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五维十五方”教研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1
作者
贝伟浩
潘俊全
陆勇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1期45-48,共4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在课程教学改革行动中,不断完善“五维十五方”教研模式,以精准作业、品质课堂、技能比武、学术品牌、学情监控“五维”变革为抓手,实现学校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教学机制创新,高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五维
十五方
”
教研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治温十五方探讨杨栗山温疫证治思想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心婷
闫子民
齐文升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1期34-37,共4页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杨栗山广纳历代医家之精华,著成《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温疫乃因感受“杂气”致病,病机以“内有郁热”为主要特点,治疗上多用僵蚕、蝉蜕宣散透邪,并创制以升降散为基础的治温十五方,总结出温疫治疗当辛凉...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杨栗山广纳历代医家之精华,著成《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温疫乃因感受“杂气”致病,病机以“内有郁热”为主要特点,治疗上多用僵蚕、蝉蜕宣散透邪,并创制以升降散为基础的治温十五方,总结出温疫治疗当辛凉透散、清热解毒、苦寒攻下、凉血化瘀,即“宣、清、下、化”四法,最终采用“逐秽解毒”治疫原则,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和温疫的治疗具有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栗山
升降散
治温
十五方
伤寒瘟疫条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温疫条辨》十五方制方用药特色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施锡璋
《四川中医》
1997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伤寒温疫条辨
十五方
方
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校读拾遗
4
作者
刘思亮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3,共11页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汉医验方书。该书载有283个医方,其中几则方子仍有探讨余地,甚至需要借助巫术思维予以解读。“狂犬啮人”方中所谓“恒石”即“常石”,亦即普通石头,取两石相磨而疗狂犬所啮,是以石屑像犬牙之...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汉医验方书。该书载有283个医方,其中几则方子仍有探讨余地,甚至需要借助巫术思维予以解读。“狂犬啮人”方中所谓“恒石”即“常石”,亦即普通石头,取两石相磨而疗狂犬所啮,是以石屑像犬牙之粉为治;“()”方中“毋敢上下”,是早期古人对蝎毒之类毒性善走的朴素认识;“肿囊”方中“酸浆”非本草“酸浆”,乃是古人饮品溲浆;“疣”方中“■楬”即“翦■”,为随手翦取的道旁荏属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
《五十二病
方
》
恒石
酸浆
■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十二病方·癰》第五治方釋文校補
5
作者
鍾如雄
胡娟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2期81-87,共7页
關於長沙馬王堆出土醫書《五十二病方·癰》第五治方(即369-371行)原文,雖經前人反復釋讀與考證,但至今依然疑點重重,尤其是其中的“幸”“炻”“”需要重新釋讀。今檢索秦漢簡帛文字,發現“幸”與“蚤”、“石”與“反”的字形區...
關於長沙馬王堆出土醫書《五十二病方·癰》第五治方(即369-371行)原文,雖經前人反復釋讀與考證,但至今依然疑點重重,尤其是其中的“幸”“炻”“”需要重新釋讀。今檢索秦漢簡帛文字,發現“幸”與“蚤”、“石”與“反”的字形區别極爲明顯,故根據文意,將本治方中的原釋文“幸”“炻”改釋爲“蚤(早)”“炍(焕)”。此外,原釋文“”疑爲“榯”的初文,“寒且【□】若”之“”當爲“[卷(劵)]”字,故一併改釋或增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難字
脱字
考釋校補
馬王堆醫書
《五十二病
方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马王堆帛书医方札记四则
6
作者
姚海燕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1期48-53,共6页
通过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房内记》医方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下论点:“以汁【□】之”的缺文不能补作“■(歠)”或“■(飲)”,而应补作“洒”或“沃”“■(洗)”等字;“枣种”不是指大枣,而是指大枣的种子,即枣仁;“澡...
通过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房内记》医方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下论点:“以汁【□】之”的缺文不能补作“■(歠)”或“■(飲)”,而应补作“洒”或“沃”“■(洗)”等字;“枣种”不是指大枣,而是指大枣的种子,即枣仁;“澡石”不是一味药,而是处理药石的一种方法;桑枝不是桑枝汁,二者在医疗活动中的运用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二病
方
》
《房内记》
马王堆帛书
注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校读拾遗
被引量:
3
7
作者
郑健飞
《中国文字研究》
2021年第1期97-103,共7页
本文充分利用帛书的高清照片,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的部分释文作了校订,并新缀、改缀了几处帛书残片。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五十二病
方
》
《养生
方
》
校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王堆《五十二病方》与老官山《六十病方》“沸”字考辨——兼论古代一种特殊煎药法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如青
《中医药文化》
2019年第5期64-72,共9页
分析马王堆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氵费]"字存在变异乱象。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书(抄)写者图省力,避繁趋简,久之,渐渐成为被当时医药行业内部默认的异写字,一些又因反复传抄而形成讹别字。发现周家台秦简、武威医简及新近出...
