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植入体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端严重复杂性骨折并骨不连的特征与操作要点 被引量:5
1
作者 郭志民 练克俭 +2 位作者 陈志文 丁真奇 庄泽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8-969,I0002,共3页
观察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植入物特点与治疗胫骨下端严重粉碎性复杂性骨折并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操作的关系,采用此方法治疗2000-04/2005-12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并骨不连伴有跟腱或腓总神经不可修复性损伤、骨... 观察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植入物特点与治疗胫骨下端严重粉碎性复杂性骨折并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操作的关系,采用此方法治疗2000-04/2005-12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并骨不连伴有跟腱或腓总神经不可修复性损伤、骨折区有长节段骨缺损等复杂性骨折患者11例,均为GustiloⅢ度开放性骨折。11例中随访半年1例,1年4例,2年3例,3年2例,4年1例,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6.2个月。无一例出现内固定物断裂,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有1例出现跟下痛。结果显示医用植入体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端严重粉碎性复杂性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负重行走,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植入体 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 胫骨骨折 骨不连 骨缺损
下载PDF
基于激光叠层制造的多孔医用植入支架的开发(英文)
2
作者 苏旭彬 杨永强 +1 位作者 于鹏 孙健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12年第S1期181-187,共7页
研究多孔医用植入支架的数字化设计和激光叠层制造工艺制备方法。利用CT技术和Pro/Engineer 软件设计出具备个性化特征的多孔人工股骨模型和多孔心血管支架模型,然后采用钛合金粉末材料,由选区激光熔化工艺直接制备出来。结果表明,通过... 研究多孔医用植入支架的数字化设计和激光叠层制造工艺制备方法。利用CT技术和Pro/Engineer 软件设计出具备个性化特征的多孔人工股骨模型和多孔心血管支架模型,然后采用钛合金粉末材料,由选区激光熔化工艺直接制备出来。结果表明,通过改进支架单元体的结构工艺性,可以避免添加支撑,所制备的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贯通性。同时,若干问题也呈现出来,如单元体的几何精度较差。由于患者具备个体特征,叠层制造工艺所具备的自由设计有利于其在医学上的应用。随着设计、工艺、生物相容性等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开发出更多的支架并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材料 医用植入体 多孔结构 结构工艺性 快速制造
下载PDF
^(125)I粒子组织植入治疗难治性海绵血管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伟 宋建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6863-6865,共3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植入在难治性海绵血管瘤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01/2006-03长海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海绵血管瘤患者4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行I粒子组织植入治疗,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术前行CT/MRI或/和B型超声波检...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植入在难治性海绵血管瘤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01/2006-03长海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海绵血管瘤患者4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行I粒子组织植入治疗,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术前行CT/MRI或/和B型超声波检查,详细计算瘤体体积和所需处方剂量。植入粒子时应该避开神经,距离应大于17mm为宜。放射性粒子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生产的外形为圆柱状钛合金封体的125I放射粒子源(批号:国药准字H20045969),长4.5mm,直径0.8mm,平均能量27~35keV,半衰期60.1d,半价层0.025mmPb,组织穿能力为1.7cm。术中经皮组织间永久植入125I粒子,粒子以1.5~2.0cm的间距均匀排布于血管瘤组织中。术后应用CT/MRI检查血管瘤的体积变化,应用X射线检查有无粒子丢失或游走。结果: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全部病例共植入125I粒子97粒,平均24.25粒,其中最少20粒,最多30粒。粒子平均活度1.85×107Bq,共1.79×109Bq。②术中患者未见不良反应,术后血液学检查正常。③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10,12,14,24个月。随访期内CT/MRI检查可见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肿瘤无复发,无明显放疗反应;X射线监测无粒子丢失或游走。结论:应用I粒子植入治疗血管瘤,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见效快等优点,初步结果满意,有望成为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同位素 血管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红外线照射促进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后皮下血肿的吸收
4
作者 廖新玲 章杨龙 陈淑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5142-5143,共2页
