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聚氨酯生物相容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洁华 谢兴益 +2 位作者 何成生 樊翠蓉 钟银屏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15-319,共5页
聚氨酯因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 ,而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聚氨酯长期植入人体内 ,也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 ,使材料发生老化降解现象。因而要进一步提高医用聚氨酯的生物相容性 ,使其与机体生理环境更加相容 ,不诱发或少诱... 聚氨酯因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 ,而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聚氨酯长期植入人体内 ,也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 ,使材料发生老化降解现象。因而要进一步提高医用聚氨酯的生物相容性 ,使其与机体生理环境更加相容 ,不诱发或少诱发炎症反应 ,就要使材料表面更加生物化 ,可以维持蛋白的正常构象。本文综述了以仿生化为基础提高医用聚氨酯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两种主要途径——表面内皮细胞化及仿生物膜结构 (表面磷脂化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生物相容性 内皮细胞化 表面磷脂化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绷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桑井贵 鲁凯伍 +2 位作者 王建华 吴岳嵩 朱亚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604-605,共2页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绷带 临床应用 骨折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的改性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强 李瑞欣 +2 位作者 封严 彭景洋 张西正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96,共6页
综述了医用聚氨(酯PU)的改性技术和特点。从PU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出发,论述了几种常见的医用PU改性方法,表明这些改性方法使医用PU的生物相容性和物理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随着医用PU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用PU制品的综合性能将会得到... 综述了医用聚氨(酯PU)的改性技术和特点。从PU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出发,论述了几种常见的医用PU改性方法,表明这些改性方法使医用PU的生物相容性和物理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随着医用PU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用PU制品的综合性能将会得到不断改善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领域将不断得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改性技术 生物医学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表面功能化与血液相容性:水分子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周雪锋 江筱莉 顾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41-1350,共10页
在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的影响因素中,材料表面与水的相互作用极其关键。以医用聚氨酯材料为聚合物模型,综述了医用聚氨酯表面亲水性功能化的研究进展:探讨水在抗血液蛋白非特异吸附以及抗血栓功能中所起的作用;讨论亲水性乙烯类单体... 在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的影响因素中,材料表面与水的相互作用极其关键。以医用聚氨酯材料为聚合物模型,综述了医用聚氨酯表面亲水性功能化的研究进展:探讨水在抗血液蛋白非特异吸附以及抗血栓功能中所起的作用;讨论亲水性乙烯类单体、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肝素及两性离子化合物等改性聚氨酯界面上的水分子行为及其对血液相容性的影响。理解水和水化层在材料和血液接触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将为聚合物生物材料的表面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亲水性 表面改性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邓茂盛 周彩元 +1 位作者 吴晓青 梁飞 《聚氨酯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综述了医用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改善医用聚氨酯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方法,包括本体改性法、表面修饰法以及超分子化学和组织工程中的聚氨酯改性,展望了其在医学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改性方法 进展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化学法镀银的前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兵 刘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90,共5页
研究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化学法镀银的粗化、敏化等前处理工艺及其参数优化。分别采用三氧化铬、高锰酸钾粗化,氯化亚锡敏化,硝酸银活化。结果表明:最优粗化工艺为粗化温度40℃、粗化时间10min、三氧化铬浓度80g/L、浓硫酸与三氧化铬混合... 研究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化学法镀银的粗化、敏化等前处理工艺及其参数优化。分别采用三氧化铬、高锰酸钾粗化,氯化亚锡敏化,硝酸银活化。结果表明:最优粗化工艺为粗化温度40℃、粗化时间10min、三氧化铬浓度80g/L、浓硫酸与三氧化铬混合比2∶1;最优敏化工艺为氯化亚锡浓度1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纳米银 化学还原法 表面前处理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多孔支架的制备及其与细胞共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康骋 沈志森 +1 位作者 陈静静 竺亚斌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5期201-204,共4页
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日益发展,工程化组织和器官的构建越来越受到关注。构建具有良好生物学性能的组织工程支架是此领域研究中的难点。聚氨酯(polyurethane,PU)具有优良的韧性、弹性、热稳定性和低毒性等,近60年来已被广泛应... 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日益发展,工程化组织和器官的构建越来越受到关注。构建具有良好生物学性能的组织工程支架是此领域研究中的难点。聚氨酯(polyurethane,PU)具有优良的韧性、弹性、热稳定性和低毒性等,近60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皮肤、烧伤敷料、缝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细胞共培养 多孔支架 组织工程支架 制备 人工心脏瓣膜 工程化组织 生物学性能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材料化学镀纳米银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兵 刘莹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39,共4页