分析马王堆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氵费]"字存在变异乱象。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书(抄)写者图省力,避繁趋简,久之,渐渐成为被当时医药行业内部默认的异写字,一些又因反复传抄而形成讹别字。发现周家台秦简、武威医简及新近出土的成都老官山医简《六十病方》中"[氵费]"字的变异情况与《五十二病方》如出一辙。而老官山《六十病方》又多一种"×沸×釀"的煎煮法。"[氵费]"字的错乱给简帛医方煎煮法的阅读与理解造成障碍。简帛医书中的"×沸煮""煮(煎)×沸""×沸×釀"的药物煎煮法,是一种"煮沸--(冷却)止沸--再煮沸(或同时杂和它药再煮沸)--再(冷却)止沸……"的多次反复煎煮法,多用于膏剂、傅(敷)剂及药物较多的医方,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二病
方
》
《六十病
方
》
[氵费]
简帛
釀
煎药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味升降散治疗中风机理初探
9
作者
彭慕斌
田英
彭景星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6期8-8,共1页
杨栗山《寒温条辨》之升降散[1],是其治温病十五方之总方。由僵蚕(酒炒)6g,蝉蜕(去土)6g,广姜黄(去皮)9g,生大黄10g组成。共为细末调匀,用黄酒1~2盅,蜜15~30g,调药冷服(张山雷谓:其方"蜜助其腻,酒助其升,且有贻害"[2],故用...
杨栗山《寒温条辨》之升降散[1],是其治温病十五方之总方。由僵蚕(酒炒)6g,蝉蜕(去土)6g,广姜黄(去皮)9g,生大黄10g组成。共为细末调匀,用黄酒1~2盅,蜜15~30g,调药冷服(张山雷谓:其方"蜜助其腻,酒助其升,且有贻害"[2],故用时多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升降散
机理
中风
治疗
寒温条辨
杨栗山
十五方
生大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帛医书与区种法
10
作者
张雷
《中医药文化》
2022年第6期501-506,共6页
将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与区种法类似的内容进行比较,指出《五十二病方》中“区”就是“坎”,肯定了“复”字解释,认为《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石”是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并以《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坎熏法为例,认为其疗法...
将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与区种法类似的内容进行比较,指出《五十二病方》中“区”就是“坎”,肯定了“复”字解释,认为《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石”是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并以《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坎熏法为例,认为其疗法与区种法有相同之处;分析了《灵枢·经筋》中相关治疗方法,对其他传世文献有关内容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医书
《五十二病
方
》
《武威汉代医简》
区种法
坎熏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医籍中液体容量单位考证
被引量:
3
11
作者
苑祯
马捷
张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906-1910,共5页
通过对出土的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医籍《五十二病方》《病方及其它》《武威汉代医简》研究,可以得知三部医籍的方剂中常见液体容量单位有标准容量单位“升”“斗”“参”,非标准容量单位“杯”“瓯”“罋”“鍑”。通过考证,得出简帛医...
通过对出土的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医籍《五十二病方》《病方及其它》《武威汉代医简》研究,可以得知三部医籍的方剂中常见液体容量单位有标准容量单位“升”“斗”“参”,非标准容量单位“杯”“瓯”“罋”“鍑”。通过考证,得出简帛医籍方剂中容量单位“升”“参”“斗”的折算关系为1参=1/3小斗,约合2.8~3升。推定出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方剂中液体容量单位“一参”容积约合今560~600 ml。“杯”作为饮食常用器具,也常被用作药物容量单位,考证可知简帛方剂中容量单位“一杯”容积约合今250~350 ml,“半杯”容积约合今125~175 ml。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考察秦以前简帛医籍方药剂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单位
简帛
《五十二病
方
》
《病
方
及其它》
《武威汉代医简》
杯
参
原文传递
题名
“五维十五方”教研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1
作者
贝伟浩
潘俊全
陆勇
机构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出处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1期45-48,共4页
文摘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在课程教学改革行动中,不断完善“五维十五方”教研模式,以精准作业、品质课堂、技能比武、学术品牌、学情监控“五维”变革为抓手,实现学校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教学机制创新,高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五维
十五方
”
教研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
分类号
G6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治温十五方探讨杨栗山温疫证治思想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心婷
闫子民
齐文升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出处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1期34-37,共4页
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课题(编号:ZZ14-FY-002)
文摘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杨栗山广纳历代医家之精华,著成《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温疫乃因感受“杂气”致病,病机以“内有郁热”为主要特点,治疗上多用僵蚕、蝉蜕宣散透邪,并创制以升降散为基础的治温十五方,总结出温疫治疗当辛凉透散、清热解毒、苦寒攻下、凉血化瘀,即“宣、清、下、化”四法,最终采用“逐秽解毒”治疫原则,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和温疫的治疗具有重大贡献。
