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低龄半椎体先天性脊柱侧弯置钉情况及疗效观察
1
作者 郭旭朝 巩婧 +6 位作者 赵硕 刘俊行 吴明 纪镶倩 毛子微 周晓康 孟钊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 观察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低龄儿童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置钉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低龄半椎体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9岁。采用脊柱后正中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半椎体切除及... 目的 观察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低龄儿童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置钉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低龄半椎体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9岁。采用脊柱后正中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半椎体切除及植骨融合术。椎弓根螺钉的固定节段为T_(1)~L_(5),术中根据C臂定位结合解剖标志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根据椎弓根螺钉穿透椎体(包括椎弓根)骨皮质内侧、外侧或前侧的距离进行分级,记录置钉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经脊柱X线片测量冠状面参数(总侧凸角、节段性侧凸角、头侧代偿弯、尾侧代偿弯、顶椎偏距、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参数(胸后凸、腰前凸、节段性后凸、矢状面平衡),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记录术中或术后椎弓根螺钉置入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儿手术时间(253±55)min,出血量(239±85)mL。切除单个半椎体9例,2个半椎体2例。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20枚,准确置钉103枚(85.8%),异常置钉17枚(14.2%),胸椎区域异常置钉率高于腰椎区域(P<0.01)。患儿术后冠状面总侧凸角、节段性侧凸角、头侧代偿弯、尾侧代偿弯及矢状面节段性后凸较术前降低(P均<0.01),术后即刻矫正率分别为78.8%、76.6%、62.9%、71.7%、68.2%,冠状面总侧凸角、节段性侧凸角、尾侧代偿弯及矢状面节段性后凸末次随访时少量丢失,头侧代偿弯矫正0.2°±1.0°;术后顶椎偏距、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平衡较术前缩小(P均<0.01)。术中及术后随访未出现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未发生椎弓根螺钉置入相关并发症。结论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低龄半椎体先天性脊柱侧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椎弓根螺钉置入相关并发症较少。但胸椎区域错误置钉的发生率高于腰椎,需要注意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椎弓根螺钉 椎弓根螺钉固定 切除 植骨融合
下载PDF
大块自体骨原位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在儿童半椎体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郭东 罗焱中 +4 位作者 侯昊 姚子明 刘昊楠 芮岩 张学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48-955,共8页
目的探讨大块自体骨原位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在儿童半椎体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因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接受单节段半椎体切除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 目的探讨大块自体骨原位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在儿童半椎体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因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接受单节段半椎体切除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取传统后路半椎体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组35例,采取后路半椎体切除、前方结构重建(大块自体骨原位椎间植骨)联合后方植骨融合固定术。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手术及手术后随访情况。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相关矢状位和冠状位影像学参数,评估畸形矫正情况及治疗效果;通过随访过程中拍摄的脊柱CT片评估椎间及后方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性别、身高、年龄、体重、半椎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冠状面参数(主弯Cobb角、近段代偿弯、远端代偿弯、冠状面平衡、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及矢状面参数(节段性后凸角、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矢状面平衡、腰椎前凸角)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矢状面和冠状面参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对比发现,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主弯Cobb角和节段性后凸角的丢失较对照组明显要少,分别为(0.6±1.7)°比(2.7±2.9)°、(0.6±2.2)°比(3.2±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复查CT显示,观察组1级椎间融合率较对照组更高(68.6%比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大块自体骨原位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可通过前方骨块的支撑与重建,获得满意的椎间融合,矫正效果良好,尤其对于腰椎前凸角度的重建有优势。由于前方椎间的支撑与融合,从长期来看,更利于术后侧后凸角度的维持,可避免矫形角度的过多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切除 大块自 原位植骨融合 前方重建 椎间融合 儿童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颈胸段半椎体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洋 邱俊荫 +4 位作者 史本龙 孙旭 刘臻 邱勇 朱泽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0-585,共6页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颈胸段半椎体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手术且满足入选标准的32例颈胸段半椎体畸形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5~18岁(10.1±...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颈胸段半椎体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手术且满足入选标准的32例颈胸段半椎体畸形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5~18岁(10.1±4.2岁)。