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眼区穴常见意外情况防治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光 李萍 《江西中医药》 1994年第S2期107-108,共2页
针刺眼区穴常见意外情况防治杨光,李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D0I93)关键词眼区穴;针刺意外;防治1预防对于眼区穴施针之操作者,应注意如下问题:①有扎实的基本功,除针灸理论外应熟悉眼部解剖和掌握一定的眼科临床知... 针刺眼区穴常见意外情况防治杨光,李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D0I93)关键词眼区穴;针刺意外;防治1预防对于眼区穴施针之操作者,应注意如下问题:①有扎实的基本功,除针灸理论外应熟悉眼部解剖和掌握一定的眼科临床知识。②选用针具以细为佳,我们体会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穴 针刺意外 防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蔡佩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2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本院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7例主要采取常规性的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18例主...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本院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7例主要采取常规性的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18例主要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热敏灸 针刺眼区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针刺头皮生殖区穴治疗痛经50例
3
作者 孙景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5-325,共1页
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头皮生殖区治疗痛经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3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年;未婚41例,已婚9例.
关键词 针刺头皮生殖区穴 针刺疗法 痛经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针刺手足叉区穴治疗肝阳上亢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榕 祝永驰 李心沁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第5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手足叉区穴对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和疗效机制。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手足叉区穴,隔日1次,7次为1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 目的:探讨针刺手足叉区穴对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和疗效机制。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手足叉区穴,隔日1次,7次为1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常规针刺降压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和中医证候积分评估降压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诊室舒张压和24 h动态舒张压均下降,且治疗组改善患者舒张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降压疗效总体有效率为86.68%,对照组为73.33%;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手足叉区穴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确切,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改善患者眩晕、头痛,焦虑、失眠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期高血压 肝阳上亢 针刺 手足叉区穴
下载PDF
浅析彭静山眼针取穴分区定位与眼眶穴位相关性及异同
5
作者 刘通 邵妍 王鹏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挖掘整理彭静山眼针疗法八区十三穴分区定位及眼针治疗疾病的古籍、文献,系统评价眼针疗法的临床疗效、分区定位原则、取穴原则,明晰其与眼眶周围穴位的相关性,辨析异同。方法通过数据库挖掘整理分析,归纳眼针疗法相关文献,总结眼... 目的挖掘整理彭静山眼针疗法八区十三穴分区定位及眼针治疗疾病的古籍、文献,系统评价眼针疗法的临床疗效、分区定位原则、取穴原则,明晰其与眼眶周围穴位的相关性,辨析异同。方法通过数据库挖掘整理分析,归纳眼针疗法相关文献,总结眼周腧穴,如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的定位、主治功能与眼针十三穴的异同。分析眼针十三穴中与体针腧穴位置相近的解剖定位区别、主治功能区别,为眼针疗法取穴分区提供文献依据。以眼针穴区治疗作用与眼眶周围体针治疗作用进行分类,将其治疗作用分两方面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眼周腧穴针刺位置与眼针十三穴针刺位置重复,眼针扩大了眼周腧穴的治疗范围,推测可验证眼针疗法理论“眼针八区十三穴络脑通脏腑”相一致,以期望能为眼针治疗中风、疼痛等疾病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十三 睛明 攒竹 丝竹空 瞳子髎
下载PDF
试论眼针穴区与八卦的关系
6
作者 王慧来 海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183,共4页
眼针分区定穴的理论基础是基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八卦和八廓是眼针分区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眼针发展经历了3个方案,从第一方案到第二方案——穴区位置由双眼不对称改进为对称;从第二方案到第三方案——穴区位置改进了22.5°... 眼针分区定穴的理论基础是基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八卦和八廓是眼针分区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眼针发展经历了3个方案,从第一方案到第二方案——穴区位置由双眼不对称改进为对称;从第二方案到第三方案——穴区位置改进了22.5°的偏差。为探究眼针穴区偏差22.5°的原因,作者追溯了后天八卦的渊源与内涵,拟在厘清眼针穴区与八卦的关系。通过查阅先、后天八卦图,太极图与八卦位置的关系,八卦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分析八卦与中医学的内在联系,将乾宫八卦与后天八卦相结合,从而厘清眼针与八卦的关系。后天八卦在三维空间中是立体的、动态的,在对应人体时也需要重新定位。现行眼针国标的穴区划分更符合《易经》《内经》的理论以及后天八卦在眼区的特点——为离下坎上的后天八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卦 眼针疗法 眼针 易经
