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对比分析
1
作者 薛宇全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 比较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髓内钉内固... 目的 比较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59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基线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采用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前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髌下入路相比,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更优,同时能减少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膝前痛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 髓内钉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顾之臣 陈方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髌腱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 目的:观察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髌腱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情况(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量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降低、Lysholm评分、AOFA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AOFAS评分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骨折愈合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可有效提升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治疗效率,改善疼痛及膝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内侧 髓内钉技术 胫骨干骨折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谭力 王会会 +1 位作者 王梅生 陈建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0期1094-1095,共2页
目的观察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采用髌旁外侧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5例胫骨干骨折,取抬脚垫垫于患肢小腿下方,维持膝关节屈曲15°~30°(膝关... 目的观察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采用髌旁外侧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5例胫骨干骨折,取抬脚垫垫于患肢小腿下方,维持膝关节屈曲15°~30°(膝关节处于半伸膝位),以髌骨外侧缘中点下1 cm沿髌韧带外侧缘至胫骨结节外侧作长约5 cm切口,切开髌腱外侧支持带,骨折复位后置入合适直径和长度的专家型髓内钉固定。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8~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3~12)个月。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屈曲可达到120°,膝关节功能与活动度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2例,可1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膝前疼痛、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手术操作简单,不进入膝关节腔,不损伤髌韧带和髌前隐神经,胫骨骨折复位固定可靠,保留了膝关节正常功能,可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康复,有效降低了术后膝前疼痛、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外侧 专家型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半伸直位髌旁外侧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牛海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1期89-90,101,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旁外侧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7例,均采用半伸直位髌旁外侧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评定手术疗效。...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旁外侧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7例,均采用半伸直位髌旁外侧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评定手术疗效。结果 17例患者手术时间45~75 min,平均(52.13±4.06)min。所有患者获得7~15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患者无感染、无皮肤坏死。骨折愈合平均时间(4.21±2.61)个月。术后3个月患侧膝关节屈伸平均范围(125.36°±3.21°);随访12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76~90分,平均(86.92±1.53)分。结论采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旁外侧入路胫骨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侧 髓内钉
下载PDF
半伸膝位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周立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53-56,共4页
半伸膝位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从本院收入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屈曲位髌下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半伸膝位髌旁入路髓内... 半伸膝位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从本院收入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屈曲位髌下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半伸膝位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对比手术结果。结果 对比可知,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更高,手术指标对比更好;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QO-LI-74 指标有所改善,患者的术后关节活动度和术后康复情况更好,多项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伸膝位髌旁入路髓内钉手术可有效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病症,患者的手术指标较好,术后恢复指标如关节活动度、术后康复时间较为理想,结果优于传统的屈曲位髌下入路手术,结果理想,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技术 治疗 胫骨干骨折 效果
下载PDF
半伸膝位经改良髌旁支持带入路置入胫骨髓内钉 被引量:2
6
作者 喻一东 陈波涛 +3 位作者 杨利 匡军 侯文 胡昆伦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半伸膝位经髌旁支持带入路置入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评估该治疗方法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因胫骨骨折需要行胫骨髓内钉的病例,采取半伸膝位经髌旁支持带入路置入胫骨髓内钉固定... 目的:研究半伸膝位经髌旁支持带入路置入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评估该治疗方法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因胫骨骨折需要行胫骨髓内钉的病例,采取半伸膝位经髌旁支持带入路置入胫骨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共39例。记录随访超过1年的结果,评价内容包括:术前术后膝关节及胫骨骨折影像学表现,复位方式,术中透视次数,感染发生率,并发症,膝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39例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平均随访93.6周(55~137周),7例采取切开复位,32例采取闭合复位,术中透视次数平均3.8次,无切口或骨感染,所有病例均无成角>5°者。膝关节VAS评分:术后次日平均4.3分,术后1周2.3分。3例术后12周内存在髌韧带处疼痛,髌前疼痛发生率为7.7%.术后2周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99.3°(0°~121°),术后12周患侧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25.3°(0°~140°),术后12周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92.8(72~97)分,优良率92.3%.无骨折不愈合,1例胫骨中上段骨折病例延迟愈合。结论:采取半伸膝位经髌旁支持带入路置入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有利于术中复位、透视,胫骨力线恢复良好,髌前或胫骨结节处疼痛发生率低,更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和屈伸活动的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髓内钉 支持带
原文传递
两种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冯炜 李俊杰 +4 位作者 吴群峰 郭松华 于健 傅一峰 俞立新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4期579-583,共5页
目的比较髌下入路与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髌下入路组(30例,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和髌旁入路组(30例,行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记录两... 目的比较髌下入路与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髌下入路组(30例,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和髌旁入路组(30例,行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0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髌旁入路组短(少)于髌下入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术中二次移位及术后膝前痛例数髌旁入路组明显少于髌下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髌旁入路组明显高于髌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未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及内固定失效等严重并发症。髌下入路组1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换药术后3周切口愈合。结论髌下入路与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均效果良好,但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二次移位发生,降低术后膝前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髓内钉
下载PDF
两种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短期疗效对比研究
8
作者 龚凯 刘相杰 +3 位作者 杨红胜 曾志谋 潘显明 屈波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S02期43-46,共4页
目的比较半伸膝位髌旁内侧入路与传统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33例住院并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A组(半伸膝位髌旁入路,1... 目的比较半伸膝位髌旁内侧入路与传统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33例住院并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A组(半伸膝位髌旁入路,14例)与B组(传统髌下入路,19例)。术中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照射次数等。随访期间观察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患肢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及Johner-wruhs疗效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的差异。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B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膝前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半伸直位髌旁内侧置入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能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射线暴露,短期随访膝关节功能良好,疗效满意,术后膝前痛发生率低,是一种能有效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侧 手术时间 术中透视 前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