单个半椎体25例,2个半椎体7例;C7 1例,T1 5例,T2 12例,T3 10例,T4 11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肩部不平衡和颈部倾斜。在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局部侧凸角、锁骨角、T1倾斜角、颈部倾斜、头部偏斜以及局部后凸角等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矫形手术,手术时间175~275min(223.8±41.6min),出血量310~470ml(342.3±45.9ml)。术中胸膜撕裂1例,术后出现Horner综合征1例,上肢神经根性疼痛2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恢复。共置入261枚椎弓根螺钉,55枚穿破椎弓根皮质,但均未侵犯脊髓及周围脏器和血管,未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12~48个月(19.3±10.5个月),局部侧凸角由术前41.1°±12.3°矫正到术后17.5°±6.7°(P<0.001),末次随访时为20.1°±5.8°,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02);局部后凸角由术前21.5°±9.1°矫正到术后16.8°±6.3°(P<0.05),末次随访时为17.5°±4.9°(P=0.622);远端代偿弯由术前16.9°±5.3°减少到术后12.2°±5.5°(P<0.001),末次随访时为15.5°±7.7°(P=0.053)。T1倾斜角、锁骨角、颈部倾斜以及头部偏斜在术后均较术前得到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观察指标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颈胸段半椎体畸形患者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有效矫正侧凸畸形,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切除 颈胸段 矫形效果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5
4
作者 蔡奇勋 张菁 王晓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8-420,共3页
为探讨单纯后路和前后路切除半椎体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 ,回顾分析了1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共21个半椎体的治疗。其中T7、T9、T11、L1、L4 各1例 ,T10、L2、L3 各2例 ,T1210例 ,均为完全分节型半椎体 ;单纯后路切除10例 ,前后路切除9... 为探讨单纯后路和前后路切除半椎体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 ,回顾分析了1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共21个半椎体的治疗。其中T7、T9、T11、L1、L4 各1例 ,T10、L2、L3 各2例 ,T1210例 ,均为完全分节型半椎体 ;单纯后路切除10例 ,前后路切除9例 ;术前Cobb角20°~95°,平均46°。随访10个月~28个月 ,平均19个月。结果术后冠状面平均矫正51 % ,平均矫正丢失6°;2例后凸畸形得到矫正 ,无神经并发症及假关节发生。提示单纯后路或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效果满意 ,其中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主要用于胸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治疗 先天性脊柱侧凸 切除 矫形外固定装置
下载PDF
7例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林芬 汪四花 +1 位作者 鲁琛 夏一兰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10期761-763,共3页
总结7例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严格保持正确体位以保护脊髓,提高骨融合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脊髓和神经功能,注意切口及引流情况,加强并发症观察与预防,重视出院... 总结7例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严格保持正确体位以保护脊髓,提高骨融合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脊髓和神经功能,注意切口及引流情况,加强并发症观察与预防,重视出院后长期随访,保证矫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护理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儿童腰骶段半椎体畸形及近端代偿侧凸自发矫正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曹隽 张学军 +3 位作者 白云松 高荣轩 郭东 冯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8-415,共8页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效果,探讨术后近端代偿侧凸(PCC)自发矫正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诊治的25例腰骶部半椎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1例...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效果,探讨术后近端代偿侧凸(PCC)自发矫正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诊治的25例腰骶部半椎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3~13.0岁(6.74±2.81岁),L4~S1半椎体10例,L5~S1半椎体13例,L6~S1半椎体2例。均行腰骶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融合术,随访至少24个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并对比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畸形部位侧凸Cobb角、PCC、骶骨冠状面倾斜(SSA)、近端固定椎倾斜度(PVO)、畸形部位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躯干冠状面偏移(TS)、矢状面平衡(STS)及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矢状位骨盆倾斜角(SS)。分析末次随访PCC及PCC矫正率与年龄、畸形部位侧凸、畸形侧凸矫正率、术前PCC、末次随访PVO、末次随访SSA等因素的相关性。依据末次随访PVO将患者分为近端固定椎倾斜组(≥5°)与近端固定椎水平组(<5°),比较两组间各脊柱参数的差异。结果:融合固定2~4个椎体(2.58±0.77个椎体),手术时间120~300min(167.60±42.45min),术中出血量100~1000ml(362.00±215.50ml)。术后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下肢疼痛,术后两周恢复正常。术后随访24~70个月(37.72±14.90个月)。畸形部位侧凸Cobb角由术前的28.8°±5.8°降至术后的5.8°±3.5°(P<0.01),末次随访为7.8°±3.2°(矫正率72.9%,P<0.01)。PCC由术前的25.8°±10.9°自发性矫正为末次随访时的13.1°±8.0°(P<0.01),矫正率为49.2%。TS从术前的13.5±11.7mm降至末次随访5.5±4.5mm(P<0.01),STS从术前的16.1±9.6mm降至末次随访的7.0±5.0mm(P<0.01)。所有病例术前、末次随访骨盆矢状面均保持平衡,末次随访PI、PT、SS、胸椎后凸及腰椎前凸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变。末次随访PCC与术前PCC和末次随访PVO存在相关性(P<0.01,P<0.05),末次随访PCC矫正率与末次随访PVO存在相关性(P<0.01)。近端固定椎水平组14例,倾斜组11例,两组间年龄、术前畸形侧凸、融合节段、术前PCC及术前SSA均无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PCC有显著性差异(9.8°vs 17.4°,P<0.05)。结论: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畸形可以获得良好的侧凸矫正并改善躯干偏移。为更好地达到近端代偿侧凸自发矫正,应在术前评估已有的近端代偿侧凸角度,术中应尽可能实现近端固定椎水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腰骶椎 代偿弯 切除 自发矫正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30例
