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半城市化地区的特征、驱动机制及规划启示
1
作者 陈晨 刘爽 耿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一种在景观格局、社会构成和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深刻转变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在不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其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保持现状、持续发展或依赖陷阱等截然不同的结果。特大城市郊区半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一种在景观格局、社会构成和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深刻转变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在不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其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保持现状、持续发展或依赖陷阱等截然不同的结果。特大城市郊区半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居环境改善,对其进行主动干预和精明管治势在必行。文章以成都市为例,研究半城市化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特征演变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及城乡接合部的自发发展3个方面解析成都市半城市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基于成都市环城生态区规划实施与城乡统筹规划的创新做法,进一步探讨半城市化地区如何通过规划介入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半城市化 时空格局 驱动机制 可持续 成都市
下载PDF
从“半城市化”到“城市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教育推动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金凤 刘瑞明 石阳 《教育科学文摘》 2024年第1期72-73,共2页
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在城市遇到的困难虽然有城市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等外在原因,但很大一部分问题如“收人太低、买不起房、生意不好做、难以找到稳定工作”,均和农民工自身受教育程度有关。从“半城市化”到... 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在城市遇到的困难虽然有城市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等外在原因,但很大一部分问题如“收人太低、买不起房、生意不好做、难以找到稳定工作”,均和农民工自身受教育程度有关。从“半城市化”到“城市化”的转变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环节,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国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不仅受到外部约束条件的影响,更与自身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公共服务提供 外在原因 推动机制 外部约束条件 数据显示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半城市化”再认识:发展型小农家庭“代际联合式”城市化
3
作者 金志敏 撒莹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78,共3页
“半城市化”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大量农业剩余人口在生计上挣脱了农业与农村却未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国家因而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旨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大量学者将半城市化视为城... “半城市化”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大量农业剩余人口在生计上挣脱了农业与农村却未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国家因而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旨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大量学者将半城市化视为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主张从制度改革、政策制定和空间策略等方面改革来促进其完全城市化。事实上,半城市化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农民家庭城市化的过渡状态,是一种基于“半工半耕”生计模式的“代际联合式”城市化模式,发展型小农家庭通过“半工”和“半耕”代际主体联合来逐渐推进家庭城市化。厘清上述农业转移人口半城市化背后的行为逻辑后,剖析各代际主体的主要特征再分别作出针对性回应,以助推半城市化人口及其背后的小农家庭完全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代际联合式”城市化 顺应与保障
下载PDF
倡导性规划理论在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晶晶 闫佳 李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5,共7页
半城市化地区的乡村振兴往往面临着复杂的规划治理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规划面临的诸多问题,将西方倡导性规划理论及多元主义思想应用于我国半城市化乡村地区的规划中,形成面向乡村地区的倡导性规划工作模式,构建了“... 半城市化地区的乡村振兴往往面临着复杂的规划治理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规划面临的诸多问题,将西方倡导性规划理论及多元主义思想应用于我国半城市化乡村地区的规划中,形成面向乡村地区的倡导性规划工作模式,构建了“1个乡村总体发展战略+N个基层乡村多元风貌提升设计+1组乡村法定化成果接口”的多元渐进式乡村规划治理体系,并以汕头市仙门城社区的乡村规划治理为例,对该乡村“1+8+1”的多元渐进式规划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实现了新时期陪伴式的乡村规划治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倡导性规划 多元主义 乡村振兴 规划治理 汕头市
下载PDF
长沙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及空间演变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思 彭鹏 《城市学刊》 2023年第4期10-18,共9页
半城市化地区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复杂的地域结构实体,科学识别半城市化地区,探索其发展规律对避免城市低效蔓延式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夜间灯光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体现半城市化地区过渡性、复杂性、动态性特征的... 半城市化地区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复杂的地域结构实体,科学识别半城市化地区,探索其发展规律对避免城市低效蔓延式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夜间灯光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体现半城市化地区过渡性、复杂性、动态性特征的识别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在1km尺度下识别出2010、2015、2020年长沙半城市化地区范围并分析规模格局、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产业分布格局,进一步讨论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10年间长沙半城市化地区规模从374km^(2)增长到575km^(2),扩展热点集中在望城区和长沙县的中南部,存在外圈扩张与内圈缩减的双重过程。第二,土地利用结构中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转移方向主要是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转化,贡献率最大的是耕地,但由于半城市化地区扩张带来的外部农用地补充,土地利用构成总体保持稳定。第三,行业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农业专业化功能区零散分布在东南部,工业专业化功能区分布广泛,房地产行业在临近城区的部分区域形成专业化功能区。第四,半城市化地区受经济、政策规划、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四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范围识别 土地利用 行业分布
