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8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志硕 李锋 +1 位作者 梁长华 梁盼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0-153,158,共5页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H)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0~27 kg·m^(-2)的60例疑似冠状动...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H)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0~27 kg·m^(-2)的60例疑似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256排宽体探测器CT行CCTA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观察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80 kV、自动管电流500~1 300 mA,对比剂注射流速3.5~4.0 mL·s^(-1),对比剂碘海醇(350 g·L^(-1))剂量35~40 mL,采用DLIR-H法重建。对照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00 kV、自动管电流500~1 040 mA,对比剂注射流速5.0~5.5 mL·s^(-1),对比剂碘海醇(350 g·L^(-1))剂量50~55 mL,采用多模型迭代重建50%算法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指标包括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近段血管的CT值及冠状动脉CT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定性指标包括图像条纹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评分。扫描结束后,统计患者CT剂量指数(CTDI)、放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观察组患者AO、LAD和RCA的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LCX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的SN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的CN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条纹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ED、DLP、CT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BMI为20~27 kg·m^(-2)的患者,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DLIR-H可生成高质量的CCTA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下载PDF
超低剂量CT扫描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对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定量分析肺结节的影响
2
作者 窦越群 吴海波 +3 位作者 于勇 于楠 段海峰 马光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8-422,共5页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CT(ULDCT)扫描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对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定量分析肺结节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56例复诊肺结节患者,行ULDCT及标准剂量CT(SDCT)检查。对ULDCT分别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40%(ASIR-V40%)...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CT(ULDCT)扫描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对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定量分析肺结节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56例复诊肺结节患者,行ULDCT及标准剂量CT(SDCT)检查。对ULDCT分别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40%(ASIR-V40%)及高强度DLIR(DLIR-H),对SDCT以ASIR-V40%进行重建,获得ULDCT-ASIR-V40%(A组)、ULDCT-DLIR-H(B组)及SDCT-ASIR-V40%(C组)图像。基于各组图像筛选长径4~30 mm肺结节为目标结节,由2名医师判断其为实性结节、钙化结节或实性结节。应用CAD分别基于3组图像评估结节类型,定量分析其长径、横径、密度、体积及恶性风险。结果 共纳入104个目标结节,医师判断为51个实性结节、26个钙化结节及27个非实性结节。CAD针对A、B组图像的评估结果为53个实性、24个钙化、27个非实性结节,其针对C组的评估结果与医师一致。相比C组相应结节类型,CAD判定的A组实性及钙化结节的密度、非实性结节的体积及恶性风险均降低,B组钙化结节的密度降低(P均<0.05);3组间结节其他CAD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ULDCT行DLIR-H重建可能低估CAD判定的肺钙化结节的密度,但对其他CAD定量参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下载PDF
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中的计算机X线摄影和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英男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7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中的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化X线摄影(DR)设备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4月医院拍摄的766张CR与DR图像,分析成像的性能、所拍摄影像的特点、拍摄质量及其具有的临... 目的探讨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中的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化X线摄影(DR)设备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4月医院拍摄的766张CR与DR图像,分析成像的性能、所拍摄影像的特点、拍摄质量及其具有的临床价值。结果 CR组摄片优质率低于DR组;CR组废片率高于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技术在图像质量、分辨力、响应速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CR技术,对临床成像技术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计算机X线摄影 数字化X线摄影 影像特点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数字透视摄影图像融合技术在骨与关节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敏 刘玉珂 +4 位作者 郭会利 张斌青 陈亚玲 陈伟 赵颖 《中医正骨》 2013年第3期47-52,55,共7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数字透视摄影图像融合技术在骨与关节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数字透视摄影图像融合技术对121例骨与关节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价,男76例,女45...