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影像引导下危及器官剂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李欣 岳海振 +2 位作者 姜晓燕 张震 丁库克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采用瓦里安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对模体进行标准胸部扫描,测量不同次数影像引导下的胸部肿瘤周围危及器官(OAR)的吸收剂量,从而评估患者在整个放射治疗期间影像引导所致的OAR吸收剂量。方法:选用一致性≤±2%的... 目的:采用瓦里安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对模体进行标准胸部扫描,测量不同次数影像引导下的胸部肿瘤周围危及器官(OAR)的吸收剂量,从而评估患者在整个放射治疗期间影像引导所致的OAR吸收剂量。方法:选用一致性≤±2%的热释光剂量计(TLD)并在标准剂量实验室刻度,将其放置在Anderson Rando模体的预留插孔内,在kVCBCT标准胸部扫描条件下,测量OAR在单次和5次影像引导下的吸收剂量,并以此计算器官当量剂量。结果:单次kVCBCT扫描条件下照射野内器官的吸收剂量范围在0.519~3.915 mGy,5次kV-CBCT扫描条件下照射野内器官的吸收剂量范围在1.436~17.971 mGy。其中心脏的吸收剂量最高,单次kV-CBCT扫描下的吸收剂量为3.915 mGy,5次kV-CBCT扫描下的吸收剂量为17.971 mGy;甲状腺右侧叶的吸收剂量最低,单次kV-CBCT扫描下的吸收剂量为0.519 mGy,5次kVCBCT扫描下的吸收剂量为1.436 mGy。感兴趣器官中左肺、右肺、心脏、甲状腺左侧、甲状腺右侧、左乳腺和右乳腺在不同辐照次数之间,TLD信号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120,Z=-10.574,Z=-39.202,Z=-5.716,Z=-13.483,Z=-20.838,Z=-42.698;P<0.05)。结论:多次影像引导条件下,OAR的累积吸收剂量不可采用单次剂量与影像引导次数的乘积计算,kV-CBCT影像引导下OAR剂量测定方法可为放射治疗患者在影像引导期间OAR累积吸收剂量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剂量计(TLD) 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 危及器官(OAR)
下载PDF
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分析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9
2
作者 崔永辉 张淑慧 杨敬贤 《中国医药》 2017年第6期909-912,共4页
目的采用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扫描技术分析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16年4-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采用瓦里安TrueBeam1103直线加速器治疗的不同部位肿瘤患者9... 目的采用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扫描技术分析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16年4-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采用瓦里安TrueBeam1103直线加速器治疗的不同部位肿瘤患者92例。其中鼻咽癌患者35例,肺癌患者32例,宫颈癌患者25例。所有患者在第1、6、11、16、21、26次放射治疗前行KV-CBCT扫描。分析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的不同次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及其原因。结果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轴(左右)、Y轴(腹背)、Z轴(头脚)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为:鼻咽癌患者(1.0±0.6)、(1.2±0.7)、(1.1±0.6)mm;肺癌患者(1.9±0.9)、(1.3±0.7)、(2.6±1.5)mm;宫颈癌患者(1.7±0.8)、(1.6±0.8)、(2.4±I.3)mm。鼻咽癌患者在Y轴方向摆位误差为92.6%(162/175)〈3mm;肺癌患者在z轴方向摆位误差为86.7%(156/180)〈5mm;宫颈癌患者在Z轴方向摆位误差为94.0%(109/116)〈5mm,表明摆位引起的误差绝大部分在允许范围之内。鼻咽癌患者误差主要发生在Y轴和Z轴方向,摆位误差原因主要是患者与头枕的吻合性不良及头部后仰的幅度不同。肺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误差主要发生在Z轴方向,原因是描画在患者身体两侧的摆位中线因多次描绘的差异、上肢摆放位置、皮肤牵拉、体质量变化、呼吸运动、餐后时间、膀胱充盈程度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化。结论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KV-CBCT影像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实时测量摆位误差并在线进行纠正,从而达到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精确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千伏级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千伏级锥形束CT影像进行放疗剂量计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熊钢 周靖 +7 位作者 丰大利 李鑫 郭念 胡远强 李江芹 陈丹 王吉萍 刘传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2384-2387,共4页
目的: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age cone-beam CT,KVCBCT)影像进行放疗剂量计算的可行性及精确性。方法:用Elekta 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及多层螺旋CT(德国Siomonos AG,SOMATOM Definition AS 40层)分别扫描CIRS-062电子密度模体,获... 目的: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age cone-beam CT,KVCBCT)影像进行放疗剂量计算的可行性及精确性。方法:用Elekta 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及多层螺旋CT(德国Siomonos AG,SOMATOM Definition AS 40层)分别扫描CIRS-062电子密度模体,获取KVCBCT及扇形束CT(fan beam CT,FBCT)特定区域亨氏单位值(hounsfield unit,HU),重新刻度亨氏单位值-相对电子密(HU-RED)表。