下载PDF
近20年全球半城市化地区识别与演变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数据库文献计量分析
6
作者 詹子歆 戴林琳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6-143,共8页
城市化率的迅速提高导致世界各地的都市区不断溢出其原有边界进入外围环境,半城市化地区多年来成为城市和区域研究的热点。在总结半城市化地区概念内涵和空间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2020年城... 城市化率的迅速提高导致世界各地的都市区不断溢出其原有边界进入外围环境,半城市化地区多年来成为城市和区域研究的热点。在总结半城市化地区概念内涵和空间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2020年城市研究领域的295项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基于对关键词共现的聚类分析,确定研究热点和主流研究范式,并根据现有不足进一步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轨迹。结果表明,早期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对象多为城市用地扩张与房地产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向农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等空间要素的变化是半城市化地区演变研究的重点;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转型相关研究主题词较为分散,且研究方法各异。国内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在方法上应拓展维度,引入跨学科视角与新技术方法;在内容上应挖掘内涵,归纳更具理论性的科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CiteSpace软件 研究综述 识别 演变
下载PDF
珠三角半城市化地区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7
作者 杨舒雅 李刚 占玮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6期112-119,共8页
珠三角半城市化地区的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三旧”改造研究的一个独特对象,梳理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解析总体特征并定性,呈现以集体建设用地改造为主、以“改居”“改商”为主,被视为一场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和赋权的运动... 珠三角半城市化地区的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三旧”改造研究的一个独特对象,梳理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解析总体特征并定性,呈现以集体建设用地改造为主、以“改居”“改商”为主,被视为一场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和赋权的运动、一次突破政府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的制度变革、半城市化地区的“二次城市化”。第二是围绕“改居”及“改商”的研究,研究发现:(1)产权缺陷、集体经营内卷化导致形成复杂的利益格局,利益平衡是改造关键,形成的转地模式是重要的制度突破;(2)空间破碎亦制约改造,整合改造关键是政府统筹,有效途径是整村改造;(3)开发商逐利、政府寻租、村社共同体“把持”政府、破碎化改造带来公共利益挑战,唯有政府作用是正面因素。第三是近年来“产保区”和“工改工”的研究,“产保区”旨在保障产业用地,是一次政策创新、规划管控创新,“工改工”核心是通过土地整备、同权入市等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破除财务难以平衡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三旧”改造 城市更新 珠三角
下载PDF
海湾型城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扩展演化——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29
8
作者 花利忠 崔胜辉 +2 位作者 黄云凤 尹锴 熊永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509-3517,共9页
选择海湾型城市——厦门市半城市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1987、1992、1997、2002和2007年5个时相的TM/ETM+遥感影像数据,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获取了近20a来各期土地利用信息数据,采用景观格局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分形理论... 选择海湾型城市——厦门市半城市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1987、1992、1997、2002和2007年5个时相的TM/ETM+遥感影像数据,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获取了近20a来各期土地利用信息数据,采用景观格局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分形理论等方法研究了厦门市半城市化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格局空间演变特征,详细分析了城市形态演变、城市围填海特征及政策影响。结果表明:20a年来厦门近郊建设用地从18.4km2增加到108.4km2,远郊则从35.7km2增加到114.9km2,分别增长为原来5.9倍和3.2倍;城市空间扩展过程通过不断侵蚀耕地、林地和大规模填海造地完成,其中耕地景观变化最大,城市扩展最高峰(2002~2007年)近郊与远郊被建设用地"蚕食"的耕地多达19.74km2和33.11km2;在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中,近郊城市城市由不稳定形态逐步向稳定形态(填充增长)演化,但远郊形态格局尚处于以中心城市扩展为主体的时期;填海造地面积及其时空分布与政策因素密切相关,20a来厦门半城市化地区海岸线缩短了14.3%,近郊与远郊海岸分维数分别从1.236和1.267降到1.191和1.262,岸线复杂性明显降低,逐步趋于平直;海湾型城市战略的提出对填海造地影响最为明显,2002~2007年期间填海进程明显加快,近郊与远郊分别填海13.32和9.15km2,超越了前15a填海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城市扩展 围海造地 厦门 半城市化地区 分形
下载PDF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 被引量:107
9
作者 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1-108,共8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受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的推动及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阻碍等多因素的复合作用,在我国部分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受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的推动及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阻碍等多因素的复合作用,在我国部分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似城非城”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即半城市化地区。