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喤喤厥声,肃雝和鸣——评台南孔庙以成书院《雅乐十三音》音乐会
1
作者 胡南 李敬民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年第6期98-100,104,共4页
纵观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音乐自产生以来就根植于不同的社会伦理文化之中。成立于道光十五年的台南以成书院至今保存着传统的祭孔音乐《雅乐十三音》。"雅乐十三音"的演奏形式包括坐奏、立奏与行奏,它一方面适用于祭孔大典、... 纵观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音乐自产生以来就根植于不同的社会伦理文化之中。成立于道光十五年的台南以成书院至今保存着传统的祭孔音乐《雅乐十三音》。"雅乐十三音"的演奏形式包括坐奏、立奏与行奏,它一方面适用于祭孔大典、文昌祠祭礼、恭送圣迹、妈祖遶境等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也可作为艺人陶冶情操的"俗乐",颇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是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南以成书院 《雅乐十三音 祭孔仪式
下载PDF
云锣响音绕梁
2
作者 崔玮 沈海滨(图)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1年第9期62-63,共2页
云锣响,荡心肠,一曲天籁音绕梁。云锣属于锣类的一种,因它的音色多变、曲调多样,又称“十音锣”“十三音锣”等。据史料记载,云锣最早出现在唐朝,到了元朝才开始盛行。《元史·礼乐志》“宴乐之器”篇章中曰:“云墩,制以铜,为小锣十... 云锣响,荡心肠,一曲天籁音绕梁。云锣属于锣类的一种,因它的音色多变、曲调多样,又称“十音锣”“十三音锣”等。据史料记载,云锣最早出现在唐朝,到了元朝才开始盛行。《元史·礼乐志》“宴乐之器”篇章中曰:“云墩,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其中的云墩就是指现在的云锣。在元朝,云锣不仅在民间流行,在朝堂之上,不少宫廷宴请也用它助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宴乐 十三音 礼乐志 史料记载 左手持 元朝
下载PDF
“谈鼓论金”议排鼓
3
作者 王以东 《乐器》 2023年第11期16-19,共4页
中国打击乐器是一个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名称繁杂、形制各异的乐器大家族。其中,排鼓是当代打击乐器家族乃至鼓类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之一。关于排鼓,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中有:“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排鼓。”... 中国打击乐器是一个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名称繁杂、形制各异的乐器大家族。其中,排鼓是当代打击乐器家族乃至鼓类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之一。关于排鼓,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中有:“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排鼓。”这或许是对排鼓的最早记载(1)。本文中所说的排鼓是20世纪60年代改良的鼓类乐器,一般由五个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鼓为一组,当时称为套鼓,现称为五音排鼓(目前也有六个鼓一组的六音排鼓和单面蒙皮的十三音编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鼓 打击乐器 十三音 马援传 后汉书
下载PDF
台南孔庙释奠乐的“双雅传统”
4
作者 蔡秉衡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64,165,166,共14页
台南孔庙为台湾首座孔庙,素有“全台首学”之称。其释奠乐继承以八音分类的“雅乐传统”为主,同时也置入台湾民间音乐“雅乐十三音”,两者并呈,构成“双雅传统”的释奠乐。两者在此并无高下之别,“雅乐传统”提供了释奠仪节精神层面的支... 台南孔庙为台湾首座孔庙,素有“全台首学”之称。其释奠乐继承以八音分类的“雅乐传统”为主,同时也置入台湾民间音乐“雅乐十三音”,两者并呈,构成“双雅传统”的释奠乐。两者在此并无高下之别,“雅乐传统”提供了释奠仪节精神层面的支柱,而“雅乐十三音”传统则支撑了释奠乐实质上的运作,两者相依、相辅、相成,造就了台南孔庙释奠乐一百八十余年的传统。该文从文献与田野上阐析台南孔庙释奠乐,同时也提出“双雅传统”在释奠乐上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庙 释奠乐 十三音 双雅传统
下载PDF
《二十三母土音表》及其反映的200年前的宁波方音
5
作者 张凯 《语言学论丛》 2021年第1期154-171,共18页
《二十三母土音表》是清中后期宁波人吴善述编撰的反映宁波方音的等韵表,不过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该表的音系具体包括28个声母、41个韵母、8个声调,再现了200年前的宁波方音,尤其是在声、韵方面的16条语音特征为构建宁波方音史乃至吴... 《二十三母土音表》是清中后期宁波人吴善述编撰的反映宁波方音的等韵表,不过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该表的音系具体包括28个声母、41个韵母、8个声调,再现了200年前的宁波方音,尤其是在声、韵方面的16条语音特征为构建宁波方音史乃至吴方音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母土 宁波方 声母 韵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