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转折——邓小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新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锋 《观察与思考》 2014年第6期33-38,共6页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秘密地炮制出关于否定斯大林的报告,以及我党照搬苏联模式受挫,直接引起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新使命。"第二次结合"的艰辛探索,"始于毛,转折于邓,发展于后继者&qu...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秘密地炮制出关于否定斯大林的报告,以及我党照搬苏联模式受挫,直接引起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新使命。"第二次结合"的艰辛探索,"始于毛,转折于邓,发展于后继者"。毛泽东艰辛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以及保持党和国家政权纯洁性的途径,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最终由于探索方法的失当,导致"文化大革命"等悲剧的发生。邓小平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世界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次结合” 伟大转折
下载PDF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
作者 罗昭义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31,共6页
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领导人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 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领导人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 第二飞跃 毛泽东思想 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实际
下载PDF
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开端──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
3
作者 王明明 刘松立 《理论观察》 1998年第6期12-14,92,共4页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革命发展史上第一次革命的伟大开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开端,在促进和实现历史转折、开创历史新篇章中,三中全会具有与“五四”运动同等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对历史过程的简要回顾,...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革命发展史上第一次革命的伟大开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开端,在促进和实现历史转折、开创历史新篇章中,三中全会具有与“五四”运动同等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对历史过程的简要回顾,联系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伟大实践,从4个方面阐述了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论证了三中全会在解放思想、实现战略性转移、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探索在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及道路问题上的历史性贡献,以独到的见解论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开端 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思想解放 三中全会以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 第一革命
下载PDF
《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始末(下)——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作
4
作者 张扬 《同舟共进》 1998年第8期24-37,共14页
十、最后的斗争上述的那番"推理"乃至"破案"过程,在今天的人们听来,也许以为是痴人说梦,不可思议。但它确确实实就是那么发生,那么"定案"的。我把这一切写出来,是为了让今后的人们知道,"文化大革命&... 十、最后的斗争上述的那番"推理"乃至"破案"过程,在今天的人们听来,也许以为是痴人说梦,不可思议。但它确确实实就是那么发生,那么"定案"的。我把这一切写出来,是为了让今后的人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中的思维逻辑和法律程序是怎么一回事。以"归来"二字而论,不仅古语可用,现代语言中也常用。我在答辩材料中写道:"归来"二字出现颇频繁,根本用不着到屈原那里去找。例如"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唐·宋之问);"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唐·韦应物);"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唐·杜甫);"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字狱 归来 中国青年 第二 小说 市公安局 起诉书 手抄本 反革命
下载PDF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刍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
5
作者 雍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6-23,共8页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十年,是开拓前进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十年,是开拓前进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本文着重从哲学的角度粗略地谈谈十一屈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马列主义的主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历史性飞跃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中国特色 马列主义 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思想
下载PDF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八大研究评述
6
作者 张神根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41,共5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党的八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关于八大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就达数十篇。本文试图对八大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些评述。 一、关于八大的历史功绩、地位问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党的八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关于八大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就达数十篇。本文试图对八大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些评述。 一、关于八大的历史功绩、地位问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公报指出:全党工作着重点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在阶级斗争方式、经济建设方针、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共八大 研究评述 八大路线 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思想” 过渡时期 第二历史性飞跃 刘少奇 中共党史研究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7
作者 聂家华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当代中国社会 社会发展进程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代领导集体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折点 社会主义思想 政治资源
下载PDF
邓小平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8
作者 杜美卿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化大革命 第二代领导集体 邓小平理论 第三代领导集体 思想路线 “两个凡是” 中国的第二革命 伟大转折
下载PDF
思想解放无止境——重温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
9
作者 邓伟志 《同舟共进》 1998年第12期4-6,共3页
中国人很喜欢把重要的会议比作"遵义会议"。几十年来,中国不知开过多少次"第二次遵义会议",而真正称得上"第二次遵义会议"的,只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人很喜欢把自己推行的工作,包括运动,比作"... 中国人很喜欢把重要的会议比作"遵义会议"。几十年来,中国不知开过多少次"第二次遵义会议",而真正称得上"第二次遵义会议"的,只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人很喜欢把自己推行的工作,包括运动,比作"第二次解放"。几十年来,中国不知有过多少次"第二次解放",而真正称得上"第二次解放"的,只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些"牛棚"可能至今还不会拆掉。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可能说话还不会怎么方便,"炮打"、"恶毒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解放 解放思想 遵义会议 阶级斗争 思想大解放 历史局限性 第二 文件 改革开放
下载PDF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10
作者 胡小蓉 《党史博采(上)》 1998年第12期7-9,共3页
