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十双”改革与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冬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以及运作方式,对于高职开展实训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培养模式与特征,...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以及运作方式,对于高职开展实训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培养模式与特征,并以"十双"深化对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十双 实训课程
原文传递
高热值多面体硼氢化合物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的合成、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薛云娜 李娇毅 +7 位作者 郝志军 万洪 赵海霞 李春迎 杜咏梅 陆居有 余秦伟 吕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5-380,共6页
以四氢硼酸四乙基铵为原料,通过热解反应合成了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并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1B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热-热重(DSC-TG)分析研究了其在氩气及氧气气氛下的热稳定性,发现其在氩气中... 以四氢硼酸四乙基铵为原料,通过热解反应合成了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并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1B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热-热重(DSC-TG)分析研究了其在氩气及氧气气氛下的热稳定性,发现其在氩气中仅发生热分解反应,放热量较小,而在氧气中则先分解,再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采用Kissinger方法及Coat-redfern方程得到其热分解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进一步通过热裂解原位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和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DSC-TGFTIR-MS)联用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推测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化合物在303.2℃下快速分解,气相产物主要为乙烷与少量氨气及氢气,固相产物为单质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四乙基铵 热分解机理 动力学方程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的热行为及其与推进剂主要组分的相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庞维强 薛云娜 +5 位作者 樊学忠 胥会祥 石小兵 李洋 李勇宏 王晓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用DSC和TG-DTG研究了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C2H5)4N]2B10H10,BHN)的热行为,并分别用DSC法和真空安定性法考察了BHN与推进剂主要组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N-脒基脲二硝酰胺盐(FOX-12)、奥克... 用DSC和TG-DTG研究了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C2H5)4N]2B10H10,BHN)的热行为,并分别用DSC法和真空安定性法考察了BHN与推进剂主要组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N-脒基脲二硝酰胺盐(FOX-12)、奥克托今(HMX)、端羟基叠氮聚醚(GAP)、黑索今(RDX)、高氯酸铵(AP)、3-硝基-1,2,4-三唑-5-酮铅(NTO-Pb)、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癸二酸二异辛酯(DOS)、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己二酸酮(AD-Cu)、Al粉和Mg粉的相容性。结果表明,BHN的热分解存在一个主放热峰,10℃.min-1时的分解峰温为305.8℃,其与CL-20、HMX、GAP、RDX、AP、NTO-Pb、HTPB、DOS、IPDI、AD-Cu、Al粉和Mg粉等均相容,可与上述材料混合应用于火炸药的制备,但与TDI混合有中等反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硼酸四乙基铵(BHN)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 相容性
下载PDF
赵军教授双“十”字针法为主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的临床经验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倪国忠 杨欣鹏 +1 位作者 张韧 赵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12期32-33,共2页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临床病症,短时间内尚可忍耐,长时间失眠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1]。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原因很多,有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生物药剂因素、个人...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临床病症,短时间内尚可忍耐,长时间失眠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1]。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原因很多,有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生物药剂因素、个人性格特征、遗传等,临床最常见的是焦虑恐惧、抑郁等,所以去除病因治疗才能更好的治疗失眠[2]。中医认为本病与饮食、情志、劳倦、体虚等因素有关,其中情志不遂导致肝郁气滞所致失眠,在临床颇为常见。赵军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疗效观察,探讨病因病机,采用双“十”字针法为主的针刺手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疗效颇为肯定,兹将其临床经验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气滞 失眠 针刺疗法 ”字针法 医案
下载PDF
两个具有混合卤素桥的闭式十二顶双镍十硼烷簇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窦建民 胡春华 +4 位作者 姚海军 李越生 孙杰 金若水 郑培菊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06-1013,共8页