为提高医用聚氨酯材料留置人体内时的生物抗菌性能,需在其表面化学镀银。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高分子保护剂,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还原硝酸银,将纳米银颗粒还原并沉积在医用聚氨酯内支架管表面,形成纳米银涂层。获... 为提高医用聚氨酯材料留置人体内时的生物抗菌性能,需在其表面化学镀银。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高分子保护剂,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还原硝酸银,将纳米银颗粒还原并沉积在医用聚氨酯内支架管表面,形成纳米银涂层。获得了最佳的化学镀银工艺:0.25mol/LAgNO3,AgNO3与还原剂次磷酸钠的摩尔比为2∶1,温度40℃,时间30min。采用本工艺,纳米银颗粒平均粒径为20~30nm,镀液中添加高分子保护剂和分散剂可以阻止颗粒长大,提高纳米银颗粒的分散均匀性。本工艺在医用领域具有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银 纳米银 医用聚氨酯 化学还原法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亮 段雪影 +1 位作者 刘超 李颖 《弹性体》 CAS 2020年第2期36-40,共5页
采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及扩链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通过两步法合成医用聚氨酯弹性体,并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对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介质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分析测试。结... 采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及扩链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通过两步法合成医用聚氨酯弹性体,并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对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介质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医用聚氨酯弹性体的邵尔A硬度为51,拉伸强度为10.72 MPa,符合介入材料的力学要求;热分解初始温度大于300℃,能达到植入及植入前热处理的耐热需求;在类人体液及环氧乙烷环境下,力学性能几乎无变化,细胞毒性测试为0~1级,满足医用材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弹性体 胺类扩链剂 力学性能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表面紫外光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鹏飞 李江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19,共4页
利用紫外光接枝技术,引发亲水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在医用聚氨酯表面发生接枝聚合反应,以提高聚氨酯表面的润滑性。测定分析了接枝前后聚氨酯的红外谱图和扫描电镜照片及其不同浓度亲水性单体NaAMPS对聚氨酯表面... 利用紫外光接枝技术,引发亲水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在医用聚氨酯表面发生接枝聚合反应,以提高聚氨酯表面的润滑性。测定分析了接枝前后聚氨酯的红外谱图和扫描电镜照片及其不同浓度亲水性单体NaAMPS对聚氨酯表面接枝率的影响,探究了接枝前及其不同浓度亲水性单体NaAMPS接枝聚氨酯在有无润滑介质水的条件下摩擦力和摩擦因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润滑介质水的条件下,亲水性单体NaAMPS浓度较高时,接枝聚氨酯表面形成水润滑涂层,显著改善了聚氨酯表面的润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紫外光接枝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 润滑性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栓堵剂产品物理和化学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双来 申慧彬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61-261,共1页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栓堵剂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实验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学敏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49,共3页
综述了医用聚氨酯材料在人工心脏、人造血管、矫形绷带、粘合剂、人工皮肤、药物载体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医用聚氨酯材料的发展方向是可生物降解,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应用于组织工程,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等。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漫谈医用聚氨酯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承焱 《世界橡胶工业》 2003年第5期45-48,共4页
文中较全面地介绍了聚氨酯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医学领域 发展趋势 化工应用 聚氨酯弹性体 相容性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新型室温固化剂的研制及其作为MOCA替代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志薇 赫荣安 李效东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6-88,共3页
以三乙醇胺为反应物 ,研制出了不含苯环的医用聚氨酯新型室温固化剂 ,对其固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对产物的硬度、弹性、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 ,发现与MOCA作交联剂的反应产物的性能相近 ,说明该固化剂作为低毒性的MOCA替代物是可行的 .
关键词 三乙醇胺 医用聚氨酯 室温固化剂 MOCA 医用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溶胶共混-热压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
15
作者 鄢芸 陶咏真 +1 位作者 徐卫林 李利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2-175,180,共5页