关键词
杨栗山
升降散
治温
十五方
伤寒瘟疫条辨
Keywords
YANG Lishan
Shengjiang Powder
15 Prescriptions for treating pestilence
Discrimination of Typhoid and Plague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4.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温疫条辨》十五方制方用药特色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施锡璋
机构
四川涪陵市人民医院
出处
《四川中医》
1997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伤寒温疫条辨
十五方
方
剂
分类号
R254.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校读拾遗
4
作者
刘思亮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3,共11页
基金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出土文献学科建设与中国古典学的当代转型”(项目编号:G26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山海经传校理”(项目编号:21FZSB039)。
文摘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汉医验方书。该书载有283个医方,其中几则方子仍有探讨余地,甚至需要借助巫术思维予以解读。“狂犬啮人”方中所谓“恒石”即“常石”,亦即普通石头,取两石相磨而疗狂犬所啮,是以石屑像犬牙之粉为治;“()”方中“毋敢上下”,是早期古人对蝎毒之类毒性善走的朴素认识;“肿囊”方中“酸浆”非本草“酸浆”,乃是古人饮品溲浆;“疣”方中“■楬”即“翦■”,为随手翦取的道旁荏属植物。
关键词
马王堆
《五十二病
方
》
恒石
酸浆
■楬
Keywords
Mawangdui(马王堆)
Wushier Bingfang(五十二病
方
,Fifty-two Remedies)
hengshi(恒石)
suanjiang(酸浆)
jianjie(■楬)
分类号
N09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十二病方·癰》第五治方釋文校補
5
作者
鍾如雄
胡娟
机构
喀什大學人文學院
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出处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2期81-87,共7页
文摘
關於長沙馬王堆出土醫書《五十二病方·癰》第五治方(即369-371行)原文,雖經前人反復釋讀與考證,但至今依然疑點重重,尤其是其中的“幸”“炻”“”需要重新釋讀。今檢索秦漢簡帛文字,發現“幸”與“蚤”、“石”與“反”的字形區别極爲明顯,故根據文意,將本治方中的原釋文“幸”“炻”改釋爲“蚤(早)”“炍(焕)”。此外,原釋文“”疑爲“榯”的初文,“寒且【□】若”之“”當爲“[卷(劵)]”字,故一併改釋或增補。
关键词
疑難字
脱字
考釋校補
馬王堆醫書
《五十二病
方
》
Keywords
Knotty characters
Hiatus
Correc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Mawangdui medical manuscripts
Recipes for Fifty-Two Ailments(《五十二病
方
》)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H1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马王堆帛书医方札记四则
6
作者
姚海燕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1期48-5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95)。
文摘
通过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房内记》医方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下论点:“以汁【□】之”的缺文不能补作“■(歠)”或“■(飲)”,而应补作“洒”或“沃”“■(洗)”等字;“枣种”不是指大枣,而是指大枣的种子,即枣仁;“澡石”不是一味药,而是处理药石的一种方法;桑枝不是桑枝汁,二者在医疗活动中的运用各有不同。
关键词
《五十二病
方
》
《房内记》
马王堆帛书
注释
Keywords
Wu Shi Er Bing Fang(《五十二病
方
》Prescriptions for Fifty-two Diseases)
Fang Nei Ji(《房内记》Notes on Sexual Affairs)
Mawangdui Silk Books
Annotations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校读拾遗
被引量:
3
7
作者
郑健飞
机构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文字研究》
2021年第1期97-103,共7页
基金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创新资助项目“马王堆简帛文字研究”(编号CTWX2017BS0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充分利用帛书的高清照片,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的部分释文作了校订,并新缀、改缀了几处帛书残片。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五十二病
方
》
《养生
方
》
校读
Keywords
Mawangdui Manuscripts
the Fifty-two Prescriptions(五十二病
方
)
the Health Keeping Prescriptions(养生
方
)
cheek-reading notes
分类号
K87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王堆《五十二病方》与老官山《六十病方》“沸”字考辨——兼论古代一种特殊煎药法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如青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19年第5期64-72,共9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简帛医书综合研究”子课题“中医学研究”(12&ZD115)
文摘
分析马王堆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氵费]"字存在变异乱象。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书(抄)写者图省力,避繁趋简,久之,渐渐成为被当时医药行业内部默认的异写字,一些又因反复传抄而形成讹别字。发现周家台秦简、武威医简及新近出土的成都老官山医简《六十病方》中"[氵费]"字的变异情况与《五十二病方》如出一辙。而老官山《六十病方》又多一种"×沸×釀"的煎煮法。"[氵费]"字的错乱给简帛医方煎煮法的阅读与理解造成障碍。简帛医书中的"×沸煮""煮(煎)×沸""×沸×釀"的药物煎煮法,是一种"煮沸--(冷却)止沸--再煮沸(或同时杂和它药再煮沸)--再(冷却)止沸……"的多次反复煎煮法,多用于膏剂、傅(敷)剂及药物较多的医方,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五十二病
