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图法在中医十二正经教学中的运用
1
作者 程梦琳 《咸宁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66-267,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正经 简图 中医教学 经络 改变 记忆 授课 普遍 困难 方式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前后十二正经能量值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宋良鹏 葛丽丽 +1 位作者 孙西周 杜福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5期842-846,共5页
目的:寻找慢性硬膜下血肿十二正经能量值变化的规律,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应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前后及25例健康受试者十二经原穴能量值进行检测,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前后... 目的:寻找慢性硬膜下血肿十二正经能量值变化的规律,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应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前后及25例健康受试者十二经原穴能量值进行检测,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前后异常正经的变化。结果:术前血肿组与对照组十二经原穴能量值比较,两者左右两侧数值的平均数都基本相等,呈对称平衡状态,左右各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前血肿组能量值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经、脾经、肾经、肝经左右两侧的原穴能量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焦经、大肠经、小肠经原穴与同侧原穴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肿组左右两侧原穴能量值比较,肾经、小肠经左右两侧的原穴能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焦经、膀胱经原穴与同侧原穴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医病因病机是:阳气亏虚,津液失布,痰饮内生,郁久生热,热伤脑络,血溢络外,痰瘀互结,内迫脑髓。测定十二正经24个原穴的能量值,可以了解脏腑阴阳气血和邪气性质,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十二正经 原穴 皮肤低电阻点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十二经别“离入出合”与“离合出入”辨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谷世喆 衣华强 +1 位作者 赵建新 廖琬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39-739,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中医生理 十二正经 五脏 治疗作用 经络系统 腧穴 头面部 辨析 方向
下载PDF
人体有20条正经吗?:评盛善本针灸师的观点 被引量:2
4
作者 沈汉昌 《中国人体科学》 2000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人体 经络 正经 十二正经
下载PDF
十四正经别论
5
作者 严文魁 《光明中医》 2006年第6期7-7,共1页
回顾经络发现的历史,根据四肢对称之特点,指出人体应该有二十四(或二十六)正经,而非传统之十四正经,并分析其谬误原因。
关键词 正经/十二条论
下载PDF
“一源三歧”探源 被引量:10
6
作者 孔杏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9-459,共1页
关键词 十二经脉气血 奇经八脉 十二正经 先天之本 督脉 任脉 阴维脉 阳维脉 阴跷脉 阳跷脉
下载PDF
浅谈《内经》中的络病及刺络疗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冬梅 朴彦政 赵吉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12期4-5,共2页
关键词 《内经》 刺络疗法 络脉理论 络病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循环分布 生理功能 临床运用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灵龟八法与奇经八脉的流注 被引量:1
8
作者 邵瑞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 :探寻人体奇经八脉气血会合、流注的规律与合理内核。方法 :根据开穴算法用VB语言编程对灵龟八法中开穴暨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流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奇经八脉间的流注有 4 6种 ,阳日内有 2 8种 ,阴日内有 11种 ,日间有... 目的 :探寻人体奇经八脉气血会合、流注的规律与合理内核。方法 :根据开穴算法用VB语言编程对灵龟八法中开穴暨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流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奇经八脉间的流注有 4 6种 ,阳日内有 2 8种 ,阴日内有 11种 ,日间有 2 8种 ,连续流注主要有 4种 ,与子午流注纳甲法同开 3次 ,与十二正经流注同流注 5 4次。结论 :奇经八脉的流注有不均衡性 ;日间 (亥 子时 )奇经八脉流注有特殊性 ,与阴跷、肾经密切关联 ;奇经八脉的流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与十二正经的流注及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关联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龟八法 奇经八脉 流注规律 十二正经
下载PDF
多经司控同一脏(腑)的普遍性浅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阳仁达 严洁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6期1038-1039,共2页
所谓多经司控同一脏 (腑 )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由于其循行分布上的特点 ,能同时对某一脏 (或腑 )发生双向良性的调整作用。是十二正经与体内脏腑相互联系的共同特点。在以往的大量研究报道中 ,大多只注重一经对一脏 (腑 )的调整作... 所谓多经司控同一脏 (腑 )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由于其循行分布上的特点 ,能同时对某一脏 (或腑 )发生双向良性的调整作用。是十二正经与体内脏腑相互联系的共同特点。在以往的大量研究报道中 ,大多只注重一经对一脏 (腑 )的调整作用 ,而对多经司控同一脏 (腑 )的现象很少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经司控同一脏腑 普遍性 经脉 十二正经
下载PDF
伤寒论评话 第2章 医论皇遑承古今,热病繁泛贯六经——“六经”的由来
10