为寻找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后皮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将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后皮下血肿患者分为治疗组(n=17)和对照组(n=20),治疗组采用短波红外线灯局部照射,对照组则采取自然吸收的方法。治疗组血肿治愈时间为(6.32±1.99)d,对照组为(... 为寻找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后皮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将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后皮下血肿患者分为治疗组(n=17)和对照组(n=20),治疗组采用短波红外线灯局部照射,对照组则采取自然吸收的方法。治疗组血肿治愈时间为(6.32±1.99)d,对照组为(14.0±6.32)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起搏器阈值检测,治疗组无改变,对照组2例患者起搏器阈值明显升高。结果表明,红外线灯局部照射后皮下血肿的吸收时间明显低于自然吸收的时间,且不影响起搏器的起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 起搏器 血肿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医用钛表面TiO2纳米管/HA复合膜层于Tyrode’s生理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孔丽丽 林龙翔 +2 位作者 胡融刚 张帆 林昌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钛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地用作医用人工植入体.然而,钛植入体在人体内的生理环境中必然发生腐蚀,金属离子的溶出和积累可产生毒副作用.本文应用电化学方法对医用钛金属作表面改性,提高其生物活性,应用Tafel极... 钛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地用作医用人工植入体.然而,钛植入体在人体内的生理环境中必然发生腐蚀,金属离子的溶出和积累可产生毒副作用.本文应用电化学方法对医用钛金属作表面改性,提高其生物活性,应用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EIS)研究其耐蚀性能及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钛基TiO2纳米管阵列膜层上沉积构筑HA涂层之后,由于表面阻挡层的强化,TiO2涂层在Tyrode’s生理溶液中的耐蚀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植入体 生理腐蚀 TiO2 纳米管阵列 羟基磷灰石 电沉积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植入治疗髌骨骨折62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7期9587-9587,共1页
选择2002-03/2006-06在资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髌骨骨折患者62例,均知情同意。髌骨骨折病例先行切开复位初步固定基本恢复软骨面平整,再采用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环抱坚强固定。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并... 选择2002-03/2006-06在资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髌骨骨折患者62例,均知情同意。髌骨骨折病例先行切开复位初步固定基本恢复软骨面平整,再采用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环抱坚强固定。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并于术后1~3d、1个月、3个月行X射线检查。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疗效优60例,良2例,关节功能恢复好。3例患者术后轻微酸胀不适,取内固定后消失。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内固定器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6
7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08-1409,共2页
○1949年,美国首先发表了医用高分子的展望性论文。在文章中,第1次介绍了利用有机玻璃作为人的头盖骨、关节和股骨,利用聚酰胺纤维作为手术缝合线的临床应用情况。○20世纪50年代,有机硅聚合物被用于医学领域,使人工器官的应用范围大大... ○1949年,美国首先发表了医用高分子的展望性论文。在文章中,第1次介绍了利用有机玻璃作为人的头盖骨、关节和股骨,利用聚酰胺纤维作为手术缝合线的临床应用情况。○20世纪50年代,有机硅聚合物被用于医学领域,使人工器官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大,包括器官替代和整容等许多方面。○中国研究历史较短,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人工器官的研制,并有部分器官进入临床应用。○1980年成立了中国生物医疗工程学会,并于1982年又成立了中国医学工程学会人工脏器及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使得生物医学器材获得进一步发展。○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对于战胜危害人类的疾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探索人类生命奥秘将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人工器官 医用植入体 控释载体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新型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骨内移植的生物学特点: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可降解性 被引量:8
8
作者 罗毅 李奇 +5 位作者 林荔军 张力 于博 傅栋 叶建东 王秀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3496-3499,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骨内移植的生物学特点,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成熟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双侧股骨外侧髁部建立骨缺损模式,钻取直... 目的:观察新型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骨内移植的生物学特点,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成熟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双侧股骨外侧髁部建立骨缺损模式,钻取直径5mm,孔深6mm的柱状圆洞。其中左侧为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组,右侧为对照组。②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组将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液粉比为0.4)用专用注射器注入骨孔内并使磷酸钙骨水泥外溢,同时指压2min至骨水泥凝固;对照组造成骨缺损后充分止血缝合伤口。③于术后4,8,12和16周分别处死新西兰兔(n=5),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在骨组织内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方式。结果:①所有实验动物无一死亡,仅有1只兔术后术区骨折(对照侧)。②光镜观察结果:在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组,术后4周时可见材料外缘出现活细胞网状结构;8周时材料边缘可见钉突状或伪足状新生骨小梁伸入其内,同时其表面可见部分软骨内化骨;12周时,边界可见新生骨小梁明显增多、增粗、增长,向材料内部生长,骨小梁边缘可见足量破骨和成骨细胞;16周时清晰可见材料部分降解后形成的空隙,沿孔隙或空隙伸入材料的新生骨小梁与材料交织在一起,骨小梁边缘和部分材料孔隙内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布。而对照组术后早期在骨洞内由机化后的血肿组织填充,炎症反应明显,8~12周时纤维瘢痕形成,16周时未见有新骨形成。③电镜观察结果:在低倍扫描电镜下发现,新型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孔径在200~400μm之间分布,大部分孔隙与孔隙之间有90μm左右的小孔道贯通,类似松质骨结构。在骨内植入8周时高倍扫描电镜下观察,在骨-骨水泥交接面可见新生骨小梁沿着磷酸钙骨水泥的孔隙伸长入其内部,两者之间紧密结合。16周时,磷酸钙骨水泥密度明显减低;其间可见网状结构的骨小梁形成,二者之间未见透亮线。结论: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粘合剂 磷酸钙类 生物相容性材料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生物力学评价(英文) 被引量:6