7
作者 王继孟 张敏刚 +2 位作者 王恒冰 王廷宙 王兴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评价一期半椎体切除、前后路松解手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的疗效,并探讨术中相关问题。方法本组30例,平均年龄8岁(1岁6个月至17岁),其中年龄小于4岁6例。30例均行一期前后路松解、半椎体切除术,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前路或后路固定,并行... 目的评价一期半椎体切除、前后路松解手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的疗效,并探讨术中相关问题。方法本组30例,平均年龄8岁(1岁6个月至17岁),其中年龄小于4岁6例。30例均行一期前后路松解、半椎体切除术,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前路或后路固定,并行局部植骨融合。结果术后1周X线复查,平均Cobb角为16°(0°~32°),术前Cobb角为33°~69°,平均矫正率为68.7%。21例获随访1年以上,最终平均Cobb角为15°(0°~30°),30例最终矫正率为71.6%,术后植骨融合部位骨痂形成良好,无感染、内固定器械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早期一期前后路松解、半椎体切除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方法,应根据适应证严格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固定器械,并作好详细的术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切除 外科学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8
作者 彭虹菊 杨明珠 +2 位作者 贺建华 任冬云 霍丽涛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0期343-34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诊治的30例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均给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术前、术后脊柱侧弯冠状面主弯、头尾侧代偿弯...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诊治的30例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均给予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术前、术后脊柱侧弯冠状面主弯、头尾侧代偿弯的Cobb角,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脊柱侧弯冠状面主弯、头侧代偿凸、尾侧代偿凸Cobb角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矫正脊柱侧弯畸形,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 期护理
下载PDF
氧化亚氮对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患儿术后血细胞形态的影响
9
作者 王若曦 兰岭 +1 位作者 朱波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氧化亚氮暴露对半椎体切除术患儿术后血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因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接受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患儿245例,男152例,女93例,年龄<18岁,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氧化亚氮分为暴露组(... 目的探讨术中氧化亚氮暴露对半椎体切除术患儿术后血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因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接受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患儿245例,男152例,女93例,年龄<18岁,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氧化亚氮分为暴露组(n=143)和对照组(n=102)。比较术后发生贫血、大红细胞症、小红细胞症、红细胞大小不等症等血细胞形态学和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改变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氧化亚氮吸入与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最大变化程度(dMCV)的相关性。结果暴露组与对照组均有较高的术后贫血发生率(55.9%vs 57.8%)。两组均未观察到大红细胞症。暴露组有7例(4.9%),对照组有3例(2.9%)红细胞大小不等症。暴露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35.0%)和46例(45.1%)小红细胞症。暴露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1.4%)和4例(3.9%)白细胞减少。对照组有3例发生血小板减少。两组血细胞异常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dMCV呈负相关。结论在接受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患儿中,使用氧化亚氮进行麻醉对围术期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切除 血液学 儿童
下载PDF
10岁以下儿童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手术时机选择研究
10
作者 姚子明 郭东 +5 位作者 张学军 曹隽 祁新禹 白云松 孙保胜 李承鑫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664-668,共5页
背景:后路半椎体切除已经成为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常用方法,但对于10岁以下儿童,何时行半椎体切除尚无定论。目的:探讨10岁以下儿童脊柱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合适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先天性脊柱侧... 背景:后路半椎体切除已经成为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常用方法,但对于10岁以下儿童,何时行半椎体切除尚无定论。目的:探讨10岁以下儿童脊柱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合适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于我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的104例患儿资料,其中男51例,女53例;年龄1.6~9.9岁,平均(4.1±2.2)岁。按年龄将患儿分为3组,分别为患儿年龄<3岁(n=47),年龄为3~6岁(n=32),年龄>6岁(n=25)。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记录并对比3组患儿手术前后主弯Cobb角、近端及远端代偿弯Cobb角、节段性后凸角;记录并对比3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36~116个月,平均(52.9±10.2)个月。