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传佛乐“十方腔”通用性特征实证研究
1
作者 陈芳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1-26,共6页
汉传佛教是中国宗教本土化的成熟典范,汉传佛乐在佛教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特殊的艺术价值。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学理依据,审视佛乐中国化的具体实践,表现为北方佛乐多冠以南北曲牌名,多具地方音乐风格;而南方佛乐起源于古吴越地区... 汉传佛教是中国宗教本土化的成熟典范,汉传佛乐在佛教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特殊的艺术价值。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学理依据,审视佛乐中国化的具体实践,表现为北方佛乐多冠以南北曲牌名,多具地方音乐风格;而南方佛乐起源于古吴越地区的江浙丛林,并沿长江流域向中上游或南方地区发散传播,此路线上的各地寺院佛乐或用“十方腔”、或用地方唱腔概念,两种音乐风格或并存、或较量。由于十方腔旋律具有曲调类型化特征,故在不同仪式、不同寺院均可通用,不受地域之局限,形成超地域传播机制,以致丛林寺院之乐风大有趋同之势。十方腔的通用性特征,使其对于汉传佛乐整体而言,具有全局意义和统辖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佛乐 中国化 十方腔 十方丛林 通用性
下载PDF
汉传佛教梵呗“十方腔”音乐形态研究
2
作者 胡炜光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7-34,共8页
汉传佛乐“十方腔”通行于我国各大寺庙中,其甚少受到民间音乐影响而在全国范围内保持着相对的统一性,乃汉传佛乐之核心部分。因此通过剖析“十方腔”的音乐特征,不仅揭示了汉传佛乐之本质形态及审美风格,还有助于挖掘汉传佛乐“华化”... 汉传佛乐“十方腔”通行于我国各大寺庙中,其甚少受到民间音乐影响而在全国范围内保持着相对的统一性,乃汉传佛乐之核心部分。因此通过剖析“十方腔”的音乐特征,不仅揭示了汉传佛乐之本质形态及审美风格,还有助于挖掘汉传佛乐“华化”的起源及过程,进而为汉传佛乐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佛教 十方腔 形态特征 产生原因
下载PDF
音乐形态学视域下汉传佛乐“十方腔”变异梵呗的地域风格初探
3
作者 胡炜光 《黄河之声》 2022年第1期4-7,共4页
虽然汉传佛乐“十方腔”系统的梵呗在国内保持统一性,但并不意味“十方腔”就是铁板一块,其中有的梵呗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地域流变。本文对我国江南、北方与西南三地个性化梵呗作形态分析,并将代表梵呗旋律同当地民间音乐进行对比,... 虽然汉传佛乐“十方腔”系统的梵呗在国内保持统一性,但并不意味“十方腔”就是铁板一块,其中有的梵呗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地域流变。本文对我国江南、北方与西南三地个性化梵呗作形态分析,并将代表梵呗旋律同当地民间音乐进行对比,以证实这些梵呗受到了民间音乐影响而产生了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方腔 个性化梵呗 地域风格
下载PDF
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天台山释道音乐文化特征
4
作者 陈芳 《黄河之声》 2021年第9期4-8,共5页
天台山以汉传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盛大影响力扬名海内外,因两教共栖一山,实际推动教派发展的历代高僧、高道持“佛道双修”理念,使释道二教呈现出和合文化之共性特征。今国清寺“十方腔”与桐柏宫“十方韵”均属中国正统佛、道教音... 天台山以汉传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盛大影响力扬名海内外,因两教共栖一山,实际推动教派发展的历代高僧、高道持“佛道双修”理念,使释道二教呈现出和合文化之共性特征。今国清寺“十方腔”与桐柏宫“十方韵”均属中国正统佛、道教音乐范畴,形态风格偏重“柔婉、清丽、含蓄、深沉”的江南音乐色彩,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山 和合文化 十方腔 十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