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藏族千百户制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普选 《西藏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17-22,共6页
千百户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政权形式,在青海牧区的藏族社会中存在了几百年,这种制度的实质与土司制度并无大的差异,它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历史、环境、社会原因。文章利用文献资料对青海藏族千百户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千百户的... 千百户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政权形式,在青海牧区的藏族社会中存在了几百年,这种制度的实质与土司制度并无大的差异,它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历史、环境、社会原因。文章利用文献资料对青海藏族千百户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千百户的空间分布、千百户的历史作用作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藏族 千百户制度 地方政权形式 土司制度 部落制度 行政管理体制
下载PDF
从《番例》看藏族千百户制度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峰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2,共5页
千百户制度是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统治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政治策略。文章根据《西宁青海番夷成例》就清代青海藏族地区千百户的设置、管理职责及其待遇等作了探讨。
关键词 《西宁青海番夷成例》 青海藏族 千百户制度
下载PDF
青海藏区千百户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浅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新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89年第1期53-58,共6页
千百户制度,就其性质而言,是土司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清朝在罗卜藏丹津事件后直接管理青海牧区藏族的一种政治措施。和任何其他制度一样,这一制度只是青海藏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藏族居住在青海牧区的历史,远比其他民族早... 千百户制度,就其性质而言,是土司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清朝在罗卜藏丹津事件后直接管理青海牧区藏族的一种政治措施。和任何其他制度一样,这一制度只是青海藏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藏族居住在青海牧区的历史,远比其他民族早,人口也较其它民族多,有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法规。明中叶以后,由于蒙古族各部陆续进入青海,特别是和硕特部固始汗于明末徒牧青海后,青海绝大部分地区都归入其统治之下,藏族各部成为和硕特蒙古的臣民。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百户制度 部落 青海藏区 头人 藏族牧区 原因浅析 青海藏族 青海牧区 牧民 果洛
下载PDF
都秀部落和都秀千户及其后裔
4
作者 拉毛措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青海藏族地区解放前的社会基层组织是“封建部落制”,这种基层组织在当时是数以千计、遍布各个牧业区的.它的形成受制于自然条件、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研究和探讨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青海藏区的历史面貌.明确新中... 青海藏族地区解放前的社会基层组织是“封建部落制”,这种基层组织在当时是数以千计、遍布各个牧业区的.它的形成受制于自然条件、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研究和探讨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青海藏区的历史面貌.明确新中国成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制 共和县 沙珠玉 藏族部落 千百户制度 社会基层组织 定居点 形成与发展 黄河 英德
下载PDF
阿柔部落政治法律形态考述
5
作者 洲塔 扎西卓玛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6-230,共5页
阿柔部落是青海省一个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的由纯血缘形成的土著游牧部落,系历史上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环海八族"之一。由于环境、历史的原因,阿柔部落直至民主改革前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部落制结构,血缘关系浓厚,政治上一直保持... 阿柔部落是青海省一个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的由纯血缘形成的土著游牧部落,系历史上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环海八族"之一。由于环境、历史的原因,阿柔部落直至民主改革前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部落制结构,血缘关系浓厚,政治上一直保持着部落民主制特点,但又受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制度的制约。阿柔部落在清廷对其用千百户制度进行管理之后,除了原来部落中的习惯法以及道德观念对人的行为进行制约外,《番例》成为其成文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柔部落 部落民主制 千百户制度 习惯法
下载PDF
清道光初年那彦成对青海蒙藏事务的整理 被引量:5
6
作者 杜常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0年第2期12-17,共6页
清道光初年,陕甘总督那彦成受命对青海地区的蒙藏事务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理,这在清代青海蒙藏族史上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清代中后期青海蒙藏两族历史变迁的一些情况,以及清王朝所采取的有关相应对策。... 清道光初年,陕甘总督那彦成受命对青海地区的蒙藏事务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理,这在清代青海蒙藏族史上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清代中后期青海蒙藏两族历史变迁的一些情况,以及清王朝所采取的有关相应对策。本文作如下粗浅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彦成 蒙藏地区 藏族 蒙古 道光 千百户制度 河南 西宁办事大臣 蒙旗 北移
下载PDF
民国时期青海管理方略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新海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国民政府 民国时期 青海 中国国民党 蒋介石 千百户制度 蒙藏教育 地方势力 蒙藏地区 甘肃省
下载PDF
辛亥革命 被引量:1
8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3期94-,97,共2页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当时青海尚未建省,农业区各县属甘肃省西宁府辖地,牧区则由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管辖。武昌起义消息传来,“西宁虽属边远,而谣言纷起,人心汹汹”。同年底,西宁哥老...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当时青海尚未建省,农业区各县属甘肃省西宁府辖地,牧区则由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管辖。武昌起义消息传来,“西宁虽属边远,而谣言纷起,人心汹汹”。同年底,西宁哥老会乔寿山、任得慧等人提出“响应民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民主革命思想 民国初年 北京政府 蒙古王公 千百户制度 封建势力 土司制度 抗日战争 贵德县
下载PDF
办事大臣
9
作者 卫心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79-79,共1页
办事大臣这里说的办事大臣,指雍正二年设的“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称青海办事大臣,因驻西宁,又称西宁办事大臣。清朝雍正元年以前,俱派理藩院司员驻扎西宁,办理民族事务。平定罗卜藏丹津事件后,简派大臣驻西宁总理之... 办事大臣这里说的办事大臣,指雍正二年设的“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称青海办事大臣,因驻西宁,又称西宁办事大臣。清朝雍正元年以前,俱派理藩院司员驻扎西宁,办理民族事务。平定罗卜藏丹津事件后,简派大臣驻西宁总理之,而遣部郎协理。首任办事大臣达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办事大臣 和硕特部 青海蒙古 驻藏大臣 理藩院 千百户制度 政教合一制度 札萨克 封建统治秩序 藏族牧区
下载PDF
清代中期官府力量在藏区社会的进入——以治理青海贵德地方抢掠案件为例
10
作者 王道品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37-142,共6页
清代中期,清政府在青海农业地区社会统治秩序渐趋稳定。但从乾隆后期开始,贵德地方牧区藏族社会抢掠蒙古地方乃至侵扰内地社会的案件时有发生,官府通过在地方社会调整行政建制、以僧治番和设立千百户制度等方式来加强对抢掠案件的治理... 清代中期,清政府在青海农业地区社会统治秩序渐趋稳定。但从乾隆后期开始,贵德地方牧区藏族社会抢掠蒙古地方乃至侵扰内地社会的案件时有发生,官府通过在地方社会调整行政建制、以僧治番和设立千百户制度等方式来加强对抢掠案件的治理。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力量也随之进入贵德牧区藏族社会,并最终在道光年间完成了王朝国家在牧区藏族社会统治秩序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德 西宁办事大臣 以僧治番 千百户制度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探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与经验(1949-1956)
11
作者 王旭臻 姚三刚 《档案》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推行和实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治理实现一体化的关键。根据中共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工作应遵循的“慎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推行和实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治理实现一体化的关键。根据中共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工作应遵循的“慎重缓进”“稳步前进”原则方针,青海省以《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立法为遵照,以“探索推进”“全面实施”“完善发展”三大阶段为划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建政实际情况,以及旧制度和政权组织影响程度、各少数民族参政议政情况、游牧地区藏族同胞成分占比情况、各民族分布聚居情况等,审慎对待新旧政权过渡转接问题,有序稳步推进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千百户制度
原文传递
那彦成整饬青海述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珍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那彦成 藏族部落 西宁办事大臣 蒙古 经济贸易 民族贸易 青海民族 千百户制度 河南 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