9
作者 苏汝堃 刘兴漠 +2 位作者 邓颖辉 李佛保 潘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377-4379,共3页
背景:腰骶骨盆间的固定技术临床应用较多,但作者尚未查到一种既安全又牢固且较成熟的理想的内固定方法。目的:探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设计、时间、地点:对照实验,于2006-01/2007-12在中山大... 背景:腰骶骨盆间的固定技术临床应用较多,但作者尚未查到一种既安全又牢固且较成熟的理想的内固定方法。目的:探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设计、时间、地点:对照实验,于2006-01/2007-12在中山大学生物力学研究室完成。材料:因创伤致死男性成人尸体6具,采用新鲜冷藏的腰骶椎、骨盆标本;髂骨钉为8.5mm×100mm、Ls椎弓根钉为6.5mm×45mm、S1椎弓根钉为6.5mm×35mm,均由美国枢法模公司提供;测试用美国MTS855型微型生物力学测试机。方法:实验分为4组:无固定组和3种固定组,即髂骨翼拉力螺钉、L5~S1椎弓根钉棒系统、髂骨钉与L5椎弓根钉连接系统。对固定组试件分别与无固定组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旋转、侧弯、前屈、后伸的三维运动数据。结果:在3个固定组中,采用髂骨钉与L5椎弓根钉链接系统固定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最好,各种运动状态下的活动度均明显减少,在6.4Nm力矩下的三维运动度为:旋转(1.07±0.86)°、侧弯(0.95±0.47)°、前屈(1.22±0.67)°、后伸(1.80±0.73)°;髂骨钉与L5椎弓根钉链接系统组腰骶骨盆间稳定性明显强于无固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具有维持腰骶骨盆间稳定的生物力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钉 骨盆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人工晶体材料的特点及设计新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晓苏 徐美芳 郭梅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8期9793-9796,共4页
目的:回顾总结和分析人工晶体的材料发展以及人工晶体的设计进展。方法:以"人工晶体"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相关学术检索,并对所得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结果:人工晶体的材料发展以及人工晶体的设计进... 目的:回顾总结和分析人工晶体的材料发展以及人工晶体的设计进展。方法:以"人工晶体"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相关学术检索,并对所得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结果:人工晶体的材料发展以及人工晶体的设计进步较快。①材料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可折叠后房型人工晶体已成为主要趋势,其材料呈多元化发展,主要有硅凝胶、疏水性丙烯酸酯、亲水性丙烯酸酯、水凝胶等,但各材料优缺点不同,其长期的生物学特性仍待临床检验。②人工晶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人工晶体生物相容性的深入研究使其表面特性更受关注,也使人工晶体表面特性领域有进一步的发展。③人工晶体的设计进展:设计理念从单纯恢复视力向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的目标转变,出现各种新型人工晶体,如非球面人工晶体、可调节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矫正散光人工晶体、黄色人工晶体、适合微切口的人工晶体、可植入式微型望远镜式人工晶体、光调节人工晶体等。结论:人工晶体的材料发展以及人工晶体的设计均旨在提供更好的成像质量,减少像差,提供调节功能,保护视网膜免受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生物相容性材料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生物力学参数的改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庆 张洪 +1 位作者 周乙雄 殷建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5281-5284,共4页
目的: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比,观察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04-04/2006-08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完成手术的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患者13例作为表面置换组,全髋置换组为15例人工全髋置换手术病例... 目的: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比,观察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04-04/2006-08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完成手术的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患者13例作为表面置换组,全髋置换组为15例人工全髋置换手术病例。入选病例均知情同意。比较两组间术后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重力臂、股骨偏心距和颈干角,以及Shenton's线是否连续等5个生物力学参数。结果:2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和重力臂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94,0.125);股骨偏心距的改变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表面置换组:-1.08mm,全髋置换组:5.6mm,P=0.042)。②表面置换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颈干角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87,P<0.01)。③表面置换组中7例术前Shenton's线不连续,4例术后Shenton's线仍然不连续,全髋置换组有3例出现肢体延长。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可以较好的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但对股骨偏心距的恢复和颈干角的纠正及Shenton's的恢复不理想,其临床意义尚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生物力学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璀乡 李玉华 +3 位作者 王树树 成海龙 刘雯 杜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3期8665-8668,共4页
