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5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大纲——十四大报告学习体会
1
作者 王伯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9,共4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十四大报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定了一个总体大纲。我们要全面地理解这一建设大纲的实质,应从下列六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十四大报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定了一个总体大纲。我们要全面地理解这一建设大纲的实质,应从下列六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三论”——“换论”、“摸论”和“猫论”。“换论”就是换脑筋,解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十四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化 马克思主义 商品经济 工业社会 “左” 现代化建设 哲学基础
下载PDF
十四大报告是时代精神的凝结
2
作者 李君如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7-8,共2页
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它确立为党的各项工作的指导性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它确立为党的各项工作的指导性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时代精神的凝结。 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时代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 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 十四大报告 具体实践 相结合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文化比较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体制改革——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的体会
3
作者 何建章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12,49,共5页
一.重大的突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新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坚实理论基础。这一重大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 一.重大的突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新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坚实理论基础。这一重大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基本制度范畴,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的确,这个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在社会主义经济能不能使用市场经济这一概念问题上的分歧,根源也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 计划经济 市场调节 计划与市场 十四大报告 传统观念 江泽民 资源配置
下载PDF
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的体会
4
作者 陈光林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3-5,28,共4页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四大,是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的又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出伟大的理论旗帜。十四大高高举起一面时代的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总书记...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四大,是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的又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出伟大的理论旗帜。十四大高高举起一面时代的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四大报告 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 关键时刻 国家发展 邓小平同志 社会主义事业 江泽民同志
下载PDF
计划与市场关系再认识——学习十四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5
作者 赵诗清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11期6-8,共3页
党的十四大的中心议题,就是要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为此,一要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发展生产力;二要加快改革开放速度,解放生产力。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党的十四大的中心议题,就是要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为此,一要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发展生产力;二要加快改革开放速度,解放生产力。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这是能否实现改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与市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正确认识 经济体制改革 十四大报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手段 计划调节
下载PDF
学习十四大报告,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
作者 邢贲思 《燧石》 1993年第1期4-12,共9页
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全国出现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高潮的形势下召开的,它在我党的历史上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十四大对改革以来的伟大实践作了科学总结,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了理论概括,并且更... 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全国出现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高潮的形势下召开的,它在我党的历史上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十四大对改革以来的伟大实践作了科学总结,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了理论概括,并且更加响亮地提出了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口号。十四大将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加速发展的大会而载入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十四大报告 改革开放 南巡谈话 科学总结 经济建设 理论概括 代表大会 邓小平同志
下载PDF
从十四大报告看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前景
7
作者 文庠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6-66,共1页
十四大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盛会,它在理论上的突破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鼓舞了全中国,震动了全世界.同时,十四大报告也向我们指出了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学的前景.一、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在全国各族... 十四大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盛会,它在理论上的突破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鼓舞了全中国,震动了全世界.同时,十四大报告也向我们指出了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学的前景.一、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而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大报告 思想教育 国情教育 中共党史 中国革命史 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发展道路 中国革命胜利 强国之路 事本
下载PDF
理论的发展 行动的指南——读十四大报告的一些体会
8
作者 张达生 冉清文 龚成敏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共8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英明论断不仅是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突破,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并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关键词 十四大报告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市场调节 全国代表大会 经济效益问题 经济活动 国家计划
下载PDF
九十年代对外经济开放格局刍议——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的体会
9
作者 王寅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17,共4页
进入九十年代,即在我国实现第二步经济战略目标的关键的十年中,如何继续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的报告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江总书记说:“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并... 进入九十年代,即在我国实现第二步经济战略目标的关键的十年中,如何继续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的报告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江总书记说:“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并进一步指出:“以上海浦东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加速广东、福建、海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对外开放 沿海开放城市 对外经济开放 长江三角洲 地区经济 开放格局 十四大报告 外向型经济 贸易中心
下载PDF
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关根 《燧石》 1993年第1期11-19,共9页