选取我院行调强放疗的肿瘤患者80例(鼻咽癌、肺癌、胃癌及宫颈癌各20例),将在FBCT影像上进行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在相对应的CBCT影像上以相同的条件再次进行剂量的计算,并将两种影像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行配对t检验,比较其剂量分布有无明显差异。结果:在KVCBCT及FBCT两种影像条件下的放疗计划的比较中,鼻咽癌、胃癌、宫颈癌的95%PTV无明显差异,而在肺癌的计划中有着明显差异,在脊髓最大剂量(Dmax)、脑干Dmax、腮腺V30、眼球Dmax、肺V20、肺V5、心脏V30、肝脏平均剂量(Dmean )、直肠V40、膀胱V50、小肠Dmax 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过修订HU-RED表后,CBCT影像用于放疗计划的计算是可行的,但在胸部肿瘤即肺癌患者的放疗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找到更合适的方法去减少伪影的干扰。CBCT影像能较准确的反应出患者在治疗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并能根据变化实时的制定放疗计划,最终为实现自适应放疗(ART)提供准确的影像及剂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锥形束ct 扇形ct 放疗计划 HU-RED 剂量计算
下载PDF
千伏级锥形束CT影像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定位图像采集的可行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谢辉 周超 邱小平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影像用于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10例,对其实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及扇形束CT(FBCT)影像采集,应用CRIS密度模体对CBCT图像进行刻度,对比同一病例的C... 目的: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影像用于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10例,对其实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及扇形束CT(FBCT)影像采集,应用CRIS密度模体对CBCT图像进行刻度,对比同一病例的CBCT与FBCT图像计划结果。结果:10例患者的最大机器跳数(MU)差值为3%,最小为0.8%,所有病例的绝对剂量通过率均符合相关要求,Gamma通过率均≥95%,DVH图各曲线重合率较好。结论:精心刻度过的CBCT图像在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图像采集中具有可行性,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锥形束ct影像 肿瘤放射治疗 定位图像采集
下载PDF
千伏级锥形束CT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倩 方明明 +2 位作者 芮燕英 吉维 吴文斌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0期2202-2205,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放疗病人的首次摆位误差数据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在肿瘤放疗计划实施过程中在线修正摆位误差的价值,以及为放疗病人的PTV外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12月放疗病人(其中头颈部112例,胸部253例,腹部56例... 目的: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放疗病人的首次摆位误差数据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在肿瘤放疗计划实施过程中在线修正摆位误差的价值,以及为放疗病人的PTV外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12月放疗病人(其中头颈部112例,胸部253例,腹部56例,盆腔部122例)的首次摆位CBCT验证记录,回顾性的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不同部位分次间摆位误差。根据Stroom公式:PTV外放=2∑+0.7σ,计算Margin的横向Lat(x)、纵向Lng(y)、竖向Vrt(z)三维方向的范围。系统误差(∑)用分次间摆位误差的平均值(x)表示,随机误差(σ)用分次间摆位误差的标准差(s)表示,总体摆位误差用系统误差加减随机误差表示即(x±s)。结果:头颈部误差最小,腹盆部其次,胸部误差最大,Lat(x)、Lng(y)、Vrt(z)三维方向误差较大者和出现误差较大的频率均发生在Lng(y)方向上。左右,头脚,前后PTV外放头颈部分别为2.73mm,3.56 mm,3.58 mm,胸部分别为4.12mm,7.11 mm,4.10 mm,腹部分别为3.35mm,6.01 mm,3.67 mm,盆腔分别为3.29mm,6.59 mm,3.83 mm。结论:千伏级锥形束CT技术能有效减小分次间摆位误差,为精确放疗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为本放疗中心不同部位肿瘤患者PTV外放提供参考依据,检验放疗相关设备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千伏级锥形束ct 分次间摆位误差 PTV外放
下载PDF
千伏级锥形束CT引导对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及外放PTV边界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毅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7期708-709,共2页
目的分析千伏级锥形束CT(CBCT)引导下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确定胸部肿瘤患者治疗中外放靶体积(PTV)边界大小。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收治的24例胸部肿瘤患者,三维放疗前采用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进行CBCT扫描,对系统自... 目的分析千伏级锥形束CT(CBCT)引导下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确定胸部肿瘤患者治疗中外放靶体积(PTV)边界大小。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收治的24例胸部肿瘤患者,三维放疗前采用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进行CBCT扫描,对系统自动重建图像和治疗计划CT进行匹配,获得各方向摆位误差,若误差阈值>3 mm,则进行重新摆位,记录校正后各方向摆位误差,并对靶体积(PTV)外放边界进行计算。结果校正前,总共有72.83%进行重新摆位扫描,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25±0.23)cm、(0.27±0.21)cm,PTV在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依次外放0.95 cm、0.99 cm和0.92 cm。校正后,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15±0.13)cm、(0.16±0.12)cm和(0.15±0.12)cm,PTV在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依次外放0.50 cm、0.48 cm和0.45 cm。结论千伏级CBCT能够减小胸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靶区外放边界,明显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锥形束ct 胸部肿瘤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每周千伏级锥形束CT监测食管癌放疗中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6