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 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03/2004-12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上海籍汉族患者103例,有6个月随访造影资料并且临床资料完整,均知情同意。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30)和未狭窄组(n=73)。再狭窄组30例,根据病例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年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狭窄病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相关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M235T)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型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10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9.19%。②再狭窄组患者多支狭窄发生率大于未狭窄组(χ2=14.203,P=0.000)。③血压、血脂、支架个数、安放次数、安放位置等因素、支架置入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次数、扩张程度、是否更换球囊或更换球囊种类与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无关(P>0.05)。④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基因型和冠状动脉多支狭窄与支架内再狭窄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雷帕霉素/雌二醇复合洗脱支架体外释放度及体内对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启剑 刘宗军 +5 位作者 李中东 于文 施孝金 钟伟 钟明康 金惠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3期8673-8677,共5页
目的:目前认为雷帕霉素等药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引发的血管再内皮化延迟是引起晚期支架内血栓的主要原因。将促内皮化药物雌二醇与雷帕霉素联合应用,制备复合洗脱支架,初步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及体内抑制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的效果。方法:实... 目的:目前认为雷帕霉素等药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引发的血管再内皮化延迟是引起晚期支架内血栓的主要原因。将促内皮化药物雌二醇与雷帕霉素联合应用,制备复合洗脱支架,初步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及体内抑制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05/12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药学研究室及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①考察雌二醇在10-10 ̄10-5mol/L剂量区间对10-8/10-7mol/L雷帕霉素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②采用气体喷涂法依次喷涂2mL雷帕霉素层涂层液和1mL雌二醇层涂层液制备得到雷帕霉素/雌二醇复合洗脱支架,并用10mL体积分数为0.2的甲醇在37℃100r/min水浴振荡器中对支架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③在猪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模型中,植入雷帕霉素/雌二醇复合洗脱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裸支架,术后28d考察支架血管段新生内膜面积、内膜平均厚度及支架内皮化程度。结果:①雌二醇在剂量为10-8mol/L时对雷帕霉素的抑制作用最强,使10-8/10-7mol/L雷帕霉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从50.33%,90.88%分别下降到18.45%,73.01%。②制备的雷帕霉素/雌二醇复合洗脱支架体外持续释放1个月,30d时雷帕霉素和雌激素的释放百分数分别为41%和97%。③植入小型猪冠状动脉28d后,雷帕霉素/雌二醇复合洗脱支架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内膜面积和平均厚度均较裸支架明显减少,而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复合洗脱支架再内皮化程度明显优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结论:雷帕霉素/雌二醇复合洗脱支架有改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内皮化延迟的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西罗莫司 雌二醇 血管内膜 内皮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股骨交锁髓内钉置入352例中16例并发症的主要断钉因素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刚 徐凌 +2 位作者 李甲 梁志民 徐卫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365-4368,共4页
背景:交锁髓内钉置入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和防止骨折短缩及旋转的作用。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置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1987-04/2008-04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完成。对象:35... 背景:交锁髓内钉置入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和防止骨折短缩及旋转的作用。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置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1987-04/2008-04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完成。对象:352例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置入患者,男289例,女63例;年龄18-84岁,平均35.9岁。方法:127例采用闭合交锁髓内钉置入,其中30例在插导针有困难时,作小切口暴露辅助插钉。24例为动力型交锁髓内钉置入固定,321例为静力型交锁髓内钉置入固定。