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的CT分型诊断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傅晓彬 张繁 +3 位作者 伏文皓 黄洲 肖煦阳 关键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的CT分型与临床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2018年3-8月行全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的成人病例进行连续性筛检。按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由两位高年资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 目的:探讨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的CT分型与临床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2018年3-8月行全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的成人病例进行连续性筛检。按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由两位高年资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判定是否存在中肠旋转不良并分型。结果:共筛查全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的成人病例8778例,排除902例,最终以7876例为基数共检出符合诊断标准的中肠旋转不良80例(1.0%),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2~86岁。80例中,经典型7例(7/80,占8.8%),CT表现为十二指肠空肠结合部(DJJ)位于胃幽门水平线以下、正中线右侧,大多数合并回盲部异位(6/7,占85.7%);可出现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肠系膜上静脉(SMV)换位(3/7,占42.9%);1例为多脾综合征。非典型73例(73/80,占91.2%),CT表现为DJJ位于胃幽门水平线以下、正中线左侧,且空肠位于右腹;少部分出现回盲部异位(15/73,占20.5%)、SMA与SMV换位(1/73,占1.4%);以消化道症状就诊的22例患者中,10例(10/22,占45.5%)CT检查未发现其他肠道以及腹部血管、脏器的器质性病变。3例右腹部小肠肿瘤因判断出中肠旋转不良而准确定位为空肠肿瘤。CT冠状面重组图可清晰显示空肠和回盲部的位置;横轴面增强图像有利于观察SMA与SMV位置关系。结论:CT可准确诊断成人中肠旋转不良并进行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肠旋转不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十二指肠空肠结合部 TREITZ韧带 肠系膜上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