7
作者 龚唯 周菊英 +1 位作者 徐文涛 陈龙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5-919,共5页
目的 :采用每周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 cone-beam CT,KV-CBCT)监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和剩余摆位误差,为制定合理的临床靶区-计划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planning target volume,CTV-PTV)的外放边界提供依据。... 目的 :采用每周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 cone-beam CT,KV-CBCT)监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和剩余摆位误差,为制定合理的临床靶区-计划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planning target volume,CTV-PTV)的外放边界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19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每周采集KVCBCT图像,在相应的三维配准框内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若三维(左右、垂直、前后)方向上的误差阈值超过3 mm,则重新进行摆位。在线重新摆位后,再次行KV-CBCT扫描,并按照同样的匹配方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采集校正后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采用van Herk公式计算CTV-PTV理论外放边界。结果 :校正前,107次KV-CBCT图像在左右、垂直及前后方向上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39±0.31)、(0.24±0.23)和(0.28±0.22)cm,共计79次(73.8%)超过校正阈值(3 mm)而接受在线校位。根据van Herk公式计算校正前的CTV-PTV理论外放边界分别为1.00、0.91和0.96 cm。校正后,107次KV-CBCT图像在左右、垂直及前后方向上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17±0.13)、(0.16±0.12)和(0.14±0.14)cm。根据van Herk公式计算校正后的CTV-PTV理论外放边界分别为0.50、0.46和0.49 cm。结论:在线KV-CBCT引导放疗可以减小摆位误差,缩小CTV-PTV外放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摆位误差 千伏级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千伏级锥形束CT影像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可行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魁 李光俊 +3 位作者 蒋晓芹 王世超 王辛 柏森 《华西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2156-2159,共4页
目的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kV-cone beam CT,kV-CBCT)影像用于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计算的可行性和精确度。方法 2010年79月7例鼻咽癌患者,获取每例患者的第1天放射治疗时的kV-CBCT影像。用CIRS062密度模体和患者自身特定区域亨氏... 目的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kV-cone beam CT,kV-CBCT)影像用于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计算的可行性和精确度。方法 2010年79月7例鼻咽癌患者,获取每例患者的第1天放射治疗时的kV-CBCT影像。用CIRS062密度模体和患者自身特定区域亨氏单位值(hounsfield unit,HU)映射的两种方法重新刻度亨氏单位值-相对电子密度(HU-RED)表,分别进行剂量计算,并与在传统扇形束CT(FBCT)影像上的原放射治疗计划结果进行对比,包括辐射剂量分布、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结果 kV-CBCT影像的治疗计划和原治疗计划在剂量分布和DVH上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剂量分布的比较上采用了γ分析(2%/2mm标准的通过率),用基于模体的HU-RED表得到的治疗计划与原治疗计划对比,在经过等中心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的通过率分别为92.7%±3.5%、95.1%±3.1%和95.7%±3.4%,用基于患者的HU-RED表得到治疗计划与原治疗计划对比的通过率分别为94.8%±2.7%、96.6%±2.9%和97.4%±2.7%。DVH的统计数据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kV-CBCT治疗计划和原治疗计划相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偏差大多数在2%以内。有1例因在横断面发生了明显的旋转误差,导致在横断面的通过率很低,DVH统计数据较原计划偏差较大。结论 kV-CBCT影像可以用来做辐射剂量计算,基于患者自身影像生成的HU-RED表的治疗计划较原治疗计划有更高的符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锥形束ct 剂量计算 HU-RED γ分析 剂量体积直方图
原文传递
