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区块链的轻量级匿名评审协议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超
王健
刘吉强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与信息技术学院
-
出处
《信息安全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91-107,共1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No.2020YFB210380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No.M22039)资助。
-
文摘
同行评审的重要价值一直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然而其过程的不透明广受诟病。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迅速推动以太坊等开放式智能合约平台的成熟,为开发去中心化的评审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目前去中心化的评审协议面临两个有挑战性的问题。首先,由于区块链记录的信息是透明公开的,若评审方的身份在评审结果产生前被公开,会导致匿名性难以保障,不利于维护评审过程的公平性。其次,由于智能合约中函数的每一次调用都要花费一定量链上资源,执行包含n位评审方的协议需花费O()n链上资源,导致可扩展性难以保障,协议难以应用到实际场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轻量级匿名审稿协议(Blockchain-based Lightweight Anonymous Review,BLAR),旨在解决去中心化评审协议的匿名性和可扩展性两个关键问题。BLAR协议不需要在评审结果展示前在区块链上存储任意可能导致指派信息泄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被选中评审方的账户地址或其哈希值,从而使攻击者无法确定性地找出对应某投稿的评审方。同时,BLAR协议不依赖区块链进行存储与计算,而是仅利用区块链进行验证和可信性保证,从而在最小程度造成区块链链上负担的情况下,保证数据汇聚与处理的可信性。我们证明,只要主办方和评审方存在至少一位诚实参与者,BLAR协议一定能执行完毕,且一定能产生符合评审者打分的正确结果。我们还证明,当全部协议参与方具备理性时,执行BLAR协议全过程的成本为O(1),独立于参与方数量的规模。我们在以太坊官方测试网络上实现了BLAR协议,并进行了实验评估。结果表明,无论协议参与方的规模大小,BLAR协议都可以将匿名评审的执行成本降低到1美元以下,远低于现有工作中方案的执行成本,具备了实用性。
-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合约
匿名评审系统
可扩展性
活性
-
Keywords
blockchain
smart contract
anonymous review system
scalability
liveness
-
分类号
TP309.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