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数字透视摄影图像融合技术在骨与关节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数字透视摄影图像融合技术对121例骨与关节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价,男76例,女45例。年龄6~82岁,中位数4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Symbia-T6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系统行病变部位扫描,并采用柯达DR7500数字放射成像系统对病变部位进行检查。通过图像融合技术获得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数字透视摄影图像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图像。数字透视摄影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数字透视摄影图像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图像由2位高年资核医学科医师及1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诊断医师共同阅片,对病变作出明确诊断及病情评价。结果:本组121例患者通过数字透视摄影图像无法得出准确诊断或虽能明确诊断但不能对病变的病程分期及活跃程度等进行准确评价。通过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数字透视摄影融合图像96例明确诊断,通过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融合图像114例明确诊断。结论: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数字透视摄影图像融合技术对于诊断和评估四肢的骨与关节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组织器官重叠较多、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病变以及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的病变,其应用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骨骼 体层摄影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数字 透视摄影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局部脑血流量的分布(英文)
5
作者 刘雅洁 张铁利 +2 位作者 张雷家 杨淑坤 马桂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48-249,共2页
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和惊厥。目前,该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CT扫描、MRI成像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等方法。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显像的特征,... 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和惊厥。目前,该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CT扫描、MRI成像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等方法。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显像的特征,并与CT扫描、MRI成像进行比较,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功能监测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设计:以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核医学科。对象:选择1998-09/2000-10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30例作为观察组,男23例,女7例;并随机选择同期1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男7例,女3例。方法:对两组对象进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脑血流灌注显像,并与其CT、MRI结果进行对比。主要观察指标:①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新生儿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脑血流显像特征比较;②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脑血流灌注显像与CT和MRI检查的对比。结果:22例同时做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MRI的患儿中,轻度组7例,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MRI阳性数分别为7,3和5例;中度组10例中,3种方法的阳性数分别为10,8和9例;重度组5例,3种方法均为阳性;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脑血流灌注显像 单光子发射型 局部脑血流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MRI成像 正常新生儿 分布 CT扫描 早期干预 新生儿疾病 脑血流显像 MRI检查 阳性检出率 智力低下 理论基础 功能监测
下载PDF
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辉 胡军武 +2 位作者 肖明 黄文华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9期985-98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因素及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00例不同部位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的技术参数、伪影、IP板使用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并与计算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标准作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相关...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因素及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00例不同部位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的技术参数、伪影、IP板使用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并与计算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标准作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相关因素。结果:2000例中甲级片1720张,乙级片182张,丙级片98张。乙级与丙级片共280张,其中因摄影技术不当所致141张,伪影引起65张,后处理不当74张。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设置参数及采取各种针对措施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新生儿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胸片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毓瑾 李学胜 +3 位作者 李军 郭应坤 李开明 曲海波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胸片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床旁胸片103例,由2位医师分别在PACS工作站上进行图像质量评级,并且分析影响摄片质量的因素。