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进行心脏受量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成新 巩贯忠 +5 位作者 刘玉忠 卢洁 刘同海 董玮 赵木昆 尹勇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 研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时,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和定位CT制定放疗计划的心脏受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放射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15例,每次治疗前均拍摄CBCT进行摆位误差纠正... 目的 研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时,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和定位CT制定放疗计划的心脏受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放射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15例,每次治疗前均拍摄CBCT进行摆位误差纠正.利用每位患者前10次的CBCT进行研究,处方剂量定义为5 Gy×10次.应用首次kV-CBCT与定位CT进行心脏范围勾画,比较两种勾画方式下心脏剂量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基于第1次治疗时的kV-CBCT图像勾画的心脏体积(717±103)cm3大于基于定位CT勾画的(588±90)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P<0.05);基于kV-CBCT获得的心脏相对剂量-体积(VxGy-R)指标中除V5Gy-R外,V10Gy-R、V15Gy-R、V20Gy.R、V25Gy-R、V30Gy-R、V35Gy-R大于基于定位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 ~3.9,P<0.05);基于kV-CBCT所获得的绝对剂量-体积(VxGy-A)指标V5Gy-A、V10Gy-A、V15Gy-A、V20Gy-A、V25Gy-A、V30 Gy-A、V355 Gy-A大于基于定位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9,P<0.05);基于CBCT所获得的心脏固定体积内的剂量指标D50cm3、D100cm3、D150cm3、D200cm3、D250cm3及Dmean、Dmax大于基于定位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 ~6.5,P<0.05).结论 根据kV-CBCT的特性及其心脏受量统计分析,应用kV-CBCT进行心脏受量评价可弥补心跳和呼吸的影响,得到更真实、客观的剂量-体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剂量学 千伏级锥形束ct 心脏
原文传递
食管癌结合锥形束CT图像引导自适应放射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付庆国 王磊黎 +2 位作者 梁世雄 赵伟 吴春华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索利用食管癌患者首周放射治疗时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建立个体化计划靶区以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根治三维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例,获取每位患者治疗首周前5次及后续每周... 目的探索利用食管癌患者首周放射治疗时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建立个体化计划靶区以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根治三维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例,获取每位患者治疗首周前5次及后续每周治疗前CBCT验证图像,将其导入治疗计划系统中,与治疗前的定位CT图像配准融合。然后在每个CBCT图像上按患者治疗前靶区勾画原则,再次勾画临床靶区(clinic tumor volume,CTV),并根据首周治疗的摆位误差平均值外扩生成计划靶区(planning tumor volume,PTV)。将首周5个CBCT上勾画的PTV轮廓映射到定位CT上合并生成PTV1,以此法生成后续2~6周的PTV2。按照初始计划(Plan A)的参数设置,保持靶区处方剂量及各危及器官的限量要求不变,以PTV1为靶区,制定一个新的放射治疗计划,即患者个体化的自适应放射治疗计划(Plan B)。用新计划(Plan B)的95%等剂量线评估PTV2覆盖度,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比较Plan A与Plan B中肺、心脏和脊髓的受照射剂量。结果 PTV1体积比PTV体积小(P<0.05);Plan B中处方剂量95%等剂量线的覆盖率分别为:PTV1=(98.9±2.0)%和PTV2=(99.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n B的危及器官所受剂量均小于Plan A:肺V20(25.1%vs26.9%)、平均剂量(14.0Gy vs15.1Gy),心脏的平均剂量(16.7Gy vs19.7Gy)和脊髓最大剂量(42Gy vs43G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患者治疗首周CBCT图像资料反馈的信息,可以有效减少计划靶区体积。修改后的计划可在后续治疗中开展,并能进一步减少靶区周围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和潜在提高靶区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自适应放射治疗 千伏级锥形束ct 危及器官
下载PDF
利用锥形束CT研究食管癌自适应放疗对危及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承骏 殷海涛 +2 位作者 秦颂兵 任洪荣 丁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1-453,共3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获取食管癌患者治疗第1周的摆位误差,探讨个体化的PTV外放边界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CBCT(KV-CBCT)对27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第1周每天进行一次扫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获取食管癌患者治疗第1周的摆位误差,探讨个体化的PTV外放边界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CBCT(KV-CBCT)对27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第1周每天进行一次扫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后计算摆位误差,结合个体化的摆位误差在计划CT上重新计算每位患者的CTV-PTV外放边界得到PTV2,并重新制作放疗计划,得到Plan2,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图)来比较Plan2与初始放疗计划Plan1中肺V20、V30、心脏和脊髓的受照剂量。结果 :通过个体化外放边界得到的PTV2体积比原PTV(PTV1)小,Plan2中危及器官所受剂量均<Plan1:肺V20(24.0%vs.26.8%)、肺V30(14.1%vs.15.9%)、心脏平均剂量Dmean(17.3 Gy vs.19.7 Gy)、脊髓最大剂量Dmax(40 Gy vs.44 Gy)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BCT对食管癌患者治疗首周进行扫描获取个体化的摆位误差并修改初始计划,可有效减少PTV体积,并进一步降低靶区周围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千伏级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自适应放疗
