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腺瘤的超声内镜图像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向东 王志强 +4 位作者 令狐恩强 刘迎娣 王永华 黄启阳 杨云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腺瘤的超声内镜(EUS)图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2 0 0 1 0 1~2 0 0 4 1 2 31例病灶≤2cm的十二指肠粘膜或粘膜下病变EUS表现(经内镜活检或电切病理确诊)。结果:31例共检出病灶34个,其中十二指肠腺瘤1 2个,炎性息肉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腺瘤的超声内镜(EUS)图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2 0 0 1 0 1~2 0 0 4 1 2 31例病灶≤2cm的十二指肠粘膜或粘膜下病变EUS表现(经内镜活检或电切病理确诊)。结果:31例共检出病灶34个,其中十二指肠腺瘤1 2个,炎性息肉8个,囊肿5个,脂肪瘤4个,胃粘膜异位4个,错构性息肉1个。十二指肠腺瘤病灶中1 0个呈等回声结节,2个呈强回声;1 1个病灶位于粘膜层,边界清晰,1例较大病灶与粘膜下层无分界。1 0个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2个均匀较小病灶。结论:十二指肠腺瘤的EUS主要表现为粘膜层内边界清晰的不均匀等回声结节,EUS检查能为十二指肠腺瘤正确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图像特征 超声内镜(EUS) 十二指肠粘膜 胃粘膜异位 病理确诊 内镜活检 炎性息肉 粘膜下层 主要表现 正确诊断 US检查 粘膜层 脂肪瘤 强回声 小病灶 结节 边界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并大出血诊治体会(附2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宏亮 周建平 +1 位作者 李永国 梁青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96-397,共2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腺瘤并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2例十二指肠腺瘤并大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术前均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胃镜及肿块活检 ,但未确诊。 2例均行十二指肠切开、肿瘤切除术而痊愈...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腺瘤并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2例十二指肠腺瘤并大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术前均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胃镜及肿块活检 ,但未确诊。 2例均行十二指肠切开、肿瘤切除术而痊愈。结论 十二指肠腺瘤早期多无临床症状 ,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并发肠梗阻或肿瘤溃疡出血而出现相应症状 ;X线钡餐和胃镜可发现肿瘤 ,但难于确诊 ,经内窥镜或十二指肠切开、肿瘤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外科手术 大出血 诊断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宝军 戴捷 +1 位作者 刘志成 范治国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第1期75-76,共2页
患者,男性,58岁,以“十二指肠球部息肉”收住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餐后尤甚,无反酸、烧灼,无呃逆、嗳气,无腹痛及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及黑便,无黄疸等症状。入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 患者,男性,58岁,以“十二指肠球部息肉”收住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餐后尤甚,无反酸、烧灼,无呃逆、嗳气,无腹痛及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及黑便,无黄疸等症状。入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息肉。超声内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可见一直经约4.0 cm带蒂隆起,表面呈“分叶状”,光滑,球部腔内狭窄,降部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Ⅰ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十二指肠球部息肉 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慢性萎缩性胃炎 电子胃镜检查 超声内镜检查 上腹部饱胀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超声表现1例
4
作者 陈洪耀 奚美敏 李红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35-235,共1页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间隙性隐痛1个月余,伴有黑便3次,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腹软,未触及明显包块。超声检查:于胰头右侧方相当于十二指肠降部区可见一中等回声肿块,饮水后见肿块位于十二指肠腔内,肿块大小43mm×30mm,边界...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间隙性隐痛1个月余,伴有黑便3次,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腹软,未触及明显包块。超声检查:于胰头右侧方相当于十二指肠降部区可见一中等回声肿块,饮水后见肿块位于十二指肠腔内,肿块大小43mm×30mm,边界清晰,与胰头分界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肿块内无明显血流信号。腹腔及后腹膜区未见淋巴结回声,胆道系统无扩张。超声提示:十二指肠降部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超声表现 十二指肠降部 彩色多普勒血流 肿块大小 体格检查 超声检查 血流信号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16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贾明 李振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6-266,共1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出血并幽门管溃疡穿孔一例
6
作者 童坚 夏立平 《海南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出血 幽门管溃疡穿孔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十二指肠腺瘤核心致病基因及其靶向治疗中药活性成分筛选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瑶 陈新怡 +5 位作者 宋厚盼 刘涛 杨焘 刘恒铭 仇婧玥 曾梅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十二指肠腺瘤(duodenal adenoma,DA)的核心致病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挖掘潜在的可用于靶向治疗DA的中药活性成分。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DA数据集(Accession No.GSE102208),运用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十二指肠腺瘤(duodenal adenoma,DA)的核心致病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挖掘潜在的可用于靶向治疗DA的中药活性成分。