下载PDF
眼针穴区与眼周腧穴的区别和联系
7
作者 张天一 海英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16-620,共5页
眼针疗法适应症广泛,尤擅于中风、眩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但目前对眼针疗法的研究大部分只是针对眼针的理论阐释,治疗疾病范围和针刺疗效情况等方面,缺乏与眼周腧穴的比较和联系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分别从经络理论... 眼针疗法适应症广泛,尤擅于中风、眩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但目前对眼针疗法的研究大部分只是针对眼针的理论阐释,治疗疾病范围和针刺疗效情况等方面,缺乏与眼周腧穴的比较和联系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分别从经络理论,定位主治,针刺手法和现代研究四方面进行分析眼针穴区与眼周腧穴的区别与联系,为眼针结合眼周腧穴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周腧 眼针 位定位
下载PDF
王莉莉五线三区十二穴定位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经验介绍
8
作者 宣子奇 王徐刚 +3 位作者 盛书婕 张珊珊 张婉婉 王莉莉(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介绍王莉莉主任医师运用独创的五线三区十二穴定位法治疗非特异下腰痛的临床经验。王莉莉认为,非特异性下腰痛除腰部症状外常合并臀部或下肢放射痛及活动受限等表现,以经络循行路线来看,其与督脉、少阳经、太阳经经筋致病关联最为密切... 介绍王莉莉主任医师运用独创的五线三区十二穴定位法治疗非特异下腰痛的临床经验。王莉莉认为,非特异性下腰痛除腰部症状外常合并臀部或下肢放射痛及活动受限等表现,以经络循行路线来看,其与督脉、少阳经、太阳经经筋致病关联最为密切。运用五线三区十二穴定位法治疗,可获良效,其取穴具有特点:第一是腧穴的分布及定位,利用现代化解剖知识辅助腧穴定位,改进穴位的定位方式,使得定位更快速精准,患者针感更强,疗效更佳。第二是以体表解剖标志或骨性标志为关键,并结合骨度分寸折量,将相邻穴位分经分部进行对比、定位。第三是在辨病、辨证、辨区基础上五线三区十二穴定位法取穴更加准确,简单易学,有利于提高针灸疗效,便于进一步规范化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五线三十二 经验 定位法 王莉莉
下载PDF
醒神益智针刺疗法配合头部重点穴区推拿对孤独症患儿认知功能、语言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姚玲 姚秀炜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0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醒神益智针刺疗法配合头部重点穴区推拿对孤独症患儿认知功能、语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枣庄市台儿庄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孤独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醒神益智针刺疗法配合头部重点穴区推拿对孤独症患儿认知功能、语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枣庄市台儿庄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孤独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神益智针刺疗法联合头部重点穴位推拿。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及语言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大动作、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管理、社交行为、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语言沟通评分分别为(50.32±12.24)、(64.91±13.15)、(55.46±12.02)、(80.95±13.25)、(70.46±12.02)、(46.12±2.02)、(45.23±2.92)、(48.26±2.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2.78±10.26)、(59.25±11.77)、(49.33±10.21)、(75.03±11.47)、(64.32±10.24)、(36.53±1.97)、(34.98±2.67)及(37.03±3.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采用醒神益智针刺疗法配合头部重点穴区推拿治疗,可提高患儿认知功能及语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醒神益智针刺疗法 头部重点推拿 认知功能 语言能力
下载PDF
针刺顶区头穴线联合痉挛三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研究
10
作者 王久胜 刘玉玲 +1 位作者 张方方 王心羽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1期135-140,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顶区头穴线联合痉挛三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组... 目的:观察针刺顶区头穴线联合痉挛三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及运动功能,检测内收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信号,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71.15%(P<0.05)。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GMFM、FMFM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腱反射评分、肌张力评分、阵挛评分及痉挛指数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内收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内收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BDNF、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BDNF、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顶区头穴线联合痉挛三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儿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及痉挛指数,营养脑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针刺 线 痉挛三针 运动功能 神经因子
