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易筋经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文恺
袁荣金
+1 位作者
陈坤飞
李婷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0期75-76,78,共3页
易筋经发展至今相关书籍种类繁多,内容也与古本易筋经有所偏差,但多以“易筋经十二势”为基础进行创作。2009年,严蔚冰教授以衙门藏版《达摩易筋经》为依据结合师承所传进行整理,基本保留了易筋经核心内容,体现了易筋经的传承脉络。
关键词
易筋经
骨伤科疾病
十二势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滑东
徐江红
姜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7期134-137,共4页
目的 观察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对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秦皇岛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67例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
目的 观察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对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秦皇岛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67例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后针刺郄穴、原穴,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甲钴胺片口服,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多伦多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DPN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气阴两虚夹瘀证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古本易筋经
十二势
导引法
郄穴
原穴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易筋经》市隐斋本与来章氏本比较研究
3
作者
杨红光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0-89,共10页
在《易筋经》众多版本中,市隐斋本和来章氏本是目前所知的两个最早刻本,也是辑录“易筋十二式”和附有完整《洗髓经》的两个版本。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市隐斋本的则数和正文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易筋经》不断增衍...
在《易筋经》众多版本中,市隐斋本和来章氏本是目前所知的两个最早刻本,也是辑录“易筋十二式”和附有完整《洗髓经》的两个版本。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市隐斋本的则数和正文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易筋经》不断增衍的发展轨迹;从两个版本“十二势图”的对比,可以看出《易筋经》从道家文化到佛家文化归属的重要转变;两个版本在序跋及正文内容上有着不小的差别,包括具体的功法要领、服药方式、遣词用字等,其原因多与版本传抄过程中的错讹有关;两个版本都附录有《洗髓经》的完整内容,正文内容略有差别,在封面、目录及跋文方面则存在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筋经》
市隐斋本
来章氏本
“
十二势
图”
《洗髓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易筋经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3
4
作者
刘琦
严石卿
+1 位作者
严蔚冰
洪净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9-432,共4页
易筋经源于我国古代中医导引术,具有强健体魄、预防疾病的效果,长期以来在道家、佛家及民间习武人士之间广为流传,但其作为中医导引的养生保健功效却长期被忽视。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易筋经并推动其发展,文章通过对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的...
易筋经源于我国古代中医导引术,具有强健体魄、预防疾病的效果,长期以来在道家、佛家及民间习武人士之间广为流传,但其作为中医导引的养生保健功效却长期被忽视。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易筋经并推动其发展,文章通过对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的调研综述易筋经起源、内容、作者、发展变化、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做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筋经
中医
易筋经
十二势
原文传递
题名
易筋经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文恺
袁荣金
陈坤飞
李婷
机构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杭州市中医院外科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内科
出处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0期75-76,78,共3页
文摘
易筋经发展至今相关书籍种类繁多,内容也与古本易筋经有所偏差,但多以“易筋经十二势”为基础进行创作。2009年,严蔚冰教授以衙门藏版《达摩易筋经》为依据结合师承所传进行整理,基本保留了易筋经核心内容,体现了易筋经的传承脉络。
关键词
易筋经
骨伤科疾病
十二势
研究进展
分类号
R274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滑东
徐江红
姜波
机构
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7期134-137,共4页
文摘
目的 观察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对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秦皇岛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67例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后针刺郄穴、原穴,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甲钴胺片口服,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多伦多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DPN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痹证
气阴两虚夹瘀证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古本易筋经
十二势
导引法
郄穴
原穴
中医外治法
Keywords
arthromyodynia
qi and yin deficiency with blood stasis syndrome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Guben Yijinjing twelve positions guidance
cleft point
primary point
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易筋经》市隐斋本与来章氏本比较研究
3
作者
杨红光
机构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0-89,共10页
基金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少林武术古籍珍本校释”阶段性成果(15BTY003)。
文摘
在《易筋经》众多版本中,市隐斋本和来章氏本是目前所知的两个最早刻本,也是辑录“易筋十二式”和附有完整《洗髓经》的两个版本。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市隐斋本的则数和正文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易筋经》不断增衍的发展轨迹;从两个版本“十二势图”的对比,可以看出《易筋经》从道家文化到佛家文化归属的重要转变;两个版本在序跋及正文内容上有着不小的差别,包括具体的功法要领、服药方式、遣词用字等,其原因多与版本传抄过程中的错讹有关;两个版本都附录有《洗髓经》的完整内容,正文内容略有差别,在封面、目录及跋文方面则存在较大差别。
关键词
《易筋经》
市隐斋本
来章氏本
“
十二势
图”
《洗髓经》
Keywords
Yijinjing
Shiyinzhai edition
Laizhangshi edition
Twelve Potential Diagrams
分类号
G852.6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易筋经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3
4
作者
刘琦
严石卿
严蔚冰
洪净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9-432,共4页
基金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No.201537)~~
文摘
易筋经源于我国古代中医导引术,具有强健体魄、预防疾病的效果,长期以来在道家、佛家及民间习武人士之间广为流传,但其作为中医导引的养生保健功效却长期被忽视。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易筋经并推动其发展,文章通过对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的调研综述易筋经起源、内容、作者、发展变化、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做展望。
关键词
易筋经
中医
易筋经
十二势
Keywords
Yijin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welve moves in yijinjing ._ _
分类号
R247.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易筋经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文恺
袁荣金
陈坤飞
李婷
《中国乡村医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滑东
徐江红
姜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代《易筋经》市隐斋本与来章氏本比较研究
杨红光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易筋经发展现状与展望
刘琦
严石卿
严蔚冰
洪净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