方
》
《六十病
方
》
[氵费]
简帛
釀
煎药法
Keywords
Wu Shi Er Bing Fang(《五十二病
方
》Prescriptions for Fifty-Two Disease)
Liu Shi Bing Fang(《六十病
方
》Prescriptions for Sixty Diseases)
Boiling(■)
Bamboo and Silk Slips
Brewing(釀)
Decoction Method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味升降散治疗中风机理初探
9
作者
彭慕斌
田英
彭景星
机构
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6期8-8,共1页
文摘
杨栗山《寒温条辨》之升降散[1],是其治温病十五方之总方。由僵蚕(酒炒)6g,蝉蜕(去土)6g,广姜黄(去皮)9g,生大黄10g组成。共为细末调匀,用黄酒1~2盅,蜜15~30g,调药冷服(张山雷谓:其方"蜜助其腻,酒助其升,且有贻害"[2],故用时多去之)。
关键词
加味升降散
机理
中风
治疗
寒温条辨
杨栗山
十五方
生大黄
分类号
R767.410.5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帛医书与区种法
10
作者
张雷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22年第6期501-50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9ZDA195)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孵化项目)(AHSKF2021D32)。
文摘
将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与区种法类似的内容进行比较,指出《五十二病方》中“区”就是“坎”,肯定了“复”字解释,认为《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石”是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并以《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坎熏法为例,认为其疗法与区种法有相同之处;分析了《灵枢·经筋》中相关治疗方法,对其他传世文献有关内容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简帛医书
《五十二病
方
》
《武威汉代医简》
区种法
坎熏法
Keywords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Manuscripts
Wu Shi Er Bing Fang(《五十二病
方
》Prescriptions for Fiftytwo Diseases)
Wuwei Han Dai Yi Jian(《武威汉代医简》Wuwei’s Han Medical Slips)
Well Fumigation Method
Pit Fumigation Method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医籍中液体容量单位考证
被引量:
3
11
作者
苑祯
马捷
张林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906-1910,共5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21DTR047)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I2021A03702)。
文摘
通过对出土的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医籍《五十二病方》《病方及其它》《武威汉代医简》研究,可以得知三部医籍的方剂中常见液体容量单位有标准容量单位“升”“斗”“参”,非标准容量单位“杯”“瓯”“罋”“鍑”。通过考证,得出简帛医籍方剂中容量单位“升”“参”“斗”的折算关系为1参=1/3小斗,约合2.8~3升。推定出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方剂中液体容量单位“一参”容积约合今560~600 ml。“杯”作为饮食常用器具,也常被用作药物容量单位,考证可知简帛方剂中容量单位“一杯”容积约合今250~350 ml,“半杯”容积约合今125~175 ml。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考察秦以前简帛医籍方药剂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容量单位
简帛
《五十二病
方
》
《病
方
及其它》
《武威汉代医简》
杯
参
Keywords
unit of capacity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books
Formulas for Fifty-two Diseases(《五十二病
方
》)
Disease Prescriptions and Others(《病
方
及其它》)
Wuwei Han Slips(《武威汉代医简》)
bei(杯)
can(参)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3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五维十五方”教研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贝伟浩
潘俊全
陆勇
《中学教学参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治温十五方探讨杨栗山温疫证治思想
刘心婷
闫子民
齐文升
《四川中医》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伤寒温疫条辨》十五方制方用药特色探析
施锡璋
《四川中医》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校读拾遗
刘思亮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五十二病方·癰》第五治方釋文校補
鍾如雄
胡娟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读马王堆帛书医方札记四则
姚海燕
《中医药文化》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校读拾遗
郑健飞
《中国文字研究》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马王堆《五十二病方》与老官山《六十病方》“沸”字考辨——兼论古代一种特殊煎药法
张如青
《中医药文化》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加味升降散治疗中风机理初探
彭慕斌
田英
彭景星
《中国民间疗法》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简帛医书与区种法
张雷
《中医药文化》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战国至秦汉时期简帛医籍中液体容量单位考证
苑祯
马捷
张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