20年前的今天,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推动这场变革的直接动力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本期推出的这组文章,不仅仅是为了重温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用它提供的伟大理论,去描绘现在,开创未来。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理论 对外开放 “两个凡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央工作会议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的第二革命
下载PDF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条件及历史成果
11
作者 张修成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11-13,共3页
20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集中体现这一转折的是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论 阶级斗争 历史性转折 第二历史性飞跃 中国人民 社会主义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重要论断的深刻意蕴
12
作者 张浩 《理论视野》 2023年第12期18-24,共7页
习近平关于“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重要论断,从生成意蕴看,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历史进程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从理论... 习近平关于“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重要论断,从生成意蕴看,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历史进程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从理论意蕴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与马克思主义、传统与现代等关系上都推动了思想解放;从价值意蕴看,为推动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提供科学指南,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前进方向,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提供强大动力源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第二结合” 又一思想解放 深刻意蕴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特殊性、长期性和历史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让新 邓淑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0,共3页
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过程中历史经验,既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也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 第二结合 特殊性 历史经验
下载PDF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被引量:8
14
作者 熊启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阐明了它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以及基本方法,并率先开始了"第二次结合"的探索,从而启动了新一轮的马克思主...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阐明了它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以及基本方法,并率先开始了"第二次结合"的探索,从而启动了新一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开始了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阶段。毛泽东的探索是奠基性的,但"第二次结合"没有能够在毛泽东的主导下实现。毛泽东用他毕生的实践留给我们宝贵的经验———实事求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 第二结合
下载PDF
破题、定调、立论——毛泽东的“第二次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韦日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共6页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重要思想。通过对《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写作、修改和发表的回顾,从破...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重要思想。通过对《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写作、修改和发表的回顾,从破题、定调、立论等三个层次探讨毛泽东的"第二次结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第二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乾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1-266,共6页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总结了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倡导并率领党和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创了有别于苏...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总结了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倡导并率领党和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创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结合”
下载PDF
论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中的独特贡献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让新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1,共5页
在我们今天广泛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候,深入研究毛泽东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中的独特贡献就变得十分有意义。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 在我们今天广泛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候,深入研究毛泽东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中的独特贡献就变得十分有意义。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历史任务、揭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要完成的根本任务、社会目标及根本目的和提供了后人继续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中作出的三大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第二结合
下载PDF
毛泽东“第二次结合”思想三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韦日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7,共5页
毛泽东关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毛泽东关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为文本依据,探讨毛泽东为什么在1956年提出"第二次结合"、为什么"一喜一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了哪些理论准备等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第二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1956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端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启珍 倪治云 《衡水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4-87,共4页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年初,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到自己的建设道路,“以苏为鉴”,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初步形...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年初,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到自己的建设道路,“以苏为鉴”,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初步形成了有别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1956年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6年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结合 开端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与实践论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森林 《长白学刊》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不仅是"第一次结合"的代表人物,而且是"第二次结合"的创始者。他有关"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与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和中国历史前进的逻辑之必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不仅是"第一次结合"的代表人物,而且是"第二次结合"的创始者。他有关"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与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和中国历史前进的逻辑之必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 第二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