结果在参评的胸部床旁摄影... 目的评价新生儿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胸片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床旁胸片103例,由2位医师分别在PACS工作站上进行图像质量评级,并且分析影响摄片质量的因素。结果在参评的胸部床旁摄影片中,曝光条件合适的,即lgM值在1.8~2.2区间的有73份(占70.9%),两位观察者之间的评级一致性为优(Kappa值=0.93),其间两医师所评甲片率分别为36.9%和32.0%,废片率均为0。其中,影像噪声、体位不正、对比度差及异物伪影等因素为影响摄片质量的主要因素,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为优(Kappa值=0.87)。结论新生儿床旁CR胸片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可控的,通过仔细的操作及后处理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新生儿学 胸部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GE临床实用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规范化检查成像专家共识 被引量:2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 GE医疗 +5 位作者 付海鸿 孙旭光 陈宗希 高剑波 李真林 孙文阁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引言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是继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凭借高密度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对病灶定位和定性准确、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资料等优势,CT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 引言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是继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凭借高密度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对病灶定位和定性准确、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资料等优势,CT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病灶定位 医学影像学 密度分辨率 高空间分辨率 影像资料 直观可靠 实用型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8
9
作者 孙鸿飞 高留刚 倪昕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19,共4页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金属伪影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伪影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克敏 冯彦林 +6 位作者 梁伟棠 刘德军 杨明 冼伟均 李林 冯叶霞 邓大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Jaszczak模型、IEC体模及16例患者进行SPECT断层显像,并分别进行以下4种校正状态下的图像重建:无衰减校正(NO-AC)无散射校正(NOSC)、SC NOAC、CTAC SC、... 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Jaszczak模型、IEC体模及16例患者进行SPECT断层显像,并分别进行以下4种校正状态下的图像重建:无衰减校正(NO-AC)无散射校正(NOSC)、SC NOAC、CTAC SC、CTAC NOSC。比较不同校正状态下Jaszczak模型冷区和本底区放射性计数、冷区对比度及均匀区积分均匀性百分比、IEC体模各热区及患者病灶靶/本底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Jaszczak模型的NOAC NOSC图像比较:1CTAC NOSC图像可显著提高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0.05);降低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冷区对比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C NOAC显著降低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均<0.05);提高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显著提高了冷区对比度(P均<0.05)。3CTAC SC提高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及冷区对比度(P均<0.05);降低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与IEC体模及患者的NOAC NOSC图像比较,CTAC NO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 NOAC图像各热区(除直径10mm)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CTAC 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结论 CTAC可提高图像放射性计数及均匀性,SC可提高图像对比度,将两者结合可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衰减校正 散射校正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及其应用
11
作者 臧鸿民 《影像技术》 CAS 1990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CT技术 医疗诊断 医学 应用
下载PDF
浅析计算机X线摄影中成像板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艳 王建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第2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 成像板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信息数字化 数字化影像 医学影像 影像数据 普通摄影 CR系统 网络传输 图像质量 IP板 图像 扫描仪 模拟
下载PDF
3D机器人系统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在颈椎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俊 孙炎冰 +4 位作者 朱子奇 李刚 焦静 倪其鸣 于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D RAX CBCT(C组)检查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基于3组图像,测量每例患者颈椎解剖学参数,包括枕颈角(OC_(2)A)、第1胸椎倾斜角(T_(1)SA)、C_(2)与C_(7)矢状面轴向距离(cSVA)及颈椎前凸角(CL),并采用4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包括容积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剂量面积乘积(DAP)。