年龄<3岁组患儿平均手术年龄(2.5±0.4)岁,年龄为3~6岁组(4.3±0.8)岁,年龄>6岁组(7.8±1.4)岁,3组患儿的手术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患儿主弯Cobb角矫形率、近端及远端代偿弯矫形率及节段性后凸角矫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岁组固定节段显著多于年龄<3岁组(P<0.05),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年龄<3岁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年龄>6岁组多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10岁以下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不同年龄的患儿手术矫形效果无明显差异,但3岁以下手术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6岁以上手术固定节段较长,且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多。因此,3~6岁是儿童行半椎体切除术的合适年龄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切除 后路 椎弓根螺钉 年龄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安军 卜志勇 +1 位作者 杨祖清 夏志强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行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后路松解截骨矫形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行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后路松解截骨矫形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腰椎功能侧凸Cobb角。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侧凸Cobb角均小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松解截骨手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具有更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能够增强脊柱后凸的矫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切除 松解截骨矫形 儿童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博 许立新 +1 位作者 张斌 刘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在陕西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接受半椎体切除术治疗的8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在陕西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接受半椎体切除术治疗的8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并术后随访1~3年,调查术后脊柱侧弯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0.8±4.4)min,术中出血量(784.6±12.8)mL,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脊柱损伤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情况,术后全主弯、半椎体节段侧弯、尾侧代偿弯、头侧代偿弯及半椎体节段后凸角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随着时间加长,改善效果得到固定,未发生脊柱再度侧弯症状。手术后患者的Cobb’s角明显减小,矫正情况良好。结论: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疗效显著,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可大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弯 切除 Cobb’s角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海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半椎体切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患者行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结果本组术前Cobb's角冠状面畸形局部弯为41.35°±12.54°,全主弯为45.33°±15.86&#... 目的观察半椎体切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患者行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结果本组术前Cobb's角冠状面畸形局部弯为41.35°±12.54°,全主弯为45.33°±15.86°,头侧代偿弯为24.45°±10.33°,尾侧代偿弯为21.75°±7.25°,矢状面畸形椎后弯15.35°±5.33°;术后分别为15.42°±5.89°、19.12°±8.55°、12.16°±5.34°、8.06°±3.31°、-6.33°±3.01°,与术前比较,P均<0.05。结论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切除 脊柱融合
下载PDF
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的研究
14
作者 张松 田慧中 《现代医院》 2004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 介绍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的适应年龄和手术方法。方法 经后路暴露双侧的椎板 ,先松解对侧的关节突外侧和横突 ,然后再分离暴露多余的半椎体 ,切除半椎体后 ,再用弓根螺钉加压棍闭合截骨间隙。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先天性侧旁半... 目的 介绍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的适应年龄和手术方法。方法 经后路暴露双侧的椎板 ,先松解对侧的关节突外侧和横突 ,然后再分离暴露多余的半椎体 ,切除半椎体后 ,再用弓根螺钉加压棍闭合截骨间隙。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先天性侧旁半椎体畸形 5 0例 ,经远期随访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年龄问题上作者主张早期进行多余的半椎体切除 ,本组病例最早的为 3岁时进行预防性半椎体切除术 ,10年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 ,越早进行远期效果越好 ,且手术简单 ,出血少。 15岁以上的患儿进行半椎体切除和矫正侧弯时 ,则应同时作全脊柱截骨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侧旁切除 方法 临床资料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保温措施对脊柱半椎体切除术患儿围术期体温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燕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4期3038-304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脊柱半椎体切除术患儿术中体温变化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某儿童专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骨科收治并接受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术的脊柱完全半椎体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及转归... [目的]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脊柱半椎体切除术患儿术中体温变化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某儿童专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骨科收治并接受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术的脊柱完全半椎体