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十老安刘》看京剧的发展
1
作者 丁嘉鹏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39,共2页
本文的作者是一名刚刚进入中学校园的中学生,今年才13岁,受家庭影响非常喜爱京剧艺术。他给我们寄来的文稿尽管还显得有些稚嫩,但其中也不乏切实的见解,小小年纪就能对京剧做出这样一番思考实属不易。
关键词 京剧 创新 剧目 平剧 戏曲 十老安刘 蒯彻 淮河营 盗宗卷
原文传递
闲来置 急来用——张学津的艺术生涯
2
作者 姚芳藻 《上海戏剧》 1982年第6期30-32,共3页
闲来置急来用一谈到京剧,谈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张学津常常会露出这样几个字来:“闲来置,急来用”,仿佛这是他艺术道路上的座右铭似的。其实,这句格言,他是从马连良那里听来的。那年,他陪老艺术家去团城参观服装展览会时,就听到过。马... 闲来置急来用一谈到京剧,谈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张学津常常会露出这样几个字来:“闲来置,急来用”,仿佛这是他艺术道路上的座右铭似的。其实,这句格言,他是从马连良那里听来的。那年,他陪老艺术家去团城参观服装展览会时,就听到过。马爷爷对服装图案的设计,色泽的调配可注意了,他品头评足,讲得极有道理,一瞧到好的,还叫小张记录下来。马连良很会运用颜色,他家里有一只进口烟盒,红得特别文雅,他同小张说:“老生不能穿鲜艳的红色,而这种红色对老生很合适。”后来,马爷爷《十老安刘》里的褶子,就用上了这种红色。马连良在《赵氏孤儿》里戴的员外巾是纱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津 十老安刘 马连良 艺术道路 员外巾 艺术生涯 品头评足 《智取威虎山》 箭杆河边 清官册
下载PDF
没有学过注音字母和没有学过外国文的人怎样学习汉语拼音字母
3
作者 王力 《语文建设》 1957年第12期13-15,共3页
(一)《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已经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了,今后大家都要学习这一套字母。有些人学起来要容易一些,有些人学起来要困难一些。什么人学起来容易一些呢?就是那些学过注音字母的人和那些学过外国文的人。注音字母是四十多年以前中... (一)《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已经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了,今后大家都要学习这一套字母。有些人学起来要容易一些,有些人学起来要困难一些。什么人学起来容易一些呢?就是那些学过注音字母的人和那些学过外国文的人。注音字母是四十多年以前中国人为汉语创造的一套拼音字母,它的拼音方法是和现在公布的拼音字母差不多的。因此,学过注音字母的人再学汉语拼音字母,就容易得多。学过外国文的人更容易了。在学外国文的人当中,学英文、俄文的人最多。现在公布的汉语拼音字母,就字母的形式来说,完全和英文字母相同,读音也和英文字母差不多。因此,学过英文的人再学汉语拼音字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拼音字母 拉丁化新文字 雨三 学拼音 汉族人民 三拼法 傅达 想不起 十老安刘 淮南王
下载PDF
中国戏曲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3年我国戏曲团体访外演出情况简介 被引量:1
4
作者 文川 《戏曲艺术》 1983年第3期99-100,共2页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上半年先后有五个戏曲团体到国外和香港地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下半年计划陆续派出六个戏曲团体到国外和香港地区演出。 第一个载誉而归的是江苏京剧团。今年三月该团携带《孙悟空大闹天宫》、《赤桑镇》、《三...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上半年先后有五个戏曲团体到国外和香港地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下半年计划陆续派出六个戏曲团体到国外和香港地区演出。 第一个载誉而归的是江苏京剧团。今年三月该团携带《孙悟空大闹天宫》、《赤桑镇》、《三岔口》、《虹桥赠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桑镇 京剧团 孙悟空大闹天宫 情况简介 北京京剧院 三岔口 上海越剧院 湖南花鼓戏 十老安刘 广东汉剧
原文传递
马连良“中期演剧四大名剧”与马派艺术评议
5
作者 黄骁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2-56,共5页
1938—1942年,马连良相继推出了《串龙珠》《春秋笔》《临潼山》《十老安刘》四部新编老戏,产生很大影响。这些被后世称为“中期演剧四大名剧”的作品,内容上标榜复古,基本都采用了二元对立的剧情模式;美术上保持旧剧审美思维,强调行头... 1938—1942年,马连良相继推出了《串龙珠》《春秋笔》《临潼山》《十老安刘》四部新编老戏,产生很大影响。这些被后世称为“中期演剧四大名剧”的作品,内容上标榜复古,基本都采用了二元对立的剧情模式;美术上保持旧剧审美思维,强调行头的精致和舞台的简约;表演上开始扬长避短,重“做”而轻“唱”,并重视与同台配角的合作。分析这四部作品的得失,可管窥马连良在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演出策略,也可对全面研究马派艺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连良 马派艺术 《春秋笔》 《串龙珠》 十老安刘 《临潼山》