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DA数据集(Accession No.GSE102208),运用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应用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对DEGs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利用Cytoscape获取DA核心致病基因,通过CTD数据库挖掘靶向作用于核心致病基因的中药活性成分。结果:筛选获得DA患者与健康者十二指肠组织显著性DEGs共373个,其中270个上调,103个下调。主要涉及胆固醇稳态、胆固醇流出、脂蛋白合成、三酰甘油稳态等生物学过程,富集于PI3k-Akt、PPAR、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蛋白质消化吸收、脂肪消化吸收、胆汁分泌等信号通路。筛选出载脂蛋白B(ApoB)、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载脂蛋白A1(ApoA1)、葡萄糖转运蛋白2(SLC2A2)、麦芽糖酶糖化酶(MGAM)等10个关键基因;进一步分析获得可能用于治疗DA的潜在靶向中药活性成分,包括白藜芦醇、槲皮素、人参皂苷、姜黄素、雷公藤甲素等。结论:基于公共数据库可以筛选与D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靶点,并挖掘到潜在的可用于DA靶向治疗的中药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核心致病基因 靶向药物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的影像诊断与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安鹏 刘增胜 +1 位作者 陈祥民 赵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评价CT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HD)诊断和鉴别诊断十二指肠腺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6例十二指肠腺瘤的CT和HD表现,对照手术病理所见,对CT、HD在显示病变、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HD表现为充盈缺损,其中5例边缘光... 目的评价CT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HD)诊断和鉴别诊断十二指肠腺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6例十二指肠腺瘤的CT和HD表现,对照手术病理所见,对CT、HD在显示病变、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HD表现为充盈缺损,其中5例边缘光滑,1例边缘欠光滑,3例呈椭圆形与肠道纵轴平行,2例轻度分叶,1例显示蒂部,2例肿瘤可移动,周围黏膜正常,管壁柔软。主要CT征象为腔内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轻~中度均匀强化。2例壶腹区腺瘤显示胆系轻~中度扩张。结论CT可显示腔内病变及腔外改变。HD观察腔内异常,尤其显示带蒂腺瘤蒂部及位置改变优于CT,且具有诊断特征。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黏蛋白MUC1、MUC2在十二指肠腺瘤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刘洪淼 石岩 +1 位作者 吴丽华 焦宇飞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黏蛋白MUC1、MUC2在十二指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0例十二指肠腺瘤(其中9例癌变)和10例正常十二指肠黏膜MUC1和MUC2的表达。结果40例十二指肠腺瘤中,低级别异型增生9例,高级别异型增生22例,癌变9例... 目的研究黏蛋白MUC1、MUC2在十二指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0例十二指肠腺瘤(其中9例癌变)和10例正常十二指肠黏膜MUC1和MUC2的表达。结果40例十二指肠腺瘤中,低级别异型增生9例,高级别异型增生22例,癌变9例;在十二指肠腺瘤伴低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异型增生、腺瘤癌变中,MU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9)、81.8%(18/22)、100%(9/9),阳性评分分别为1.33、5.86、8.67,MUC1呈逐步上调趋势(P<0.05);另一方面,MUC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9)、72.7%(16/22)、11.1%(1/9),阳性评分分别为6.33、5.86、8.67,MUC2呈逐步下调趋势(P<0.05)。结论 MUC1、MUC2可能是评估十二指肠腺瘤恶性潜能的有用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MUC1 MUC2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与布氏腺增生的X线表现及其鉴别诊断(附4例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凯民 陈兰泽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5年第6期320-321,T046,共3页
十二指肠腺瘤和布氏腺瘤样增生均属十二指肠少见疾病,由于两者X线表现极为相似,不易鉴别,而需要在病理上才能真正区别,笔者于近年连续发现三例十二指肠腺瘤,一例布氏腺单发瘤样增生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布氏腺增生 X线表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一例
11
作者 盛兰 王培军 《健康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389-390,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CT 钡剂造影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2例报道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井贵平 陈洮明 吴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6期193-193,共1页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76岁。腹痛、巩膜、小便黄染3月,黑便1月入院。体检:恶病质外观,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双侧锁骨上可触及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中上腹偏右压痛,无反跳痛,莫非氏征(-)。B超:腹腔内有一低密...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76岁。腹痛、巩膜、小便黄染3月,黑便1月入院。体检:恶病质外观,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双侧锁骨上可触及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中上腹偏右压痛,无反跳痛,莫非氏征(-)。B超:腹腔内有一低密度实质性肿物,于十二指肠关系密切;肝外胆管结石;腹水。CT:胰头占位性病变。胃镜: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结节样改变,性质待定。病理诊断:(十二指肠球部)腺癌,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分析 十二指肠腺瘤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10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玉良 李红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5-16,共2页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对10例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通过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及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确诊,内窥镜切除1例;十二指肠切开局部切除7例;空肠、胆管内引流1例;胰头十二...