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及转归,分析围术期所采用的不同保温措施对患儿体温变化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记录两组的机体核心温度变化、术中出血量、麻醉复苏时间、寒战及躁动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术中机体核心体温在复合保温组高于常规保温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合保温组中,低体温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常规保温组低体温的发生率57.7%(1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量复合保温组少于常规保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合保温组患儿寒战和躁动发生率(1/30)低于常温保温组(1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保温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复合保温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后伤口感染。[结论]对脊柱半椎体切除术患儿在围术期实施复合保温措施,利于维持患儿术中体温恒定,避免患儿术中发生低体温,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复合保温
下载PDF
先天性后侧半椎体切除术治疗角形脊柱后凸畸形
16
作者 张松 田慧中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后侧半椎体切除术治疗角形脊柱后凸畸形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该方法手术治疗角形脊柱后凸 2 5例 ,经后路暴露双侧椎板 ,自双侧分离暴露关节突外侧和横突 ,切除横突。沿椎弓根自骨膜下向前分离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后侧半椎体切除术治疗角形脊柱后凸畸形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该方法手术治疗角形脊柱后凸 2 5例 ,经后路暴露双侧椎板 ,自双侧分离暴露关节突外侧和横突 ,切除横突。沿椎弓根自骨膜下向前分离 ,暴露多余的半椎体 ,切除多余的一节椎弓和后侧半椎体 ,自后路行双侧弓根螺钉加压棍固定。 结果 本组无脊髓损伤、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2 0例随访 5~ 10年 ,远期效果好 ;3例随访 1年以上 ,矫正效果良好 ;2例术后尚未及 1年 ,正在随访中。Cobb’s角从术前平均 6 8°降至术后平均 11°。 结论 先天性后侧半椎体切除术的年龄范围为 8~2 2岁 ,年龄越大越趋向于作全脊柱截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切除 方法 器械 适应证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文学 崔国峰 +1 位作者 刘丹 卿忠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6期626-627,共2页
为了观察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 为了观察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弯 切除 治疗 应用 临床效果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患者
下载PDF
Ⅰ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术后并发症分析
18
作者 顾凯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1期7-8,14,共3页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术后并发症原因、预防策略,提高此类手术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确诊的64例因脊柱半椎体畸形引起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27例...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术后并发症原因、预防策略,提高此类手术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确诊的64例因脊柱半椎体畸形引起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6岁,术中共切除半椎体68个。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8.4月。术后4例出现腹胀,3例出现腹痛,4例出现神经损伤症状,1例出现褥疮。无置钉不良、固定松动、棒断裂等发生。结论Ⅰ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治疗此类先天性脊柱侧弯的首选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若有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就应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切除 脊柱侧弯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与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艾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2期116-117,11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与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 目的:对比分析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与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后路半锥体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腰背部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腰椎前凸角、侧凸Cobb角。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腰背部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侧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腰椎前凸角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椎管减压术,能有效提高腰背部功能,改善腰椎前凸角与侧凸Cobb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经后路切除 单纯椎管减压 腰椎功能
下载PDF
早期半椎体切除Apofix椎板钩加压固定治疗小儿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 被引量:4
20
作者 熊斌 任德胜 +1 位作者 吴欣乐 易申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620-1622,共3页
[目的]介绍早期半椎体切除Apofix椎板钩加压固定治疗小儿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5例先天性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患儿的治疗经过及结果进行回顾性随诊分析。[结果]5例半椎体均切除充分,术后侧... [目的]介绍早期半椎体切除Apofix椎板钩加压固定治疗小儿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5例先天性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患儿的治疗经过及结果进行回顾性随诊分析。[结果]5例半椎体均切除充分,术后侧凸和后凸Cobbs角较术前平均减少12.5°。随访8个月~2a6个月,侧凸和后凸畸形矫正满意。[结论]早期半椎体切除并Apofix椎板钩加压固定是治疗小儿非对称性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畸形/ 切除 Apofix装置 APOFIX椎板钩 畸形 切除 固定治疗 加压固定 小儿 早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