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维十五方”教研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1
作者 贝伟浩 潘俊全 陆勇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1期45-48,共4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在课程教学改革行动中,不断完善“五维十五方”教研模式,以精准作业、品质课堂、技能比武、学术品牌、学情监控“五维”变革为抓手,实现学校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教学机制创新,高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五维十五方 教研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治温十五方探讨杨栗山温疫证治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心婷 闫子民 齐文升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1期34-37,共4页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杨栗山广纳历代医家之精华,著成《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温疫乃因感受“杂气”致病,病机以“内有郁热”为主要特点,治疗上多用僵蚕、蝉蜕宣散透邪,并创制以升降散为基础的治温十五方,总结出温疫治疗当辛凉...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杨栗山广纳历代医家之精华,著成《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温疫乃因感受“杂气”致病,病机以“内有郁热”为主要特点,治疗上多用僵蚕、蝉蜕宣散透邪,并创制以升降散为基础的治温十五方,总结出温疫治疗当辛凉透散、清热解毒、苦寒攻下、凉血化瘀,即“宣、清、下、化”四法,最终采用“逐秽解毒”治疫原则,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和温疫的治疗具有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栗山 升降散 治温十五方 伤寒瘟疫条辨
下载PDF
《伤寒温疫条辨》十五方制方用药特色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施锡璋 《四川中医》 1997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伤寒温疫条辨 十五方
下载PDF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校读拾遗
4
作者 刘思亮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3,共11页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汉医验方书。该书载有283个医方,其中几则方子仍有探讨余地,甚至需要借助巫术思维予以解读。“狂犬啮人”方中所谓“恒石”即“常石”,亦即普通石头,取两石相磨而疗狂犬所啮,是以石屑像犬牙之...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汉医验方书。该书载有283个医方,其中几则方子仍有探讨余地,甚至需要借助巫术思维予以解读。“狂犬啮人”方中所谓“恒石”即“常石”,亦即普通石头,取两石相磨而疗狂犬所啮,是以石屑像犬牙之粉为治;“()”方中“毋敢上下”,是早期古人对蝎毒之类毒性善走的朴素认识;“肿囊”方中“酸浆”非本草“酸浆”,乃是古人饮品溲浆;“疣”方中“■楬”即“翦■”,为随手翦取的道旁荏属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 《五十二病 恒石 酸浆 ■楬
下载PDF
《五十二病方·癰》第五治方釋文校補
5
作者 鍾如雄 胡娟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2期81-87,共7页
關於長沙馬王堆出土醫書《五十二病方·癰》第五治方(即369-371行)原文,雖經前人反復釋讀與考證,但至今依然疑點重重,尤其是其中的“幸”“炻”“”需要重新釋讀。今檢索秦漢簡帛文字,發現“幸”與“蚤”、“石”與“反”的字形區... 關於長沙馬王堆出土醫書《五十二病方·癰》第五治方(即369-371行)原文,雖經前人反復釋讀與考證,但至今依然疑點重重,尤其是其中的“幸”“炻”“”需要重新釋讀。今檢索秦漢簡帛文字,發現“幸”與“蚤”、“石”與“反”的字形區别極爲明顯,故根據文意,將本治方中的原釋文“幸”“炻”改釋爲“蚤(早)”“炍(焕)”。此外,原釋文“”疑爲“榯”的初文,“寒且【□】若”之“”當爲“[卷(劵)]”字,故一併改釋或增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難字 脱字 考釋校補 馬王堆醫書 《五十二病
下载PDF
读马王堆帛书医方札记四则
6
作者 姚海燕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1期48-53,共6页
通过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房内记》医方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下论点:“以汁【□】之”的缺文不能补作“■(歠)”或“■(飲)”,而应补作“洒”或“沃”“■(洗)”等字;“枣种”不是指大枣,而是指大枣的种子,即枣仁;“澡... 通过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房内记》医方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下论点:“以汁【□】之”的缺文不能补作“■(歠)”或“■(飲)”,而应补作“洒”或“沃”“■(洗)”等字;“枣种”不是指大枣,而是指大枣的种子,即枣仁;“澡石”不是一味药,而是处理药石的一种方法;桑枝不是桑枝汁,二者在医疗活动中的运用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二病 《房内记》 马王堆帛书 注释