研究了[NiX_2(PPh_3)_2](X=Br,I)在二氯甲烷等溶剂中与B_(10)H_(10)^(2-)的反应,对形成的簇合物[(μ-Br_(0.85)Cl_(0.15)-(Ph_2PC_6H_4)_2Ni_2B_(10)Cl(PPh_3)] ·0.5CH_2Cl_2(1),[(μ-I_(0.1)Cl_(0.9))(Ph_2PC_6H_4)_2Ni_2B_(10)H_... 研究了[NiX_2(PPh_3)_2](X=Br,I)在二氯甲烷等溶剂中与B_(10)H_(10)^(2-)的反应,对形成的簇合物[(μ-Br_(0.85)Cl_(0.15)-(Ph_2PC_6H_4)_2Ni_2B_(10)Cl(PPh_3)] ·0.5CH_2Cl_2(1),[(μ-I_(0.1)Cl_(0.9))(Ph_2PC_6H_4)_2Ni_2B_(10)H_6Cl(PPh_3)]·0.25CH_2Cl_2(2)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等表征.两个簇合物均为闭式十二顶双镍十硼烷,镍、镍之间还分别存在Cl,Br和Cl,I桥且Cl,Br或I的占有率不同.簇合物还具有两个邻位环化的Ni-P-C-C-B五元环.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阴离子对反应产物有影响,二氯甲烷参与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卤素桥 闭式构型 二顶硼烷簇合物 合成 结构 表征 单晶衍射
下载PDF
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在冲击作用下的反应特性
6
作者 牛余雷 姜帆 +3 位作者 薛乐星 冯晓军 南海 王晓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研究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C_(2)H_(5))_(4)N]_(2)B_(10)H_(10),BHN‑10)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的反应特性,采用电爆炸等离子体冲击和炸药爆炸冲击两种方法,对BHN‑10在冲击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及分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HN‑10在电爆... 为研究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C_(2)H_(5))_(4)N]_(2)B_(10)H_(10),BHN‑10)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的反应特性,采用电爆炸等离子体冲击和炸药爆炸冲击两种方法,对BHN‑10在冲击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及分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HN‑10在电爆炸等离子体冲击下的气体分解产物为碳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可燃气体。BHN‑10对于炸药爆炸冲击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定性,25 GPa以上炸药爆炸冲击波无法使BHN‑10燃料发生分解,爆炸热作用是BHN‑10发生反应的主要因素。BHN‑10在炸药爆炸冲击下,8 ms后发生燃烧反应,燃烧反应从中心位置出现,持续时间达到200 ms以上。HMX与BHN‑10的混合物,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火球的扩散速度加快,燃烧时间与BHN‑10燃料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硼酸四乙基铵(BHN‑10) 爆炸冲击 分解反应 分解产物
下载PDF
双肼基均四嗪十氢十硼酸盐的合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为强 薛云娜 +4 位作者 梅苏宁 李亚妮 万洪 张前 余秦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8-429,共2页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为原料通过肼基取代反应合成了3,6-双肼基-1,2,4,5-四嗪,以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盐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十氢十硼酸,再经过成盐反应合成了双肼基均四嗪十氢十硼酸盐化合物,产率为80%。通过I...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为原料通过肼基取代反应合成了3,6-双肼基-1,2,4,5-四嗪,以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盐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十氢十硼酸,再经过成盐反应合成了双肼基均四嗪十氢十硼酸盐化合物,产率为80%。通过IR、1H NM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氧弹燃烧法,测试其燃烧热值为37.5 k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3 6-肼基-1 2 4 5-四嗪 肼基均四嗪硼酸盐
下载PDF
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热分解特性及其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3
8
作者 姜帆 王晓峰 +4 位作者 王晓红 牛余雷 刘红妮 薛乐星 薛云娜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了解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BHN-10)热分解特性及反应动力学,采用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TG-DSC-MS-FTIR)及热裂解原位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FTIR)对BHN-10热分解过程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分析;使用Kissinger和Ozawa... 为了解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BHN-10)热分解特性及反应动力学,采用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TG-DSC-MS-FTIR)及热裂解原位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FTIR)对BHN-10热分解过程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分析;使用Kissinger和Ozawa方法计算两个热分解阶段的动力学参数,并利用Coats-Redfern法拟合得到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BHN-10热分解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150.9 kJ/mol和161.7 kJ/mol;第一阶段受随机成核和核增长机理控制,第二阶段遵从幂级数法则(Mampel power);两阶段的动力学机理函数分别为G(α)=[-ln(1-α)]1/3(n=3)和G(α)=α1/4;BHN-10热分解反应第一阶段质量损失2.9%,与理论脱氢质量损失相一致,此阶段发生B10H2-10的脱氢产生氢气和非晶态硼的过程,在热分解第一阶段会生成熔融分解型的中间产物四乙基铵阳离子;第二步反应质量损失39.4%,接近第二阶段气体质量损失的计算值43.4%,是四乙基铵阳离子上的质子转移并通过Hoffman消除反应生成乙烯和Et3N,Et3N进一步分解为C 2H 6、NH3、H2和碳单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硼氢化合物 硼酸四乙基铵 BHN-10 热分解 非等温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在冲击作用下的安定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姜帆 王晓峰 +2 位作者 牛余雷 冯晓军 薛乐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1-636,共6页