对3组的各项解剖学参数的测量结果、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C两组的OC_(2)A、CL及cSVA分别为18.29°±6.73°、10.52°±12.53°、(26.77±10.33)mm及18.14°±7.23°、10.54°±11.08°、(27.07±9.26)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OC_(2)A、CL及cSVA分别为14.78°±6.98°、3.32°±13.70°和(21.92±8.85)mm,与A、C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2.5±0.65、B组:3.72±0.45、C组:3.52±0.6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较B组降低了54.6%,较A组DAP增大了8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椎检查时,采用3D机器人系统CBCT较常规X线能提供质量更高的图像且相比CT有更精准的站立位测量数据及更低的辐射剂量,能为临床提供更精准、更有价值的测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3D机器人系统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探讨能谱CT单能量图像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肺栓塞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窦越群 于楠 +4 位作者 郭佑民 于勇 段海峰 杨创勃 马光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单能量图像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检出肺栓塞准确率的影响。方法:20例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均行能谱扫描模式CT肺动脉成像(CTPA)。重建40、45、50、55、60、65、70、75和80 keV共9组单能量图像,然后应用CAD软件分别...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单能量图像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检出肺栓塞准确率的影响。方法:20例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均行能谱扫描模式CT肺动脉成像(CTPA)。重建40、45、50、55、60、65、70、75和80 keV共9组单能量图像,然后应用CAD软件分别对各组单能量图进行分析。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析所有图像并标记出栓子,记录数量和部位,以两位医师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各单能量图像结合CAD对栓子的检出率和假阳性率。结果:两位医师共检出120个栓子。在40~80 keV的各组单能量图像上CAD对栓子的检出检出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40.00%和0%、54.17%和2.99%、51.17%和1.59%、68.33%和5.75%、81.67%和7.55%、84.17%和12.17%、80.00%和30.77%、82.50%和36.94%、85.38%和54.42%。低keV(<60 keV)单能量水平CAD检出栓子的敏感度较低;高keV(>65 keV)单能量水平假阳性率较高。在60和65 keV单能量水平时的敏感度相对较高且假阳性率相对较低。结论:能谱CT不同水平单能量图像与CAD结合能够影响栓子检出的准确性,在60~65 keV单能量图像上CAD对栓子检出的敏感性较高且假阳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单能量图像 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徐伟 《中原医刊》 2008年第6期87-87,共1页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把现代医学带入到一个数字化医学的新时代,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就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成像技术,其特点明显优于传统的屏/胶组合成像系统,从而实现图像数字化,并能通过强大的后处...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把现代医学带入到一个数字化医学的新时代,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就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成像技术,其特点明显优于传统的屏/胶组合成像系统,从而实现图像数字化,并能通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一次性成像后清晰显示不同的组织和部位,为影像诊断提供了更清晰的图像及更丰富的信息量,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RADIOGRAPHY 数字化医学 图像数字化 成像技术 影像诊断 后处理功能 信息技术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德鹏 孙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z2期246-249,共4页
介绍了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简称CR)在现代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对CR的工作原理、构成、图像数字化方法和CR图像的后期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常规X线摄影相比,CR的工作原理是用成像板(Ima-ging Plate,IP)代替传统的增感... 介绍了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简称CR)在现代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对CR的工作原理、构成、图像数字化方法和CR图像的后期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常规X线摄影相比,CR的工作原理是用成像板(Ima-ging Plate,IP)代替传统的增感屏/胶片来完成影像数据的存储,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读取存储于IP上的感光信号,然后借助计算机对读取的影像数据进行数字处理和输出.该方法不仅实现了X线摄影的数字化,而且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医学诊断和存储达到网络化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诊断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 医学X光影像 图像处理
下载PDF
自由呼吸条件下不同机型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参数优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张叶 朱洁 +2 位作者 李佳余 尹伟 王敏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探讨在自由呼吸条件下,2种飞利浦CT机型胸部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80例在飞利浦256层CT上进行检查(40例采用常规扫描模式,40例采用快速扫描模式)及80例在飞利浦16层CT上进行检查(40例采用常规扫描模式,40例采用... 目的探讨在自由呼吸条件下,2种飞利浦CT机型胸部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80例在飞利浦256层CT上进行检查(40例采用常规扫描模式,40例采用快速扫描模式)及80例在飞利浦16层CT上进行检查(40例采用常规扫描模式,40例采用快速扫描模式)的患者。256层常规扫描组在深吸气后控制呼吸条件下选择常规螺旋模式,螺距为0.977;256层快速扫描组在自由呼吸条件下选择快速螺旋模式,螺距为1.473;16层常规扫描组在深吸气后控制呼吸条件下选择常规螺旋模式,螺距为1;16层快速扫描组在自由呼吸条件下选择快速螺旋模式,螺距为1.472。对4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并由2名资深胸部诊断医师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并评分,分析2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客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显示,密度分辨率比较256层快速扫描组>16层快速扫描组>16层常规扫描组>256层常规扫描组,空间分辨率比较16层常规扫描组>16层快速扫描组>256层快速扫描组>256层常规扫描组,背景噪声比较16层常规扫描组>16层快速扫描组>256层常规扫描组>256层快速扫描组。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显示,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1)。结论256层快速CT扫描能有效改善自由呼吸条件下CT图像的呼吸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呼吸 胸部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扫描参数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假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的基础:股骨髁三维建模(英文) 被引量:5
