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自由度扑翼模型脱落涡及其升力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鲍锋 杨琪 何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098,共8页
采用色流实验与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单自由度扑翼模型所产生的脱落涡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在扑翼上扑或下扑的过程中,前后缘处产生连续的牛角形涡环,且脱落涡均存在展向运动.②翼翅表面脱落涡... 采用色流实验与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单自由度扑翼模型所产生的脱落涡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在扑翼上扑或下扑的过程中,前后缘处产生连续的牛角形涡环,且脱落涡均存在展向运动.②翼翅表面脱落涡的交替产生,使得翼翅上下表面交替产生不对称分布的压力差.③研究对象产生升力的条件是攻角与来流速度均不为零.④扑翼上扑和下扑过程中,脱落涡环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单行程的3/5处.⑤脱落涡环量与扑动速度成正比.⑥相比上扑过程,下扑过程中翼翅对流场做功更多,在一个扑动周期内,这多余的能量转换为扑翼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机 脱落涡 升力机制 环量 PIV测量
原文传递
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研究进展、挑战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扬宏 崔峰 +3 位作者 张逸晨 赵佳欣 吴朝封 肖一鸣 《无人系统技术》 2023年第3期45-58,共14页
以昆虫为灵感设计的仿生扑翼飞行器在近三十余年来的时间里发展迅速,而蝴蝶作为众多昆虫中极富特色的一种也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以蝴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许多的仿生学研究和仿生飞行器研制,尤其是近十年来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的... 以昆虫为灵感设计的仿生扑翼飞行器在近三十余年来的时间里发展迅速,而蝴蝶作为众多昆虫中极富特色的一种也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以蝴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许多的仿生学研究和仿生飞行器研制,尤其是近十年来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这一热点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从仿蝴蝶扑翼飞行器(BIFAV)的升力机制研究、结构设计与制造以及驱动与控制方面,综述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其次指出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目前在大小尺度、飞行灵活性、续航时间、控制鲁棒性以及仿生的逼真性方面仍然存在研究挑战;最终表明其未来的研究将朝着更小的尺寸、更灵活的飞行与更可靠的控制、更高的仿生程度等方向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扑翼飞行器 仿昆虫 仿蝴蝶 升力机制 驱动与控制 扑动机构
原文传递
A hypersonic lift mechanism with decoupled lift and drag surfaces 被引量:7
3
作者 XU YiZhe XU ZhiQi +3 位作者 LI ShaoGuang LI Juan BAI ChenYuan WU ZiNiu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981-988,共8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ropose a novel lift mechanism for which the lifting surface produces only lift. This is achieved by mounting a two-dimensional shock-shock interaction generator below the lifting surface. Th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ropose a novel lift mechanism for which the lifting surface produces only lift. This is achieved by mounting a two-dimensional shock-shock interaction generator below the lifting surface. The shock-shock interaction theory in conjunction with a three dimensional correction and checked wit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lift and drag forces as function of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nd inflow Mach number. Through this study, though limited to only inviscid flow, we conclud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a high lift to drag ratio by suitably arranging the shock interaction gene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t mechanism shock-shock interaction lift-to-drag ratio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