38例为股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置入固定。主要观察指标:置入后并发症、远期随访肢体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31例获得60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最长为252个月。331例中共发生并发症16例,其中畸形愈合2例,股骨颈骨折1例,退钉2例,感染2例,断钉8例合并骨不连3例,会阴神经损伤1例。除畸形愈合2例外.均行再次手术治疗,全部骨性愈合。随访时患肢均无疼痛、叩击痛、假关节活动,功能活动正常。肢体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2%。结论:钉断裂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应选择较粗、足够长的交锁钉,并尽量闭合穿钉。对严重创伤患者,骨折早期置入交锁髓内钉固定,并不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股骨 并发症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对临床康复、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学科定义以及相关内涵的认识与理解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莉莎 贾红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1-806,共6页
病者不言自喻;伤者损伤也,是指和确认的正常人群标准件存在的差异。 损伤可以是暂时的、永久的、渐进的、退行性的,间断性的或连续性的,与正常人群标准值的差异也可能是微弱的或非常严重的;可能是身体功能或结构有失常,也可能和其他各... 病者不言自喻;伤者损伤也,是指和确认的正常人群标准件存在的差异。 损伤可以是暂时的、永久的、渐进的、退行性的,间断性的或连续性的,与正常人群标准值的差异也可能是微弱的或非常严重的;可能是身体功能或结构有失常,也可能和其他各种疾病、失调或生理状态有关,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某一种损伤可以导致其他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生物材料 器官移植 医学假体 医用植入体 康复 临床康复 再生医学 医学期刊 伦理学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监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冠脉内介入术后心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游小钧 肖骅 邓琼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TCA加支架植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多...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TCA加支架植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多项心功能指标动态检测。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左室容量、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监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冠脉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的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镍钛合金网状支架置入治疗膀胱出口梗阻157例
17
作者 钱麟 任展 +3 位作者 郑兵 朱华 汤纪元 张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046-3046,3050,共2页
为探讨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尿道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及晚期前列腺癌引起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有效性,在103例前列腺增生和54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应用该支架和技术治疗,152例取得良好效果,残余尿量由(123±21)mL降低至15-25mL,最大尿... 为探讨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尿道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及晚期前列腺癌引起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有效性,在103例前列腺增生和54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应用该支架和技术治疗,152例取得良好效果,残余尿量由(123±21)mL降低至15-25mL,最大尿流量达到了13-18mL/s。提示网状支架置入为一种简便、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原来可能需要的永久带尿管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支架 前列腺增生 晚期前列腺癌 膀胱出口梗阻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伴有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预防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
18
作者 周亚峰 杨向军 +2 位作者 李红霞 鲁燕 蒋文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6741-6744,共4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伴有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由此对罗格列酮防止支架术后再狭窄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选择2006-02/12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伴有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78例,均知情同...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伴有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由此对罗格列酮防止支架术后再狭窄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选择2006-02/12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伴有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78例,均知情同意。①实验分组及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9),常规治疗组对其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包括常规针对冠心病和糖尿病治疗;罗格列酮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口服,4mg/d。②实验评估:两组观察对象均在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抽取外周血,分离血浆,检测一氧化氮、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测定一氧化氮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7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罗格列酮组患者外周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②罗格列酮组患者外周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③罗格列酮组患者外周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含量降低的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能促进纤溶系统的激活,防止血栓的形成,有效防止支架术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药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一氧化氮 支架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及其术后随访评估