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对10例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通过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及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确诊,内窥镜切除1例;十二指肠切开局部切除7例;空肠、胆管内引流1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例。结果: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早期多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增长可并发梗阻、肿瘤溃疡、恶变或出血等临床症状,症状、体征和放射学检查多缺乏特异性,胃活检及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以确诊;经内窥镜或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结论: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应尽早采取胃活检及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以确诊,经内窥镜或手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 诊断 治疗 胃镜检查 上消化道造影
下载PDF
重度十二指肠腺瘤病手术治疗的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枫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重度十二指肠腺瘤 治疗 调查 外科手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在数字胃肠低张造影中的影像表现分析
15
作者 郝建军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6期2338-2338,共1页
十二指肠腺瘤是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腺瘤常见,好发于十二指肠第1部分和第2部分,交界处的后壁,由大量增生而分化成熟的Bruner腺形成的腺瘤。本文对16年来我院诊治的十二指肠腺瘤的病例的影像诊断进行分析研究,在对其病人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数字胃肠低张造影 影像表现 分析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腺瘤套扎切除术随访
16
作者 Apel D. Jakobs R. +2 位作者 Spiethoff A. Riemann J.F. 徐小洁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9期19-20,共2页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s: Premalignant duodenal poly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are. Recurrence after local excision is reported to be frequent, so many authors propose radic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se tumors. The ai...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s: Premalignant duodenal poly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are. Recurrence after local excision is reported to be frequent, so many authors propose radic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se tumo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long-term outcome after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duodenal adenomas. Patients and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1990 and April 2003 w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a group of patients who presented with nonampullary duodenal villous tumors but who did not have a polyposis syndrome. Results: Duodenal polyps were diagnosed in 21 patients during routine endoscop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Of these, 18 patients (6 men, 12 women; median age 67, range 50-81), with a total of 20 duodenal adenomas,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The median size ±SD of the tumors was 27.5 ±12 mm (range 8-50 mm). Of these 20 tumors, 18 adenomas were tubulovillous, one was tubulous and one was villous. Nineteen polyps were treated by snare excision and one adenoma was treated with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lone.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was applied to polyps in six patients after snare excision during this initial treatment phase. The success rate for endoscopic adenoma removal after a 3-month interval was 55%. After a median follow-up period of 71 months (range 22-151 months), 12 patients remained in remission. Local recurrences of the lesion occured in five patients (25%) and these were re-treated. None of the patients developed carcinoma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s: Endoscopic snare excision of duodenal adenomas is an effective mode of treatment but an endoscopic surveillance program is mandatory in order to detect and treat recur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套扎 切除术 十二指肠息肉 常规内镜检查 局部切除 壶腹 氩离子 电凝法 合型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瘤:一种罕见的呕吐原因
17
