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中全新世气候变化 被引量:21
1
作者 尹茜 朱诚 +5 位作者 马春梅 王富葆 赵志平 郑朝贵 黄林燕 田晓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22,共6页
以^14C测年为基础,构建了天日山千亩田地区泥炭沼泽剖面年龄深度模式曲线,通过该区的腐殖化度与烧失量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共同记录了谊地区4200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出3个主要阶段:早期(4135±40~320... 以^14C测年为基础,构建了天日山千亩田地区泥炭沼泽剖面年龄深度模式曲线,通过该区的腐殖化度与烧失量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共同记录了谊地区4200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出3个主要阶段:早期(4135±40~3200aBP)泥炭腐殖化度偏低,指示气候湿热;中期(3200~630aBP)泥炭腐殖化度偏高,指示气候温凉偏干;晚期(630aBP以来),泥炭腐殖化度偏低,气候温凉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腐殖化度 烧失量 全新世气候变化 天目山千亩田
下载PDF
浙江临安千亩田钨铍矿区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对区域找矿的意义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国成 王登红 吴小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2-398,共7页
位于浙江临安的千亩田钨铍矿是浙江省内已知规模最大的一个钨铍共生矿床,其形成与顺溪岩体关系密切,已有成岩年龄数据较为零乱。本次研究采集了千亩田钨铍矿区新鲜花岗岩样品,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获得了206Pb/238U加权平均... 位于浙江临安的千亩田钨铍矿是浙江省内已知规模最大的一个钨铍共生矿床,其形成与顺溪岩体关系密切,已有成岩年龄数据较为零乱。本次研究采集了千亩田钨铍矿区新鲜花岗岩样品,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获得了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5.5±1.1Ma、123.5±2.3Ma,表明顺溪花岗岩体为燕山晚期早阶段(早白垩世)的产物。结合周边地区近年来地质找矿的新进展,预测浙西-赣东北-皖南一带将成为新的钨矿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溪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千亩田钨铍矿 燕山晚期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千亩田泥炭晚全新世以来Rb/Sr记录的干湿变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愈 马春梅 +4 位作者 赵宁 史威 刘笛 朱诚 郑朝贵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7,共11页
对天目山千亩田2个泥炭剖面的研究显示,样品中Rb和Sr含量变化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 Rb/Sr比值与总有机碳含量(TOC)、烧失量和腐殖化度等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Rb/Sr比值和Rb、Sr含量对古降水有指示意义,三者结合可用来重建过去气... 对天目山千亩田2个泥炭剖面的研究显示,样品中Rb和Sr含量变化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 Rb/Sr比值与总有机碳含量(TOC)、烧失量和腐殖化度等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Rb/Sr比值和Rb、Sr含量对古降水有指示意义,三者结合可用来重建过去气候的干湿变化。千亩田泥炭剖面Rb/Sr比值和Rb、Sr含量详细记录了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表明其大体存在3个阶段:4.1-3.2 cal. ka B.P.,季风降水出现大幅下降,气候向干旱演变;3.2-1.2 cal. ka B.P.,气候干冷,且有频繁波动;1.2 cal. ka B.P.以来,气候呈现出向湿润变化的趋势,但伴有大幅波动,其中包含了1.2-0.9 cal. ka B.P.的中世纪暖期暖干气候以及0.6-0.3 cal. ka B.P.的明清小冰期冷湿气候。千亩田泥炭Rb/Sr比值和Rb、Sr含量记录的气候变化与东亚季风区中其他地区的多种高分辨率气候记录具有一致性,表明其共同响应了东亚季风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地层 泥炭 RB/SR 东亚季风 晚全新世 千亩田 天目山 浙江
原文传递
广宁县宾亨镇妙村村千亩垌田水稻减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4
作者 黎俊荣 邓沛飞 +4 位作者 慕容耀明 龙增群 陈水明 薛木新 孟醒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39-42,共4页
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勘察及选择有代表性的稻田进行土壤抽样检测,分析了广宁县宾亨镇妙村村千亩垌田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该片区稻田增产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减产 原因 措施 广东广宁 宾亭镇妙村村
下载PDF
十万亩玉米亩产超千斤高产综合技术示范推广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5
作者 余世学 魏太忠 《凉山科技》 1994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千亩田 高产技术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中国东部山地泥炭高分辨率腐殖化度记录的晚冰期以来气候变化 被引量:34
6
作者 马春梅 朱诚 +2 位作者 郑朝贵 尹茜 赵志平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78-1091,共14页
对中国东部中纬度季风区内的两处山地泥炭—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和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进行了研究,并对两剖面的孢粉记录、有机质含量、TOC和Rb/Sr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山间盆地,气候越干冷时泥炭的分解就越强烈,以吸光度表... 对中国东部中纬度季风区内的两处山地泥炭—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和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进行了研究,并对两剖面的孢粉记录、有机质含量、TOC和Rb/Sr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山间盆地,气候越干冷时泥炭的分解就越强烈,以吸光度表征的腐殖化度就越高;相反,当气候较温暖潮湿时泥炭主要处于还原状态,分解较慢,腐殖化度较低.大九湖剖面的腐殖化度记录了晚冰期(约16.0~11.4 cal ka BP)中的新仙女木(YD)(约11.4~12.6 cal ka BP)冷干事件、博令-阿勒罗德暖湿期(B-A暖期,约12.6~15.2 cal ka BP)、最老仙女木冷干事件(OD,约15.2~16.0 cal ka BP)、早全新世的湿润期(约11.4~9.4 cal ka BP)、8.2 cal ka BP前后的冷干事件和约7.0~4.2 cal ka BP之间的全新世最佳适宜期.神农架大九湖和天目山千亩田近5000a以来的泥炭腐殖化度记录有着很好的一致性,表明相近纬度不同经度的山地泥炭对东亚季风降水变化的响应是同步的.近5000a来的气候变化在两个山地泥剖面中几乎同步记录有3大阶段:4.9~3.5 cal ka BP,季风降水整体处于高值,但波动剧烈,其中,在约4.2 cal ka BP前后,季风降水急剧下降,在3.7 cal ka BP前后达到最干旱的峰值后又快速回升;3.5~0.9 cal ka BP,季风降水强度整体较弱,但也存在明显的次级干湿波动;0.9 cal ka BP以来,吸光度值逐渐降低,表明季风降水增多.与中国东部季风区其他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对比,文中亚高山泥炭记录的约1.6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响应了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的统一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泥炭 晚冰期 全新世 腐殖化度 神农架大九湖 天目山千亩田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