为了探究高能燃料在强冲击环境下的安定性,还原了燃料实际使用环境,采用爆炸冲击和电爆轰冲击,对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BHN-10)在冲击效应下的安定性以及分解气相和固相产物进行了研究;在BHN-10中加入HMX,考察其对燃料分解效率的影响。... 为了探究高能燃料在强冲击环境下的安定性,还原了燃料实际使用环境,采用爆炸冲击和电爆轰冲击,对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BHN-10)在冲击效应下的安定性以及分解气相和固相产物进行了研究;在BHN-10中加入HMX,考察其对燃料分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HN-10对于单一的炸药爆轰产生的冲击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定性,1.0 GPa量级的冲击波不能够促使BHN-10发生分解;BHN-10在电爆轰冲击下的安定性较低,等离子体电爆轰方法产生的冲击和热的共同作用可以促进BHN-10分解为三乙胺、腈类、碳烷烃、烯烃、炔烃等高热值的有机可燃气体;加入HMX后,气体产物的碳链长度除三乙胺外均不超过4个碳原子,长度明显变短;HMX的加入可以大幅提高BHN-10燃料的分解效率,生成更高比例的低碳链易燃气体;在N 2气氛下,其固相分解产物为C 60以及正交晶型的B 12 H 16;在空气气氛下,其固相产物为C 60、B 12 H 16、B 2O 3以及硼酸;将HMX与BHN-10燃料混合后,电爆轰冲击固体产物主要以非晶态的C和B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硼酸四乙基铵 BHN-10 硼氢化合物 冲击波作用 电爆轰作用 爆炸冲击 安定性
下载PDF
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纳米铝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10
作者 姜帆 牛余雷 +3 位作者 薛乐星 王晓峰 冯晓军 张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153-158,共6页
为了改善硼氢燃料的能量输出特性,提高其作为推进剂及火炸药添加剂的燃烧效率,使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纳米铝含能复合物,并对其表面形貌、比表面积、热性能及气体分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溶剂-非溶剂... 为了改善硼氢燃料的能量输出特性,提高其作为推进剂及火炸药添加剂的燃烧效率,使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纳米铝含能复合物,并对其表面形貌、比表面积、热性能及气体分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溶剂-非溶剂方法可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的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纳米铝复合物,并能极大的减少纳米铝的团聚。复合物的比表面积为7.06 m^2/g,远大于混合物的0.20 m^2/g。BHN-10/纳米铝复合物在分解过程中可形成一种熔融分解型的中间产物,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两阶段的分解温度分别为285.1℃和304.4℃,在形成BHN-10/纳米铝复合物后分解温度提前,第一分解放热峰提前到262.0℃,第二分解放热峰提前到298.8℃。分解气体产物主要为乙烯、乙烷、氨气和氢气等具有高热值的可燃性小分子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四乙基铵 纳米铝 溶剂-非溶剂 热性能
下载PDF
闭式十二顶双镍十硼烷簇合物[(μ-Cl)(Ph_2PC_6H_4)_2Ni_2B_(10)H_6Cl(PPh_3)]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窦建民 胡春华 +3 位作者 姚海军 李越生 金若水 郑培菊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993-1998,共6页
研究了 [NiX2 (PPh3 ) 2 ](X =F ,Cl,SCN)在二氯甲烷中与B10 H2 -10 的反应 ,对形成的产物 [(μ Cl) (Ph2 PC6H4) 2 Ni2 B10 H6Cl(PPh3 ) ]·0 2 5CH2 Cl2 (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等进行了表征 ,并通过... 研究了 [NiX2 (PPh3 ) 2 ](X =F ,Cl,SCN)在二氯甲烷中与B10 H2 -10 的反应 ,对形成的产物 [(μ Cl) (Ph2 PC6H4) 2 Ni2 B10 H6Cl(PPh3 ) ]·0 2 5CH2 Cl2 (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等进行了表征 ,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簇合物的结构 .1的晶体学数据 :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c,a =1 170 3(2 )nm ,b =2 10 82 (4)nm ,c=2 2 0 6 8(8)nm ,β =99 98(2 )°,V =5 36 2 2 (2 )nm3 ,Z =4 ,F(0 0 0 ) =2 2 74 ,Dcalcd=1 373g/cm3 .R1=0 0 35 8,wR2 =0 0 80 7.1为闭式十二顶双镍十硼烷簇合物 ,具有两个邻位环化的Ni—P—C—C—B五元环 ,镍 -镍之间还存在氯桥 .结构分析表明 :邻位环化增强了镍与硼之间的成键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二顶硼烷 簇合物 [(μ-Cl)(Ph2PC6H4)2Ni2B10H6Cl(PPh3)] 合成 结构
下载PDF
双“十”字针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礼宁 赵军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8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双"十"字针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 目的:观察双"十"字针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十"字针法治疗,连续治疗8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积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量表积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十"字针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字针法 盐酸多奈哌齐
下载PDF
我公司召开“十城双创”优质服务竞赛动员大会
13
《城市公共交通》 2011年第5期14-14,共1页
3月29日上午,我公司召开“十城双创”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韩前程主持。总经理周齐、副总经理杨大康,组织部长翟奇伟、宣传部长陈杰,六个运营公司书记、经理,党办主任及有关处室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创" 优质服务 公交公司 乘客
下载PDF
“七”、“十”互讹之疑团──再说上古典籍读法之谜
14
