5年第5期19-,共1页
日前,《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炉。按照规划,到2020年,成都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指标标准,广大市民将享有布局合理、绿量适宜、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日前,《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炉。按照规划,到2020年,成都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指标标准,广大市民将享有布局合理、绿量适宜、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构架形成的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针对市域重要河流水系,制定了"绝对生态控制区"和"建设控制区"两级保护的措施。其中在绝对生态控制区,尽量以植被缓坡代替人工砌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国家生态园林 河流水系 城市绿化 公园绿地 指标标准 湿地系统 区域防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