作者 梁华龙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为使初学者更好地理解伤寒论原文的含义,探讨《伤寒论》六经的由来。方法:以建筑物内管网作比喻,简要分析与伤寒理论有关的一些概念,比如脏腑、阴阳、经络,同时也指出了伤寒六经的概念及形成的名、名形结合、名形用像结合的三个阶... 目的:为使初学者更好地理解伤寒论原文的含义,探讨《伤寒论》六经的由来。方法:以建筑物内管网作比喻,简要分析与伤寒理论有关的一些概念,比如脏腑、阴阳、经络,同时也指出了伤寒六经的概念及形成的名、名形结合、名形用像结合的三个阶段;指出六经辨证的内涵是对疾病因、性、位、时、量、势六因素的分析,而其外延则是后世中医所有辨证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伤寒传变的条件和方式。结果:认为十二条正经是以阴、阳、手、足、脏、腑分别命名而来的,若不分左右和手足就合并为六经。六经传变、六经辨证即依此而来。结论:六经辨证是从《黄帝内经》发展而来,又成为后代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等方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经络 十二正经 六经传变 六经辨证 阴阳 手足 脏腑 八纲 三焦
下载PDF
五俞穴使用浅识
11
作者 高玉瑃 《河北中医》 1985年第4期43-44,共2页
五俞穴,均分布在人体十二正经的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凡指(趾)端的俞穴,称为井穴。在指掌、趾跪关节附近,前者为荣穴,后者多为俞穴。在腕踝关节附近的,统称为经穴。在肘膝关节附近的,称为合穴。其使用方法,有以俞穴部位和... 五俞穴,均分布在人体十二正经的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凡指(趾)端的俞穴,称为井穴。在指掌、趾跪关节附近,前者为荣穴,后者多为俞穴。在腕踝关节附近的,统称为经穴。在肘膝关节附近的,称为合穴。其使用方法,有以俞穴部位和季节决定其功能作用,有根据治疗时间选穴的。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俞穴 四肢肘膝关节 浅识 十二正经 腕踝关节 治疗时间
下载PDF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12
作者 叶勇 孙梦龙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年第3期25-25,共1页
人体十二正经由六阴经、六阳经构成,经络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中阳经有太阳、阳明、少阳之别.膀胱经全名为足太阳膀胱经,“太”是“极端、过”的意思.太阳,也就是人体最大的阳气出处.膀胱经在十二正经中的主要作用是升发人体阳气,换... 人体十二正经由六阴经、六阳经构成,经络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中阳经有太阳、阳明、少阳之别.膀胱经全名为足太阳膀胱经,“太”是“极端、过”的意思.太阳,也就是人体最大的阳气出处.膀胱经在十二正经中的主要作用是升发人体阳气,换言之,人体有无精神,气力是否足,都依赖于膀胱经是否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太阳膀胱经 疏通 十二正经 气血运行 阳经 阳气
下载PDF
探讨与脊柱相联的经络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巍东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77-78,共2页
通过分析研究相关经典文献,探讨与脊柱相联的经络,以指导临床诊治。
关键词 经络 脊柱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下载PDF
督脉理论对临床的指导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策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7期5-5,共1页
关键词 督脉理论 临床指导 奇经 任脉 十二正经 十四经脉 经络学说
下载PDF
试述足太阳膀胱经及临床证治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安培祯 《针灸临床杂志》 1999年第10期6-8,共3页
文中从文献及临床角度, 探讨了足太阳膀胱经的整体功能, 分段证治, 与其它经脉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正经 临床证治
下载PDF
流注八法的新意新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57-58,共2页
本文提出子午流注纳甲法,子午流注纳支法,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在治疗中必须联合使用。其意义在于纳甲法使十二经纳天气;纳支法使十二经纳地气;灵龟八法使奇经八脉纳地气;飞腾八法使奇经八脉纳天气。四法合用充分体现了天地人合一... 本文提出子午流注纳甲法,子午流注纳支法,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在治疗中必须联合使用。其意义在于纳甲法使十二经纳天气;纳支法使十二经纳地气;灵龟八法使奇经八脉纳地气;飞腾八法使奇经八脉纳天气。四法合用充分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整体,是针灸治疗的上乘大法。笔者用流注八法联合使用治疗神经衰弱,治愈率明显高于流注八法单独使用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 灵龟八法 飞腾八法 纳甲法 纳支法 十二正经 十二 奇经 八脉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阳维脉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立艳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8年第8期54-56,共3页
阳维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经脉命名时“维”字有“维系、联络”之意。因此,阳维脉的含义是“维系人体阳经”,也就是说,阳维脉能够联络人体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到溢蓄气血的作用。“维”也指代系物或提网的绳索,如果把十二正经、经... 阳维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经脉命名时“维”字有“维系、联络”之意。因此,阳维脉的含义是“维系人体阳经”,也就是说,阳维脉能够联络人体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到溢蓄气血的作用。“维”也指代系物或提网的绳索,如果把十二正经、经筋、别络、孙络、浮络,整体看成一阴、一阳两张网,那么阴维脉、阳维脉就是提起这两张网的两条大绳。一般正常的情况下,阳维脉和阴维脉互相维系,对人体内气血盛衰起到调节作用,二者并不参与十二正经脉的气血环流,但是,如果阴维脉或阳维脉功能失常则会出现相关的症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维脉 气血盛衰 十二正经 阴维脉 奇经八脉 功能失常 经脉 阳经
下载PDF
阳经郄穴多治痛,阴经郄穴多治血
18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9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阳经 郄穴 阴经 十二正经
下载PDF
奇经与络脉关系初探
19
作者 王继明 《国医论坛》 2003年第5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奇经 络脉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十二正经
下载PDF
按摩四肢 防治全身疾病——“全身经络按摩健身法”之五
20
作者 孙鸿宾 孙梅 《家庭中医药》 2008年第3期45-46,共2页
中医认为,肾主四肢之骨,脾主四肢之肉,肝主四肢之筋,心主四肢之脉。故四肢之病在脏,多责于脾、肝、肾、心。人体十四经络,遍布周身,其中十二正经循行于手足,有六条经络是经过手指端,即手三阴(肺、心包、心)经,从胸走手,行... 中医认为,肾主四肢之骨,脾主四肢之肉,肝主四肢之筋,心主四肢之脉。故四肢之病在脏,多责于脾、肝、肾、心。人体十四经络,遍布周身,其中十二正经循行于手足,有六条经络是经过手指端,即手三阴(肺、心包、心)经,从胸走手,行于手臂内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按摩 全身疾病 四肢 健身法 防治 十二正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