在广泛地评析国内外相关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辨析了城市边缘区、边缘城市、都市扩展区、Desakota、城乡一体化等5种具有理论借鉴意义的概念及其与我国半城市化现象的异同,进一步阐述了开展我国半城市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理论基础 研究重点 中国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开泳 陈田 +1 位作者 王丽艳 袁弘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半城市化地区,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成都市双...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半城市化地区,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在充分认识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双流县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征,作为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的依据和基础。在充分把握双流县与成都市的互补关系与一体化趋向的基础上,贯彻功能区的思想,制定了推进双流县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对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城乡一体化 特征 协调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 被引量:64
11
作者 刘盛和 叶舜赞 +1 位作者 杜红亮 陆翔兴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1-610,i0004,共11页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南翼绍兴县的区域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归纳了其城市化的特征,说明该县也具有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特征。作者认为,在后发展国家,人口稠密地区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半城市化现象;这类地区的小城镇还将经历“自下而上...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南翼绍兴县的区域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归纳了其城市化的特征,说明该县也具有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特征。作者认为,在后发展国家,人口稠密地区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半城市化现象;这类地区的小城镇还将经历“自下而上”逐步逐级的集聚发展;分散状态的半城市化的行政区需要加强其中心城市建设,但需与上级区域的城镇体系发展相协调,不宜构造超越其服务区域的大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城市化 绍兴 城市化地区 绍兴县 发展前景 动力机制 浙江省 人口稠密地区 中心城市建设 长江三角洲 发展状况 社会经济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混合用地空间重构及规划调控——基于成都的案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程哲 蔡建明 +1 位作者 杨振山 杨韵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3-59,67,共8页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原有农业基底的剧烈冲突及重构之中,尤其是集体建设用地上市流转的趋势影响叠加,形成了半城市化地区用地性质、功能和开发方式的混合,迫切需要通过城乡规划进行合理调...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原有农业基底的剧烈冲突及重构之中,尤其是集体建设用地上市流转的趋势影响叠加,形成了半城市化地区用地性质、功能和开发方式的混合,迫切需要通过城乡规划进行合理调控和引导开发。本文立足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实践、城乡统筹发展局面和国家及地方政策背景,识别和分析半城市化地区混合用地的特征,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提出集约增长、发展都市农业和挖掘地域特色的规划策略,通过成都郊区某地块规划案例的微观实证分析,对半城市化地区混合用地的开发机理和规划编制进行了探讨,为类似区域的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混合用地 空间重构 乡规划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以成都新津县为例 被引量:21
13
作者 傅小锋 曹卫东 +1 位作者 曹有挥 潘坤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3期80-83,共4页
近年成都新津县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外来资本集中投资的推动下,经济蓬勃发展、人口快速积聚,进入半城市化发展阶段。研究表明:新津县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迅速,在数量上建设用地急剧增加,耕地相应减少;在空间上建设用地大体由核心... 近年成都新津县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外来资本集中投资的推动下,经济蓬勃发展、人口快速积聚,进入半城市化发展阶段。研究表明:新津县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迅速,在数量上建设用地急剧增加,耕地相应减少;在空间上建设用地大体由核心向外围沿交通干道圈层状向外扩张;同时物种减少、地表水质变差、土地功能退化、工业三废增加、岛状气候显现等环境效应也同步发生。对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有利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其它半城市化地区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土地利用变化 环境效应
下载PDF
1990年以来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田莉 戈壁青 李永浮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3,共7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经过了急剧的变化和重组过程,对上海的城市空间格局、土地利用和资源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1990年以来不同时期的TM影像,对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描述,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经过了急剧的变化和重组过程,对上海的城市空间格局、土地利用和资源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1990年以来不同时期的TM影像,对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其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半城市化地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进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土地利用 上海
下载PDF
中国沿海欠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特征与机制——以福建莆田为例 被引量:36
15
作者 张敏 甄峰 张晓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27-937,共11页