采用溶胶共混-热压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丝素粉体/聚氨酯共混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分析和拉伸实验对共混膜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丝素含量对共混膜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共混-热压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丝素粉体/聚氨酯共混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分析和拉伸实验对共混膜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丝素含量对共混膜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和丝素粉体间存在一定的氢键相互作用,丝素小颗粒均匀分散在聚氨酯中,形成结构较致密的共混膜。溶胶共混-热压成膜法能够较好地提高二者的共混相容性,其工作提供了一种制备丝素粉体/聚氨酯生物医用材料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粉体 医用聚氨酯 溶胶共混-热压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室温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反应过程的凝胶色谱跟踪分析
16
作者 方志薇 李效东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8-50,共3页
以三乙醇胺、乙二胺为扩链剂,采用预聚体法制备室温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材料,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这种新型扩链剂与预聚体反应过程中分子量的变化情况,并将其与常用的扩链剂MOCA(3,3 二氯 4,4 二氨基二苯甲烷)与预聚体的反应作对比.结... 以三乙醇胺、乙二胺为扩链剂,采用预聚体法制备室温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材料,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这种新型扩链剂与预聚体反应过程中分子量的变化情况,并将其与常用的扩链剂MOCA(3,3 二氯 4,4 二氨基二苯甲烷)与预聚体的反应作对比.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新配方扩链体系与预聚体反应时的数均分子量远大于MOCA扩链体系;其反应物的初期粘度远比MOCA扩链体系的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扩链剂 凝胶渗透色谱 分散度 跟踪分析 预聚体法 快速固化
下载PDF
生物质基1,4-丁二异氰酸酯的制备及其在医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永振 石森 +3 位作者 黎源 宗丽艳 华卫琦 丁建生 《聚氨酯工业》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介绍了生物质基1,4-丁二异氰酸酯(BDI)合成路线的技术进展。着重介绍了以生物发酵的形式从生物质中获得1,4-丁二酸,再将1,4-丁二酸与氨进行催化、氨化和加氢获得1,4-丁二胺,然后经气相光气化反应获得了BDI的合成方法,并阐述了BDI在医用... 介绍了生物质基1,4-丁二异氰酸酯(BDI)合成路线的技术进展。着重介绍了以生物发酵的形式从生物质中获得1,4-丁二酸,再将1,4-丁二酸与氨进行催化、氨化和加氢获得1,4-丁二胺,然后经气相光气化反应获得了BDI的合成方法,并阐述了BDI在医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可降解 生物质 1 4-丁二异氰酸酯(BDI)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粘结剂对瓷-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凤林 陈湘涛 +2 位作者 刘艳丽 李金贤 陈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5391-5394,共4页
背景:聚氨酯粘结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粘结材料,研究表明其对多种材料有很强的粘结力,但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情况研究甚少。目的:评价聚氨酯粘结剂对瓷-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无龋坏青年人前磨牙制备牙本质粘结面,铸造直径... 背景:聚氨酯粘结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粘结材料,研究表明其对多种材料有很强的粘结力,但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情况研究甚少。目的:评价聚氨酯粘结剂对瓷-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无龋坏青年人前磨牙制备牙本质粘结面,铸造直径为3mm、高为3mm的圆柱状瓷块48个,分别选用聚氨酯、Variolink Ⅱ、Panavia F粘结剂将瓷块粘固于牙本质粘结面上,每组制成8个试样37℃水储24h后直接进行剪切测试,另8个试样进行500次的冷热循环后再进行剪切测试,扫描电镜观察粘结面形态。结果与结论:冷热循环前聚氨酯组粘结强度最大,Variolink Ⅱ组次之,Panavia F组最小。冷热循环后聚氨酯组粘结强度仍是最大,Variolink Ⅱ组次之,PanaviaF组最小。与冷热循环前相比,冷热循环后3组粘结强度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医用聚氨酯粘结剂与牙本质的界面无明显的树脂突,其他2组树脂粘结剂的粘结界面观察到了树脂突结构。结果提示医用聚氨酯粘结剂的粘结强度大于以自酸蚀和全酸蚀技术为基础的树脂粘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粘结剂 粘固作用 冷热循环 酸蚀 口腔生物材料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输精管堵塞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谷翊群 陈振文 +4 位作者 梁小薇 卢文红 黄明孔 王恭肃 陈志民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6年第2期79-82,共4页
采用两种不同推注方法,对122根人的输精管进行了MPU有效堵塞剂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堵塞长度1.0cm,推注剂量在0.02~0.03ml即相当于管腔容积的1.8~3.8倍有较好近期堵塞效果。这样形成的栓子既可达到有效堵塞输精管腔,又不引起管壁破裂... 采用两种不同推注方法,对122根人的输精管进行了MPU有效堵塞剂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堵塞长度1.0cm,推注剂量在0.02~0.03ml即相当于管腔容积的1.8~3.8倍有较好近期堵塞效果。这样形成的栓子既可达到有效堵塞输精管腔,又不引起管壁破裂的目的。为防止输精管自然再通,建议试用堵塞长度为2.0cm,MPU推注剂量为0.04~0.06ml。研究结果还表明:输精管损伤破裂会影响堵塞效果,其破裂原因主要与推注方法、器械损伤及栓堵剂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精管堵塞术 医用聚氨酯 堵塞剂量
下载PDF
美一公司开发出医用聚氨酯胶粘剂 被引量:3
20
作者 甲一 《粘接》 CAS 2003年第3期4-4,共1页
美国Bristol-Myers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聚氨酯胶粘剂,专用于医学如创伤橡皮膏、创伤包敷料、纱布、绷带和吻合器械等。该胶粘剂系压敏型胶粘剂,是由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与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或它们混合物形成的二... 美国Bristol-Myers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聚氨酯胶粘剂,专用于医学如创伤橡皮膏、创伤包敷料、纱布、绷带和吻合器械等。该胶粘剂系压敏型胶粘剂,是由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与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或它们混合物形成的二异氰酸酯,在对细胞无毒性的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一中间物,这种中间物在25~35℃下的黏度至少为5000mPa·s。将上述中间产物与官能度至少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Bristol-Myers公司 开发 医用聚氨酯胶粘剂 压敏型胶粘剂 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