作者 UrganciN. ArapogluM. +1 位作者 Akyildiz B. 贺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9期61-61,共1页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adenoma is generally seen amongst elderly patients and quite rarely seen during the childhood. A 14-y-old female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our hospital with complaints of vomiting and abdom...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adenoma is generally seen amongst elderly patients and quite rarely seen during the childhood. A 14-y-old female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our hospital with complaints of vomiting and abdominal pain. She had been followed up for 6 y with the diagnosis of familial intermittent fever and chronic renal failure due to amyloidosis.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revealed mild hyperaemia in the corpus and antrum, and a polyp of 0.5 × 0.5 cm with an ulcerated and pedunculated top in the bulbus. Brunner’sgland adenoma was diagnosed by th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lesion following polypectomy. Conclusion: Brunner’s gland adenoma is usually asymptomatic; however, it may reveal clinical findings such as obstruction, bleeding or intussusception, especially in uraemic patients. Thus, we would like to emphasize tha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acute onset vomiting and abdominal pain, Brunner’ s gland adenoma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瘤 周期性发热 胃体部 鉴别诊断 急性呕吐 淀粉样变 慢性肾功能衰竭 十二指肠球部 上消化道 病变部分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18
作者 金春燕 杨华 +4 位作者 王雷 殷芹 胡梦云 房雪 倪牧含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4期398-402,406,共6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的患者共233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出血分为出血组(n=31例)和未出血组(n=202... 目的分析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的患者共233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出血分为出血组(n=31例)和未出血组(n=20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展开内部验证。结果服用抗凝血药物(OR=9.063,95%CI:2.132~38.525)、病灶直径≥2 cm(OR=2.802,95%CI:1.073~7.321)、术中分片切除(OR=27.653,95%CI:3.055~619.174)、术后合并胰腺炎(OR=6.859,95%CI:1.930~24.377)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原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通过Bootstrap法对样本重复抽样1000次开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50,95%CI为0.780~0.913,模型区分能力好。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术后出血概率与实际术后出血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Hosmer-Lemeshow显示拟合优度良好(χ^(2)=3.3049,P=0.9138)。结论服用抗凝血药物、病灶直径≥2 cm、术中分片切除、术后合并胰腺炎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患者术后出血风险,为早期临床预防及干预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腺瘤 内镜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1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实践
19
作者 郭英允 任晓旭 +2 位作者 马明 刘宇 马君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124-126,共3页
目的为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的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进行诊疗,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要求,于2021年10月31日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尼龙圈结扎、圈套器辅助、高频电切除)... 目的为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的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进行诊疗,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要求,于2021年10月31日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尼龙圈结扎、圈套器辅助、高频电切除)。结果疗效较好,无明显出血或穿孔,手术风险和治疗成本均较低;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胃镜能顺利穿过幽门管、十二指肠腔,且患者无任何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了8 kg。结论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 良性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下载PDF
10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内镜切除回顾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佳琪 聂泽华 +3 位作者 游云 雷婷 陶林 聂占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内镜表现、并发症情况、病理特点...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内镜表现、并发症情况、病理特点及随访情况。结果 共纳入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54~73岁,平均年龄63岁。入院时合并消化不良3例,体检发现4例,无症状性胆管扩张2例,导管内延伸1例;9例患者的病变局限于壶腹部,1例为导管内延伸腺瘤;病灶的平均大小为20.4 mm(8.0~33 mm);8个病灶整块切除,2个病灶分块切除。6例置入胆胰管支架;9例完全切除,1例切缘阳性残留,成功切除率为90%。并发症发生率为40%(4/10),其中3例出血,3例轻度急性胰腺炎,1例穿孔,3例复发。管状腺瘤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绒毛状腺瘤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腺癌1例,切缘阳性(10%),肿瘤的完全阴性切缘率90%。结论 内镜下切除十二指肠乳头腺瘤是一种高风险、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胰管支架置入可降低胰腺炎发生率,术后应密切内镜随访及时处理复发与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腺瘤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 并发症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