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外来资源与本土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霞 李刚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58,共6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外来理论资源主要是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和中苏关系的跌宕起伏,中国文学批评的接受表现出极不稳定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意识形态阵营的同一性和本土原生理论的孱弱,十七...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外来理论资源主要是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和中苏关系的跌宕起伏,中国文学批评的接受表现出极不稳定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意识形态阵营的同一性和本土原生理论的孱弱,十七年文学批评汲取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的政治实用成分。在中苏关系出现分歧后,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十七年文学批评获得了较为广阔的阐释空间,为多元化的文艺理论探讨提供了可能。随着中苏关系的断裂和"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的开展,浪漫主义因素重新进入文学批评的视野,"两结合"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批评话语,显示了本土经验强大的同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批评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期待视域 阐释空间 本土经验
下载PDF
人性、人情:在“合情”与“合法”的夹缝中——“十七年文学批评”关键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志华 《莆田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8-53,共6页
人性、人情的"合情性"存在是文学的一种内部规律,但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人性、人情被抽象为社会性而贴上阶级性标签,人性、人情的"合情"性遭遇来自阶级性这一"合法"性的挤压,而只能在文学自... 人性、人情的"合情性"存在是文学的一种内部规律,但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人性、人情被抽象为社会性而贴上阶级性标签,人性、人情的"合情"性遭遇来自阶级性这一"合法"性的挤压,而只能在文学自身审美特征的"自律"性、"合情"性与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他律"性、"合法"性的夹缝中求得一点生存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人情 十七年文学批评 阶级性
下载PDF
角色的焦虑 创作的转向——“十七年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影响
3
作者 刘志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152,共6页
在"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实践过程中,作家经历了角色转换的艰难蜕变,其"知识分子"内涵发生了巨大改变。作为一个群体,作家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迅速地整合到政治化权力格局之中,作家的创作随之也发生了重大转向,即响应口号... 在"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实践过程中,作家经历了角色转换的艰难蜕变,其"知识分子"内涵发生了巨大改变。作为一个群体,作家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迅速地整合到政治化权力格局之中,作家的创作随之也发生了重大转向,即响应口号,深入工农。这一切不仅使当代文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实践性品格,而且也强化了当代文学的学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焦虑 创作转向 十七年文学批评
下载PDF
解放区“革命文艺”的实践塑形--“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文学资源研究之一
4
作者 刘志华 周兴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94-98,145,共6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在自身理性和具体形态的实践塑形过程中,其发展是与解放区"革命文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区"革命文艺"的理论体系中的"大众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歌颂与暴露"、&q... "十七年文学批评"在自身理性和具体形态的实践塑形过程中,其发展是与解放区"革命文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区"革命文艺"的理论体系中的"大众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歌颂与暴露"、"整风与批判"等内容为"十七年文学批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 十七年文学批评 文学资源
下载PDF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合法性解读——以“史诗性”文本和文学经典价值确认为中心
5
作者 刘志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9期145-149,共5页
十七年文学,以其整体的"同一性"构建了一个"战歌"与"颂歌"相交织的文学时代。"史诗性"文本为新政权的合法性存在披上了漂亮的外衣,对文学经典的价值确认则体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理论的合法性存在。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批评 合法性
下载PDF
民族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十七年文学批评”关键词研究
6
作者 刘志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民族形式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意味"可以从当时占主流的有着文学"性质"的两种题材(即农村题材小说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和替代传统的社会主义现实义的"两结合&quo... 民族形式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意味"可以从当时占主流的有着文学"性质"的两种题材(即农村题材小说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和替代传统的社会主义现实义的"两结合"(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手法中见出,它是新民主主义文艺"社会主义化"的过程,也是苏联文艺"中国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形式 十七年文学批评
下载PDF
文艺斗争:在政治与文学之间——“十七年文学批评”关键词研究
7
作者 刘志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11,30,共6页