1992年10月26日至11月4日,中央党校邀请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薛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光、中宣部原副部长龚言之作学习十四大文件的辅导报告。这里刊载的是报告的摘要。
关键词 十四大报告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央党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中央政治局 书记处 马克思主义 副部长 副校长
下载PDF
重视和加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学习十四大报告的体会
11
作者 孔祥录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10,共5页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90年代必须努力实现的十项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他在谈到第六个方面的任务时强调指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90年代必须努力实现的十项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他在谈到第六个方面的任务时强调指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平等、互助、团结、合作,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是今后民族工作的任务,而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是重视和加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干部 十四大报告 民族工作 民族政策 多民族国家 祖国统一 现代化建设 民族问题 干部培训 民族自治地方
下载PDF
有关十四大报告重要论断问答
12
作者 梁艳 汪兴福 +21 位作者 尹绪忠 蔡松 于保华 赵迅 廖国庾 廖国庾 樊启荣 杨明佳 于保华 王文友 尹绪忠 付军 付军 樊启荣 樊启荣 张风凉 詹一虹 汪兴福 张风凉 商文斌 朱汉华 王璘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4-61,共18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本化: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关键词 “左” 十四大报告 社会主义制度 重要论断 人权 实事求 改革开放 党的基本路线 加快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载PDF
十四大报告有关资料汇集
13
作者 余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2-64,共3页
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现将党和国家有关重要决定简介如下: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加以改革,同时要... 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现将党和国家有关重要决定简介如下: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加以改革,同时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惟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大报告 对外开放 有关资料 中共中央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国务院
下载PDF
改革是又一次伟大革命——学习十四大报告札记
14
作者 张文桂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0-16,共7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历史功绩,在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最新概括和科学评价。报告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精神和一贯思想,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以理论的升华。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事业 十四大报告 改革开放 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邓小平同志
下载PDF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四项基本原则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体会
15
作者 杨培德 方宏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4-9,16,共7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这是对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这是对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十四大报告 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道路 健康发展 经济建设 中国人民
下载PDF
认真学习十四大报告 积极落实十四大精神
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3,共2页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拉开了新的一幕。如果说,在新时期的十四年之初改革开放刚刚发轫的时候,还有较多的人观望徘徊、疑虑重重的话,那么,经过了十四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全党和全国人民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拉开了新的一幕。如果说,在新时期的十四年之初改革开放刚刚发轫的时候,还有较多的人观望徘徊、疑虑重重的话,那么,经过了十四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全党和全国人民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只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改革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大报告 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 领导干部 主要任务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成功——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的体会
17
作者 钟克亮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9-51,42,共4页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地位,中国历史的方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创了改革开放和...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地位,中国历史的方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而且能够领导改革和建设取得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四大报告 中国人民 中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事业 新局面 改革开放 江泽民 中国历史
下载PDF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学习江泽民同志十四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18
作者 傅锡寿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8,共8页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造,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业,没有现成样板可作借鉴。我们又是在计划经济逐渐削弱而市场机制发育尚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去从事这样一次伟大实验,其复杂性与艰难性是不...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造,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业,没有现成样板可作借鉴。我们又是在计划经济逐渐削弱而市场机制发育尚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去从事这样一次伟大实验,其复杂性与艰难性是不小的。这样的伟大变革,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宣布建成,需要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大报告 外向型经济 市场机制 艰难性 经济发展 企业内部改革 生产要素市场 基础产业 生产资料市场 浦东开发
下载PDF
十四大报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9
作者 毕顺堂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31-35,共5页
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十四大报告,通篇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去年年初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系统而深刻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提出了... 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十四大报告,通篇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去年年初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系统而深刻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奋斗目标,不仅是指引我们党和我国人民胜利前进的纲领性文件,而且就其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哲学理论的开拓和创新的意义讲,既称得上是一部带有指导性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纲要,也称得上是一部带有指导性的有着丰富内涵和时代内容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本文仅就十四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发展方面作些论述,就教于理论界的同行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十四大报告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时期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二、三——兼谈人们学习《十四大报告》出现的几重心态
20
作者 郝文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14-18,共5页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认识《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认识《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大报告 价格杠杆 供求关系 市场机制 经济活动 共同富裕 资源配置 按资分配 分配不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