下载PDF
彭静山眼针“八区十三穴络脑通脏腑”理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晨阳 王兴阳 +2 位作者 邵妍 王鹏琴 赵曦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3,I0001,共4页
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宗师彭静山教授首创“眼针疗法”,其理论源于王肯堂《证治准绳·目门》记载的眼与脏腑关系及五轮八廓学说。彭静山嫡传弟子王鹏琴教授通过国家973课题及多年临床研究,总结挖掘眼针疗法理论为“眼针八区十三穴... 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宗师彭静山教授首创“眼针疗法”,其理论源于王肯堂《证治准绳·目门》记载的眼与脏腑关系及五轮八廓学说。彭静山嫡传弟子王鹏琴教授通过国家973课题及多年临床研究,总结挖掘眼针疗法理论为“眼针八区十三穴络脑通脏腑”,眼-经络-脑-脏腑紧密联系,眼针通过针刺眼眶周围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40余年,临床疗效确切,中风病及痛症为其优势病种。文章深入探讨分析眼针疗法核心理论,挖掘整理本流派学术思想体系,传承发展流派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十三 脏腑 经络 彭静山
下载PDF
穴区结缔组织在针刺效应启动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疆疆 林小伟 +4 位作者 窦报敏 李艳伟 樊泽至 刘琪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2988-2992,共5页
穴区作为针刺的初始应答部位,是针效的源头。针刺引起穴区微环境的变化是其发挥效应的关键启动环节,阐明针刺的启动机制可进一步推动针刺临床应用。通过对针刺穴区相关基础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针刺后穴区微环境结缔组织的变化与针刺... 穴区作为针刺的初始应答部位,是针效的源头。针刺引起穴区微环境的变化是其发挥效应的关键启动环节,阐明针刺的启动机制可进一步推动针刺临床应用。通过对针刺穴区相关基础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针刺后穴区微环境结缔组织的变化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在针刺效应启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关针刺穴位启动机制的基础研究零散、不系统,针刺穴位启动机制的研究可为针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未来仍有很大深入研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结缔组织 针刺效应 微环境 成纤维细胞 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
下载PDF
头针联合头部重点穴区推拿对孤独症患儿语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亚欣 黄茂 +4 位作者 王欣 智亚茹 石雪萌 任泓瑾 彭婉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132-3136,共5页
目的研究头针联合头部重点穴区推拿对孤独症患儿语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省中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孤独症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组(常规康复训练、头针联合头部重点穴区推拿)... 目的研究头针联合头部重点穴区推拿对孤独症患儿语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省中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孤独症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组(常规康复训练、头针联合头部重点穴区推拿),各30例。比较治疗前、后常规组、联合组认知功能、发育情况及家长生活质量;比较常规组、联合组语言功能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常规组、联合组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联合组ABC、CARS评分均降低,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均升高,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符号表达异常率、语言理解异常率、动作性课题异常率及语言发育迟缓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常规组、联合组家长生命质量指标(QL-Index)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联合组家长QL-Index评分均升高,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联合组患儿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结果均无明显异常。联合组针刺部位轻微胀痛1例,未干预即好转。结论头针联合头部重点穴区推拿可改善孤独症患儿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及发育情况,提升家长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头针 头部推拿 语言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黄学龙对针灸学术的贡献——兼论头皮穴区疗法
14
作者 叶明柱 胡追成 王海丽 《中医文献杂志》 2023年第2期88-92,共5页
本文介绍了黄学龙先生从清末秀才到针灸名家的历程,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屠龙之术》与《针灸疗法与生理作用》之中。黄学龙肯定经络学说对针灸的指导作用,将生理解剖作为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之注脚;认为经脉与大脑之间,“分则为十四,... 本文介绍了黄学龙先生从清末秀才到针灸名家的历程,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屠龙之术》与《针灸疗法与生理作用》之中。黄学龙肯定经络学说对针灸的指导作用,将生理解剖作为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之注脚;认为经脉与大脑之间,“分则为十四,合则都统于大脑”;主张浅针轻灸,不拘泥针刺手法,善用艾灸百会、强间诸穴;创立头皮穴区疗法,其刺激区以百会穴为中心,以督脉(矢状缝上)诸穴为纵行穴区带,脑户、玉枕、脑空为横行穴区带,呈“丄”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学龙 头皮疗法 百会 矢状缝 艾灸 针刺
下载PDF
