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说唱文学与黄梅戏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2
1
作者 桂遇秋 《黄梅戏艺术》 1989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十门歌 门歌,流行于鄂东和皖西南,民间传说:唱门歌是为纪念门神的。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载:在西汉就有张贴门神的习俗。祭祀门神就更早:《礼祀 月令》说,“祀门”是“五祀”之一。唱门歌者多在春节期间,旨在乞讨。门神是谁呢?其... 十门歌 门歌,流行于鄂东和皖西南,民间传说:唱门歌是为纪念门神的。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载:在西汉就有张贴门神的习俗。祭祀门神就更早:《礼祀 月令》说,“祀门”是“五祀”之一。唱门歌者多在春节期间,旨在乞讨。门神是谁呢?其说不一。《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到了唐代便以开国元勋秦叔宝、尉迟敬德为门神。《三教搜神大全》载:“户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说唱 唱门 神荼 尉迟敬 景十三王传 秦叔宝 《荆楚岁时记》 闹五更 尼姑下山 十二杯酒
下载PDF
巧家花灯
2
作者 黄桂芬 邱朝荣 王显亲 《民族艺术研究》 1993年第5期26-29,25,共5页
巧家花灯,起源于清代中叶。康熙至嘉庆年间,或因经商开矿,或从军从政,或扶农兴利,大量外籍容户迁徙巧家。随着各种庵观寺庙和各省会馆的建立,庙会、社火活动蓬勃兴起,花灯艺术也相应得以发展,每年春节都有“龙灯、花灯、狮灯跳舞欢戏于... 巧家花灯,起源于清代中叶。康熙至嘉庆年间,或因经商开矿,或从军从政,或扶农兴利,大量外籍容户迁徙巧家。随着各种庵观寺庙和各省会馆的建立,庙会、社火活动蓬勃兴起,花灯艺术也相应得以发展,每年春节都有“龙灯、花灯、狮灯跳舞欢戏于通衢”的热闹场面。同时,一些花灯艺人开始收徒传艺,组织灯班进行演出。到清末民初,灯班已遍及全县,演出活动十分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家 清代中叶 开财门 端公戏 滚唱 十二杯酒 演出剧目 方言话剧 滚灯 闹五更
下载PDF
彝汉艺术交流的产物——《大王操兵》
3
作者 徐学森 花荣茂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Z1期101-104,32,共5页
《大王操兵》是流行于我州楚雄、元谋、牟定、南华、双柏等县(市)花灯班社中的一个传统剧目。在编纂《戏曲志》的过程中,大家对这在剧目很感兴趣,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争鸣:有的同志认为《大王操兵》是花灯,因为它是花灯流布地区的传统剧... 《大王操兵》是流行于我州楚雄、元谋、牟定、南华、双柏等县(市)花灯班社中的一个传统剧目。在编纂《戏曲志》的过程中,大家对这在剧目很感兴趣,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争鸣:有的同志认为《大王操兵》是花灯,因为它是花灯流布地区的传统剧目,有的同志则认为《大王操兵》是彝剧,其理由是:这个剧目唱的是[阿苏找],跳的是[三跺脚],穿的是羊皮褂,两种论点,互不相让。金重同志则认为“它是花灯与彝族艺术交流后产生的第三形态,只要拿元谋等地的同一剧目与楚雄的剧本一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交流 三跺脚 孟获 羊皮褂 凤阳花鼓 地方剧种 十二杯酒 人头祭 三国演义 牟定
下载PDF
醉眼看武夷
4
作者 曹文 《中国绿色画报》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深秋时节,来到武夷山市,遇到好客的武夷山人。接风宴上,还没品尝当地的土乡野味,先来五一三四九(武夷山市酒的谐音)。二十二杯酒下肚,有人开始结巴,武夷山……太……漂亮了。是啊,亿万斯年,风韵不减。岁月留痕。
关键词 十二杯酒 深秋时节 胡丽娘 六峰 九曲溪 老虎洞 九十九 狐鬼 美女蛇 庞龙
下载PDF
散文二章
5
作者 黄代本 《滇池》 2006年第9期21-23,共3页
夏夜牛羊进厩,众鸟归巢。太阳有半边在西边的群山之上成为西照的日头了。下地的人准备回家了,挖洋芋的就将洋芋拣起来装好,将明天还要用的条锄埋在地角,挑着洋芋下了山。扁担压着脖子,一闪一闪的。下得山来,太阳就落下山去了。西边的山... 夏夜牛羊进厩,众鸟归巢。太阳有半边在西边的群山之上成为西照的日头了。下地的人准备回家了,挖洋芋的就将洋芋拣起来装好,将明天还要用的条锄埋在地角,挑着洋芋下了山。扁担压着脖子,一闪一闪的。下得山来,太阳就落下山去了。西边的山头有火烧云,越烧越红。红霞消失后,看东西就不分直了。将担子放在河埂上,歇息。人坐在扁担上,说话。说包谷、洋芋、豆子。天气做得好,三晴两雨。今年年成好。河水浑吐吐的,上游没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来 归巢 就这样 声地 十二杯酒 来路不明 中都 夜雨 兰花烟 雍容大度
原文传递
娣井坤(Did Jenx Senb)
6
作者 江开银 杨元龙 《杉乡文学》 2012年第9期67-71,共5页
"嘎别福"是苗族民间传统说唱,是近年来受到多方重视的民族民间曲艺新品种。本文是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榕江县政协委员、榕江县朗洞镇高略村苗族老歌师江开银先生生前编创的。早在1958年冬,榕江县举行文艺汇演,他曾把... "嘎别福"是苗族民间传统说唱,是近年来受到多方重视的民族民间曲艺新品种。本文是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榕江县政协委员、榕江县朗洞镇高略村苗族老歌师江开银先生生前编创的。早在1958年冬,榕江县举行文艺汇演,他曾把这首嘎百福搬上舞台,他既扮女主角一娣井珅,又分别扮演其他几个角色,很受欢迎。后又在1959年全州文艺汇演上演出,获得好评。嘎百福具有戏剧的基本要素,是"苗族戏剧"的雏形。此后,江开银先生带着这个节目在榕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曲艺 江开银 十二杯酒 榕江县 DID Jenx Senb 见田 文艺汇演 先生带 她说 古木参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