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侧颜面短小症牵张成骨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余学元 王旭东 沈国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78-281,共4页
半侧颜面短小症是仅次于唇腭裂的最常见的先天性颌面部畸形,临床表现多样,累及上下颌骨、颧骨、颞骨等多个颅颌面骨骼结构,同时伴有颜面软组织发育不全,常合并附耳、耳郭畸形等。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症,延长下颌骨,改善面部不... 半侧颜面短小症是仅次于唇腭裂的最常见的先天性颌面部畸形,临床表现多样,累及上下颌骨、颧骨、颞骨等多个颅颌面骨骼结构,同时伴有颜面软组织发育不全,常合并附耳、耳郭畸形等。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症,延长下颌骨,改善面部不对称畸形,疗效良好。该文就半侧颜面短小症牵张成骨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半侧颜面短小症 下颌骨
下载PDF
人工髁突-下颌骨延长器复合体治疗Pruzansky Ⅱ B型及Ⅲ型半侧颜面短小症的模型试验
2
作者 赵瑞霖 付茜 +6 位作者 乔嘉 贺宇 徐史兴 陈莹 俞冰 刘剑锋 牛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 通过模型试验初步验证自行设计的人工髁突-下颌骨延长器(artificial condyle-mandibular distractor,AC-MD)复合体在Pruzansky Ⅱ B、Ⅲ型半侧颜面短小症(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 目的 通过模型试验初步验证自行设计的人工髁突-下颌骨延长器(artificial condyle-mandibular distractor,AC-MD)复合体在Pruzansky Ⅱ B、Ⅲ型半侧颜面短小症(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2月采用下颌骨牵引成骨术(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MDO)治疗的5例Pruzansky Ⅱ B、Ⅲ型HF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6~10岁,平均8.4岁。根据患儿术前头颅CT行AC-MD复合体虚拟手术和模型试验,模型依据患儿CT数据按1:1经3D打印所得,结合患儿口腔石膏模型设计并3D打印模型试验所需的咬合导板。将模型试验与虚拟手术结果行三维配比,测算患侧残突整体误差;将模型试验与患儿实际MDO术后头颅CT行三维配比,测量并比较下颌骨倾斜度转动、健侧髁突-患侧残突距离及下颌骨延长长度。结果 残突整体误差为(1.07±0.78)mm。3D打印模型手术后下颌骨倾斜度转动、健侧髁突-患侧残突距离及下颌骨延长长度均显著大于患儿实际MDO术后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模型试验中,AC-MD复合体植入可即刻旋转下颌骨至水平位、改善面部对称性;术后可导引残突骨段接近关节窝或颅底预设假关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症 下颌骨延长 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外耳再造与轻度半侧颜面短小症同期修复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嘉锋 孙家明 李小丹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外耳再造术的同时行真皮脂肪组织填充纠正轻度颜面短小症的新方法,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对28例小耳畸形合并轻度半侧颜面短小症的患者,采用一期耳后乳突区埋植扩张器,二期行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耳再造术,在耳再造的同时,利用... 目的探讨外耳再造术的同时行真皮脂肪组织填充纠正轻度颜面短小症的新方法,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对28例小耳畸形合并轻度半侧颜面短小症的患者,采用一期耳后乳突区埋植扩张器,二期行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耳再造术,在耳再造的同时,利用供皮区剩余的真皮脂肪组织进行患侧面部填充纠正颜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并与20例采用传统扩张法耳再造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所有采用同期手术的患者在完成耳再造的同时,面部外观也得到明显改善,感染及支架外露各l例,发生率为7%(2/28),与传统组(5%,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患者对术后整体效果的满意率为93%(26/28),明显较传统组高(80%,16/20,P〈0.05),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在外耳再造的同时,利用废弃的真皮脂肪组织进行面部轻度畸形的矫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脂肪移植术 半侧颜面短小症 耳廓再造术 小耳畸形
原文传递
快速成型技术辅助下行上下颌骨同期牵引矫治半侧颜面短小症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全文 宋慧锋 +2 位作者 许明火 柳春明 柴家科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索快速成型技术及上、下颌骨同期牵引,矫治半侧颜面短小症的临床应用。方法术前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患者的头颅树脂模型,在模型上精确设计截骨线。按照术前设计,上颌骨行Le Fort I型截骨并折断下降,患侧下颌骨升支行截骨,... 目的探索快速成型技术及上、下颌骨同期牵引,矫治半侧颜面短小症的临床应用。方法术前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患者的头颅树脂模型,在模型上精确设计截骨线。按照术前设计,上颌骨行Le Fort I型截骨并折断下降,患侧下颌骨升支行截骨,在下颌截骨线处安置内置式下颌骨牵引器,上、下颌骨分别置人颌间支抗钛钉。术后第5天行颌问坚固结扎,通过拧动下颌骨牵引器实现上、下颌骨同时移动。结果所有患者按预期完成骨牵引,无一例发生感染或成骨不良,最长牵引距离28mm,最短16mm。牵引结束后患者面部不对称畸形明显改善,咬合平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快速成型技术有助于术前精确设计截骨线,通过上、下颌骨同期牵引技术,可以矫治患者半侧颜面短小症,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症 骨生成 牵张 内置式牵引器
原文传递
CBCT配合三维重建体积法研究单侧下颌牵张成骨术手术前后双侧髁状突形态变化
5
作者 蒋世杰 《健康之路》 2015年第10期102-102,共1页
目的:采用CBCT研究单侧下颌牵张成骨术手术前后双侧髁状突体积变化。方法:利用mimiCS 15及3-maTiC 7.0研究我院正畸科一位半侧颜面短小症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牵张成骨前,牵张成骨结束时,手术后5个月CBCT中双侧髁状突形态、体积变化。结果... 目的:采用CBCT研究单侧下颌牵张成骨术手术前后双侧髁状突体积变化。方法:利用mimiCS 15及3-maTiC 7.0研究我院正畸科一位半侧颜面短小症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牵张成骨前,牵张成骨结束时,手术后5个月CBCT中双侧髁状突形态、体积变化。结果:术后5个月后左侧髁状突上下径明显大于手术前。牵张成骨后左侧髁状突体积明显小于手术前。牵张成骨后右侧髁状突体积明显小于术前(p<0.05)。结论:在手术前至术后牵张成骨及术后5个月期间双侧髁状突形态、体积具有显著性变化。单侧牵张成骨,刚完成时双侧髁状突均发生吸收,但术后半年内有恢复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牵张成骨 半侧颜面短小症 髁状突 CB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