作者 郑慧生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88-95,134,共9页
“七”(7)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写作“十”,因与后来的“十”(10)字相混淆。结果在古代文献中造成了混乱,出现了许多的“七”、“十”互讹之误。这些错误,有些已经被前人所指出,有些还没有得到后人的纠正。因此,用“七”、... “七”(7)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写作“十”,因与后来的“十”(10)字相混淆。结果在古代文献中造成了混乱,出现了许多的“七”、“十”互讹之误。这些错误,有些已经被前人所指出,有些还没有得到后人的纠正。因此,用“七”、“十”互讹这把钥匙去验证古代文献,将会大大提高古籍校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互讹 “七”、“ “七”、“”之歧
下载PDF
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合成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泽慧 闫海英 +3 位作者 李茂林 许薇 王家荣 陈新志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8-673,共6页
研究了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并联合成工艺,以4-乙酰氧基-2-甲基-2-丁烯醛为原料,经醛基保护、酯交换、氧化合成3-(5,5-二甲基-1,3-二噁烷-2-基)-2-丁烯醛;采用氯化亚铜、1-氧自由基-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催化氧化2-(3... 研究了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并联合成工艺,以4-乙酰氧基-2-甲基-2-丁烯醛为原料,经醛基保护、酯交换、氧化合成3-(5,5-二甲基-1,3-二噁烷-2-基)-2-丁烯醛;采用氯化亚铜、1-氧自由基-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催化氧化2-(3-羟基-1-甲基-1-丙烯基)-5,5-二甲基-1,3-二噁烷合成3-(5,5-二甲基-1,3-二噁烷-2-基)-2-丁烯醛;2-(3-羟基-1-甲基-1-丙烯基)-5,5-二甲基-1,3-二噁烷经过氯化合成2-(3-氯-1-甲基-1-丙烯基)-5,5-二甲基-1,3-二噁烷;3-(5,5-二甲基-1,3-二噁烷-2-基)-2-丁烯醛、2-(3-氯-1-甲基-1-丙烯基)-5,5-二甲基-1,3-二噁烷与亚磷酸三乙酯一锅法工艺制得十碳三烯双醛,以五碳醛作为基准物,并联工艺总收率为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三烯 五碳醛 并联工艺 一锅法
下载PDF
双“十”字形钢丝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胸骨骨折 被引量:6
16
作者 鲁朝敏 郑航 +2 位作者 田向阳 邱功青 许建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57-758,共2页
关键词 ”字形钢丝内固定 治疗 外伤性胸骨骨折 诊断
原文传递
双手十指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丛海波 隋海明 +3 位作者 王祝民 林浩 王晨霖 杨庆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病例报告 断指再植 手术方法 指离断 再植成功
原文传递
Compound Metformin/Glipizide Bilayer Extended Release Tablets: Development and in Vitro Release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德方 聂淑芳 +3 位作者 孟晋 杨星钢 宋志全 潘卫三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5年第3期169-172,共4页
Aim In this study, compound metformin/glipizide bilayer extended release tablets were formulated with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HPMC) by wet granulation technique in order to tackle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Aim In this study, compound metformin/glipizide bilayer extended release tablets were formulated with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HPMC) by wet granulation technique in order to tackle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muhidrug therapy of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Me^ls High-dose metformin is difficult to formulate into a tablet dosage form due to its poor compressibility and compactibility. In this study, the way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was to utilize stearic alcohol to prepare the tablet formulation. The influences of viscosity, amount of HPMC, and weight of fill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had acceptabl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released metformin and glipizide over 10 h. Results The data of metformin obtained from in vitro release fitted Higuchi kinetics best, while the release of glipizide in vitro was found to follow zero kinetics. Conclusion Compound metformin/glipizide bilayer extended release table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FORMIN GLIPIZIDE extended release bilayer tablet stearic alcohol
下载PDF
尺骨鹰嘴骨折丝线内固定
19
作者 毛滨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尺骨鹰嘴骨折 内固定 丝线 治疗
下载PDF
女真语双系列“十位数词”形态及女真人汉化进程研究
20
作者 尹铁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6,共7页
女真语中用来表示"十一""十二"至"十九"的位数词,有着两个系列进行表达,因此呈现出与一般语言十位数词很不相同的规则。本文旨在通过对女真语内在演变规律及女真人在金代与其他文明接触中的语言证据来说... 女真语中用来表示"十一""十二"至"十九"的位数词,有着两个系列进行表达,因此呈现出与一般语言十位数词很不相同的规则。本文旨在通过对女真语内在演变规律及女真人在金代与其他文明接触中的语言证据来说明该双系列位数词现象是女真人文化及语言汉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真语 系列“位数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