下载PDF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校读拾遗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健飞 《中国文字研究》 2021年第1期97-103,共7页
本文充分利用帛书的高清照片,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的部分释文作了校订,并新缀、改缀了几处帛书残片。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五十二病 《养生 校读
下载PDF
马王堆《五十二病方》与老官山《六十病方》“沸”字考辨——兼论古代一种特殊煎药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如青 《中医药文化》 2019年第5期64-72,共9页
分析马王堆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氵费]"字存在变异乱象。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书(抄)写者图省力,避繁趋简,久之,渐渐成为被当时医药行业内部默认的异写字,一些又因反复传抄而形成讹别字。发现周家台秦简、武威医简及新近出... 分析马王堆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氵费]"字存在变异乱象。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书(抄)写者图省力,避繁趋简,久之,渐渐成为被当时医药行业内部默认的异写字,一些又因反复传抄而形成讹别字。发现周家台秦简、武威医简及新近出土的成都老官山医简《六十病方》中"[氵费]"字的变异情况与《五十二病方》如出一辙。而老官山《六十病方》又多一种"×沸×釀"的煎煮法。"[氵费]"字的错乱给简帛医方煎煮法的阅读与理解造成障碍。简帛医书中的"×沸煮""煮(煎)×沸""×沸×釀"的药物煎煮法,是一种"煮沸--(冷却)止沸--再煮沸(或同时杂和它药再煮沸)--再(冷却)止沸……"的多次反复煎煮法,多用于膏剂、傅(敷)剂及药物较多的医方,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二病 《六十病 [氵费] 简帛 煎药法
下载PDF
加味升降散治疗中风机理初探
9
作者 彭慕斌 田英 彭景星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6期8-8,共1页
杨栗山《寒温条辨》之升降散[1],是其治温病十五方之总方。由僵蚕(酒炒)6g,蝉蜕(去土)6g,广姜黄(去皮)9g,生大黄10g组成。共为细末调匀,用黄酒1~2盅,蜜15~30g,调药冷服(张山雷谓:其方"蜜助其腻,酒助其升,且有贻害"[2],故用... 杨栗山《寒温条辨》之升降散[1],是其治温病十五方之总方。由僵蚕(酒炒)6g,蝉蜕(去土)6g,广姜黄(去皮)9g,生大黄10g组成。共为细末调匀,用黄酒1~2盅,蜜15~30g,调药冷服(张山雷谓:其方"蜜助其腻,酒助其升,且有贻害"[2],故用时多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升降散 机理 中风 治疗 寒温条辨 杨栗山 十五方 生大黄
下载PDF
简帛医书与区种法
10
作者 张雷 《中医药文化》 2022年第6期501-506,共6页
将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与区种法类似的内容进行比较,指出《五十二病方》中“区”就是“坎”,肯定了“复”字解释,认为《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石”是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并以《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坎熏法为例,认为其疗法... 将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与区种法类似的内容进行比较,指出《五十二病方》中“区”就是“坎”,肯定了“复”字解释,认为《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石”是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并以《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坎熏法为例,认为其疗法与区种法有相同之处;分析了《灵枢·经筋》中相关治疗方法,对其他传世文献有关内容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医书 《五十二病 《武威汉代医简》 区种法 坎熏法
下载PDF
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医籍中液体容量单位考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苑祯 马捷 张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906-1910,共5页
通过对出土的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医籍《五十二病方》《病方及其它》《武威汉代医简》研究,可以得知三部医籍的方剂中常见液体容量单位有标准容量单位“升”“斗”“参”,非标准容量单位“杯”“瓯”“罋”“鍑”。通过考证,得出简帛医... 通过对出土的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医籍《五十二病方》《病方及其它》《武威汉代医简》研究,可以得知三部医籍的方剂中常见液体容量单位有标准容量单位“升”“斗”“参”,非标准容量单位“杯”“瓯”“罋”“鍑”。通过考证,得出简帛医籍方剂中容量单位“升”“参”“斗”的折算关系为1参=1/3小斗,约合2.8~3升。推定出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方剂中液体容量单位“一参”容积约合今560~600 ml。“杯”作为饮食常用器具,也常被用作药物容量单位,考证可知简帛方剂中容量单位“一杯”容积约合今250~350 ml,“半杯”容积约合今125~175 ml。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考察秦以前简帛医籍方药剂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单位 简帛 《五十二病 《病及其它》 《武威汉代医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