下载PDF
不同配准方式下鼻咽癌千伏级CBCT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国前 张书旭 +7 位作者 曾庆星 罗松桂 李萍 阳露 王琳婧 周露 王锐濠 廖煜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目的:比较鼻咽癌千伏级锥形束CT(CBCT)不同配准方式得出的配准结果,为摆位修正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的CBCT图像。按照大区域(Large)即全扫描范围、小区域(... 目的:比较鼻咽癌千伏级锥形束CT(CBCT)不同配准方式得出的配准结果,为摆位修正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的CBCT图像。按照大区域(Large)即全扫描范围、小区域(Small)即计划靶区范围、骨性(Bone)、灰度(Grey)的不同组合方式,对千伏级CBCT图像分别采用大区域骨性(LB)、大区域灰度(LG)、小区域骨性(SB)、小区域灰度(SG)这4种方式进行配准,并对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种方式等中心点平移误差均值范围为-0.29~1.07 mm,旋转误差均值范围为-0.10°~0.61°。除LB与SB在Y方向的平移误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之外,其余平移和旋转误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0.82)。LG与SG的所有平移和旋转误差均无显著性差异(P=0.14~0.64)。而LG与LB相比除Y方向的平移和旋转误差无显著性差异(P=0.67,0.57)外,其余所有误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2)。SB与SG相比除X方向平移误差和Y方向旋转误差无显著性差异(P=0.36,0.72)外,其余所有误差均有显著性差异(0.00~0.02)。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维方向上所有平移和旋转摆位误差结果均呈正相关(R=0.48~0.98,P<0.01)。采用LG和SG进行配准得出的摆位误差在X、Y、Z平移和旋转方向上的95%一致性限度分别为[1.19,-1.25]、[0.95,-1.01]、[1.13,-1.31]和[0.80,-0.85]、[0.69,-0.60]、[1.02,-1.13]。按照2 mm和2°界值标准二者摆位误差具有一致性。结论:在鼻咽癌的图像引导放疗中用千伏级CBCT进行自动模式下的图像配准时,三维方向上的配准结果可能因骨性或灰度配准方式的不同而有差别。配准区域选择靶区或全扫描范围时,配准结果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千伏级锥形束ct 骨性配准 灰度配准 摆位误差
下载PDF
KV-CBCT在鼻咽癌放疗首次摆位误差监测中的运用
13
作者 陈帅领 杜桂林 张拓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 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KV-CBCT)监测鼻咽癌放疗首次摆位误差,为鼻咽癌放疗设计时CTV外扩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的大小以及首次摆位准确度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按照便利抽... 目的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 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KV-CBCT)监测鼻咽癌放疗首次摆位误差,为鼻咽癌放疗设计时CTV外扩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的大小以及首次摆位准确度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按照便利抽样法选取强调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鼻咽癌患者35例,在患者治疗期间,应用KV-CBCT采集治疗前的CT图像,一周一次,并将所采集的图像与治疗时的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分别测定左右(X轴)、头脚(Y轴)、前后(Z轴)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35例患者共采集191次KV-CBCT,共收集摆位误差结果140组,X轴的摆位误差绝对值为(-0.13±1.37)mm,Y轴的摆位误差绝对值为(0.25±1.45)mm,Z轴的摆位误差绝对值为(-0.17±1.59)mm,采用Van Herk公式计算各方向的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外扩PTV边界值,得出X轴、Y轴、Z轴的CTV外扩PTV边界值分别为3.09 mm、3.33 mm、3.43 mm。结论KV-CBCT应用于鼻咽癌放疗中,Z轴的摆位误差最大,X轴的最小,KV-CBCT对摆位误差进行监测,能够计算出区CTV外扩PTV边界,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并提高治疗过程中的摆位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强调放射治疗 千伏级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运用价值
下载PDF
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2种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4
14