原文传递
我的父亲和马派艺术
6
作者 马崇仁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马派艺术 京剧 马连良 表演艺术家 演艺生涯 十老安刘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吃、喝、拉、撒、睡——张云溪谈艺录(一)
7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9,共4页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云溪虽因年事已高,息影舞台,但心却不离舞台。最近,他从舞台的角度,对京剧表演艺术的诸多手段(?)行了概括与剖析,总结出许多带规律性的经验,并深入浅出地写出了数十题,长达十几万字的《谈艺录》。这些...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云溪虽因年事已高,息影舞台,但心却不离舞台。最近,他从舞台的角度,对京剧表演艺术的诸多手段(?)行了概括与剖析,总结出许多带规律性的经验,并深入浅出地写出了数十题,长达十几万字的《谈艺录》。这些文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既饱含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很深的美学意蕴,值得专业的戏剧工作者与戏剧爱好者一读。因辟专栏,予以连载,相信读者一定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 戏剧工作者 时迁偷鸡 美学意蕴 谈艺录 贵妃醉酒 张古董借妻 拿高登 十老安刘 棒打薄情郎
原文传递
我喜欢京剧老生
8
作者 马一鸣 《中国京剧》 1993年第6期52-52,共1页
作为一名高中生,像我这样迷恋京剧的恐伯不多。我的休息时间多用来听戏,或者是看一看有关戏曲方面的书籍,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我喜爱京剧,可以说,是受同学的影响。
关键词 李和曾 马派 十老安刘 除三害 休息时间 二黄慢板 余叔岩 文昭关 袁世海 杨宝森
原文传递
梅门蕙馨 兰芳永驻——访著名表演艺术家罗蕙兰
9
作者 贾占生 王德彰 《中国京剧》 1993年第3期38-39,共2页
我们是在《梅兰芳金奖大赛》(旦角组)刚刚结束之际采访罗蕙兰的。她虽然年届花甲,身体也已发福,但眉宇间透出一股灵气,那身姿、谈吐,依然洋溢着当年梅派名旦的风采。 话题,自然从这次金奖大赛扯开。她递过1992年第5期《中国京剧》让我们... 我们是在《梅兰芳金奖大赛》(旦角组)刚刚结束之际采访罗蕙兰的。她虽然年届花甲,身体也已发福,但眉宇间透出一股灵气,那身姿、谈吐,依然洋溢着当年梅派名旦的风采。 话题,自然从这次金奖大赛扯开。她递过1992年第5期《中国京剧》让我们看,只见首页“编者述怀”中写道:“由于参赛年龄的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蕙兰 中国京剧 兰芳 马先生 马连良 宇宙锋 十老安刘 桑园会 太真外传 游龙戏凤
原文传递
京剧与京梆子
10
作者 王登山 《中国京剧》 1993年第1期62-63,共2页
早于徽班进京的秦腔,是京梆子形成的一个源头。秦、徽在京的衍变,几乎是在同时代进行的。彼此既争奇斗艳,又互相汲取借鉴。这对各自衍变成一个新剧种,有着甚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侧重谈京剧的形成过程中从京梆子汲取了哪些有益的东西。 ... 早于徽班进京的秦腔,是京梆子形成的一个源头。秦、徽在京的衍变,几乎是在同时代进行的。彼此既争奇斗艳,又互相汲取借鉴。这对各自衍变成一个新剧种,有着甚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侧重谈京剧的形成过程中从京梆子汲取了哪些有益的东西。 从剧目上看。徽班进京后从秦班移植的剧自在《缀白裘》、《听春新咏》等书中有所记载。这里从略。今人编著的《京剧剧目词典》中注有“梆子有此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梆子 徽班 听春新咏 荀慧生 音乐唱腔 谭鑫培 缀白裘 十老安刘 八大拿 雅部
原文传递
汉初谋臣陈平
11
作者 许天柏 《文史知识》 1986年第12期86-91,共6页
汉高祖刘邦在与臣下讨论他之所以能战胜项羽取得天下的原因时,曾夸赞张良、萧何、韩信等,'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在这里他没有提到陈平。后代虽有'世称良、平'(张良... 汉高祖刘邦在与臣下讨论他之所以能战胜项羽取得天下的原因时,曾夸赞张良、萧何、韩信等,'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在这里他没有提到陈平。后代虽有'世称良、平'(张良、陈平)的说法,但陈平的名声,总赶不上'三杰'。在戏曲里,描写陈平的剧目较之描述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剧目也少得多。传统戏《盗宗卷》(又名《十老安刘》、《淮河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老安刘 淮河营 盗宗卷 汉高祖 高祖本纪 六出奇计 审食其 钟离昧 参乘 太史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