19
作者 罗俊 彭瑛 +6 位作者 唐炯 蔡琳 王伟 何川 邓晓琦 熊峰 燕纯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4963-4965,共3页
目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05/2007-03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9例,其中膜周型室间隔缺损30例,继发... 目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05/2007-03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9例,其中膜周型室间隔缺损30例,继发房间隔缺损15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①所有Amplatzer封堵器均由北京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仪器采用Sequoia256及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5.0MHz。②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X射线的引导下采用国产封堵器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后1d,7d、1个月、3个月、1年随访,观察封堵器的位置,有无残余分流。结果:59例患者均封堵成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2例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微量残余分流在术后3个月完全消失;其余患者均未见封堵器脱落、移位,无溶血、房室传导阻滞、瓣膜反流、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可用于引导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器介入治疗,同时也可用于术后随访,观察封堵器封堵后的移位、脱落等物理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导管插入术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粘着斑激酶磷酸化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新生内膜中细胞增生程度的相关性(英文)
20
作者 鲍翠玉 程芳洲 柯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9期10014-10016,共3页
背景: 粘着斑激酶磷酸化参与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调节过程。在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 粘着斑激酶是否参与、介导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 分析粘着斑激酶磷酸化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重塑的关系。设... 背景: 粘着斑激酶磷酸化参与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调节过程。在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 粘着斑激酶是否参与、介导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 分析粘着斑激酶磷酸化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重塑的关系。设计: 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 咸宁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材料: 实验于 2005- 03/05 在武汉同济医院心血管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 Wistar 大鼠 40 只, 动物实验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方法: ①将 40 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5 组(n =8), 即非内皮剥脱对照组、内皮剥脱术后 4 d、8 d、16 d 和 24 d 组。②后 4 组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术后再狭窄模型, 分别于术后 4, 8, 16 和 24 d 取内膜剥脱部位血管段进行形态学观察, 以出现形态学变化作为模型成功的依据; 应用 Western blolt 方法检测粘着斑激酶总含量及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含量。以结扎左颈总动脉的大鼠胸腹主动脉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 各组大鼠主动脉粘着斑激酶及磷酸化粘着斑激酶表达水平。结果: 40 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非内皮剥脱对照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可检测到少量粘着斑激酶, 主要是以非磷酸化形式存在; 内皮剥脱术后 4 d 组粘着斑激酶和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内皮剥脱对照组(P < 0.05) 。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 粘着斑激酶和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含量显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粘着斑激酶在术后第 8 天达到峰值,一直持续到术后第 16 天, 此后开始下降; 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峰值出现在术后 16 d, 在峰值水平上持续时间较短。②形态学观察显示, 术后 8 d 可见新生内膜中局灶性细胞增殖, 术后 16~24 d 内膜呈弥漫性增厚。结论: 粘着斑激酶参与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重塑, 血管新生内膜中细胞增生程度与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及粘着斑激酶总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内皮 血管 蛋白激酶类 增生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