体针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崔秀芳 赵丽君 +4 位作者 杨延锋 舒晓芳 付茜茜 陈贝贝 刘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0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体针联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早期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采用简... 目的:探讨体针联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早期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量表)、Ashworth肌张力分级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时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时,两组患者FMA量表评分、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Ashworth肌张力分级中的2级占比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时,两组患者1、2级占比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1级占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针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体针 梅花针 叩刺 方氏头针
下载PDF
眼针“八区八穴”与“八区十三穴”眼针疗法对中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威 马贤德 田维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76-79,共4页
目的:比较"八区八穴"取穴眼针疗法与"八区十三穴"取穴眼针疗法对中风病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病房患者群中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中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八区八穴&qu... 目的:比较"八区八穴"取穴眼针疗法与"八区十三穴"取穴眼针疗法对中风病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病房患者群中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中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八区八穴"组和"八区十三穴"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同时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同时,八区八穴组给予眼针治疗,选取主穴取上焦区穴、下焦区穴,配肝胆区穴、肾膀胱区穴,10 min行针1次,针刺20 min。每日1次。八区十三穴组给予眼针治疗,选取主穴取上焦区穴、下焦区穴,配肝区穴、肾区穴,10 min行针1次,针刺20 min。每日1次。以上各组2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期满,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一氧化氮含量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统计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八区十三穴组比较,治疗后的八区八穴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八区十三穴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检测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与八区十三穴组比较,治疗后的八区八穴组患者血清内皮素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显著低于八区十三穴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浓度检测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与八区十三穴组比较,治疗后的八区八穴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浓度显著高于八区十三穴组(P<0.05)。结论:针刺眼针穴区可调节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清中ET-1、CGRP平衡,改善病灶局部血流量。八区八穴取穴法的治疗作用强于八区十三穴取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中风病 十三
下载PDF
心包经“天泉”穴区与心脏相关联系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建梁 陈淑萍 刘俊岭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 :本研究采用电生理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猫心包经“天泉”穴区与心脏联系的途径。方法 :电生理学部分共用健康猫 3 4只 ,乌拉坦 ( 50 0mg/kg)与氯醛糖 ( 50mg/kg,i.p .)混合麻醉 ,用双极铂金丝电极和针灸针分别记录“天... 目的 :本研究采用电生理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猫心包经“天泉”穴区与心脏联系的途径。方法 :电生理学部分共用健康猫 3 4只 ,乌拉坦 ( 50 0mg/kg)与氯醛糖 ( 50mg/kg,i.p .)混合麻醉 ,用双极铂金丝电极和针灸针分别记录“天泉”穴区的皮神经放电和肌电。形态学部分 :共用健康猫 1 0只 ,1 %戊巴比妥钠 ( 40mg/kg,i.p .)麻醉 ,在左侧“天泉”穴区皮神经、肌肉和左侧心下神经、星状神经节分别注射PI(PropidiumIodide)和bB(bisBenzimide)。结果 :依次分别切断脊髓T2 ~C7节段的背根腹根后 ,电刺激猫左心下神经诱发“天泉”穴区肌电和肌皮神经放电反应所需阈值逐渐增大 ,尤以T1 、C8和C7为甚 ;左侧“天泉”穴区皮神经、肌肉内和心下神经、星状神经节内分别注射微量PI与bB后 ,单标及双标神经元也以C7、C8和T1 节段背根节内居多 ,其中C8最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泉” 心脏 心下神经 反应阈值
下载PDF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体表区域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佳敏 沈小雨 +12 位作者 罗丽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张玲 申松希 齐丹丹 朱世鹏 许咏思 嵇波 张露芬 李晓泓 朱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0-904,共5页