作者 陆维 许婷婷 +2 位作者 许青 应红梅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5-5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鼻咽癌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在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 背景与目的: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鼻咽癌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在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2种影像模式引导下治疗鼻咽癌,在头枕+头颈肩面膜、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2种方式下的摆位误差分析比较。方法:随机选取40例鼻咽癌患者分成2组(头枕+头颈肩面膜组,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每组组内再分成CBCT扫描组和EPID验证组。将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骨性配准、将EPID拍摄的正侧位片采用突出性骨性标志进行手动配准,分别得出x、y、z共3个线性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对获得的2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头枕+头颈肩面膜组摆位后行CBCT扫描,在x、y、z方向上进行配准所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x方向(0.67±2.01)mm、y方向(0.51±1.71)mm、z方向(0.57±2.04)mm;拍摄EPID验证片配准所得误差均值:x方向(0.69±2.19)mm、y方向(0.54±2.03)mm、z方向(0.61±2.11)mm。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摆位后行CBCT扫描,在x、y、z方向上进行配准所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x方向(0.42±1.81)mm、y方向(0.33±1.55)mm、z方向(0.50±1.75)mm;拍摄EPID验证片配准误差均值:x方向(0.44±1.87)mm、y方向(0.43±1.70)mm、z方向(0.54±1.77)mm。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组、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的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不同的影像模式(CBCT与EPID)进行摆位误差的比对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2种固定方式下头颈部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的患者体位重复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锥形束ct 兆伏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加速器机载kV-CBCT成像参数与图像质量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磊 吴爱东 +1 位作者 裴元吉 闫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6-1339,共4页
采用Catphan 503模体,选用不同的扫描预设条件成像,对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图像的均匀性、噪声、低对比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提高X线球管管电压管电流、增大机架旋转扫描范围、减小准直器尺寸、提高重... 采用Catphan 503模体,选用不同的扫描预设条件成像,对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图像的均匀性、噪声、低对比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提高X线球管管电压管电流、增大机架旋转扫描范围、减小准直器尺寸、提高重建精度等参数有利于获得高质量锥形束CT(CBCT)图像,但同时患者将多受额外的X射线辐射,也加大X线球管和探测器等元器件的损耗。因此,临床使用中应根据患者解剖条件合理选择成像参数,这样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尽可能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锥形束ct X线容积成像系统 均匀性 噪声 低对比度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
下载PDF
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丽娜 黄清秀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8期14-15,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固定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A组患者应用CBCT测定摆位误差,B...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固定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A组患者应用CBCT测定摆位误差,B组患者应用EPID测定摆位误差,经配准后,得出3个线性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结果:在固定体位方式一定的情况下,A组患者x、y、z方向的摆位误差测定结果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BCT、EPID都是比较理想的摆位误差测定手段,但相较之下,CBCT的摆位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锥形束ct 兆伏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固定体位 摆位误差
下载PDF
摆位误差对左乳癌术后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17
作者 王玮 梅长文 +1 位作者 宫尚明 牛振洋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 使用千伏级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kV-CBCT)技术测量左乳癌术后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探讨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左乳癌术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提取每位患者前3次... 目的 使用千伏级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kV-CBCT)技术测量左乳癌术后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探讨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左乳癌术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提取每位患者前3次放射治疗前的kV-CBCT图像,分别与计划CT图像配准,由配准系统计算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胸背(Z)方向摆位误差。以第1次配准结果作为校正前的误差,以第2、3次配准结果作为校正后的误差,在治疗计划系统中按校正前、后误差大小平移计划中心点,计算校正前的计划(S-Plan)和校正后的计划(C-Plan)的剂量,并与治疗计划(T-Plan)进行比较,分析3者在计划靶区(PTV)、浅表区域、危及器官方面的剂量差异,以及计划的伽马通过率差异。