在十七年文学批评活动中,文艺斗争一方面包括显在的文艺批判运动,另一方面还包括潜在的作家(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文学与政治的张力所形成的场域中的文艺斗争,可以协助实现意识形态中试图建立新中国"文化新秩序"的文化目的。
关键词 文艺斗争 政治 文学 十七年文学批评
下载PDF
“典型”的“纯粹”与“负累”——“十七年文学批评”关键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志华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0-164,共5页
“典型”是“十七年文学批评”的重要概念,它往往依托于“人物”和“形象”而言说自身,与“新的人物”、“(新)英雄人物”及“中间人物”等概念有着紧密联系。“典型”内涵的不断改写,既构成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重要现象,也记录着中... “典型”是“十七年文学批评”的重要概念,它往往依托于“人物”和“形象”而言说自身,与“新的人物”、“(新)英雄人物”及“中间人物”等概念有着紧密联系。“典型”内涵的不断改写,既构成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重要现象,也记录着中国当代文学复杂变迁的微妙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 十七年文学批评 人物
下载PDF
十七年文学批评模式下的英雄情结与性别表达的考察
9
作者 张海静 《今古文创》 2022年第21期16-18,共3页
因处于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十七年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上体现了显著的英雄书写范式。十七年是一个特别需要英雄的时代,十七年文学也是“英雄”形象丰产的年代。为了体现英雄形象的特质,作家在英雄形象塑造过程中将人物“神”化和“去... 因处于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十七年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上体现了显著的英雄书写范式。十七年是一个特别需要英雄的时代,十七年文学也是“英雄”形象丰产的年代。为了体现英雄形象的特质,作家在英雄形象塑造过程中将人物“神”化和“去性别”化,同时英雄的情感特别是情爱的表达被压制到边缘状态,这成为英雄书写的一个弊端,使英雄形象成为高大却干瘪的“符号”,造成了人的异化。本文对十七年文学批评话语模式下的英雄情结的考察,目的在于研究特定历史情境下的英雄形象塑造特点,以便更清醒地关注“英雄”书写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批评 英雄形象 塑造模式
下载PDF
王实味事件与“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霞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9-198,共10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在1942年的王实味事件中已初具规模:批评对象由文学文本转向作者的政治"罪名",批评主体从独立的评判者转变为对意识形态高度认同的政治群体,在批评方法上,将政治定罪作为逻辑起点和终极结...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在1942年的王实味事件中已初具规模:批评对象由文学文本转向作者的政治"罪名",批评主体从独立的评判者转变为对意识形态高度认同的政治群体,在批评方法上,将政治定罪作为逻辑起点和终极结论,对批评对象进行有目的的阐释。在中共意识形态初步确立的延安时期,这种文学批评可有效清除"异己",有助于建构"清洁"和"一致"的政治话语,但它在"十七年"的延续损害了文学批评的本体功能,使"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痕迹愈益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实味事件 十七年文学批评 政治化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文艺报》与“十七年”文学批评标准和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宝涛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11,共5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在文学批评规范方面起到积极的媒介建构作用,在批评规范的批评标准和模式层面,《文艺报》传递出规范建立的思想源头,同时也在整体互动效应中参与规范的建构作用。
关键词 《文艺报》 十七年文学批评 标准 模式 媒体建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历史、经验和新秩序——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影响
12
作者 刘志华 《中国文学批评》 2016年第2期93-99,128,共8页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对新中国文学影响较大,它在中国的传播与转化过程中,扬弃了革命现实主义理论和传统的主流现实主义理论,又区别于"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对新中国文学影响较大,它在中国的传播与转化过程中,扬弃了革命现实主义理论和传统的主流现实主义理论,又区别于"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理论。它自始至终强调的是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这一点也成为具有鲜明政治品格的"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十七年文学批评 新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题与意识形态的规约——从王林的《腹地》及其批评说起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2期63-68,共6页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新的语境。与以往历史境遇最大的差异在于:它不再以摧毁和否定旧体制旧文化为己任,而是致力于建构新的文艺秩序。为此,它要求作家正面表现社会现象,歌颂民族国家建设和革命历史,并着力清除&q...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新的语境。与以往历史境遇最大的差异在于:它不再以摧毁和否定旧体制旧文化为己任,而是致力于建构新的文艺秩序。为此,它要求作家正面表现社会现象,歌颂民族国家建设和革命历史,并着力清除"不洁"和"不纯"的叙事方式。王林的《腹地》写作于四十年代初期,它塑造了日常化的具有普通人性的英雄形象,保留了时代与乡村的原生风貌,却与新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裂",成为新中国最早受到批判的长篇小说。批评家认为小说中的很多描写与文艺新秩序的要求和写作原则相去甚远,对作者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警告。"十七年"文学批评主题的生成并非单纯的文艺问题,而更多地来自于民族国家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文学批评 主题 意识形态 规约
下载PDF
“清洁”的文本与“衰竭”的主体——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规训与惩罚功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霞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3,285,共8页
