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秦岭构造带十堰—武当地区岩石变质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东升 王宗起 +2 位作者 王刚 武昱东 杨皓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9-395,共17页
十堰—武当地区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和扬子板块的结合部位,内部发育的变质岩可为秦岭造山带印支期造山过程提供重要信息。在该地区含石榴子石片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利用石榴子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和石榴子石-白云母地质温度计计... 十堰—武当地区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和扬子板块的结合部位,内部发育的变质岩可为秦岭造山带印支期造山过程提供重要信息。在该地区含石榴子石片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利用石榴子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和石榴子石-白云母地质温度计计算变质作用条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计算得到方滩—王家山剖面南、北两侧变质岩的主期变质温度分别为344℃~410℃和368℃~431℃,属于低绿片岩相;由石榴子石-白云母地质温度计计算得到十堰—大木剖面南、北两侧变质岩主期变质温度分别为322℃~440℃和535℃~540℃,属于低—高绿片岩相。结合区域变质变形研究成果,认为十堰—武当地区中低级变质岩的变质作用演化与南秦岭构造带印支期洋盆闭合伴生的俯冲-增生过程有关,它使得不同变质级别的岩石发生并置然后一起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作用 印支期 片岩 绿片岩相 中低级变质岩 俯冲-增生 十堰-武当地区 南秦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