目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探讨针刺在调节不同经穴温度变化上的规律与差异,以及针刺是否引起经脉循行线上穴区温度的循经性升高或降低反应。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 目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探讨针刺在调节不同经穴温度变化上的规律与差异,以及针刺是否引起经脉循行线上穴区温度的循经性升高或降低反应。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关元组,每组8只。除等渗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 d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 U只/,将大鼠置于-25℃的低温冰柜中连续受冻5 d,每天4 h,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等渗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等渗盐水,不冷冻。运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的基础温度(针刺前),记录针刺即刻,针刺后5、10、20(取针)、30、40、50、60 min各时间点的温度。结果在即刻至针刺后5 min时,三阴交组及关元组左侧三阴交穴温度显著下降[(-0.56±0.22)℃ vs (-0.48±0.11)℃, P<0.01]、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显著下降[(-0.64±0.21)℃vs (-0.45±0.13)℃,P<0.05];在5~1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0.49±0.35)℃]、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0.18±0.20)℃]均显著性升高(P<0.01);在20~3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较模型组和关元组显著升高[(0.14±0.25)℃,P<0.01];在30~40 min时,三阴交组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0.03±0.11)℃,P<0.01]。各组左侧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三阴交、关元均可调节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变化。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出现同时间段的循经性升温效应。说明针刺后相同经脉上穴区温度具有循经动态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循经性 红外热成像 寒凝证类痛经模型
下载PDF
应用SPECT研究头皮穴区局部浸润麻醉后对电针信号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凡 郭长春 贾少微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43-546,共4页
目的 :探讨和验证腧穴和神经系统的关系。方法 :选择头皮运动区上 1/ 5和中 2 / 5处针刺 ,观察 1小时之内连续接受针刺前、电针和局部浸润麻醉后电针刺激 3次SPECT脑灌注显像。结果 :针刺前见双侧大脑皮层、丘脑、基底节和小脑的血流灌... 目的 :探讨和验证腧穴和神经系统的关系。方法 :选择头皮运动区上 1/ 5和中 2 / 5处针刺 ,观察 1小时之内连续接受针刺前、电针和局部浸润麻醉后电针刺激 3次SPECT脑灌注显像。结果 :针刺前见双侧大脑皮层、丘脑、基底节和小脑的血流灌注和功能基本对称 ;当电针头皮运动区时 ,以对侧丘脑、对侧额叶、对侧顶叶的运动和感觉皮质区增高更为明显 ;而当局部浸润麻醉后再电针时 ,对侧丘脑血流灌注和功能下降。定量分析结果和视觉所见相同。 结论 :①一侧头皮针刺激可以同时改善双侧局部脑血流灌注和功能活动 ;②研究结果支持头皮针刺信号是通过三叉神经传导径路入脑并发挥效应 ;③依据SPECT研究结果尚看不出头穴分区与大脑皮层各功能区存在相应的定位关系 ;④当穴区被局部浸润麻醉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头皮 局部浸润麻醉 电针 信号传导
下载PDF
艾灸增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穴区HSP72和IL-6的表达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慧荣 王乾瑶 +5 位作者 吴焕淦 王茎 周次利 崔云华 周恩华 口锁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745-748,I000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穴区HSP72、IL-6表达,探讨艾灸后穴区HSP72和IL-6的表达是否有变化,如果艾灸后其表达有变化,这种变化与艾灸的刺激量之间是否相关。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加局部刺激制备实验性UC大鼠模型,确...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穴区HSP72、IL-6表达,探讨艾灸后穴区HSP72和IL-6的表达是否有变化,如果艾灸后其表达有变化,这种变化与艾灸的刺激量之间是否相关。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加局部刺激制备实验性UC大鼠模型,确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模型组,艾灸A组,艾灸B组,艾灸C组,每组8只,选取天枢穴施以不同灸量的麦粒灸治疗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治疗结束后,HE染色观察结肠病变区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天枢穴区HSP72和IL-6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病理变化明显;艾灸治疗后,大鼠结肠病理变化明显改善。(2)造模后,模型组穴区HSP72和IL-6表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目标总面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艾灸治疗后,穴区HSP72和IL-6表达增强。阳性目标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艾灸A组、艾灸B组穴区HSP72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艾灸组穴区IL-6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目标积分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艾灸B组穴区HSP72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灸A组、艾灸B组穴区IL-6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不同灸量组间,穴区HSP72和IL-6表达呈现不同程度增强。结论:麦粒灸可改善UC大鼠结肠病理变化,增加穴区HSP72和IL-6的表达,不同灸量具有不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溃疡性结肠炎 热休克蛋白72 白介素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