由于依托于民族国家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功能和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对于文学的审美评判转向了对于文本和创作主体的政治批判,并衍生出了具有高度规范化和裁决力的规训与惩罚功能。对那些不符合意识形... 由于依托于民族国家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功能和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对于文学的审美评判转向了对于文本和创作主体的政治批判,并衍生出了具有高度规范化和裁决力的规训与惩罚功能。对那些不符合意识形态规范的文本,主流批评家进行了干预和批判。作家依照批评意见修改文本,努力使其变得"清洁"和纯粹,并做出了检讨和自我批评,但他们并未因此而重新被意识形态话语所接纳。文学批评的规训与惩罚功能使作家作为写作主体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日益衰竭,也造成了"十七年"文学作品某种程度的相似和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文学批评 规训 惩罚 文本 主体 检讨
下载PDF
《文艺报》与“十七年”文学批评文体规范建构
15
作者 魏宝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文学媒介角色参与了文学批评文体规范的建构。文体规范的规约和不断强化,彰显了《文艺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言人的媒介价值观。"辩难体"、"驳论体"、... "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文学媒介角色参与了文学批评文体规范的建构。文体规范的规约和不断强化,彰显了《文艺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言人的媒介价值观。"辩难体"、"驳论体"、修辞格及工农兵话语、杂文体式的特殊强调,传递出了《文艺报》是建构文学批评文体规范、制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的重要历史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报》 十七文学批评 文体规范 媒介建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文艺报》与“十七年”文学批评文体规范建构——以“话语修辞”为中心
16
作者 魏宝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2-75,共4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进程中,《文艺报》以其权威主导媒介角色参与文学批评文体规范的建构。文体规范的生成与确定离不开特定语境下的意识形态规约,而《文艺报》在"政论体"的塑造与示范以及具有"唤询"意... "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进程中,《文艺报》以其权威主导媒介角色参与文学批评文体规范的建构。文体规范的生成与确定离不开特定语境下的意识形态规约,而《文艺报》在"政论体"的塑造与示范以及具有"唤询"意味的结尾处理等环节建构中彰显出权威主导媒介价值观及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历史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报》 十七文学批评 文体规范 话语修辞 媒体建构
下载PDF
《文艺报》与“十七年”作家自我批评空间建构——以作家“成长”轨迹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宝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角色参与了作家自我批评空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以《文艺报》为中心的考察,清晰地展现出"十七年"作家在自我批评中"成长"的大致脉络。作家生存方式与...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角色参与了作家自我批评空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以《文艺报》为中心的考察,清晰地展现出"十七年"作家在自我批评中"成长"的大致脉络。作家生存方式与身份是重要影响因素,而《文艺报》上折射出的作家转型、调适与新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了解此"成长"轨迹提供了最好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文学批评 作家自我批评 《文艺报》 “成长”轨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
下载PDF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论1954年批评界对路翎的批评
18
作者 吕东亮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1-15,22,共6页
1954年批评界对于路翎的批评,是一次正常的文学批评,其中呈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和诉求,从中我们探究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原则和理路。由于随后路翎在胡风事件中的遭遇,这次正常的文学批评没有得到学术化的梳理和审视,以致误导了... 1954年批评界对于路翎的批评,是一次正常的文学批评,其中呈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和诉求,从中我们探究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原则和理路。由于随后路翎在胡风事件中的遭遇,这次正常的文学批评没有得到学术化的梳理和审视,以致误导了我们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十七年文学批评 诉求 理路 审视 路翎
下载PDF
“妇女”想象与社会主义美学的规约——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性别视角及其功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7,共8页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美学的规约下,"十七年"文学批评对"性别话语"进行了重新编码。通过对"妇女"的"工农兵"身份进行阐释和建构,对婚恋故事设定边界或将其纳入宏大叙事的链条之中,以及对参...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美学的规约下,"十七年"文学批评对"性别话语"进行了重新编码。通过对"妇女"的"工农兵"身份进行阐释和建构,对婚恋故事设定边界或将其纳入宏大叙事的链条之中,以及对参加公共实践的妇女进行"性别倒置"的政治价值判断,"十七年"文学批评塑造了一个"干净"、纯粹,具有道德净化功能和精神权威特质的"妇女"形象。然而,社会主义文学中的性别等级并未因性别"无差异"说而消失,反而成为一种新的削除女性意识和主体性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想象 社会主义美学规约 性别 十七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1950年代的阿Q--十七年文学“农民”话语一例个案的分析
20
作者 李祖德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4,共6页
1956年当代文学批评界关于阿Q形象的争论是十七年文学"农民"话语的一例典型个案。相关争论涉及到"典型性"、"阶级性"等文艺理论问题,也反映了十七年文学批评在建构"农民"话语时所遭遇的困境、... 1956年当代文学批评界关于阿Q形象的争论是十七年文学"农民"话语的一例典型个案。相关争论涉及到"典型性"、"阶级性"等文艺理论问题,也反映了十七年文学批评在建构"农民"话语时所遭遇的困境、冲突和矛盾。本文以1956年的争论为中心回顾了1950年代关于阿Q的系列争论,并对这一个案进行知识考古学的解读和分析,以考察十七年文学建构"农民"话语的文学环境、话语规则和历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批评 阿Q形象 50 话语 农民 个案 当代文学批评 知识考古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