基于半城市化相关理论回顾,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半城市化现象,以我国东南沿海发展相对滞后的福建沿海城市——莆田市中心城市外围地区为例,提出中国沿海欠发达地区所呈现的半城市化现象。运用309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资料,通过... 基于半城市化相关理论回顾,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半城市化现象,以我国东南沿海发展相对滞后的福建沿海城市——莆田市中心城市外围地区为例,提出中国沿海欠发达地区所呈现的半城市化现象。运用309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资料,通过人口、用地和基础设施等要素的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半城市化的特征与机制及其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欠发达地区 莆田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生活垃圾产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黎姗 吝涛 +2 位作者 潘玲阳 赵煜 赵千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以典型半城市化地区——厦门市集美区为研究区域,调查了城市化梯度下的居住区特点和生活垃圾的产量;从半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意识实际状况出发,寻找微观尺度上影响生活垃圾产量的因素。半城市化地区生活垃圾产量较低但增长迅... 以典型半城市化地区——厦门市集美区为研究区域,调查了城市化梯度下的居住区特点和生活垃圾的产量;从半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意识实际状况出发,寻找微观尺度上影响生活垃圾产量的因素。半城市化地区生活垃圾产量较低但增长迅速,研究该地区生活垃圾产生及其影响因素的耦合关系,针对生活垃圾生产的源头,提出半城市化地区生活垃圾管理的建议。同时,通过具体调控和管理措施,预防城市中已出现的垃圾围城现象,实现半城市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生活垃圾 居住区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非农土地利用及整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袁弘 陈田 谢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3,共6页
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牵涉的各种土地利用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城市和乡村交汇的地带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区域,半城市化地区正是处于这样的区域当中。因此,基于土地利用视角来探讨我国未来的半城市化... 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牵涉的各种土地利用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城市和乡村交汇的地带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区域,半城市化地区正是处于这样的区域当中。因此,基于土地利用视角来探讨我国未来的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整合和有序发展成为该区域发展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从半城市地区的非农土地利用演变模式、非农土地利用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方面回顾总结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对半城市化地区非农土地利用的研究,最后阐述了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非农土地利用 整合 进展
下载PDF
山东南部地区的半城市化现象及问题探讨——以滕州市为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朱青 赵瑾 +1 位作者 姜兆瑞 李红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2-47,共6页
以地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山东南部地区县级市滕州为例,探讨了该地区的城镇化特征和驱动机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得出在位于交通廊道、人口密集、远离特大城市且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滕州市也具有半城市化特征。同时分析了这种半... 以地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山东南部地区县级市滕州为例,探讨了该地区的城镇化特征和驱动机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得出在位于交通廊道、人口密集、远离特大城市且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滕州市也具有半城市化特征。同时分析了这种半城市化地区存在的问题,指出在该地区进行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关注乡村居民点的整合,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加强对这类地区乡村居民点建设和用地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乡村居民点 滕州
下载PDF
滨海半城市化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林 马安青 马启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8-185,共8页
基于青岛市崂山区1990、1997、2002、2008年四期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二分像元估算模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研究了半城市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演化过程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演变具有快速性、差异性和不稳... 基于青岛市崂山区1990、1997、2002、2008年四期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二分像元估算模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研究了半城市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演化过程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演变具有快速性、差异性和不稳定性特征;1990-1997年,植被平均覆盖度由48.71%下降到24.74%,是植被覆盖度下降最快时期;2002-2008年间,植被平均覆盖度由23.58%增加到44.49%,属于植被覆盖恢复时期。整体空间变化呈现分散和无序特征,地形因子显著影响植被覆盖度的分布及变化。从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崂山地区植被覆盖度下降的原因,对降雨量与各地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划分出气候影响显著区域。最后通过主成份分析定量研究气候、人为因素对当地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城市化作用是造成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半城市化地区 归一化植被指数 城市化 崂山区
下载PDF
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分布变化 被引量:47
20
作者 刘盛和 张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82-992,共11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许多大城市周边发育和形成了大量的半城市化地区,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剧烈、城乡职能与土地利用混杂交错,是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的新型地域类型。选取杭州市开展案例研究,探讨我国半城市化...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许多大城市周边发育和形成了大量的半城市化地区,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剧烈、城乡职能与土地利用混杂交错,是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的新型地域类型。选取杭州市开展案例研究,探讨我国半城市化地区判别指标的选择与判别标准的确定,实证分析1990年和2000年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在1990~2000年期间的变化,进一步辨识出半城市化地区的不同类型,并以萧山区和富阳市为例,对持续半城市化地区和新增半城市化地区在发展程度、工业与建设用地规模、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推进对半城市化地区动态变化及其内部差异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空间分布 比较分析 杭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