18
作者 滕勇 王臻 +3 位作者 李迪尘 宦怡 胡蕴玉 张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187-189,F0003,共4页
背景:目前保肢方法有异体骨关节置换、人工金属假体置换、肿瘤骨段灭活再植等,各有优缺点。四肢骨肿瘤切除深低温冷冻大段异体骨关节置换术存在异体-自体关节不匹配和后期关节软骨坏死影响关节功能的问题。目的:评估一种由螺旋CT扫描数... 背景:目前保肢方法有异体骨关节置换、人工金属假体置换、肿瘤骨段灭活再植等,各有优缺点。四肢骨肿瘤切除深低温冷冻大段异体骨关节置换术存在异体-自体关节不匹配和后期关节软骨坏死影响关节功能的问题。目的:评估一种由螺旋CT扫描数据获取关节软骨表面轮廓信息的方法,为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研究奠定基础。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创伤一科。材料:实验于2001-09/2003-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制造研究所完成。样本来源:CT扫描对象为2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方法:采用Picker6000螺旋CT对股骨远端进行层厚1mm扫描,在Picker6000CT机的VoxelQ图像工作站进行三维容积重建,之后对重建数据间隔0.1mm下载二维断层图像。自行开发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对下载图像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求出断面图像的二维边缘轮廓矢量化数据,输入美国Imageware公司Surfacer9.0软件进行矢量化三维重建。然后通过对关节软骨轮廓的识别及假体设计需要,提取出感兴趣的关节软骨表面轮廓的三维图像,用于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观察指标:CT图像的矢量转换和股骨髁三维重建矢量图像。结果:利用自主开发的医学图像矢量转换软件,实现了CT图像数据的矢量转换,在Surfacer9.0三维处理软件中构建出个体化股骨髁三维实体模型,并根据设计需要进行编辑,提取出可进行人工半膝关节假体计算机辅助设计需要的关节软骨三维模型。所构关节面轮廓可进一步处理,从而完成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其文件格式为.stl格式,可直接被快速成形软件识别和用于工程学制造。结论:由螺旋CT数据进行关节软骨外形轮廓的矢量化重建可获得精确的关节软骨轮廓三维实体模型,模型可编辑性强,为复合大段异体骨移植的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制造打下了基础;用此方法进行医学图像信息的矢量转换简单易行,在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生物制造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人工关节
下载PDF
胸部CT图像质量评价与辐射剂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铁 李艳艳 +1 位作者 李鹏 王健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9-23,38,共6页
目的:归纳和分析影响胸部CT图像质量的因素,进一步对照分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两组图像质量有无差异,以论证胸部CT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50例胸部CT查体的患者,A组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动调节;B组为低剂量组,... 目的:归纳和分析影响胸部CT图像质量的因素,进一步对照分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两组图像质量有无差异,以论证胸部CT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50例胸部CT查体的患者,A组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动调节;B组为低剂量组,管电压100kV,管电流自动调节。参照胸部CT的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对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图像质量进一步作出主观评价。对辐射剂量、信噪比等客观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与主观评价相比较。结果:主、客观评价两组图像质量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辐射剂量与B组辐射剂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因素、设备的因素以及操作者的因素,胸部CT采用100kV低剂量检查可以作为常规扫描方案,获得的图像可以满足影像诊断的要求,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计算机X线摄影 体层成像 图像质量 低剂量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制造颜面萎缩衬垫物的可能性(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振宇 李国华 +2 位作者 刘彦普 何黎升 周树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72-4175,共4页
背景:半侧颜面萎缩畸形的整复方法较多,以往常通过制备患者的石膏面模,在上面堆蜡来恢复患者的面形,蜡型用作手术中衬垫的参考。但由于畸形的变化多,矫治设计的难度大,矫治效果不甚理想。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制... 背景:半侧颜面萎缩畸形的整复方法较多,以往常通过制备患者的石膏面模,在上面堆蜡来恢复患者的面形,蜡型用作手术中衬垫的参考。但由于畸形的变化多,矫治设计的难度大,矫治效果不甚理想。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用于矫正半侧颜面萎缩等凹陷畸形衬垫物的可能性。方法:对半侧颜面萎缩患者行螺旋CT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扫描图像的容积三维重建后,重新间隔分层,利用CuteFTP4.0软件以BMP格式下载。应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CT图像处理软件对已下载的二维图像进行过滤、筛减、降噪、校正失真等处理,对图像的边缘轮廓进行提取,得到面颅骨皮质骨边缘轮廓的矢量化线图,将该线图数据输入Surfacer9.0重建软件,对轮廓曲线进行矢量叠加,从而得到面颅骨的三维三角形面片线框模型及实体模型。将健侧面颅骨的点云数据按镜像对称变换到患侧,这样在患侧骨和健侧镜像之间就形成了充填物的三维模型,为补偿软组织的萎缩,将其外表面点云数据外移1.5mm。对CAD后的三维Surfacer数据重新分层,在RpDataRepare中完成充填物的轮廓编辑和成型的支撑设置,形成RP项目文件,输出快速原型所需的加工文件.par,制造出衬垫物模板,作为实施手术过程中的参照。结果与结论:获得了患者颅面骨表面轮廓的三维实体模型,并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制造出衬垫物模板,并以此为参照完成手术,效果满意。说明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完成半侧颜面萎缩等凹陷畸形的衬垫物的制造,精度高,快捷,在颅颌面外科假体的个体化制造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计算机辅助 图像处理 半侧颜面萎缩 快速成型 数字化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