结果 校正前摆位误差分别为(1.85±3.76) mm、(-1.80±3.25) mm、(-2.10±3.99) mm,校正后摆位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04±1.59) mm、(0.10±1.55) mm、(-0.01±1.47) mm。3组计划的PTV D_(98)、D_(95)、D_(mean)、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和浅表区域D_(mean)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S-Plan和T-Plan、C-Plan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计划患侧肺的V_(5)、V_(20)、V_(30)、D_(mean)、心脏的D_(mean)、V_(5)和脊髓D_(max)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S-Plan和T-Plan、C-Plan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计划的伽马通过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S-Plan和T-Plan、C-Plan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kV-CBCT测量并校正左乳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摆位,能有效减少摆位误差及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乳癌 放射治疗 千伏级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剂量分布
下载PDF
CBCT和超声技术在HIFU与IMRT联合治疗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启勇 雷伟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与超声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胰腺癌患者均采用HIFU联合IMRT治疗模式。应用超声多普勒评估治疗情况,调整HIFU治疗... 目的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与超声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胰腺癌患者均采用HIFU联合IMRT治疗模式。应用超声多普勒评估治疗情况,调整HIFU治疗剂量和治疗次数;CBCT引导下行IMRT,2 Gy/次,5次/周,6~7周,DT 58~70Gy。分析IMRT在CBCT引导后的摆位误差及PTV外扩边界。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情况和KPS评分。结果本组21例患者共实施6~18次HIFU治疗。IMRT在CBCT引导后平均误差小于2 mm。21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前KPS评分为(46.8±9.1)分,治疗后为(87.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3例患者死亡,平均生存期10个月。结论将CBCT图像引导技术与超声技术应用于HIFU联合IMRT治疗胰腺癌,能有效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量,增强肿瘤的局部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千伏级锥形束ct 调强放射治疗 胰腺癌
下载PDF
CBCT和EPID在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成宗 张垚 +2 位作者 瞿瑜业 韦丽娜 孙鹏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C B C T和E P I D在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真空垫体位固定摆位模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CBCT进行摆位,在C... 目的:探讨C B C T和E P I D在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真空垫体位固定摆位模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CBCT进行摆位,在CBCT影像模式指导下进行放射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EPID进行摆位,在EPID影像模式指导下进行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放疗摆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全部顺利完成放疗,真空漏气事件未发生.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左右(X值)、上下(Y值)及前后(Z值)偏差值明显偏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和EPID配准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应用,但是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能更全面准确的分析摆位误差,效果优于EP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兆伏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 千伏级锥形束ct(CBct)
下载PDF
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成宗 张敏君 +2 位作者 王永安 张垚 孙鹏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固定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患者。A组和B组患者分别采用C... 目的:探讨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固定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患者。A组和B组患者分别采用CBCT和EPID测定摆位误差,对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值进行对比。结果:在固定体位方式一定的情况下,与B组相比,A组患者在X、Y及Z方向的摆位误差测定结果明显偏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EPID都是比较理想的摆位误差测定手段,但是CBCT的摆位误差小于EP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兆鼻咽癌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 千伏级锥形束ct(CBct)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